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工艺原理

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工艺原理

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工艺原理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和浓缩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的工艺原理,包括其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等方面。

1. 设备结构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的主要结构包括进料口、加热室、膜组件、蒸汽出口、浓缩液出口、垂直拉杆等组成部分。

其中,膜组件是设备的核心部件,包括膜芯、滤膜、膜框等。

2. 工作原理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差压的作用,将反应物分离成两个液相,并在高速旋转下将浓缩物和溶剂分离。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通过进料口将反应物输入加热室;2.在加热室中,原料液被加热蒸发成蒸汽;3.由于加热室内壁的作用,将蒸汽导向膜组件;4.膜组件中,原料液和蒸汽分别流过滤膜和膜芯,把原料中大分子物质、杂质和低沸点组分分离出来;5.在高速旋转下,浓缩物和溶剂分离,并通过浓缩液出口和蒸汽出口分别排出。

3. 性能特点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有以下性能特点:1.能够将反应物分离成两个液相,浓缩率高,蒸发速度快;2.设备的旋转速度高,又因为膜组件与离心器同步旋转,因此对于氧化易性反应物非常适用;3.操作过程简单、灵活,对于体积大、处理量大的反应器,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可以进行无缝衔接;4.起始温度低,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损失和热能损耗。

4. 适用范围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离析、分离、浓缩、提纯等多种工艺。

具体适用于以下领域:1.化工领域: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等行业;2.食品领域:调味品、食用油、香精等;3.医药领域:药物分离、提纯、纯化等;4.环保领域:废水处理、污泥浓缩、固体废物处理等。

结语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离心式薄膜蒸发器设备的工艺原理、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合理使用该装置,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于分离、浓缩、提纯等操作的需求。

薄膜蒸发器原理

薄膜蒸发器原理

薄膜蒸发器原理
薄膜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蒸发器设备,其原理是利用薄膜所形成的较大表面积,将液体加热至其沸点后,使其在薄膜表面形成薄膜层,再通过传热方式实现蒸发。

在薄膜蒸发器中,液体进入薄膜器内,经过预热后进入薄膜管道。

液体在薄膜管道内流动时,受到加热而被加速汽化,形成薄膜状,分散在薄膜管道壁上。

薄膜管道壁经过加热,传导热量给液体薄膜层,使其快速蒸发。

在薄膜蒸发器的运行过程中,薄膜层的形成和维持非常重要。

薄膜的形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靠近薄膜管道壁的液体温度要高于其沸点温度,这样才能使液体迅速汽化形成薄膜;其次,液体在薄膜管道内的流速要适中,过大的流速会导致薄膜破裂,而过小的流速则会使薄膜无法形成。

薄膜蒸发器的优点在于其具备高效传热和高度分离的能力。

薄膜形成的大表面积可以提高传热效率,而快速蒸发使得物质分离程度更高。

此外,薄膜蒸发器还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能耗低等优点。

薄膜蒸发器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有机溶剂回收等。

此外,薄膜蒸发器还常被用于精馏、浓缩等过程中。

总之,薄膜蒸发器利用薄膜的形成和传热原理,实现了高效传
热和高度分离的目的。

其优点包括高效传热、高度分离、操作简单等。

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薄膜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传导设备,它用于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实现液体的蒸发过程。

通过将热量传递到薄膜表面,液体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液体表面的张力,并开始从液态向气态转变。

薄膜蒸发器的基本构造是由一个加热元件和蒸发薄膜组成。

加热元件通常是一个电阻炉或加热管,通过提供热量来使薄膜表面温度升高。

而蒸发薄膜则是一个薄而平坦的表面,通常由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以便能够传导热量并保持较高的温度。

