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制造工艺

合集下载

光缆制造实施方案

光缆制造实施方案

光缆制造实施方案一、概述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通信信号的电子通信线路,其制造实施方案是指在光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

光缆制造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光缆制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材料准备在光缆制造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包括光纤、包覆材料、绝缘材料、护套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光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筛选和采购。

三、生产工艺光缆的生产工艺是光缆制造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

生产工艺的设计应考虑到光缆的结构、性能要求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

一般来说,光缆的生产工艺包括预制光纤、编织光缆芯、挤包护套、终端处理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四、设备保障光缆制造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保障和维护工作。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包括光纤预制设备、编织设备、挤包设备、终端处理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生产工艺的稳定和光缆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五、质量控制在光缆制造实施方案中,质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监控、成品的检测等内容。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控制。

六、环境保护在光缆制造实施方案中,环境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光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环保措施,对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规范处理,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七、总结光缆制造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光缆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文对光缆制造实施方案的介绍,相信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光缆制造的关键环节和要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工作,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预分支电缆工艺流程

预分支电缆工艺流程

预分支电缆工艺流程英文回答:Pre-Branching C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The pre-branching c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1. Cable Design.Initially, the required cable specification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roject's requirements,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fibers, the type of fiber (e.g., single-mode or multimode), and the cable's construction.2. Fiber Preparation.Once the cable design is finalized, the optical fibers are prepared. This includes cleaning, color-coding, and strength testing to ensure they meet the quality standards.3. Fiber Bundling.The prepared fibers are then bundled together to form the cable's core. The fibers are arranged in a specific order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and minimize crosstalk.4. Cable Sheathing.The fiber bundle is then protected by a series of protective layers or sheathing. This typically involves a buffer tube, an outer jacket, and armoring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 cable's dur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5. Cable Testing.After manufacturing, the pre-branching cable is rigorously tested to verify its performance. Tests include attenuation measurements, continuity checks,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evaluations.6. Pre-Branching.The pre-branching process involves dividing the pre-branching cable into smaller branches or breakout cable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using specialized equipment that can precisely cleave the cable and create individual termination points.7. Termination.The pre-branched cables are then terminated with appropriate connectors to facilitate the connection to end-use equipment. This process ensures reliable and efficient signal transmission.8. Quality Control.Throughout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stringen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to ensure the pre-branching cable meets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andreliability standards.中文回答:预分支光缆制造工艺流程。

光缆的工艺

光缆的工艺

光缆的工艺
光缆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造光纤:首先需要生产出一根根的光纤。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拉制、涂覆、热处理等步骤,以确保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2. 编织光芯:将数根光纤按照一定的方式编织在一起,形成光缆的芯线。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布线和编织技术,以确保光纤之间的间隔和连接的质量。

3. 包覆绝缘层:在光芯外面包覆绝缘层,保护光芯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这个过程一般包括涂覆和热固化等工艺。

4. 编织护套:在绝缘层外再加上一层护套,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机械强度。

这个过程需要采用特殊的编织机和材料。

5. 测试和包装:对制作好的光缆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各项指标。

合格的光缆会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使用。

总的来说,光缆的制作工艺需要涉及光纤制造、光芯编织、绝缘层包覆、护套编织等多个环节,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控制。

光缆工艺技术

光缆工艺技术

光缆工艺技术光缆工艺技术是指光缆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工艺方法和技术手段。

光缆是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光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其工艺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光缆的质量和性能。

光纤光缆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缠绕、剥皮、挤包、套管、标识和检验等工艺环节。

首先,预处理环节是为了对光纤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强度和粘结性,为后续的工艺环节做好准备。

预处理的方法有火焰处理、化学研磨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消除光纤表面的缺陷和杂质。

