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1、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对你所学专业起什么作用?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它的任务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量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需要测区的地形信息和地形图或电子地图,供工程规划、选择厂址和设计使用。

在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测量,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于实地,以便进行施工;伴随着施工的进展,不断地测设高程和轴线,以指导施工;并且根据需要还要进行设备的安装测量。

在施工的同时,要根据建(构)筑物的要求,开始变形观测,直至建(构)筑物基本上停止变形为止,以监测施工的建(构)筑物变形的全过程,为保护建(构)筑物提供资料。

施工结束后,及时地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供日后扩建、改建、修建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在建(构)筑物使用和工程的运营阶段,对某些大型及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还要继续进行变形观测和安全监测,为安全运营和生产提供资料。

由此可见,测量工作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十分广泛,它贯穿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特别是大型和重要的工程,测量工作更是非常重要的。

2、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4、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篇一:施工控制测量规范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 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4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测量管理机构8.2.1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2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3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8.3.1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8.3.2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8.4.1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8.4.1.1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物安全等级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8.4.1.2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着,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8.4.1.3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8.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高低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置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着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10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观测标志深度,最浅的应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1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倍,并应由密到疏布点;8.4.3沉降观测方法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用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每次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部分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按不同荷载阶段分次观测,但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5次;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稳定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沙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黏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8.4.4测量人员及时绘制沉降曲线,对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必须及时向主管工程师汇报,竣工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好交项目主管工程师列入工程技术资料档案;8.4.5位移观测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87;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8.6.1公司、区域公司必须建立完整的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使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8.6.2配给各单位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公司所有,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公司有权调配各单位的测量仪器;8.6.3凡拥有测量仪器的单位必须由测量员管理和使用,非测量人员和未经测量培训取证人员不得使用测量仪器;8.6.4凡新成立的单位,测量仪器的配备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公司技术质量部统一调配或批准购买;8.6.5联营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使用;8.6.6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按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由各单位计量部门负责;8.6.7测量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前,一定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使用于工程;8.6.8对由于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丢失的,按财产的价格进行赔偿和处罚;8.6.9各单位如有不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及时上交公司,由测量人员对测量仪器进行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工程测量课后试题

工程测量课后试题

工程测量第一章绪论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1、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是()。

A 水平面B 参考椭球面C 铅垂面D大地水准面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A高斯投影面B参考椭球面C大地水准面D水平面3、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

A水平距离B水平角C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竖直角4、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 高程B 方位角C 已知坐标D 未知点坐标5、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A 测图B 测设C 用图D 识图6、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A 静水面B 水准面C 大地水准面D 水平面7、地面上一点A到任意一个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A 绝对高程B 海拔C 高差D 相对高程8、M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用值为X m=3276000米,Y m=1438000米,该点所处六度分带的带号是()。

A 1带B 3带C 14带D 32带(二)、判断题1、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2、测量中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3、我国设在青岛的水准原点的绝对高程为0米。

()4、过6°带中央子午线上一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X轴方向是一致的。

()5、地面上两点高差hab=HA—HB . ( )6、在工程施工现场,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绘地形图. ( )7、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8、地面上两点高差与高程基准面位置无关. ()9、建筑物的施工坐标系中,其纵轴正方向应为北方向. ()10、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地面点横坐标的通用值与自然值相同。

()(三)、简答题1、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2、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3、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四)、计算题1、地面上A、B两点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中高程分别为75。

356m和54.669m,现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则A点高程为多少?A、B两点高差为多少?2、设P点位于第14个6°带内,其横坐标的自然值为-154321m,则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P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哪侧?P点横坐标的通用值为多少?1、某大厦首层地面±0。

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第10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①施工测量的目的、特点、精度及组织原则;②施工控制测量,即建筑基线、方格网等的放样方法;③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④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的放样方法;⑤圆曲线及其放样方法.§10。

1 施工测量概述地形图的测量工作是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测量出控制点至周围各地形特征点(简称测点)的距离、角度、高差以及测点与测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等数据,并按一定的比例将这些测点缩绘到图纸上,绘制成图.施工测量也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但却是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设计尺寸,计算出各部分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或方位角)、高差等数据,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这项工作又称“放样”。

