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DOC)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小型的个人计算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HDD或SSD)、图形处理单元(GPU)、主板、电源、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下面将对这些硬件进行详细介绍。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并处理数据。

它包含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用于控制计算机的操作和执行各种运算。

2.内存(RAM):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它比硬盘速度更快,可以快速读写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常见的内存类型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3.硬盘(HDD或SSD):硬盘是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文件等。

传统的硬盘(HDD)采用机械旋转的磁盘和读写磁头来存储和访问数据,而固态硬盘(SSD)使用闪存芯片来实现数据存储和读写,速度更快。

4.图形处理单元(GPU):GPU是用于处理图形和图像相关计算的专用芯片。

它可以并行处理大量的图形运算,用于游戏、图像处理和科学计算等领域,提供更高的图形性能和渲染速度。

5.主板:主板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电路板,其中集成了各种硬件设备和连接器。

它连接并支持CPU、内存、硬盘、GPU等其他硬件,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6.电源:电源是提供微型计算机所需电能的设备。

它将交流电源转换为计算机所需的直流电,为各个硬件组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7.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人类的指令和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8.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或输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此外,微型计算机还包括其他硬件部件,如扩展卡(例如显卡、声卡、网卡等)、风扇(用于散热)、散热器(用于散热)以及各种接口和连接器等。

总结起来,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图形处理单元、主板、电源、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

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

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用于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通过电子芯片等微型电子技术将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存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性能高等诸多优点。

本文将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述、硬件构成、操作系统、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读者全面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提供参考。

一、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 System),也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计算机系统,是通用计算机的一种形式。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出现了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 8800,也标志着个人计算机的兴起。

时至今日,微型计算机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教育机构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四大部分。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计算机中的各种运算和控制指令。

CPU有两个核心,分别是运算器和控制器。

其中,运算器主要负责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等操作,而控制器则是指挥整个计算机活动的中心,以统一的节奏和次序进行各种操作。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CPU主要分为英特尔和AMD两大阵营。

英特尔的CPU平台包括主流的酷睿和至强两条产品线,以及面向移动设备的Atom系列。

AMD的CPU平台则包括桌面、笔记本和服务器三个系列,分别是锐龙、赛扬和霄龙系列。

2.内存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介质,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数据的临时存储位置,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

内存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和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SRAM)两种。

信息技术校本教材(DOC64页)

信息技术校本教材(DOC64页)
(1)检查主板上的FlashROM芯片,在关闭电源后重新将它按紧,使其接触良好;
(2)检查主板BIOS芯片,有可能受CIH病毒攻击或BIOS升级不成功;
(3)检查CPU,可用替换法确定;
(4)检查内存条,在关闭电源后将它重新插紧使其接触良好或用替换法进一步证实其好坏;
(5)检查是否使用了非标准外频。如果你使用了75MHz、83MHz等非标准外频,质量较差的显卡就可能通不过,应使用66MHz、100MHz等标准外频;
这一阶段常见故障有:
1.风扇不转动,同时看不到电源指示灯亮。可以肯定是电源问题。
应该检查机箱后面的电源插头是否插紧,可以拔出来重新插入。当然,电源插座、UPS保险丝等部位也应当仔细检查。
2.电源指示灯亮,屏幕无反应,无报警声。你应该着重检查主板和CPU。因为此时系统是由主板BIOS控制的,在基础自检结束前,电脑不会发出报警声响,屏幕也不会显示任何错误提示。此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检查:
微型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系统
硬件(hardware)是指实际的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和外部设备。
软件(software)是指实现算法的程序和相关文档,包括计算机本身运行所需要的系统软件和用户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应用软件。
在计算机中硬件是基础,软件用来发挥硬件的功能,若没有硬件,软件就没有物质基础,计算机就无法运行。
5.电脑发出重复短响,说明主板电源有问题。
6.电脑发出不间断的长“嘟”声。说明系统检测到内存条有问题,应关闭电源重新安装内存条或更换新内存条重试。
三、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测试
系统发出“嘟”的一声说明开机阶段正常且无致命性硬件故障,进入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测试阶段。这时,屏幕显示显卡型号、主板BIOS信息、内存检测信息等等。如果这时自检中断,可根据屏幕提示确定故障部位:

【DOC】测试题

【DOC】测试题

测试题第一张测试1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a.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软件b. 微处理器、硬盘、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系统软件c.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应用软件d.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2已知A10101111,B01010000,则A∧B、A∨B、A⊕B 的结果分别为a. 00001111,11111111,11111111b. 00000000,11110000,00000000c. 00000000,11111111,00000000d. 00000000,11111111,111111113下面哪种语言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并执行?a. 机器语言b. 汇编语言c. C语言d. 高级语言4用16 进制来表示,32 位二进制补码可表示的最大数为_____H5已知X-29H,Y33H,则XY补用8 位二进制表示为_____B6用16 进制来表示,32 位二进制补码可表示的最小数为_____H第一张测试1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a.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软件b. 微处理器、硬盘、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系统软件c.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应用软件d.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I/O 接口、外部设备2已知A10101111,B01010000,则A∧B、A ∨B、A⊕B 的结果分别为a. 00001111,11111111,11111111b. 00000000,11110000,00000000c. 00000000,11111111,00000000d. 00000000,11111111,111111113下面哪种语言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并执行?a. 机器语言b. 汇编语言c. C语言d.高级语言4用16 进制来表示,32 位二进制补码可表示的最大数为_____H5已知X-29H,Y33H,则XY补用8 位二进制表示为_____B6用16 进制来表示,32 位二进制补码可表示的最小数为_____Hc. 二进制数的权是2d. 十六进制数使用了16个数字符号15在计算机中,有符号数是用_____表示的a. 二进制编码b. 原码c. 反码d. 补码16在计算机系统中,_____是主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

(整理)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整理)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项目三选购和维护一台计算机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教学目标】⏹了解微机主机的组成⏹了解微机外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微机输入设备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微机输出设备的分类及特点【教学时序】一、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下图所示为一台多媒体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它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耳机等。

1.主机微机的主机箱内一般安装着系统主板(包括CPU和内存等)、外存(软盘、硬盘和光盘)、总线扩展槽、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显示适配卡、打印适配卡、声音卡、视频卡和Modem卡)等。

(1)主板主板也称系统主板或母板,它是一块电路板,用来控制和驱动整个微型计算机,是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桥梁。

主板主要组成:■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外设接口插座■串行和并行端口(2)CPU■CPU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功能是由CPU来完成的。

■CPU芯片决定了计算机的档次,CPU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字长和主频。

字长(位):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CPU字长越长,性能越强。

PC机的字长,已由8088的准16位(运算用16位,I/O用8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64位。

主频(Mhz):CPU工作的时钟频率,单位为MHz(兆赫兹)。

主频越高处理数据速度越快。

如Pentium III 800表示CPU型号为Pentium III,主频为800MHz。

Pentium 4 2.0G表示CPU型号为Pentium 4,主频为2.0GHz。

(3)内存(主存储器或主存)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可被CPU访问,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其特点是:读写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价格也较高。

内存储器目前大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按功能分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两类。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各种硬件组件组成的,每个硬件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硬件组件。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和指令。

CPU 的运行速度取决于它的时钟频率。

CPU由多个核心组成,每个核心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任务。

2.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和硬盘。

内存主要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文件和数据。

内存的容量越大,可以存储的程序和数据也越多。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扫描仪、摄像头和触摸屏。

它们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输入方式。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来显示或输出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和投影仪。

它们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输出方式。

5. 主板主板是将所有硬件组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板。

它包含了电源、CPU插槽、内存插槽、硬盘插槽、扩展插槽等多个组件。

主板的选择和配置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6. 显卡显卡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控制显示器输出的关键硬件。

它包含了显存、GPU、显卡接口等多个组件。

显卡的选择和配置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图形处理和视频输出有较大影响。

7. 电源电源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力,并保证系统的稳定工作。

电源的品质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板、显卡和电源等多个部分。

这些组件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合理选择和配置这些硬件组件可以提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3.1 微型计算机3.1.1 微型计算机概述1)微型计算机与大、中、小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微型计算机的CPU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2)通常将微型计算机的CPU芯片称作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ingUnit,MPU),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与微处理器的发展同步的。

3)摩根定律:计算机的CPU性能每18个月,集成度将翻一番,速度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4)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方向:➢高速化➢超小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隐形化3.1.2 微型计算机分类1)按组成结构分类根据微型计算机的CPU、内存、I/O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部件所在的位置可分为:①单片机:组成部分集成在一个超大规模芯片上,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能力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有点,广泛用于控制、仪器仪表、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

②单板机:各组成部分装配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单板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较好,常用于过程控制或作为仪器仪表的控制部件。