在薄膜蒸发器中,液体通过管道输送至薄膜表面。

当液体流经薄膜时,其分子与薄膜表面的分子发生热传导,使液体分子获得能量。

当液体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时,它们开始脱离液体表面,并转变为气体形式。

这个过程被称为薄膜蒸发。

在薄膜蒸发的过程中,加热元件通过传导或辐射将热量传递给薄膜表面,从而维持薄膜的高温。

这样一来,液体分子在接触薄膜表面后会立即蒸发,而不会在薄膜表面停留。

薄膜的平坦表面可以使液体分子迅速离开表面,并保持高浓度的蒸汽产生。

此外,薄膜蒸发器还有一种特殊设计,即多效薄膜蒸发器。

它包括多个蒸发单元,每个蒸发单元都由一个薄膜和一个加热元件组成。

多效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与单效薄膜蒸发器类似,但其具有更高的效率。

当蒸汽通过薄膜蒸发器的多个单元时,每个单元会逐渐降低蒸汽的浓度,最终得到纯净的水蒸汽。

薄膜蒸发器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首先,它具有节能的特点,能够利用薄膜表面的高温来实现液体的蒸发,而无需外部能源。

其次,薄膜蒸发器的薄膜具有高导热性,能够快速传递热量,从而提高蒸发效率。

此外,薄膜蒸发器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方便。

在工业领域,薄膜蒸发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海水淡化、饮料生产、化工制药等。

薄膜蒸发器在海水淡化中被用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以产生淡水。

在饮料生产中,薄膜蒸发器可以用于去除碳酸饮料中的水分,以达到浓缩的目的。

在化工制药领域,薄膜蒸发器可以用于分离和浓缩溶液以及去除有机溶剂。

总之,薄膜蒸发器是一种充分利用热能,实现液体向气体的转化的设备。

薄膜蒸发器原理及规格

薄膜蒸发器原理及规格

薄膜蒸发器(无锡海源)一、概述薄膜蒸发器是通过旋转刮膜器强制成膜,并高速流动,热传递效率高,停留时间短(约10~50秒),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降膜蒸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蒸发器。

它由一个或多个带夹套加热的圆筒体及筒内旋转的刮膜器组成。

刮膜器将进料连续地在加热面刮成厚薄均匀的液膜并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低沸点的组份被蒸发,而残留物从蒸发器底部排出。

二、性能特点·真空压降小:物料汽化气体从加热面送到外置的冷凝器,存在一定的压差。

在一般的蒸发器中,这种压力降(Δp)通常是比较高的,有时甚至高得难于接受。

而刮板式薄膜蒸发器有较大的气体穿越空间,蒸发器内压力能看成与冷凝器中的压力几乎相等,因此,压力降很小,真空度可达5mmHg。

·操作温度低:由于上述特性,这使得蒸发过程可以保持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

由于真空度的提高,与之相应的物料沸点迅速降低,因此,操作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降低了产品的热分解。

·受热时间短:由于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的独特结构,刮膜器具有泵送作用,使得物料在蒸发器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另,在加热的蒸发器上由于薄膜的高速湍流使得产品不会滞留在蒸发器表面。

因此,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蒸发强度高:物料沸点的降低,增大了同热介质的温度差;刮膜器的功能,减小了呈现湍流状态的液膜厚度,降低了热阻。

同时,在这过程中抑制物料在加热面结壁、结垢,并伴有良好的热交换,因此,提高了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

·操作弹性大:正是由于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独有的性能,使其适宜于处理热敏性和要求平稳蒸发的、高粘度的及随浓度提高粘度急剧增加的物料,其蒸发过程也能平稳蒸发。

它还能成功地应用于含固颗粒、结晶、聚合、结垢等情况物料的蒸发和蒸馏。

三、应用领域在热交换工程中,刮板式薄膜蒸发器得到广乏的应用。

尤其对热敏性物料(时间短暂)的热交换,刮膜器有利于热交换的进行,并通过不同的刮膜器设计,能进行复杂产品的蒸馏。

薄膜蒸发器

薄膜蒸发器

薄膜蒸发器一、概述薄膜蒸发器是通过旋转刮膜器强制成膜,并高速流动,热传递效率高,停留时间短(约10~50秒),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降膜蒸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蒸发器。