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与测图工作所用的方法一致,所用测量仪器基本相同。

为了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施工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组织原则。

由于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与测图工作不完全一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与测图方法也不完全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10。

1.1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其主要内容有:①建立施工控制网。

②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③检查、验收。

每道施工工序完工之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及高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④变形观测。

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收集整理各种变形资料,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10。

1.2 施工测量的特点施工测量与一般测图工作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目的不同。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2. A3. D4. A5. D 6 .D三、简答题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2.对于同一目标,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哪些仪器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答:采用盘左和盘右两个盘位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水平轴不垂直于竖轴,以及水平读盘偏心等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测角的精度。 3.观测水平角时,什么情况下采用测回法?答:测角的方法,用于两个目标之间的水平角观测。 4.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各轴线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答:主要轴线有竖轴VV、横轴HH、望远镜视准轴CC、照准部水准管轴LL。各轴线满足的条件如下。(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应垂直于竖轴VV。(2)十字丝纵丝应垂直于横轴HH。(3)望远镜视准轴CC应垂直于横轴HH。(4)横轴HH应垂直于竖轴VV。 5.观测水平角时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答: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水平度盘的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使仪器竖轴竖直,
4.独立平面直角坐标: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可以把测区球面看做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建立的测区平面直角坐标系。
5.绝对高程(简称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6.相对高程:(假定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7.高差:地面两点的高程之差。
8.测定:使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数据和成果,将地表的地形信息绘成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一 名词解释
1 图根点:组成图根控制网的点,也就是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点,成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2 导线:在地面上按作业要求选定一系列点(导线点),将相邻点直接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3 控制网:由控制点组成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
4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各转折角,根据起始数据,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1、水准仪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望远镜,作用是瞄准远处目标,并对水准尺进行读数。(2)水准器,作用是整平仪器。(3)基座,作用是支撑仪器的上部并通过连接螺旋将仪器与三脚架相连。

中专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中专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中专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的重要性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测绘、定位、验收和监测等环节。

好的施工测量工作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立面垂直、水平,结构构件位置准确,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施工测量还可以用来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保证工期的合理安排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因此,施工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施工测量的内容与要求1.测绘测绘是施工测量的首要环节,主要包括地形测绘、土地测量和建筑测绘。

地形测绘是指通过地形图、高程测量等手段,了解工程地形特征和地势地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土地测量是指对土地面积、边界和地形地貌进行测量,以确定工程用地范围和平面布置。

建筑测绘是指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物的详细测绘,包括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等,为后续施工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

2.定位建筑工程中的定位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定位、构件的定位和管线的定位。

建筑物的位置定位是指通过测量仪器确定建筑物的准确位置,保证建筑布局的准确性。

构件的定位是指通过数字测量技术对建筑结构构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确保结构构件的安装准确无误。

管线的定位是指对建筑物内外各种管线、线缆的准确定位,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管线的冲击和损坏。

3.验收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不断的验收,施工测量可以通过对构件尺寸、位置、角度等进行测量,对施工的质量进行全面、精确的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验收可以有效地预防工程质量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4.监测建筑工程随着气候、荷载和时间的变化,结构构件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和位移,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监测。

