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信号捕获原理
gps的原理是什么

gps的原理是什么
GPS的原理是基于卫星定位系统工作的。
GPS系统由地面的
控制站和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一组24颗卫星组成。
这些卫
星被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它们以恒定的速度绕地球周围运行。
每颗卫星每天绕地球转两次,通过固定的轨道,确保整个地球上的任何地点都可以收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
GPS设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并通过计算信号发送和接收
的时间来确定位置。
每颗卫星都具有一个精确的原子钟,其时间同步在地面控制站进行监控和修正。
当GPS接收器接收到
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时,它能够计算出接收器与每颗卫星之间的距离。
然后,通过三角测量原理,GPS设备可以确定接收
器所在的地理坐标。
在进行位置计算时,GPS接收器会考虑到卫星的位置和距离,以及信号的传输速度。
由于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是已知的,接收器可以计算出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器的距离,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位置。
这些计算需要高度精确的时间测量,因此GPS
接收器需要使用非常精确的原子钟。
总结来说,GPS的原理是通过接收卫星发送的信号,并计算
信号的时间和距离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系统的准确性
取决于卫星的数量和位置,以及接收器的精确度和计算能力。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GPS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GPS通过接收来自至少四个卫星的信号,并从中提取出卫星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然后通过计算这些信号传播到接收机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确定出接收机的位置。
具体来说,GPS卫星发射的信号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接收机接收到卫星信号后,通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出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由于卫星的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接收机的三维位置坐标(经度、纬度和高度)。
另外,由于地球自转、公转和地球本身形态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还会存在误差。
为了消除误差,接收机会接收到多个卫星的信号,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计算,最终得到准确的位置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GPS接收机通常会接收到来自至少四个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这些信号传播到接收机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确定出接收机的位置。
同时,GPS 还可以提供速度、时间等其他信息。
由于GPS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测量等领域。
除了GPS,还有以下常见的导航方式:陀螺仪导航:这种方式常用于航空、航海和地面车辆等领域。
陀螺仪导航通过高速旋转的陀螺仪来感知方向,并利用加速度计和磁力计来修正误差,实现精准导航。
惯性导航:这种方式基于牛顿运动定律,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等信息,计算出物体的速度、位置和姿态。
惯性导航系统需要初始对准,即确定初始位置和方向,然后通过积分运算得到连续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激光雷达导航:这种方式利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测量物体与周围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实现导航。
激光雷达导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常用于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
视觉导航:这种方式利用摄像头或图像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或视频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识别和跟踪路径、标志等,实现导航。
视觉导航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但计算复杂度高、对环境光照条件敏感等缺点也需要克服。
GPS定位器原理【附原理图】

GPS定位器原理【附原理图】在了解GPS定位器工作原理之前,首先先了解一下GPS定位器是什么?简单的来说,GPS定位器是内置了一种叫“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终端”,通过将GPS模块获得的定位数据通过移动通信模块(GSM/GPRS网络)传到网站的一台服务器,从而可以实现在电脑看查询终端的地理位置。