薄膜蒸发器由一个或多个带夹套加热的圆筒体及筒内旋转的刮膜器组成。

刮膜器将进料连续地在加热面刮成厚薄均匀的液膜并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低沸点的组份被蒸发,而残留物从蒸发器底部排出。

二、性能特点·真空压降小:物料汽化气体从加热面送到外置的冷凝器,存在一定的压差。

在一般的蒸发器中,这种压力降(Δp)通常是比较高的,有时甚至高得难于接受。

而刮板式薄膜蒸发器有较大的气体穿越空间,蒸发器内压力能看成与冷凝器中的压力几乎相等,因此,压力降很小,真空度可达5mmHg。

·操作温度低:由于上述特性,这使得蒸发过程可以保持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

由于真空度的提高,与之相应的物料沸点迅速降低,因此,操作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降低了产品的热分解。

·受热时间短:由于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的独特结构,刮膜器具有泵送作用,使得物料在蒸发器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另,在加热的蒸发器上由于薄膜的高速湍流使得产品不会滞留在蒸发器表面。

因此,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蒸发强度高:物料沸点的降低,增大了同热介质的温度差;刮膜器的功能,减小了呈现湍流状态的液膜厚度,降低了热阻。

同时,在这过程中抑制物料在加热面结壁、结垢,并伴有良好的热交换,因此,提高了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

·操作弹性大:正是由于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独有的性能,使其适宜于处理热敏性和要求平稳蒸发的、高粘度的及随浓度提高粘度急剧增加的物料,其蒸发过程也能平稳蒸发。

它还能成功地应用于含固颗粒、结晶、聚合、结垢等情况物料的蒸发和蒸馏。

三、应用领域在热交换工程中,刮板式薄膜蒸发器得到广乏的应用。

尤其对热敏性物料(时间短暂)的热交换,刮膜器有利于热交换的进行,并通过不同的刮膜器设计,能进行复杂产品的蒸馏。

薄膜蒸发器

薄膜蒸发器

•容
积:1.77m3
•轴
封:双端面机械密封
薄膜蒸发器蒸发器工作示意图
M-461薄膜蒸发器
• 生产厂家: 南京天华
• 型 号:8 m²薄膜蒸发器
• 加热 面 积:8.0m2
• 设备 总 重:5800kg
• 设备总高度 :8573mm
•功
率:45kw
•转
速 :100~169r/min
• 主要 材 质 :Hastelloy C-22/0Cr18Ni9
薄膜蒸发器培训资料
薄膜蒸发器简介
• 作用:将浓缩的母液中的醋酸和水蒸发出来,排走带有 催化剂金属和溴化物的有机酸残渣。
• 工作原理:物料通过上部进料管进入蒸发器内部,通过 转子上的分配器将残渣浆料均匀的分布到蒸发器的内壁 上,同时壳体夹套中通入中压蒸汽,加热内壁上的物料, 将物料中的醋酸和水蒸发出来。已经干燥的残渣由转子 上的硬刮板刮下,由下部出料口排出。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薄膜蒸发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传导设备,常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蒸发过程中。

它通过利用薄膜的传热和传质性能,将液体中的溶质蒸发出来,达到提纯或者浓缩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薄膜的传质性能。

薄膜蒸发器由多个独立的加热器组成,液体进入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薄膜表面与加热器之间的温差将驱动传质过程,使得液体中的溶质蒸发,最后获得溶质的高纯度浓缩液。

在薄膜蒸发器中,加热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热器可以使用蒸汽、热水、导热油等介质,通过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薄膜,使薄膜表面的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中的溶质分子与薄膜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减小,这使得溶质分子更容易从液体中脱离,并扩散到薄膜中。