施工测量可以通过对结构构件的变形、位移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结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施工测量的方法与工具1.测量方法施工测量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化测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10-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 一、水平角测设 • 二、水平距离测设 • 三、平面点位测设 • 四、点位高程测设 • 五、坡度线测设 • 六、铅垂线测设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设的基本量就三个:
水平距离 D 水平夹角β 高差 h 通过测设D、β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 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一、水平角测设
——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β
定:C的方向
测站A
1、半测回法
2、一测回法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后视B
C’ C C〞
C’ C”
3、多测回修正法
1)在A点安置测角仪
器,先用半测回按定
向点B测设β角,定出
β
地面上的C1点 2)多测回反复观测水 测站A
解:
XYJKJKXYKK
XJ YJ
244.092 39.637
XYJJPP
XP YP
X YJ
J 52.110 63.775
K
XK=746.202m YK=456.588m
D 5.1 21 2 0 6.7 37 2 5 8.3 2m 5X7 J=502.110m
YJ=496.225m JK ar c 2 3 .6 .t 0 4 9 a 3 9 3 4 n 7 2 6 9 0 0 '2 '3 ' 5 3 4 5 '3 '6 '0 5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指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测量 基本任务:将土木工程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 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数据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测 设,使能据此施工。 要求:设置轴线、标高的现场标志,满足所设计的 位置和精度要求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1、精度要求高 2、责任重(多复核) 3、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 4、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
测设步骤:
1、计算DAP、DBP;
P
2、从控制A、B点, 用钢尺沿AP、BP方向,
DBP
测设这两段水平距离, 相交处即为待测设P
DAP
B

A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四、点位高程的测设
测设高程:根据一个已知高程的点测设另一点的高低位置,使 此点高程为设计所指定的数据
例:已知水准点A的高
程HA=49.358m,测设于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三)角度交会法
测设步骤:
1、计算αAB αAP αBP ,则
1 AP AB
2 BP BA
2 、在测站A 测设β1, β1 得 AP 方 向 ; 在 测 站 B
A
测 设 β2 , 得 BP 方 向 , 相交得P点,并定P点
标志。
P γ
β2 B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四)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
平 角 ∠ BAC1 , 取 其 平 均值设为β1
3 ) 、 计 算 β1 与 设 计 角度β的差值,改正
C1 点 的 位 置 , 修 正 得 到精确的位置C点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β1 △β
后视B
C1 C
例:已知AC1=85.00m,设计 值 β=36° , 假 设 测 得
β1=35°59′42″ , 计 算 修
x=650.000m Y=760.00m
72.000m检核 待建房屋
x=698.000m Y=832.00m
48.000 50.000 48.000 50.000
60.000m
A x=600.000m
Y=700.00m
建筑基线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68.000m
B x=600.000m
Y=900.00m
J
J P ar c 5 6 . .1 7 t2 3 a 1 7 1 n 0 5 8 5 4 0 0 '5 '4 ' 3 1 1 2 '0 '5 '9 7
P
XP=450.000m
J P J K 1 1 2 '0 ''5 3 9 7 4 5 '5 ''6 0 1 5 2 3 '3 ''8 8 2 YP=560.000m
正值CC1。
β
β1
解:
测站A
△β
11"8
C1C85ta1n"80.00m 747mm
得 点位修正值为7mm,向外
后视B
C1 C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二、水平距离测设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
定:终点B的位置
B
步骤:
经纬仪定线;
DAB
钢尺测设AB间
水平距离; 用木桩标定B
注: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考虑距离的改正 数,实际测设的距离第10为章建筑D 工程'施 工D 测量 D K D t D h
2、测距仪法测设
在 A 安 置 测 距 仪 (或全站仪)在B点 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观测AB距离,调整 棱镜位置,直至与设 计距离相等,定B点 标志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三、平面点位测设
——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
测设方法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测设数据
角度β(直角)、距离D 角度β、距离D 距离D1、距离D2 角度β1、角度β2
条件: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一)直角坐标法
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 设的轴线与基线平行
第十章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 §10-2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 §10-3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 §10-4建筑施工测量 • §10-5建筑工程变形测量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10-1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二)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测设步骤:
1、计算放样数据
AB arctan
YB YA XB XA
AP arctan
YP YA XP XA
AP AB
D X P X A 2 Y P Y A 2
αAP αAB
A
β D
B P
2、用经纬仪测设β,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B桩上的设计高程
HB=50.450m。如何确定
B点高程位置
a
b
B
A
HB HA
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测设步骤:
1、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B两点上架 设水准尺
2、后视A点读数a=1.965m
3、确定B点高程位置
求水准视线高程
a
H i H A a 4 .3 9 5 1 .98 6 5 .3 5 1 m 23
上下移动B点水准尺, A 使水准尺读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