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完整版)
家乡的习俗5篇

家乡的习俗5篇就单单来说这里的美食吧,样式多的数不清。
光是这里最普通的土豆,就有非常多吃法这里的土豆最好吃的要数大九湖的。
那里的环境适合种植土豆,家常一点的做法有煎土豆、炖土豆、炒一盘酸辣土豆片、土豆丝、更不用说烤土豆做出来的那个味了,真是美极了。
还有这里人喜欢吃腊肉,也很会做,每家的做法不同。
但是,根据自家口味不同,做出来的风味也不一样。
有的人家喜欢做腊肉,家里一年四季想吃就有。
最常吃的就是炖腊肉了,放海带是一个味儿,炖竹笋放土豆就又是另一个味道了,还有炖冬瓜玉米的等等。
如果要炒着吃的话,用蒜苔或者是这里被称为“酱豆子”的炒味道就更不一样了,那真是色香味俱全,隔老远就闻到香喷喷的腊肉味了。
这里的板栗也与别处的有所不同,这里的板栗小,长的精致,一口咬下去很甜很脆,不管哪里办事过节,总会撞上一盘拿出来招待给客人。
来到神农架的人总会对它恋恋不忘,不管路途在遥远总要捎带点回去。
这里的板栗也是可以炖着吃的、蒸着吃的,只要吃上一口,你就会停不下嘴。
我的家乡神农架还不止这些美食呢,就算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虽然现在这些美食已经很少有了,但是,我的家乡神农架那深厚的民俗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篇二:[家乡的习俗]我知道的风俗作文600字家乡的风俗每逢过年,父母亲就会带着我和妹妹回到我们的老家云浮。
印象中,爸爸经常回老家,对家乡的种种事,他都娓娓道来。
在爸爸的耳目濡染下,我开始对云浮的风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过年,我们又一次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
往年的回家途中,我都是在车上睡觉。
今年没有,因为我想看看家乡有没有变。
到家后,我找了个机会,问问爷爷奶奶家乡的种种。
奶奶告诉我,以前的房子没有现在的现代,是老式的四房一厅,靠门的两间房一间做厨房和饭厅,另一间做浴室,一间做杂物房,最后一间是房间。
中间是客厅,厅的地上有个四四方方的槽。
屋顶上开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口,为的是让阳光投射进来,而雨天则用槽把雨水接进去排到地下。
外墙是用青砖砌的,耐用又好看,则屋顶是用瓦铺的,整栋小屋温暖又结实。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9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9篇)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那么家乡风俗作文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想要了解更多文章,请多关注我们。
篇1:家乡的习俗作文我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按照我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被我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
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员。
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
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篇2:家乡的习俗作文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
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
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
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
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古诗《寒食》就是写寒食节的。
寒食节在这一天内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这一传统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谈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我的家乡到了寒食节,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们都会带上家里的小辈们去忌拜先辈们,;有的人在买一些冷食,还有的人会三五人围在一起听中间的人讲故事……热闹及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寒食节,热闹的寒食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2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那是个美丽的地方!菏泽是牡丹之乡,牡丹是我国的国花。
牡丹有好多品种,好多颜色,据我所知,牡丹有绿的、红色、粉色、白色……最常见的是黄色,各色牡丹争相开放,争奇斗艳,十分美丽。
我的家乡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的人淳朴善良,说到风俗,最出名的要数老鼠嫁女:在菏泽,老鼠嫁女是正月七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抹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蹦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还有:石头生日、龙抬头、斗鸡……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有空你也来看一看吧!家乡的风俗作文3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我们这几天都在忙我们在打扫,而且我们都在买年货我的妈妈快要放假了我很高兴,我想妈妈回来之后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买年货,买鞭炮,还可以和小伙伴玩呢!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素材(精选14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素材(精选14篇)家乡的风俗作文素材大全(精选14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有所不同,关于家乡的习俗有哪些呢?写写作文介绍我们家乡的习俗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素材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家乡的风俗作文素材篇1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
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下头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每当春节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
一家人都团聚在一齐,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春节联欢会边聊天。
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能够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齐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
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
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那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
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
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不仅仅能够尽情吃,尽情玩,能够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
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你们家乡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必须也有自我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1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
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
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
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
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
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2春节即将来临,很多人的家里都热热闹闹的,但是,因为地区的不同,习俗也就不同,我们家乡的风俗非常“好吃”,因为它就是——包饺子。
包饺子看起来很简单,但自己操作起来可不容易呢!如果你的饺子皮不是从超市买来的话,光靠擀饺子皮就够累得你动也不想动了,饺子馅还算简单,如果喜欢吃肉,那就用刀把一块猪肉来回剁,直到它已经变成了肉泥的样子就行,里面还可以再适当加一点别的,比如说韭菜、玉米、香菇、虾仁等等好多配料。
包饺子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舀的太多了,不然在包的时候很难保证馅料不会从缝隙中“溜”出来,好像在对你抗议:里面太挤了,还是外面更舒服点。
轻轻的捏好缝隙,一个完美的饺子就诞生啦!饺子不但美味,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个元宝,所以它又代表着招财进宝的意思,说不定吃了它呀,你就能发财哦!而且,水饺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吃法:在包饺子时,往一个饺子馅里塞一个硬币,不但硬币归你了,还能让你在这一年过得很幸福,更幸运。
我的家乡有哪些传统习俗