薄膜蒸发器中,传热过程是通过薄膜的传导和对流来完成的。

薄膜的传导传热通过薄膜的物理结构实现,薄膜的材料和厚度都对传导传热有影响。

对流传热是通过液体流动来实现的,流动状态对传热效果也有影响。

为了提高传热效率,薄膜蒸发器通常采用多级串联的结构,使得流动更加紊乱,增加了传热和传质的机会。

除了传热过程,传质过程也是薄膜蒸发器中的重要环节。

溶质从液体中蒸发到薄膜中需要克服液体表面张力和液体黏度的阻力。

这需要薄膜的表面张力和黏度越小越好,以便使溶质分子更容易蒸发到薄膜表面。

薄膜蒸发器中的溶质通过控制薄膜的温度和流速来完成传质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的蒸发和浓缩。

薄膜蒸发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薄膜的传热效率高,传热系数大,可以大大减小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

其次,薄膜蒸发器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操作,有利于保持热敏性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此外,薄膜蒸发器对于溶液浓缩、溶剂回收和废水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总之,薄膜蒸发器是一种利用薄膜传热和传质性能的设备,能够实现溶质的蒸发和浓缩。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薄膜的传热和传质过程,通过控制薄膜的温度和流速,使溶质分子从液体中蒸发到薄膜中,从而达到纯化或浓缩的目的。

从原理到选型薄膜蒸发器的所有知识都在这里了!

从原理到选型薄膜蒸发器的所有知识都在这里了!

从原理到选型薄膜蒸发器的所有知识都在这里了!蒸发器是化工生产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化工设备,废水处理、医药食品浓缩等工序都会用到蒸发结晶设备。

而不同的蒸发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物料,那么,小七今天带大家熟悉一下薄膜蒸发器。

薄膜蒸发器是通过旋转刮膜器强制成膜,并高速流动,热传递效率高,停留时间短(约10~50秒),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降膜蒸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蒸发器。

它由一个或多个带夹套加热的圆筒体及筒内旋转的刮膜器组成。

刮膜器将进料连续地在加热面刮成厚薄均匀的液膜并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低沸点的组份被蒸发,而残留物从蒸发器底部排出。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物料从加热区的上方径向进入蒸发器;经布料器分布到蒸发器加热壁面,然后,旋转的刮膜器将物料连续均匀地加热面上刮成厚薄均匀的液膜,并以螺旋状向下推进。

在此过程中,旋转的刮膜器保证连续和均匀的液膜产生高速湍流,并阻止液膜在加热面结焦、结垢,从而提高传总系数。

轻组份被蒸发形成蒸汽流上升,经汽液分离器到达和蒸发器直接相连的外置冷凝器;重组份从蒸发器底部的锥体排出。

一个独特的布料器不仅仅具有将物料均匀地泼向蒸发器内壁,防止物料溅到蒸发器内部喷入蒸汽流,还具有防止刚进入的物料在此处闪蒸,有利于泡沫的消除,物料只能沿着加热面蒸发。

在刮膜蒸发器的上部配有一个依据物料特性设计的离心式分离器,将上升蒸汽流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并返回布料器。

薄膜蒸发器的性能特点真空压降小物料汽化气体从加热面送到外置的冷凝器,存在一定的压差。

在一般的蒸发器中,这种压力降(Δp)通常是比较高的,有时甚至高得难于接受。

而刮板式薄膜蒸发器有较大的气体穿越空间,蒸发器内压力能看成与冷凝器中的压力几乎相等,因此,压力降很小,真空度可达5mmHg。

操作温度低由于上述特性,这使得蒸发过程可以保持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

由于真空度的提高,与之相应的物料沸点迅速降低,因此,操作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降低了产品的热分解。

受热时间短由于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的独特结构,刮膜器具有泵送作用,使得物料在蒸发器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另,在加热的蒸发器上由于薄膜的高速湍流使得产品不会滞留在蒸发器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物料从加热区的上方径向进入薄膜蒸发器;经布料器分布到蒸发器加热壁面,然后,旋转的刮膜器将物料连续均匀地加热面上刮成厚薄均匀的液膜,并以螺旋状向下推进。