接下来,是光缆的缠绕工艺。

缠绕是指将预处理过的光纤进行组合,然后缠绕在一起形成光缆的芯线结构。

缠绕的工艺方法有紧密缠绕、层缠绕等。

其中,紧密缠绕是指光纤呈紧密排列穿过光缆的整个截面,而层缠绕则是通过将光纤分层缠绕来实现。

选择不同的缠绕工艺方法取决于光缆的具体用途和设计要求。

剥皮是指将光缆外部的护套和护层剥除,以便后续的挤包工艺使用。

剥皮的目的是为了暴露出光纤和芯线,以便进行接插和连接。

挤包工艺是将光纤芯线放在一个挤包机中,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使塑料料料热塑流动并包裹在光纤芯线上,形成保护层。

套管工艺是将光缆的芯线加上层层保护套管,以增强光缆的强度和耐磨性。

套管有金属套管和塑料套管两种类型。

金属套管常用于外固护层,而塑料套管则常用于内固护层。

不同类型的套管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可以根据光缆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套管工艺。

标识是为了方便光缆的安装和维护,对光缆进行唯一标识和编号。

标识一般包括光纤型号、长度、生产日期等信息,可以方便用户对光缆进行管理和监测。

最后,是光缆的检验工艺。

检验可以从外观质量、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方面对光缆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光缆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总之,光缆工艺技术是光缆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光缆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光缆的强度、耐磨性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缆工艺技术也会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光纤通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光缆接头盒制造工艺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工艺方法:首先按YD/T814.1-2004标准选取和检测原材料,按工艺要求进行零件加工、零件检查,然后进行总装配,再严格按YD/T814.1-2004标准进行出厂抽样检验和抽样试验,最后装箱到成品库。

1.2.1.1 注塑:用烘箱对塑料粒子进行干燥后,入干燥器内,干燥温度80℃-90℃,干燥时间4-6小时。

然后注塑机注塑成型,将成型好的零件去料粑、飞边、毛刺。

1.2.1.2零部件及成品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一、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可分为塑料粒子、金属材料、标准件、外购件、包装件五方面。

1.塑料粒子检验规程a.光缆接头盒壳体采用的聚碳酸脂,可采用验证供方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质保单(书)的方法。

主要验证其下列指标的符合情况。

a.1热变形温度热变形温度≥85℃(试验方法按GB/T1634-1979进行)。

a.2吸水率吸水性<0.1%(试验方法按GB/T1304-1998进行)。

a.3透潮率透潮率<0.1mg/h(试验方法按GB/T1037-1988进行)。

a.4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率>1X1016Ω·cm(试验方法按GB/T1410-1989进行)。

b.对于光缆接头盒密封材料胶带、胶条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等可采用验证供方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质保单(书)的方法,执行标准:GB5761-1993《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中SG2的优等品。

2.金属材料检验规程可采用验证合格供方合格出厂证明或质保单(书)的方法。

A对于钢板执行标准:(GB708-88)B对于铜执行标准:(GB/T 17793-1999)C对于不锈钢执行标准:(GB 3280-92)3.标准件检验规程对于标准件可采用验证供方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质保单(书)的方法。

同时,对外观进行抽样检查,外观检查项目如下:有较明显的毛刺、锈蚀、镀层剥落、有残缺和裂纹等,表面没有很好的光泽及有明显的色差。

光纤光缆头制作工法

光纤光缆头制作工法

光纤光缆头制作工法前言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光纤光缆已伸入到电力控制领域。

它具有传输损耗低,抗电磁干扰,防雷电且资源丰富(SiO 2)等传统的金属电缆所无法取代的优势。

因此,具有广泛的发展前途,而光纤光缆的施工技术,在化工建筑行业还是一项空白。

它施工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需要培训合格的专业操作、测试人员。

光纤是光缆的核心。

光纤光缆的接续分为终端接续和线路接续,接续的方式又分为永久性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本工法所介绍的熔接法工艺是固定连接法的一种。