那么其原理是怎么工作的呢?GPS 信号接收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能够捕捉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然后跟踪这些卫星信号的运行状况,将这些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变换与处理,以便可以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当在静态定位中,PS 接收机在捕获和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固定不变,接收机高精度地测量GPS信号的传播时间,利用GPS卫星在轨的已知位置,解算出接收机天线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
而动态定位则是用GPS接收机测定一个运动物体的运行轨迹。
GPS信号接收机所位于的运动物体叫做载体(如航行中的船舰,空中的飞机,行走的车辆等)。
载体上的GPS接收机天线在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相对地球而运动,接收机用GPS 信号实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瞬间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
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用户设备。
GPS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大部分。
对于测地型接收机来说,两个单元一般分成两个独立的部件,观测时将天线单元安置在测站上,接收单元置于测站附近的适当地方,用电缆线将两者连接成一个整机。
也有的将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制作成一个整体,观测时将其安置在测站点上。
关于GPS定位器去哪里购买,很多人都说讯拓科盛挺好的!GPS接收机一般用蓄电池做电源。
同时采用机内机外两种直流电源。
设置机内电池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池时不中断连续观测。
在用机外电池的过程中,机内电池自动充电。
GPS定位原理和简单公式

GPS定位原理和简单公式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是一种通过卫星系统来测量和确定地球上的物体位置的技术。
它利用一组卫星围绕地球轨道运行,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接收器(GPS设备)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GPS定位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和时间测量原理。
1.三角测量原理:GPS定位主要是通过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接收器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得知信号的传播距离,进而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2.时间测量原理:GPS系统中的每颗卫星都具有一个高精度的原子钟,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信号中的时间信息,利用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计算出信号传播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简单的GPS定位公式:1.距离计算公式:GPS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得到。
假设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为r,光速为c,传播时间为t,则有r=c×t。
2.三角测量公式:GPS定位是通过测量与至少4颗卫星的距离,来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设接收器的位置为(x,y,z),卫星的位置为(x_i,y_i,z_i),与卫星的距离为r_i,根据三角测量原理,可得到以下方程:(x-x_1)^2+(y-y_1)^2+(z-z_1)^2=r_1^2(x-x_2)^2+(y-y_2)^2+(z-z_2)^2=r_2^2...(x-x_n)^2+(y-y_n)^2+(z-z_n)^2=r_n^2这是一个非线性方程组,可以通过迭代方法求解,求得接收器的位置。
3.定位算法:GPS定位一般使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计算。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
在GPS定位中,通过最小化测量距离与计算距离之间的差值的平方和,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总结:GPS定位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和时间测量原理,通过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利用三角测量公式和最小二乘法来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gps的工作原理

gps的工作原理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由全球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构成,由24颗卫星组成,它能够让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得到准确的位置信息。
GPS工作原理:GPS的基本原理是通过24颗在太空中的卫星发出的信号,一个GPS接收机就可以计算出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也可以追踪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了海上、空中、陆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GPS的具体工作原理和步骤为:
1.用户在接收机中输入位置坐标信息,接收机向24颗卫星发出自身坐标信息;