在此过程中,旋转的刮膜器保证连续和均匀的液膜产生高速湍流,并阻止液膜在加热面结焦、结垢,从而提高传总系数。

轻组份被蒸发形成蒸汽流上升,经汽液分离器到达和蒸发器直接相连的外置冷凝器;重组份从蒸发器底部的锥体排出。

一个独特的布料器不仅仅具有将物料均匀地泼向蒸发器内壁,防止物料溅到蒸发器内部喷入蒸汽流,还具有防止刚进入的物料在此处闪蒸,有利于泡沫的消除,物料只能沿着加热面蒸发。

在薄膜蒸发器的上部配有一个依据物料特性设计的离心式分离器,将上升蒸汽流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并返回布料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1、优点: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提供的传热面很大,如直径¢1500mm高1200mm的螺旋板换热器的传热面可达130m2。

流体在螺旋板内允许流速较高,并且流体沿螺旋方向流动,滞流层薄,故传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

此外还因流速大,脏物不易滞留。

2、缺点:螺旋板式换热器要求焊接质量高,检修比较困难。

重量大,刚性差,螺旋板式换热器运输和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生产实践证明,螺旋板式换热器与一般列管式换热器相比是不容易堵塞的,尤其是泥沙、小贝壳等悬浮颗粒杂质不易在螺旋通道内沉积,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它是单通道杂质在通道内的沉积一形成周转的流还就会提高至把它冲掉,二事故因为螺旋通道内没有死角,杂质容易被冲出。

二、搪瓷反应釜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1)搪瓷反应釜加入物料不应超过公称容量,也不允许加入少量物料或空罐加热。

物料加入设备内应严防夹带块状金属或杂物,对于大块硬质物料粉碎后加入。

尽量减小物料与罐壁之间的温差,避免冷罐加热或热罐加冷料。

;2)使用带夹套的搪瓷反应釜时,加热或冷却要缓慢进行,采用蒸汽加热时,夹套内先通入0.1Mpa的蒸汽保持15分钟后再升压,直至升到操作压力,但不得超过设计压力。

3)搪瓷反应釜在设计压力下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200°。

4)搪瓷设备一定要避免使用铁棒、铁铲在设备内搅拌,如确实需要,可用木棒、竹条进行操作。

5)机械密封腔内的润滑液(密封液)应保证清洁,不得夹带固体颗粒。

6)应该建立搪瓷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7)定期经常检查搪瓷衬里、传动部件、密封情况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8)搪瓷表面粘附的物料若需清理,应用木、竹、塑料等非金属器具进行清楚,严禁使用金属器具。

9)经常加注传动部件、放料阀丝杆润滑液,保证其良好运行。

10)设备应保持清洁,夹套中的污物和氧化铁影响传热效果,最好每月清洗一次。

11)夹套内若使用除垢剂时,应在短时间内完成,然后用清水对夹套内反复冲洗。

1)卸车站台必须设防雷防静电接地,贮罐接地点不少于2点,接地线应作可拆装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2)站台的独立避雷针要符合规范要求;3)贮存、输送可燃液体的贮罐及管道要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0Ω。

4)地面或地下施工时,要加强对接地极的监护,如可能影响接地时,要进行检查测定。

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药物的工艺流程可归纳为:备料-投料-工艺过程控制-出料-分离一精制-干燥-成品。

其工艺过程复杂,涉及多种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危险较大。

因此,必须妥善控制工艺全过程,以免发生爆炸。

一、备料在投料前须将各种原料(中间体)准备就绪。

不同的备料方法其防爆控制要求各不相同。

大致可分以下6个方面。

1、管道或容器不可任意混用物料尤其是液体物料和气体物料,在备料过程中使用的管道和容器不可任意混用,以免不同物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有爆炸危险。