我的家乡有哪些传统习俗家乡是一个充满着乡愁和回忆的地方。
每个家乡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它们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在我所在的家乡,有许多传统习俗令人难以忘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家乡的传统习俗。
一、春节传统习俗春节是我家乡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过春节是一个让人团聚、祈福和庆祝丰收的时刻。
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以驱除邪恶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此外,还会贴春联、放鞭炮和贴窗花,以增添喜庆氛围。
除夕夜,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并等待着午夜敲击的钟声,表示旧年离去,新年开始。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会给长辈拜年,拿红包和吃年夜饭,这些都是我们家乡春节传统习俗的体现。
二、丰收感恩节丰收感恩节是我家乡一个独特的传统习俗,每年在秋季举行。
这是一个庆祝农作物丰收的节日,也是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丰饶的馈赠。
在这一天,我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丰收游行和举办丰收晚会。
同时,人们还会进行祭拜仪式,感谢土地和祖先的恩赐。
此外,我们还会进行各种农耕表演和体育竞技比赛,以展示我们的农耕技能和身手。
丰收感恩节是我家乡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之一。
三、婚礼习俗婚礼是人生中的一大盛事,在我家乡,有着丰富多样的婚礼习俗。
婚礼在当地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人们展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方式。
婚礼习俗包括迎亲、喜宴、送客等多种环节。
在迎亲仪式中,新郎要带领一队人马前往新娘家,与新娘亲友共同庆祝。
喜宴是婚礼的重要环节,新郎和新娘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共进饭菜,祝福他们新婚快乐。
最后,新郎和新娘会亲自送客,以示对宾客的感谢和尊重。
四、祭祀仪式祭祀仪式是我家乡的传统习俗之一,它是人们向神灵、祖先或英雄偶像致敬和祈福的方式。
在特定的日子里,我们会集体前往寺庙或神社,献上礼品和祈祷。
祭祀仪式通常包括祭拜、念经和祈祷等环节。
人们相信,通过祭祀仪式可以保佑家人平安、身体健康,并带来好运。
家乡的习俗(五篇)

家乡的习俗(五篇)第一篇:家乡的习俗家乡的习俗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
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
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
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
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
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
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何时不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深邃呢?第二篇:家乡习俗家乡习俗虽然现在很少地方保持着原有的习俗,但我还是要说两句。
金华还保持着端午和元宵灯会的习俗。
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战国时楚人屈原,并有相关的习俗,比如龙舟竞渡、包粽子等。
在金华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金华到了端午节,不管你在哪,也是迫不得已不回家,这天是女儿们回娘家看母亲的日子,送到娘家的礼品是一担粽子(或一些礼品),俗称“担端午”,担端午从初一到初四都可以,方言“四”与“喜”谐音,做母亲的喜欢女儿初四来。
家乡的风俗作文范文(精选27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范文(精选27篇)家乡的风俗作文范文(精选27篇)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
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范文(精选2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淄博,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包粽子变成了过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粽子做法并不单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红枣的等,五花八门,在端午这一天,家家都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
小时的回忆,爷爷摸着黑就会起床,忙前忙后,先用水把粽叶洗净,晾干,再准备好糯米,洗净放在一边一会儿用,再拿出豆沙,红枣,黑米放在一边。
等一切准备停当,我们就开始盼着爷爷的话了。
爷爷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定要等到十点十分——十全十美,而我们却不敢顶撞爷爷,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点十分爷爷一起身,我们就来桌前,爷爷可是一个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爷爷一边包,一遍不一会儿,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却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一拿,米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冲了出来,满地都是,而大人们呢,则在一旁哈哈大笑,爷爷却和蔼的看着我。
这包进去的,是我的快乐,包进去的是馅,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和耐心。
没过一会儿,一锅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开一层粽叶,吃到了那甜甜的腻腻的味道,吃到了爷爷那辈的老手艺,带着对岁月沧桑的处置坦然,,带着对传统的毕恭毕敬,带着对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愿。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迎来了我喜欢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所设。
这一天主要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妈妈会很忙,因为我们要包粽子。
首先,妈妈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饺
高跷会
踩高跷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舞蹈,技艺性 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 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 深受群众喜爱。
二月二 剃头
“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这一天人 们讲求“剃龙头、剃喜头”,体现出祈求神龙赐福 的美好愿望。
龙耳
饺子形状特别像耳朵,所以称之为龙耳,吃饺子寓意进财进宝
龙须
面条一根一根的,酷似龙须,吃面条寓意顺顺利利
拗九粥
拗九粥是福建福州特有的名点之一,是在拗九节时 煮的甜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 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