一、特点设备先进,数量少,操作灵活,接续损耗低,成功率高。

二、适用范围在电讯和电力控制信号传输线路中,凡属采用了光纤光缆,均可用该工法制作接头和端头。

三、工艺原理熔接法制作光缆终端头,就是将光缆中的光纤芯端与带活动连接端子的尾纤芯端,进行端面处理后,对准,用激光束产生一个可使石英玻璃熔化的适当温度,从而把光纤熔接到一起,经测试接续损耗达到规定要求后,置于终端分线盒中进行保护即可,光缆终端连接如图一:单芯光纤保护管接续点分线盒单芯尾纤光缆终端端机部分 图一光缆端头连接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一)工艺流程光纤光缆的接续操作与一般电缆的接续操作大不相同,它需要较好的操作器材和较高的操作技术,否则就会影响光纤光缆的传输质量,熔接法制作光缆端头工艺流程如图二:接 续 环 境的 选 定 与 准 备 →接 续 器材 、 工 具 的 准 备 →光 缆 端 头 处 理尾纤 处理→检 测 光 缆 传 输 特 性 是 否 合 格→光纤接续→穿放热缩管 光纤涂覆层剥除 清洗光纤 制备光纤端面 光纤熔接 传输损耗测试 加封热缩管→余纤处理→封盒 固定图二工艺流程图(二)操作要点1 接续环境的选定与准备接续操作环境要求无风尘,设备放置稳固不易碰撞,各种工具器材摆放整齐有序,要有可靠的供电措施。

2 接续器材、工具的准备施工前应仔细清点各种专用和通用的全部工具,注意检查有无损坏或遗漏。

光纤光缆工艺技术

光纤光缆工艺技术

光纤光缆工艺技术光纤光缆工艺技术是指制造、安装和维护光纤光缆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光纤光缆是一种将光信号传输到远距离的重要通信介质,它广泛应用于通信、互联网、电视和其他各种领域。

下面将介绍光纤光缆工艺技术的主要内容。

首先,光纤光缆的制造工艺是光纤光缆工艺技术的基础。

光纤光缆的制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光纤产线的制造、缆芯的制造和纤维覆盖。

光纤产线的制造是将原材料经过加工和拉丝工艺制造成光纤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拉丝速度等参数。

缆芯的制造是将光纤包裹在保护层中,其中包括填充材料和强化材料。

纤维覆盖是将缆芯包裹在外层保护层中,通常使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质量和工艺参数,以确保光纤光缆的性能。

其次,光纤光缆的安装工艺是光纤光缆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光缆的安装一般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

室内光缆的安装主要是将光缆穿过楼层、墙壁和楼梯等结构,需要使用合适的配件和工具进行固定和保护。

室外光缆的安装主要是将光缆埋入地下或架空,需要考虑到地形、环境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保光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安装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光纤光缆的可靠性和性能。

最后,光纤光缆的维护工艺是光纤光缆工艺技术的补充。

光纤光缆的维护主要包括保护和修复两个方面。

保护是指在安装完成后,采取措施防止光纤光缆受到损坏或破坏,如埋设光缆的保护措施和定期巡检光缆的状态等。

修复是指在光缆发生故障或损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光缆的功能和性能,如寻找故障点和更换受损的部分等。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方法。

光纤光缆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和带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光纤光缆的制造、安装和维护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得光纤光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和应用需求。

随着物联网、5G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光纤光缆工艺技术将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光纤制造工艺

光纤制造工艺

光纤制造工艺郭克俊 1231410007【摘要】光线的制造工艺包括光纤原料制备及提纯、光纤预制棒熔炼及表面处理、拉丝及一次涂覆、光纤张力筛选及着色、二次涂覆五步。

其中SiO2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工艺是光纤制造技术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工艺,传统的SiO2光纤预制棒制备工艺普遍采用气相反应沉积方法。

尽管利用气相沉积技术可制备优质光纤预制棒,但是气相技术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原料昂贵,工艺复杂,设备资源投资大,玻璃组成范围窄等。

为此,人们经不断的艰苦努力,终于研究开发出一些非气相技术制备光纤预制棒。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非气相沉积技术,最具发展前途。

【关键词】 光纤 预制棒 溶胶-凝胶法通信用光纤是由高纯度SiO 2与少量高折射率掺杂剂GeO 2、TiO 2、Al 2O 3、ZrO 2和低折射率掺杂剂SiF 4(F)或B 2O 3或P 2O 5等玻璃材料经涂覆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涂覆光纤。

