振动波(学生测试题)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机械波的特点?A.能量传播B.只有振动的物体才能产生C.能在真空中传播D.需要介质传播2.下列哪个不是横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B.声波是横波C.不能穿透真空D.具有波峰和波谷3.下列哪个不是纵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B.声波是纵波C.能穿透真空D.没有波峰和波谷4.当有两个同频率、同振幅的正弦波相遇时,如果相位差为0,其合成波的振幅为原波的多少?A.2倍B.1/2倍C.1倍D.无穷大5.在气温一定的情况下,声音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的传播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没有固定规律二、计算题1.一根绳子上有一横波,波长为2m,频率为50Hz。
当波通过一个固定点需要0.1s时,该固定点处的速度是多少?解:速度=频率*波长=50Hz*2m=100m/s。
2.一根铁棒长度为20cm,悬挂一端后,其自由振动的最低频率为20Hz。
求声速。
解:声速=频率*波长。
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是最长波长,即铁棒的长度,所以波长为20cm=0.2m。
声速=20Hz * 0.2m=4m/s。
三、简答题1.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一种通过物质中的振动传播的波动形式。
机械波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机械波的振动传播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离子或分子团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什么是横波和纵波?横波是指波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
波峰和波谷是横波的特点。
典型的横波有水波和光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纵波没有波峰和波谷这种振动形态,采用方向性箭头表示。
典型的纵波有声波和地震波。
3.什么是波的干涉?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叠加产生干涉现象的过程。
干涉可以是构成波峰叠加而增强的叫做构成干涉峰,叠加而减弱或完全抵消的叫做构成干涉谷。
四、答案1.选C。
机械波能在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选C。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机械波选择题1.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A.a<x<b B.b <x <c C.c<x<d D.d<x <e2.如图所示分别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和在x=6m 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则这列波()A.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B.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C.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D.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A.2m/s B.3m/s C.4m./s D.5m/s、、、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4.如图,a b c d、和6m。
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02m4mt=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3st=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A.在6st=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B.在5s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t<<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D.在4s6s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5.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m。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b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从图示可知()A.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m/s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x=m 6.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1 1.5 x=m的质点P早回到平衡位置0.3s,下列说法正确的()的质点Q比23A.这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P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2HzC.简谐横波波速为5m/sD.再过0.8s,x=4.0m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x=8.0m处E.再过0.6s,x=6.5m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7.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y方向振动,形成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二章《机械振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能被看作单摆的条件是摆动时摆角要小于5︒B .摆角小于5︒时振动的频率与振幅无关C .细线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回复力D .摆动到最低点时摆球合力为零2.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A 、B 分居O 点的左右两侧的对称点。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的正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6s t =时,振子在O 点右侧6cm 处B .振子0.2s t =和 1.0s t =时的速度相同C . 1.2s t =时,振子的加速度大小为223πm/s 16,方向水平向右 D . 1.0s t =到 1.4s t =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增大3.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如图所示。
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 s ,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是50 r/min 。
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电压可使其转速提高,而增加筛子的总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
为使共振筛的振幅增大,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①降低输入电压 ②提高输入电压 ③增加筛子质量 ④减小筛子质量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轿车的悬挂系统是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及避震器组成的支持系统。
某型号轿车的“车身—悬挂系统”的固有周期是0.5s ,这辆汽车匀速通过某路口的条状减速带,如图,已知相邻两条减速带间的距离为1.0m ,该车经过该减速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轿车以30km/h 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身上下振动的频率为2HzB .轿车通过减速带的速度大小不同,车身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小也必然不同C .轿车通过减速带的速度越大,车身上下颠簸得越剧烈D .当轿车以7.2km/h 的速度通过减速带时,车身上下颠簸得最剧烈5.如图所示,两长方体木块A 和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M ,A 与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f ,B 与劲度系数为k 的水平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单选题(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 [ ]A.摆球所受的重力B.摆球重力在垂直悬线方向上的分力C.悬线对摆球的拉力D.摆球所受重力和悬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2.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是4cm,频率是2.5Hz。
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0.5s后,位移的大小和所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A.4cm,10cmB.4cm,20cmC.0,24cmD.100cm,100cm3.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形图。
在传播过程中,某一质点在10s内运动的路程是16m,则此波的波速是[ ]A.1.6m/sB.2.0m/sC.40m/sD.20m/s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 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改变,振幅变大C.频率改变,振幅不变D.频率不变,振幅变小5. 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到达坐标原点时的波形如图。