2.各个卫星收到接收机发来的信号后,根据自身坐标算出信号传输所需的时间;
3.根据传输时间,接收机可以确定节点的位置,再乘以一定的算法,GPS接收机就可以确定准确的位置;
4.GPS接收机可以接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所有可能的用户位置信息;
5.根据第四步计算结果,GPS接收机可以确定准确的位置,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GPS的优势:
1.可靠性高:GPS是一个单向定位系统,所有信号是从卫星发射到接收机,不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所以即使处于互联网死区也可以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2.可实时定位:GPS的定位非常准确,而且可以实时获取信息,更安全;
3.全球通用:GPS是一个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很好地对全球用户进行实时定位;
4.防盗:GPS系统可以有效防止车辆被盗,通过GPS定位系统可以非常容易索恢复车辆。
GPS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减少旅行时间,更可以提高旅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更好地指引我们到达目的地,同时还有很多应用,如设置家庭安防等。
gps原理公式

gps原理公式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是基于三角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地球上某个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卫星发射信号:GPS系统由一组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它们向地面发射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包括卫星的精确时钟信息以及卫星的编号。
2. 接收机接收信号:GPS接收机用天线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
接收机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
3. 三角测量测距:接收机同时接收到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后,根据信号的传播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这是通过衡量信号接收时间和发射时间之间的差异来实现的。
传播时间差越大,距离越远。
4. 数据处理:接收机将接收到的信号和测距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计算机分析信号传播时间差以及卫星位置信息,使用三角定位算法来计算接收机所在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5. 定位结果显示:计算机计算出接收机所在位置后,将结果显示在GPS设备的屏幕上,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或其他导航功能来了解自己的位置和导航方向。
GPS定位公式:根据三角定位算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接收机的位置:(x,y,z): 接收机所在位置的直角坐标(t1,t2,t3): 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x1,y1,z1): 第一个卫星的位置坐标(x2,y2,z2): 第二个卫星的位置坐标(x3,y3,z3): 第三个卫星的位置坐标通过上述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接收机的经度和纬度:x = [(t1 - t2) * c * x3 - (t1 - t3) * c * x2] / [2*(x1-x2)*(t1-t3) +2*(x1-x3)*(t1-t2)]y = [(t1 - t2) * c * y3 - (t1 - t3) * c * y2] / [2*(y1-y2)*(t1-t3) +2*(y1-y3)*(t1-t2)]z = [(t1 - t2) * c * z3 - (t1 - t3) * c * z2] / [2*(z1-z2)*(t1-t3) +2*(z1-z3)*(t1-t2)]其中,c为光速。
gps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gps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GPS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1. GPS卫星发射信号:GPS卫星通过地面控制站向空中发射
无线电信号,信号包含时间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
2. 接收信号:GPS接收器收到GPS卫星发射的信号,通常会
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
3. 三角定位原理: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利
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自身的位置。
接收器会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因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已知的,所以通过测量时间可以计算出信号的传播距离。
4. 定位计算: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到的多颗卫星信号,将自
身的位置坐标与卫星的位置信息进行计算和比对,从而确定自身的准确位置。
5. 误差修正:GPS系统中存在许多误差因素,例如大气影响、钟差等。
GPS接收器会校正这些误差,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6. 定位结果输出:GPS接收器将计算出的准确位置信息输出