输送、贮存氧化性物料,如过氧化氢、硝酸、浓硫酸、高氮酸等氧化性酸的容器,管道未经彻底清洗合格,不得随便贮存、输送易燃有机物料,如酸酐类(菇酐等)、醉类(甲酵、乙醇等)、醛、酮类(乙酮、丙酮等)、有机碱类(甲基阱、无水阱等)、爆炸性物品类(有机过氧化物类,三硝基酚等),也不得贮存、输送还原性物料,如含有金属钠、氢化钠、保险粉等还原剂的物料。

贮存、输送含水物料(包括含水酒精)的容器、管道,不可任意储存、输送忌水物料,如过氧化钠、氢化纳、金属铀等。

其他如酸类与碱类以及一切性质相抵触,接触后发生剧烈放热反应;或者互相作用使物料变质,投料后造成反应异常而增加爆炸危险的各种物料,备料容器和输送管道一律不得任意混用。

因此,在不同物料使用同一容器和管道前,应仔细研究,确认无问题时方可进行。

否则必须将容器、管道彻底清洗并干燥合格。

2、车间内部物料运输防爆问题备料运输大都为车间内部之间的短距离运输,化学物料不可任意使用不合要求的运输工具。

一切会发生火花的运输工具,如不防爆的电瓶车、机动叉车、升降机及钢轮推车等均应禁止使用。

充气轮胎的手推车和平板三轮车可以使用。

3、输送液体物料的防爆要求:A、用惰性气体压送易燃液体不得用压缩空气压送,以免系统内产生爆炸性混合物遇静电火花等因素引起爆炸,但可用惰性气体压送。

如果用负压抽料,负压系统不能漏气,以免吸入空气引起爆炸。

B、用不产生火花的泵用泵压送必须使用专用的安全防爆泵。

如蒸汽往复泵、Y型液态烃泵。

离心泵或齿轮泵,则必须使用铁壳铜芯泵,以防泵出故障时叶轮与铁壳相碰产生火花而引起爆炸。

陶瓷泵或玻璃泵因导电不良,工作中极易产生静电,不得用于压送易燃液体。

如果使用腋下泵,也应采用铁壳铜芯,而且设液位限制器与泵联动,液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自动切断液下泵电源,使泵停转。

以保证泵浸在液面下。

如果液位过低,造成液下泵空转,泵又是铁壳铁芯时极易发生爆炸,已有爆炸事故教训.应特别加以防范。

C、泵的出口后面的管道应扩大管径泵的出口应接一段喇叭管,输送管道的内径应大于泵出口的内径,使在同样流量下降低流速,减少静电的产生。

输送管道系统除法兰盘连接处均应跨接并接地。

D、备料岗位的物料存放首先必须控制存放量,一般以当班用量为准,中转库送料有困难时也不宜超过3班用量。

若为贮罐贮存,可放3天用量。

总之,备料岗位物料以少为好,以防止发生燃爆。

此外,必须注意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混放,以免互相接触时发生危险。

因此,要实行定置管理:定点、定品种、定量、定管理人员。

有的还应分库存放,避热防潮。

应保温的品种(如甲醛等)以及凝固点较高(如苯)结成固体后备料发生困难的,尚须适当保温贮存。

E、应核对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和纯度物料的品种、数量、纯度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备料时必须认真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和纯度。

有时还必须用目力观察物料的外观,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备料,追查原因。

以免品种搞错,使反应异常而导致爆炸。

数量不对势必造成物料配比不准,也会造成反应异常而引起爆炸。

纯度不合要求、杂质太多,有时也会引起反应异常而引爆。

F、控制抽料速度备料操作中常用负压抽料法。

无论是液体或粉状固体,在料管中高速运动都会产生静电,故备料管道系统除法兰连接处必须鲜接并接地外,尚需严格控制抽料管道系统中的物料流速。

二、投料1、严格安排投料的先后次序医药生产原料众多,投料次序必须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技术规程,以免发生先后次序搞错产生爆炸。