当此波到达P点时,处于O点处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和该时刻的位移是[ ]A.40.5cm,1cmB.40.5cm,-1cmC.81cm,1cmD.81cm,-1cm二、多选题每个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6分,共30分)6.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波长B. 波速C. 频率D. 振幅7.一列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t 时间的波形如虚线所示。
已知波的传播速率为1m/s,则下列四个数据中△t的可能值为[ ]A.1sB.8sC.9sD.20s8.图示为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质点a的运动方向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沿x的负方向传播B. 质点d再经过0.5s第一次到达波峰C. 过去此刻之后,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 该时刻质点e运动的加速度为零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的波形如图。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正确选项为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正确选项为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正确选项为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4.错误选项为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频率高。
5.不正确选项为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6.不能减弱噪声的措施为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7.正确选项为A,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所以人听不到。
8.正确选项为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9.解释错误的选项为B,马蹄声不能沿土地传播。
声现象是指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声音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而不是振动速度。
声音的响度、频率和音色可以反映声源的特性,如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上是指频率高。
固体也能传声,如“隔墙有耳”所说。
噪声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减少噪声可以采取措施如禁止机动车辆鸣笛、种植草木等。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但不能在空气中传播,只有在介质中传播。
听到物体在发声,就说明物体在振动。
马蹄声不能沿土地传播,而是通过振动使土地发声。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常有这种情况,当人还毫无发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
这是因为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
正确的选项是B.鼓面停顿了振动。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那么是因为音叉变得越来越小。
14.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低,而响度比蚊子高。
1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
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高。
1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标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大小。
要保证工作和研究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一定的分贝数。
(必考题)高中物理选修二第四章《电磁震荡与电磁波》测试卷(有答案解析)(6)

一、选择题1.(0分)[ID:129164]2019年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首次成功实现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
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5G万物互联的商用网络新时代。
所谓5G是指第五代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 Z频段的无线电波。
现行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频段范围是1880~2635MH Z。
5G相比4G技术而言,其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数十倍,容量更大,时延大幅度缩短到1毫秒以内,为产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G信号是纵波,5G信号是横波B.4G信号和5G信号相遇能产生干涉现象C.4G信号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4G信号比5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小2.(0分)[ID:129158]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B.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D.若在电容器板间插入电介质,则振荡频率会增大3.(0分)[ID:129152]如图所示,电容器充电稳定后,将开关S由b扳到a并开始计时,在电流振荡了半个周期时,电路中()A.电容器C里的电场强度最强,电场强度方向向下B.线圈L周围磁场最强C.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为零D.磁场能开始向电场能转化4.(0分)[ID:129149]图中画出了一个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判断( )A .1t 时刻电感线圈两端电压最大B .2t 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零C .1t 时刻电路中只有电场能D .1t 时刻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5.(0分)[ID :129146]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C 置于储罐中,电容器可通过开关S 与线圈L 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
当开关从a 拨到b 时,由L 与C 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周期为2T LC π=的振荡电流。
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三章《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5)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5m x =的M 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 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长是5mB .这列波的波速是20m /sC .质点(9m)Q x =经过0.7s 才第一次到达波峰D .M 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上 2.一列简谐横波在10.02s t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平衡位置在lm x =处的质点P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质点M 的平衡位置在 1.75m x =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B .2003s t =.时,质点M 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M 点在1t 时刻位移为2m 10D .质点M 从1t 时刻起每过0.005s 通过的路程均为0.2m 3.在同一介质中两列简谐横波沿x 轴以相同速度0.4m/s 相向传播,波源分别位于(-0.2m ,0)和(1.2m ,0)处,振幅均为2cm ,t =0时刻波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0.2m ,0)、(0.8m ,0)的两个质点E 、F 刚好开始振动,B 、C 、D 的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0.4m ,0)、(0.5m ,0)、(0.6m ,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列波叠加后C 点振动位移始终为0B .两列波叠加能够发生干涉现象C .两列波叠加后B 点的位移为0D .两列波叠加后D 点的振幅为4cm4.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 表示声源的速度,V 表示声波的速度,v 表示接收器收到的频率。
若u 增大(u <V ),则( )A .v 增大,V 增大B .v 增大,V 不变C .v 不变,V 增大D .v 减少,V 不变 5.如图所示,质点O 在垂直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 轴传播的横波。
在t =0时刻,质点O 从平衡位置开始向y 轴正方向运动,经0.2s 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0.4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波峰B .t =1.2s 时,A 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 轴正方向C .t =2s 时,质点B 第一次到达波峰D .t =2.6s 时,质点B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6.下面为某机械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图象和该波上质点P 对应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正确的是( )A .P 点振幅为0B .Q 点速度向y 轴正方向C .波向右传播, 2.0m/s v =D .波向左传播, 4.0m/s =v7.位于坐标原点O 的波源开始向上振动,形成的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m/s ,周期为0.4s ,波源振动0.3s 后立即停止振动。