由于单板机易于使用、便于学习,所以普遍将其作为学习微型计算机院里的实验机型。

③多板机:各组成部分装配在多块印刷电路板上,如台式、便携式PC机。

2)按用途分类微型计算机按用途可分为台式、便携式、手持式等。

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①CPU指标:主要包括CPU字长、时钟频率②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即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③内存容量:反映了内存储器的存储数据的能力。

存储容量越大,其处理数据的范围就越广,并且运算速度一般也越快。

3.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现流行的微型计算机,他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由显示器、键盘、主机构成。

台式计算机的主机安装在主机箱内:系统主板(主机板/母板)、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电源、显示器适配器(图形加速卡/显示卡)等。

3.2.1 主板1)主板架构➢系统主板是微型计算机中最大的集成电路板,是微型计算机中各种设备的连接载体。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点击折叠视频: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1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微型计算机包含了多种系列、档次和型号等。

这些计算机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适合放在办公桌上使用,而且每个时刻只能一人使用,因此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C)。

图1-3是PC的典型结构。

2主板主板是固定在微型计算机主机箱箱体上的一块电路板。

主板上装有大量的有源电子元件。

其中主要组件有CM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内存插槽、CPU插槽、键盘接口、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驱动器接口、总线扩展插槽(提供ISA、PCI 等扩展槽)、串行接口(COM1、COM2)、并行接口(打印机接口LPT1)、USB接口等。

因此,主板是计算机各种部件相互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3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

计算机的运转是在CPU的指挥控制下实现的,所有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都是由它完成的。

因此,CPU是决定计算机速度、处理能力和产品档次的关键部件。

图1-3 PC的典型结构4内存储器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通常分别简称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直接存取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前必须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中,这种装入信息的操作称为“写入”;所执行的指令及处理的数据,也必须从内存取出,这种取出信息的操作称为“读出”。

存储器读出信息后,原内容保持不变;向存储器写入信息,则原内容被新内容所代替。

由于内存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没有机械装置,所以内存的读写速度远远高于外存,但容量也相对较小,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又分如下两种:(1)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存储的内容由厂家一次性写入,并永久保存下来,用户只能从ROM读出原有内容,不能再向其写入新内容,因此称为只读存储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世界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研制成功,并被命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器)。

“埃尼阿克”计算机最初是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上进行弹道的计算而设计的。

这台电子计算机由 18000 多个电子管, 1500 多个继电器, 10000 多只电容器和 7000 多只电阻构成,占地 170 多平方米,功耗为 150 千瓦,重量约 30 吨,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存储容量为 17000 多个单元,每秒能进行 5000 次加法运算。

或者400次乘法。

6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先后以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共经历了四代的变革。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如表2-1所示。

代次起止年份所用电子元器件处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符号语言几千-几万次/秒国防及高科技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作业批量连续处理几万-几十万次/秒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多道程序,实时处理几十万-几百万次/秒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扩充语言,实时、从那时起处理,网络系统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或更高工业、生活等各方面(二)计算机的的发展方向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使计算机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巨型化是指高速运算、大存储容量和超强功能的巨型计算机。

巨型机的运行速度一般在百亿次,千亿次以上;主存储容量在几百兆,几千兆以上。

研制费用巨大,生产数量很少。

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尖端科学的研究,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因此一直得到政府的扶持。

2.微型化由于大规模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十年更是日新月异。

3.网络化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用通讯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成一个更大的系统,以实现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4.智能化计算机的智能化是计算机技术(硬件技术和软件)发展的一个高目标。

智能化就是要求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像人一样具有听、看、说和思考的能力,即人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等与之对话。

(三)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之所以这么重要,与它的强大功能是分不开的,与以往的计算工具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内部有一个叫运算器的部件,它由一些数字逻辑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帮助用户进行运算。

目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超过1万亿次/秒,一般的微型计算机的速度也在几百次/秒以上。

(2)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具有的数据存储能力,特别是通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可达到无限大。

目前常用来存储信息的硬盘容量达到了80GB。

(3)计算精确度高。

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设定,在理论上不受任何限制。

目前一般的计算机均能达到15位有效数字的精度。

在特殊需要时,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有效数字的位数,实现更高精度的计算。

(4)逻辑判断能力强。

在相应程序的控制下,计算机具有判断“是”与“否”,并根据判断做出相应处理的能力。

(5)自动运行程序。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都是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的,人们只要设计好程序并将其正确地输入到计算机中,发出指令后,机器运行相应的程序就可以自动完成任务,而不需要人的外部干涉。

