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绝妙对联典故
关于对联的著名历史故事

关于对联的著名历史故事对联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形式,它以对仗工整、意蕴深远著称。
对联不仅是一种装饰和点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方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对联的著名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充满了智慧和趣味,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张贴对联显机智在明朝时期,有位富商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每年都会在门口贴上新对联。
有一年,他请了一位年轻的秀才为自己的大门张贴对联。
秀才欣然答应了,但是当他准备张贴时,富商却发现这对联不太对仗工整。
富商非常生气,认为秀才是在羞辱自己。
秀才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按照您的意思,将上下联尾字对仗,只是纸张太小,无法容纳整个对联。
”富商听后恍然大悟,并感慨秀才的机智。
这个故事说明了制作对联时要注重对仗工整,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智慧。
二、妙对联救人命清朝时期,有一位官员被派往边疆任职。
由于环境恶劣,官员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他的家人为了让他安心工作,便请了一位精通对联的文人,为他在书房门口写了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望,也暗示了他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官员在看到这副对联后深受感动,他振作精神,努力工作,最终为边疆百姓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这个故事说明了好的对联可以激励人、鼓舞人,甚至可以救人性命。
三、巧对对联显才情在古代,有一位才子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经常在文人墨客中展示自己的对联。
有一次,他来到一位富商门前,看到门上贴着一副不甚工整的对联。
他略加思索,便上前对出了一副新对联,并将新对联贴在了原对联的旁边。
富商看到这对新旧对联对比鲜明,不禁赞叹这位才子的才华横溢。
这个故事说明了好的对联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四、总结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联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制作对联时要注重对仗工整,好的对联可以激励人、鼓舞人,甚至可以救人性命。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导读: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1、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
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
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
”解缙笑笑说:“行。
”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
”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2、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4、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5、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6、明朝时期,江南有一知府,姓贾名文通。
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擅续对。
一次,城中一间档铺贴出一幅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_对联故事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2 、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9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有哪些古人的娱乐节目就是吟诗作对,大家一起一边喝着酒,一边对着对联,不失为一种乐趣。
今天店铺分享的是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鲁迅鲁迅还小的时候在三味书屋上学,某次,夫子寿竟吾出了一个三字对联:独角兽。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对起来:双头蛇、三脚蟾、六耳猴、八脚虫、九头鸟、百足虫,真是五花八门,但寿先生都不满意。
鲁迅一直不做声,在认真地动脑筋。
他想起了《尔雅》一书中的句子,于是,他回答老师:“比目鱼。
”寿先生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说:“好,对得好!‘独’不是数词,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词,却有‘双’的意思。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宋庆龄联考孙中山一九二八年四月,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他俩到公园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当时袁世凯复辟称帝)。
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来续个下联好吗?”中山先生微微一笑说:“庆龄,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难新郎来了。
好,请读出你的上联来。
”宋庆龄吟了上联: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中山先生轻轻念着上联,深感妻子才思敏捷,出此佳联。
他想:联中句子一语双关,园出“袁”,入或则为“国”字,而“或”的解释是:有人也。
显然,庆龄对我“逐袁”是抱有殷切期望的,我岂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因此,下联既要对得工整,更应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
孙先生沉思片刻,下联便对了出来:余行道上不堪回首瞻前途。
下联妙语连珠,“道”字无首,添“余”即为“途”字,对仗工整,意思亦紧紧呼应上联。
宋庆龄连声称好。
同年六月六日,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中,忧愤交加,终于一命呜呼了。
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杨继盛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
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
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
古今十大绝妙对联

古今十大绝妙对联古今十大绝妙对联包括:1.岳王庙前绝对: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幅流传千古的绝对,作者是清乾隆朝十七年的状元秦大士。
2.明人名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明代万历年间文人洪应明写的对联,意境深邃,直抒胸臆,为历代人们熟知喜爱。
3.左宗棠题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晚清左宗棠的述志联,表达了其胸怀天下、勤奋好学的志向。
4.乾隆题联: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此联为清代寒雪梅所作,表达了崇尚节俭、坦荡无私的情怀。
5.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此联为清代上海人李熙所题,表达了上海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春申是战国时楚相黄歇的封号。
6.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此联为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的配套联,意为瑞雪化去后梅花便凋零了,初春的杨柳又新叶成荫了。
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7.百年推甲子,诗画动江山。
此联意为甲子年是一个轮回的开始,江山代表着祖国的美好河山。
用诗画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8.事可对人语,寒雪梅中尽。
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这两句对联被拼在一起,表达了人生百态、岁月流转的哲理思考。
同时也体现了寒梅傲雪、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精神。
9.寒雪梅中尽,百年推甲子。
这两句对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沉淀,同时也体现了坚韧不拔、历久弥新的精神境界。
10.苔石随人古,山事拂面新。
这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的自题联,表达了其追求古朴、创新的艺术理念。
十大系列之十大千古名对