而通信用光缆是将若干根(1~2160根)上述的成品光纤经套塑、绞合、挤护套、装铠等工序工艺加工制造而成的实用型的线缆产品。

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并保证光纤原料的纯度,这样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光纤光缆产品,同时,合理的选择生产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制造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光纤制造工艺流程由图可知,光纤的制造工艺主要有光纤原料制备及提纯、光纤预制棒熔炼及表面处理、拉丝及一次涂覆工艺、光纤张力筛选及着色工艺、二次涂覆工艺五步。

其中SiO2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工艺是当今光纤制造技术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工艺。

先将经过提纯的原料制成一根满足一定性能要求的玻璃棒,称之为“光纤预制棒”或“毌棒”。

光纤预制棒是控制光纤的原始棒体材料,组元结构为多层圆柱体,它的内层为高折射率的纤芯层,外层为低折射率的包层,它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折射率分布型式和几何尺寸。

传统的SiO2光纤预制棒制备工艺普遍采用气相反应沉积方法。

目前最为成熟的技术有四种:美国康宁公司在1974年开发成功,1980年全面投入使用的管外气相沉积法,简称OVD 法(OVD -Outside Vaper Deposition );美国阿尔卡特公司在1974年开发的管内化学气相沉积法,简称MCVD 法(MCVD -Modified Chemical Vaper Deposition );日本NTT 公司在1977年开发的轴向气相沉积法,简称VAD 法(VAD -Vaper Axial Deposition );荷兰菲利浦公司开发的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简称PCVD 法(PCVD -Plasma Chemical Vaper Depositio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挤管模具
挤管式模具的优缺点

优点:
1、能提高挤出产量(相对挤压式)。 2、容易调整偏心。 3、缆芯和模芯之间的间隙可以增大,既避免了缆芯被刮伤,又能延长 模具使用寿命。 4、通用性好,配模简单。

缺点:
护套与缆芯之间的紧包度不好。所以与抽真空装置配合来实现较为合 理的紧包度。
半挤管式模具
常用于低烟无卤护套料的生产
模具的领用与归还

领用流程
计划单—工艺卡—模具型号—模具室—签字领用—使用—用完归还— 填写归还记录
注:机台上不允许出现多余的模具!
3、气孔问题
1、温度控制过高(特别是进料段) 2、护套料受潮有水分 3、长时间停车,分解塑料未排除干净 4、缆芯上或油膏内有水或气化物含量过高

4、护套几何尺寸问题
第一部分
行业标准
光缆的标准
运营商标准
光缆的行业标准

1、YD/T 769-2010 2、YD/T 901-2009 3、YD/T 981-2009 4、DL/T 788-2001 5、YD/T 2159-2010
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光缆)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
重点问题介绍
1、料温
料温异常时表现
2、模具 模具分类 模具 模具领用与归还
模具的分类


按工序
着色模具 并带模具 束管模具 成缆模具 护套模具
按用途
挤出模具(束管、护套);绞合模具(成缆);着色并带模具(要求 高精度)
护套工序挤出模具
挤压式 :ADSS 、护套钢丝、GYXTW等
挤出模具 挤管式 :GYTA/S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

特点:
旨在解决取电困难的通信点,把电线与光纤在一根缆中结合,结构上 采用了层绞设计。

发展前景:
由于有电源线在其中,在结构尺寸上变化较大,特性中也增加了电源 线的部分,绝缘线芯一般不超过10mm²

典型的结构
GDTS GTTS
光电复合缆(结构一)

GTTS 2-12B1+2*1.0mm2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成缆工序—护套工序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成缆81-2009
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特点:
多根光纤并排成带,然后再采用中心管式或层绞式成缆,能够生产更 大芯数的光缆,如864芯。