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等方式查看自身的位置坐标、速度等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多颗卫
星发射的信号,并通过三角定位原理计算自身的位置,再校正误差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最后将定位结果输出给用户。
GPS信号捕获原理

二、GPS 信号的捕获2.1 GPS 信号模型GPS 的射频信号L1频段是1575.42MHz, 对其进行下变频到中频后,以s f 为采样率得到的采样信号可以表示如下:()()()()(){}()2,0,01,,,,cos 2sat N k sat sat k sat dsat sat k sat dsat nk sat IF dsat k sat k k sat r t A d t f C t f f f t t n t ττθθππα==+++++∑ 其粗略的中频信号模型可以如下表示:()()()[]t T t C T t D P S dopp IF d d r ϖϖ+--=cos 2 2.2 GPS 信号的捕获2.2.1信号捕获原理信号捕获的目的是使本地产生的复制C/A 码与接收到的调制在载波上的C/A 码同步,以实现相关解扩与码相位精确跟踪。
GPS 天线所接收到的 GPS 信号淹没在热噪声中,不易于捕获和跟踪。
GPS 信号的捕获利用 C/A 码的强自相关特性,在对应不同码相位偏移、不同多普勒偏移的相关值中找出相关峰值,从而确定卫星信号的存在及其码相位偏移和载波频率(包括载波多普勒频移)的信息。
当接收机产生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必须与接收到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相匹配,使得相关值高于信号检测阈值,完成伪码捕获和载波频率捕获,进而对信号进行跟踪。
根据导航卫星信号的特点,其信号的捕获常采用二维的搜索方式。
在二维搜索法中,信号的捕获基于时域(伪码相位)和频域(多普勒频移)的二维空间进行(见图1)。
图1 GPS信号捕获中的二维搜索2.2.2信号搜索方法2.2.2.1步进相关法本地码生成器以C/A码标称频率(6Hz)产生C/A码与接收1.02310到的采样信号相关累加,一个积分周期(通常1个码周期)后,相关峰与检测门限比较,如果相关峰大于门限,则认为捕获成功,得到对应的码相位估计;如果相关峰小于门限,码发生器自动将本地码码相位向前或向后跳动1/2或1/4个码片,然后继续相关累加检测,最多在2L或4L个伪码周期后找到与本地伪码同步的输入伪码的相位状态(L即为一个码周期内码片的数目),以实现伪码的捕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GPS 信号的捕获2.1 GPS 信号模型GPS 的射频信号L1频段是1575.42MHz, 对其进行下变频到中频后,以s f 为采样率得到的采样信号可以表示如下:()()()()(){}()2,0,01,,,,cos 2sat N k sat sat k sat dsat sat k sat dsat nk sat IF dsat k sat k k sat r t A d t f C t f f f t t n t ττθθππα==+++++∑ 其粗略的中频信号模型可以如下表示:()()()[]t T t C T t D P S dopp IF d d r ϖϖ+--=cos 2 2.2 GPS 信号的捕获2.2.1信号捕获原理信号捕获的目的是使本地产生的复制C/A 码与接收到的调制在载波上的C/A 码同步,以实现相关解扩与码相位精确跟踪。
GPS 天线所接收到的 GPS 信号淹没在热噪声中,不易于捕获和跟踪。
GPS 信号的捕获利用 C/A 码的强自相关特性,在对应不同码相位偏移、不同多普勒偏移的相关值中找出相关峰值,从而确定卫星信号的存在及其码相位偏移和载波频率(包括载波多普勒频移)的信息。
当接收机产生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必须与接收到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相匹配,使得相关值高于信号检测阈值,完成伪码捕获和载波频率捕获,进而对信号进行跟踪。
根据导航卫星信号的特点,其信号的捕获常采用二维的搜索方式。
在二维搜索法中,信号的捕获基于时域(伪码相位)和频域(多普勒频移)的二维空间进行(见图1)。
图1 GPS信号捕获中的二维搜索2.2.2信号搜索方法2.2.2.1步进相关法本地码生成器以C/A码标称频率(6Hz)产生C/A码与接收1.02310到的采样信号相关累加,一个积分周期(通常1个码周期)后,相关峰与检测门限比较,如果相关峰大于门限,则认为捕获成功,得到对应的码相位估计;如果相关峰小于门限,码发生器自动将本地码码相位向前或向后跳动1/2或1/4个码片,然后继续相关累加检测,最多在2L或4L个伪码周期后找到与本地伪码同步的输入伪码的相位状态(L即为一个码周期内码片的数目),以实现伪码的捕获。
下面对步进相关法进行简单介绍,其原理图见图2。
图2 GPS 捕获算法中步进相关法原理图假设GPS 数字中频信号表示成式3.1:[]3201()()()()cos 2()()rsv rsv rsv IF bias s rsv r k k D k C k f f k t n k τπφ==-⨯+⋅++∑2.1)其中rsv A 为信号幅度,()rsv D k 为调制的符号,()rsv k c 为伪随机码,IF f 为额定中心频率,d f 为实际接收信号中心频率相对于IF f 的偏移量,()n k 为带限高斯自噪声。
设本地信号{}1ˆˆ()()exp 2()lsv k lsv k IF d k s t C t f f t τπφ⎡⎤=-⨯++⎣⎦,本地信号()k s t 与接收机()k r t 相关累加得同相coh I 、正交分量coh Q :[][]}00000000113201100()()()()()cos 2()()()()()()cos 2()()()()()()sk K coh coh k k k K sv sv k sv k IF d k k k k SV k K i k k i k IF d k k k k t Kt i i i t I jQ r k s k t D t C t f f t n t s k t D t C t f f t n t s k D t A t C t C τπφτπφτ+-=+-==+-=++=⨯⎛⎫=-⨯+++⨯ ⎪⎝⎭≈-⨯+++⨯≈-∑∑∑∑⎰[]{}()(){}()[]{}01000100ˆˆ()cos 2()exp 2()ˆˆˆ()()()sin ()exp 2()()()()sin exp 2IF d IF d coh i d d s d d s coh i s s coh t f f t f f t dt n A t D t R c f f Kt j f f Kt n A t D t R c f Kt j f Kt n τπφπφττππφφτππφ⎡⎤-++⨯+++⎣⎦⎡⎤≈--⨯-+-+⎣⎦≈∆∆⋅⨯∆⋅+∆+其中01ˆˆ,,d d f f f τττφφφ∆=-∆=-∆=-,coh n 为噪声累加项,包括白噪声和码互相关噪声。