十大系列之十大千古名对对联是汉文化圈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到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过新年。
对联文化已经是我国民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历来我国的文人墨客把对对子颇为看重,是考验文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
因此也留下了很多的传世名对和有关对对联的民间故事。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十大系列之十大千古名对,话不多说待我一一写来。
第一、上联:烟锁池塘柳出自陈子升的《中州草堂遗集》,因其意境优美而五字蕴含五行为偏旁。
故而要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的下联难度极大。
下联:一、炮镇海城楼二、镜涵火树堤第二、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清人李文甫少时同师出游,其师见青山白雪遂出下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李文甫低头看清风拂过水面上联脱口而出。
对仗工整而含意深刻。
三、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才女李易安(既李清照)守寡后不堪骚扰出此绝对,后一轿夫对出:“远近达道过逍遥。
”但后来有才子崔拂对出的:“梧桐朽枕枉相栖”,更工整而且更富情感。
四、上联:烟沿艳檐掩燕眼相传清人生火,其烟顺檐而上,只熏的大燕乱飞小燕乱叫,得此上联。
因其七字同音而寓意生动形象,顾难度极大。
后人所对下联:一、树输数暑树书塾二、雨淤渝屿渔鱼艅三、雾捂乌屋雾物无第五、上联:一撇一捺写人生短短七个字富含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一经出对至今仍无良对应上。
摘两下联大家看看:下联:一、半声半思表志向二、两竖两横书井然。
第六、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相传是纪晓岚妻子所出,因纪大烟袋说无不能对之联,故而其妻子出此绝对。
此联意境一般但技巧奇难,至今无人能对。
最好的一则下联:清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虽有瑕疵仍不失精彩。
第七、上联: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明初大才子解缙以文采名动天下,一次他与友人同游三塔寺,友人触景生联,得此上联让他来对。
此联难度之大不仅大才子黔驴技穷,此后数百年都无人能对。
第八、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此联隐喻颇深,山是孙中山,城是袁世凯,陂是黎元洪,河为冯国璋,海是徐世昌。
最有趣的19则对联趣闻故事

最有趣的19 则对联趣闻故事古往今来,对联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也一直备受文人推崇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以下10 则最有趣对联,不仅立意精巧,还令人忍俊不止。
王羲之巧防小偷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张贴都被贼偷走。
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偷春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贵妃妙对唐明皇一日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机敏伶俐,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的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 坐”拆成两个“人”和一个“土”。
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 明”字拆成“ 日”和“ 月”,又采用暗喻手法,将皇上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聪慧机敏尽显无遗。
李白对句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则暗指李白。
李白微微一笑:“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 不想杨国忠刚想抬腿,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对得刚刚好。
杨国忠刚抬脚就被讥讽“畜生出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秀才巧改进士联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仗着有财有势欺负百姓。
进士的儿子也花钱买了进士,为了炫耀,老进士在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送礼,年年落榜。
见了这副对联,计上心头。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一大堆看热闹的百姓,无不拍手叫绝。
进士老爷打开大门一看,立马昏倒在台阶上。
原来对联被秀才改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唐伯虎戏弄商人苏州有个商人请求唐伯虎为自己题写一幅对联,唐伯虎多番推辞,无奈经受不住纠缠,大笔一挥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史上最绝妙的六副对联,意欲深刻,回味无穷!

史上最绝妙的六副对联,意欲深刻,回味无穷!对联是诗歌中的华彩乐章,它源于律诗中的颈联和腹联。
这两联要求有平仄的协调、对仗的工美,以及词意和句式的相匹,因此对联极具语言的表现张力与空间的对位之美。
一、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明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是歌颂范仲淹的。
出处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句话得意思是,从宋朝以后,很少有人取名字带“桧”字,姓秦的人也为自己的姓氏感到羞愧,因为秦桧害死了岳飞,遗臭万年。
表达自己忠奸分明,强烈的爱国热情。
从此为杭州西湖增添了一段佳话。
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对于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来说,虽然他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但并不妨碍他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对于一个在困境中依然发愤读破万卷书的人来说,书中的古人便是他的知己和朋友。
四、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副对联,如今就刻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
此联高度肯定了诸葛亮的忠心和名望。
表达了希望襄阳南阳两地着眼于人物大节、平息纷争的意愿。
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副对联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
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恰恰是一个反对。
这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精品文档古今绝妙对联典故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2 、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1 / 7精品文档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9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10、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贤大喜,乃以女配之。
11、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2 / 7精品文档12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
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
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13、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14、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樾可有可无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惊问:“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15、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间道上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
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
”秀才满口应承。
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即为:一旦仲尼遇子路)。
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
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散工说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16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
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
又一年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3 / 7精品文档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又失约。
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
”先生答道:“前唐后汉记得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赧然而退。
17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
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昨日钻狗洞偷桃,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步蟾宫攀桂,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18、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
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
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
“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大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
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
“九章”4 / 7精品文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
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19、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联以一至十的序数镶入上联,以东西南北中和金木水火土嵌入下联,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纳入一副楹联之中,实在高妙。
20、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该联相传为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
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21、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
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曰;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书生答道: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联语用析字双关法。
“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22、同音异字间联,如我在讲,滕王阁序,时摘抄明人5 / 7精品文档解缙的联语入题授课: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文采斐然,意趣佳妙。
23、有一副豆芽店门联,比上一副楹联更加奇特,其联云: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对此,有人解读为:上联一、三、五、六字读“chang,经常”,二、四、七字“zhang,生长”,下联则正好相反,上下联的意思就是所生豆芽经常长,越长越大的意思。
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
与此联相关者,还有一奇联,上下句为同一句话,但就是借中国没字独有的多音来形成不同的意义,很有赏玩的价值。
此联为: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其中读书的的甘苦寓在其中,一声叹息在其中,一声悲慨也在其中。
请同学们再三玩味,参透读书之道,不亦宜乎。
24、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
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
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
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6 / 7精品文档中的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25、相传古时有一个秀才,步行至渡口,准备搭渡过河,艄公见他是一书生,有意要考一考他的才学,便对秀才说:“我出一个上联,你若对得上,我免费送你过河,若对不上,那就你走你的路,我摆我的渡了。
”秀才满口中应允。
艄公遂指船尾的船孔说道:“孔子生于舟(周)末。
”秀才沉思片刻,一时难以应对,适逢此时,电闪雷鸣,天穹漆黑,秀才灵机一动,指着天空即道,光舞(武)起自汉中。
艄公闻言,称赞不已,遂免费送其过河。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