机械波测试题

3eud 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机械波测试题(共120分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80分)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 .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 .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D .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 2.波长指的是 ( )A .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B .横波中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C .纵波中两个密部之间的距离D .波的传播方向上, 两个相邻的任意时刻位移都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 3.关于波速公式v =λf ,下面哪几句话是正确的 ( ) A .适用于一切波B .对同一机械波来说,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只有频率f 不变C .一列机械波通过不同介质时,波长λ和频率f 都会发生变化D .波长2 m 的声音比波长1 m 的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一倍 4. 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 .波速 B .波长 C .频率 D .振幅5.一列波沿直线传播,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质点A 的位置与坐标原点相距0.5 m ,此时质点A 沿y 轴正方向运动,再经过0.02 s 将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由此可见 ( ) A .这列波波长是2 m B .这列波频率是50 HzC .这列波波速是25 m/sD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 轴的负方向6.如图2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 和波长λ分别为( ) A .A =0.4 m ,λ=1 m B .A =1 m , λ=0.4 m C .A =0.4 m ,λ=2 m D .A =2 m , λ=3 m7.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 ,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3所示.此时x =8 m 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 4.5 s( )图1图 2D .x =6 m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8.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B .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C .声波是横波D .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9.一位学生在教室里朗读课文, 一位在楼道里走动的人虽不见读书人, 却听到了读书声, 这是因为 ( )A .教室的墙壁能传播声波B .教室的墙壁能反射声波C .发生了声波的衍射现象D .发生了声波的干涉现象10.一列波正沿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长为λ, 波的振幅为A ,波速为v . 某时刻波形如图3所示,经过t =υλ45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波前进了45λB .质点P 完成了45次全振动C .质点P 此时正向y 轴负方向运动D .质点P 运动的路程为5A11.关于简谐运动受力和运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复力实质上就是向心力B .越接近平衡位置,运动得越快,因而加速度越大C .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D .回复力的方向总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方向相反12.下列物理量中,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是 ( )A .频率B .速度C .回复力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
程为x 1 = A cos(ωt + α).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 (B) )π21
cos(2-+=αωt A x .
(C) )π2
3
cos(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 ]
2.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时间单位为秒.则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A) )3232cos(2π+π=t x .
(B) )3
232cos(2π-π=t x . (C) )3
234c o s (2π+π=t x .
(D) )3
234c o s (2π-π=t x .
(E) )4
134cos(2π-π=t x . [ ]
3.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4 ν. (B) 2 ν . (C) ν. (D) ν2
1
. [ ]
4.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 (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
(C) 波长为 π / b . (D) 波的周期为2π / a . [ ] 5.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cos[0φω+-=u x t A y .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
(D) })]/([cos{0φω++=u x t A y . [ ]
6.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A)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B)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 ]
7.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 ] 8一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如图所示,振幅矢量长2
cm ,则该简谐振动的初相为____________.振动方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
图,它的周期T =___________,用余弦函数描述时初相
φ =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612cos(10421π+⨯=-t x , )652cos(10322π-⨯=-t x (SI)
则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_,初相为_______________.
11.一平面简谐波(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
1
cos(2.0x t y π-π=
(SI),则x = -3 m 处媒质质点的振动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驻波表达式为t x A y ωλcos )/2cos(2π=,则λ2
1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质点的振动速度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质量m = 0.25 kg 的物体,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平衡位置在原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 (1) 求振动的周期T 和角频率ω.
(2) 如果振幅A =15 cm ,t = 0时物体位于x = 7.5 cm 处,且物体沿x 轴反向运动,求初速v 0及初相φ. (3) 写出振动的数值表达式.
14.一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振动方程.
t
-
15.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和角频率分别为A
和ω ,波速为u ,设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1) 写出此波的表达式. (2)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
λ / 8 两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3)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在t = 0时的振动速度.
16.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向传播,波速大小为u ,若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φω+=t A y P ,求 (1)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3) 与P 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那些质点的位置.
17.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表达式分别为:
)244(31
cos 1000.421t x y -π⨯=- (SI)
)244(3
1
cos 1000.422t x y +π⨯=- (SI)
求: (1) 两波的频率、波长、波速; (2) 两波叠加后的节点位置; (3) 叠加后振幅最大的那些点的位置.
18.设P 点距两波源S 1和S 2的距离相等,若P 点的振幅保持为零,则由S 1和S 2分别发出的两列简谐波在P 点引起的两个简谐振动应满足什么条件? 19. 弹簧振子振动的能量和机械波质元能量的差别。
什么是半波损失?
x
u
O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