除了反应或物料性质方面的原因需有特殊规定外,一般规则大致A、投低沸点液体和高沸点液体时,应该先投高沸点液体,后投低沸点液体。

反之,先投低沸点液体大量挥发,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再投高沸点液体时增加爆炸危险;同时因低沸点物料挥发达散损失,造成配比不准而使反应异常增加爆炸危险性。

C、投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时,应该先投液体物料后投固体物料。

液体物料投入后在搅拌下容易控制温度,然后投入固体物料比较安全,而且便于混合均匀。

如果液体物料沸点低容易挥发,则应先投固体物料后投液体物料。

D、投料物质中有水溶性物质和水时,应先投水或含水多的液体,其次再投水溶性固体,以便搅拌溶解,然后投其他物料。

这样可避免因物料局部积聚,骤然发生剧烈反应而发生爆炸。

E、共同投入氧化性物料和易燃液体等有机物料时,应该先投易燃液体等有机物料,在充分搅拌和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再缓缓投下氧化性物料。

此点至关重要。

若先投氧化性物料,后投易燃液体等有机物料时,反应釜内氧化性物料数量较多,有机易燃物料投料初期,小部分有机易燃物遇大量氧化性物料容易起剧烈氧化反应而有燃爆危险。

F、投料中有忌水物料和含水物料时,应先投入含水物料,在充分搅拌和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缓缓投入忌水物料,使忌水物料小量逐步与大量含水物料接触,防止温度猛升发生危险。

否则大量忌水物料通含水物料极易温度猛升,发生冲料或爆炸。

G、投比重不同的物料时,应该先投比重较小的物料,在搅拌下再投比重较大的物料,这样容易混合均匀,不易分层;若比重大的物料先料,比重小的物料后投,则极易分层。

若遇事后搅拌,不同物料大量混合,可能突然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炸。

2、严格控制投放物料的温度制药工艺中往往运用许多特殊的反应,有时在投料过程中不同物料互相接触即发生化学反应。

物料温度高、反应快。

若投料时物料温度偏高,反应迅速,温度进一步升高,容易失控,增加爆炸危险。

有些物料具有热不稳定性,温度升高容易迅速分解,而发生爆炸。

所以投料温度必须严格控制。

3、严格控制投放物料的速度主要有3种情况应严格控制投放物料的速度:A、常温下进行快速反应的工艺过程;其投料速度应予以控制,以使边加料边反应,用加料速度来控制反应速度。

加料过快,物料大量混合,势必反应剧烈,容易失控。

B、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内互相接触后会发生剧烈放热反应的,必须严格控制加料速度,使热量逐渐释放,通过热交换加以冷却,容易控制温度。

否则温度猛升,极易发生冲料燃爆。

C、物料不易混合均匀时,有时因物料粘稠,或者搅拌器搅拌效率不佳等因素,使物料不易迅速混合均匀。

此时必须控制加料速度。

以免大量物料混合不匀,发生反应异常,增加危险。

4、严格控制物料配比严格控制物料配比在备料中要做到,在投料时也要做好。

配比不准会造成反应异常而发生危险。

A、在有氧化剂(如H202、KClO3等)参与下的反应,除上述投料速度等因素外,氧化剂与其他物料的比例必须准确,若氧化剂过量,会引起反应失控,有爆炸危险。

B、有不稳定物质(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醋酸、双乙烯酮等)存在下,必须严格控制配比。

若不稳定物质过量,分解热量增加,易致失控,大大增加爆炸危险。

C、有时反应物料配比准确,而溶媒太多或太少,也会增加爆炸危险。

溶媒太多,反应物料浓度偏低不利反应,往往需提高反应温度,从而导致反应异常或溶媒蒸气大量散发,增加爆炸危险。

溶媒太少,反应物料浓度过高,使反应过快,容易失控而增加爆炸危险。

所以溶媒的配比也要准确。

D、触媒与反应物料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

触媒太多,易使反应迅猛进行而失控,有时还会造成人们不需要的异常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