光纤带光缆的发展
随着光纤网络的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更大芯数、小外径、高密集度、 便于快速接续的光缆,于是便出现了带状光缆。光纤带的关键技术是 并带,主要指标是平整度的控制,并带用的着色光纤也与普通着色纤 不同。
YD/T 901-2009
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特点:
采用SZ层绞结构更加稳定,能够生产更大芯数的光缆,如408芯。

层绞光缆的发展
1991年引入S绞设备,1995年开发出了SZ绞设备,并形成了余长的理 论及开发了填充绳作为填充单元。最主要的光缆结构。

典型的结构
GYTA GYTS GYTA53 等

典型的结构
GYDTA GYDTS GYDXTW 等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并带工序—束管工序—成缆工序—护套工序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并带工序--束管工序—护套工序
DL/T 788-200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光缆)

特点:
非金属结构、自承式、电力行业

发展前景:
它适用于已建高压输电线路,因其节约综合投资,减少了光缆的人为 损坏,安全性高,无电磁强电干扰,跨距大,深受广大电力系统用户 的青睐




YD/T 769-2010
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特点:
因其光纤位于光缆的中心,具有良好的弯曲特性、结构紧凑。

早期的光缆结构
无钢带铠 渗水、低温特性不好 钢带铠装

典型的结构
GYXTW GYXTS GYDXTW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护套工序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钢丝铠装成缆---护套工序

典型的结构
ADSS-PE ADSS-AT
ADSS光缆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成缆工序—护套工序(内、外)
· 模芯、模套;芳纶纱配盘;芳纶纱张力;缆芯外径
芳纶纱常用型号
芳纶纱的换算 例如:1 、两根3220就相当于一根6440 2、8050*10=6440*12.5=80500
YD/T 2159-2010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成缆工序—护套工序
光电复合缆(结构二)

GTTS 2-12B1+2*2.0mm2
光纤 纤膏 松套管 阻水材料 绝缘铜线 金属复合带
Pe外 护 套 加强件
填充绳
生产流程:着色工序—束管工序--成缆工序—护套工序
运营商标准


中国移动
中标中国移动490万芯公里!
中国联通
GYTA53等
半挤管式 :GYTZA
GYFTZY等
挤压模具
挤压模具的优缺点

优点:
挤出的护套料会紧密的包裹在缆芯上,挤出力大,可使成品缆外观平 整光滑。

缺点
1、模具很难调整偏心。 2、对配模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产品质量对模具依赖性很大。 3、由于挤压式模具在挤出模口处产生了较大的反作用力,挤出产量较 挤管式的低很多。
山东联通、广西联通、河南联通等

中国电信
山东电信、河北电信等

广电网络
山东广电网络、甘肃广电网络等
运营商标准之间的区别
第二部分
着色工艺卡 并带工艺卡 束管工艺卡 成缆工艺卡(铠装) 护套工艺卡
工艺文件(工艺卡)
生产前一定要看清工艺,不要想当然!
第三部分
料温 模具 气孔 护套几何尺寸不合格 纵包带粘结强度 渗水不合格 光缆检测项目及指标分类
1、纵包定模太大,使纵包层与缆芯间隙增 大 2、阻水油膏填充不够 3、钢或铝纵包带搭盖处未粘合,形成通道 4、阻水带或阻水膏质量问题,吸水膨胀速 率不合格

光缆制造工艺
马敬磊
2014-08-01
本节课的内容

一、光缆标准(工艺标准)
1、行业标准 2、运营商标准

二、工艺文件(工艺卡)
着色工艺卡 并带工艺卡 束管工艺卡 成缆工艺卡 护套工艺卡等

三、重点问题分析
1、料温 2、模具 3、护套料气孔 4、护套几何尺寸不合格 5、纵包带粘结强度不合格 6、渗水
1、挤出和牵引速度不稳定 2、缆芯外径变化太大 3、收放线的张力不稳定 4、挤出模具的同心度未调整好(包括自定 心模具)

5、纵包带粘结强度不合格
1、挤出料温温度太低 2、油膏填充过多溢出 3、热水槽温度太低,且离模口较近 4、纵包带复合膜问题(如粘结性,熔点高 等)

6、渗水试验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