上式成立是有条件的。
如图3所示,只有特定情况下,式2.2才能近似成立。
图3 相关能量与载波频率偏差、码相位偏差的关系由图3可以看出,当ˆτττ∆=-和ˆ()d d f f f ∆=-较小时,C/A 码的自相关和载波的相关累加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耦合,这一特点也正是第4章可以对载波跟踪环和码跟踪环独立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同相分量coh I 、正交分量coh Q 经平方律检波得到平方样值为()()22222sin acc acc s s I Q A R c f Kt τπ=+=∆∆⋅(2.3)由式3.3可见频率估计偏差f ∆和码相位估计偏差τ∆对平方律包络检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正因为频率偏差和包络值具有上式的关系,因此这种搜索方法可以找到伪码的相位和频偏的粗估计值。
为了尽量减小伪码捕获的漏警和虚警概率,可以对平方样值s 取多次平均作为检测统计量。
在GPS 硬件接收机里,信号捕获电路以1ms 为周期调整本地信号发生器的码相位值和多普勒频移估计值,使产生的信号对准某一搜索单元。
当本地信号与输入的卫星信号对准在允许的范围内得到的结果超过检测阈值,则信号捕获成功,搜索停止并启动码跟踪环路,否则搜索单元调整频率和码相位的步进量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信号被捕获为止。
2.2.2.2 FFT 快速搜索FFT 快速搜获算法有两种思想,它实现了一维(码域或频域)并行搜索另一维(频域或码域)串行搜索。
码域串行频域并行算法思想就是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本地码()lsv c k 与接收信号()r k 相乘,对乘积信号进行FFT 频谱分析,当本地码与接收到信号的调制伪码粗对齐时,频谱图将出现峰值,当峰值超过预设门限时则认为捕获成功,此时对应的本地码相位和频谱峰值对应的频率即为码相位和频率搜索结果(见图4)。
频域串行搜索码域并行搜索算法也叫循环相关搜索法,它利用相关累加运算和卷积运算的相似性,具体原理参考文献[13]。
考虑计算量的大小,通常情况下,频域串行码域并行搜索法计算量小于码域串行频域并行搜索法。
图4 频域并行搜索结果图以下对循环相关捕获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这也是目前软件接收机广泛使用的搜索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可减小运算量,从而缩短捕获时间,但不利之处在于使捕获电路的复杂度大大增加。
基于循环相关的捕获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FFT 并行捕获原理图设中频信号为()r k ,信号表达式同式(3.4),本地的多普勒频移估计量为ˆd ω,则 1ˆj ()exp[j()()]LIF d s i I Q r k iT ωω=+=--∑ (2.4)1122ˆexp[j()]ˆexp[j()2]FFT ˆexp[j()]IF d s IF d s L IF d s L r T Y r T Y r LT Y ωωωωωω⋅--⎡⎤⎡⎤⎢⎥⎢⎥⋅--⎢⎥⎢⎥=⎢⎥⎢⎥⎢⎥⎢⎥⋅--⎣⎦⎣⎦ ,1122FFT PN PN PNl L c C c C c C *⎡⎤⎡⎤⎢⎥⎢⎥⎢⎥⎢⎥=⎢⎥⎢⎥⎢⎥⎢⎥⎣⎦⎣⎦,1122ˆ(1,)ˆ(2,)ˆ(,)d d d L L R C Y R C Y IFFT R L C Y ωωω⎡⎤⎡⎤⎢⎥⎢⎥⎢⎥⎢⎥=⎢⎥⎢⎥⎢⎥⎢⎥⎣⎦⎣⎦ 其中2IF IF w f π=⋅,ˆˆ2d dw f π=⋅。
其搜索过程如下:在无先验值的条件下,本地载波NCO 对准初始频率估计值,使产生的信号对准一个频率搜索单元,启动FFT 捕获环路,通过比较所有的相关峰值,找出其最大值,若最大值大于设定的检测门限T ,则表明信号捕获,给出信号的码相位值和多普勒频率值,进入信号跟踪阶段。
如果最大值小于T ,则表明信号未捕获,通过控制逻辑改变多普勒搜索单元,重复上述过程.若有先验的多普勒频移量,可以使搜索从最接近先验值的那个搜索单元开始,从而减小搜索时间。
在基于FFT 伪码并行搜索的过程中,多普勒搜索步进单元的选取很重要,步进单元选的较小,对弱信号的捕获性能较好,但会增加捕获时间;步进单元步长选的过大,会使相关峰值降低,特别不易捕获到低信噪比的信号。
因此多普勒搜索步进量的选取需要折中考虑。
用FFT 方式得到的相关值也受伪码相位误差和多普勒频移变化量的影响。
图6 码域并行搜索结果图在原理上,步进相关法和循环相关法是相同的,最后都是实现了每一个搜索单元的相关累加和平方律检波过程,所以它们的检测原理和检测性能是通用的,而检测时间不同,循环相关算法的捕获时间要远小于步进相关算法。
2.2.3搜索步长及搜索空间确定由上节分析可知,捕获过程的频率搜索步长与时间有关系,通常要求频率搜索步长满足23frqstep cohf T ≤,C/A 码相位的搜索步长12castep p ≤码片。
搜索空间则由接收机载体与卫星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和本地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共同决定。
通常GPS 接收机的本地振荡器的稳定度为571010-- ,对于我们实验室设计的GPS 软件接收机,其前端是基于GP2010射频模块设计的,使用的10MHz 的晶振,其稳定度达到2ppm ,射频信号(1575.42MHz )经下变频变频到4.309MHz 的模拟中频信号,等效晶振倍频了157倍,即模拟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由于本振时钟源的不稳定因素变化范围为1021573140±⨯⨯=±Hz ,加上由于卫星、接收机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变化范围为±10KHz,所以搜索空间为±KHz。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