(6)可靠性高由于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使计算机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一,一般可以长期无故障运行。

(7)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在不的应用领域中,只要编制和运行相应的软件,计算机就能在此领域中很好地进行服务。

(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科学计算也称为数值计算,指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

(2)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称为过程控制也称为实时控制,指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数据,将数据处理后,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调节或控制。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也称为非数值运算,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分析、合并、分类、统计等,形成有用的信息。

(4)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ided Design),就是利用计算机的计算、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能力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各种工程和产品设计的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ided Manufacturing),是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ided Instruction),指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各种规律、试验过程,是帮助学习的系统,是一种计算机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5)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模拟人脑学习、推理、判断、理解、问题求解等过程,辅助人类进行决策,是计算机应用研究最前沿的学科。

(五)计算机的分类1.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3类。

(1)数字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处理的是非连续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输入是数字量输出也是数字量,如职工编号、年龄、工资数据等。

基本运算部件是数字逻辑电路,因此,其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

(2)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处理和显示的是连续的物理量,所有数据用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来表示,其基本运算部件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种类运算电路。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通常称为模拟量,如电流、电压、温度等。

一般来说,模拟计算机不如数字计算机精确、通用性不强,但解题速度快,主要用于过程控制和模拟仿真。

(3)数模混合计算机。

数模混合计算机兼有数字和模拟两种计算机的中,既能接受、输出和处理数字量,又能接受、输出和处理模拟量。

2.按计算机使用范围分类按计算机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

(1)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是指为解决各种问题、使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设计的计算机。

该机适用于一般的科学计算、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等,用途十分广泛。

(2)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是指为适应某种特殊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具有运行效率高、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一般用在过程控制中,如智能仪表、飞机的自动控制、导弹的导航系统等。

3.按计算机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分类(1)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每秒可达1亿次以上浮点运算速度,主存容量高达几百兆字节甚至几百万兆字节,字长可达32位至64位的机器。

这类机器价格相当昂贵,主要用于复杂的、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军事科学计算,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可以生产。

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和国家智能中心研制的“曙光”都属于这类机器。

(2)大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在每秒一百万次到几千万次,字长32-64位,主存容量在几十兆字节左右。

拥有完善的指令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和功能齐全的软件系统,主要用于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网络。

(3)中型计算机规模和性能介于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之间。

(4)小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具有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易于维护以及与外部设备连接容易等特点,是在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计算机。

当时的小型机字长一般为16位,存储容量在32KB与64KB之间。

当时微型计算机还未出现,因而得以广泛推广应用,许多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和事务处理都采用小型机。

近期的小型机,其性能已大大提高,主要用于事务处理。

(5)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为8-64位,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

它的运算速度更快,已达到并超过小型计算机的水平,内存容量达到32-256MB,甚至更高。

(6)工作站工作站就是一台高档微机,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易于联网、能大容量存储,配备大屏幕显示器和较强的网络通信功能,特别适用于企业办公自动化控制。

(7)服务器服务器是大网络环境下为多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设备,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

该设备连接在网络上,网络用户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远程登录,共享各种服务。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Hardware),是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包括组成计算机的电子的、机械的、磁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

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程序、数据及其相关资料的集合,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图微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如果没有软件的支持,则被称为“裸机”。

裸机是无法实现任何信息处理任务的;反之,软件依赖硬件来执行,单靠软件本身,没有硬设备的支持,软件也就失去了其发挥作用的舞台。

软件和硬件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所以硬件和软件相互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只有硬件和软件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硬件系统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是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是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场所。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神经中枢,用来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它本身不具有运算功能,而是通过读取各种指令,并对其进行翻译、分析,而后对各部件作出相应的控制。

在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和控制器被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

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美国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系列,先后有4004、4040、8080、8085、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系列等产品。

图CPU外观图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和时钟频率。

字长表示CPU每次处理数据的能力。

286机是16位机,386机是32位机,486机是32位机,Pentium机是64位机。

时钟频率(主频)主要以MHz或GHz(每秒钟计算机的时钟变化一个周期称为一个赫)为单位来度量CPU运行速度。

计算机的主频速度一般是与机器的型号标在一起的。

例如PentiumII 350机,表示PentiumII 型CPU的工作频率或机器的速度是350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