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案例

合集下载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 最高限价使价格不能上升到新的均衡水 平,供给减少引起了受管制价格时的汽 油严重短缺。 • 最后,对汽油管制的法律被撤销了。这 项法律的制定者终于明白了,他们要为 美国人排队等候汽油而失去的许多时间 承担部分责任。
P p1 p S
E
D
O
qd
q
qs
q
最低限价又叫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 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它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 格:产品过剩 • 典型的例子是世界上许多政府为农产品规 定“支持价格”。对于农产品过剩,政府 必须考虑对策: • 限制农民的耕地面积以限制农产品的产量; • 扩大农产品的用途; • 由政府收购。
第一节 需求和供给
• (2)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 • 供给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正斜率的 曲线,但可能遇到以下几种例外的情况 • 某种无法多生产的商品或孤品,即使出 价再高也无法增加供给数量。在这种情 况下,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例如 名画、古玩等
第二节 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
• 一、市场均衡的决定过程 • 市场均衡——在某段时间内 ,某市场中商品需 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 均衡量——市场均衡时的商品数量 • 均衡价格——使市场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相 • 等时的价格 • 均衡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
(五)供给(价格)函数
Qs=-C + dP
(其中-C表示价格P=0的时候的供给量, d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动时引起的 Qs的微小变化 )
(六)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 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 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 涨时,厂商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

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解析

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解析

案例分析: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1)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公共政策制定者常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政策可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

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是使香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移动。

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都是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政策。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

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烟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更少的点上。

吸烟量对价格变动会有多大的反应呢?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研究香烟税变动时出现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香烟价格上升10%会引起需求量减少4%。

还发现青少年对香烟价格特别敏感:香烟价格上升10%使青少年的吸烟量减少12%。

——转引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案例(2)1988年旱灾对供给的冲击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雨季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有必要对其后果作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而他们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手段和理论,而是有关供求关系的基本法则。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做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度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案例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案例

引起需求曲线上的点 沿着原有的需求曲线上 下移动。
价格 P元
D
P0 。a
P1 0 Q0
。b Q1
量 Q斤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2、需求变动:当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 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向左下方 或右上方发生移动 (1)过年增加红包收 入,曲线向哪边移动? (2)冬天来临,冰淇 淋需求曲线向哪边移动? 分别由什么因素引起?
薄利多销
若你是冰淇淋店老板娘,你希望2016年的营业 额比2015年增加10%,请问有什么好的营销手 段? 若你是米铺老板娘,你希望2016年的营业额比 2015年增加10%,请问有什么好的营销手段? 若你是古董店老板娘? 薄利是否可以多销? 薄利是否可以多赚?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可用于衡量商品需求量对商品自身价格 变动的敏感程度。 敏感度指标: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Ed=(△Q/Q)/(△P/P) 某校园冰淇淋店,当冰淇淋售价为5元时,每月销售量 为6000个; 价格变动1元,销售量变动2000个,请计算 冰淇淋需求价格弹性。
1、价格。若冰淇淋价格由5元下降为3元,你会增加还是 减少购买量? 需求定理: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 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价格下降 而增加,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
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
需 求 曲 线
价格 P元
价格 P元
0
量 Q个
0
量 Q个
是 否 存 在 ︖
吉芬商品: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 反而增加。请举例? (1)非典时期的药物,饥荒时期的粮食 (2)炫耀性商品、奢侈品、股票
Ed=(2000/6000)/(1/5)=1.67

第二章案例

第二章案例

第二章供求理论案例1雪天的杂货店1967年,一场大暴雪使得芝加哥市区的交通瘫痪,外面的生活必需品难以进入,当时还是大学学生的詹姆斯在住所附近有两家杂货店,一家杂货店慈悲为怀,坚持在大雪天对店内商品不涨价,其店中的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因为如此低的价格难以使其以高价向外界继续采购新的商品,这家店很快就关门大吉。

另外一家杂货店则将所有的商品和价格暂时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同时这家杂货店的老板出高价请当地的孩子乘雪橇从外地运进当地市民需要的各种商品。

涨价的杂货店因为能够支付较高的雇佣雪橇拉货的成本,一直在雪暴过程中保证了对居民的基本供应,同时高的价格也自然促使居民根据新的价格状况理调整自己的需求,将自己采购的物品控制在自己能够承担的、确实也是必需的范围内。

讨论题:1、案例所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看不见手”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作用。

案例点评:这就是“看不见的手”调节大暴雪期间的杂货店商品价格的一个小小案例。

在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水平的市场机制面前,不考虑均衡价格的波动而慈悲为怀,往往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维持低价的杂货店必然会面对居民的抢购,因为不能以低价格补充新的商品而在雪灾之中不得不关门,好心的低价杂货店没有赚到合理的利润,居民也因为杂货店的低价而没有调整自己的商品需求,同时在低价杂货店关门之后,居民也就再也买不到所需的日用品了。

倒是那位看起来发雪灾财的高价杂货店店主,始终维持了居民在雪灾期间的日用品的供应。

也就是说,市场规则看起来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充分作用,经济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案例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

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运用案例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运用案例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运用案例案例一:农产品保护价的利弊支持价格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许多国家出丁保护农业的需要都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或出口价格补贴。

各国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通常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或代理人按照某种平■价(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在供大丁求时政府按这一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收购,在供小丁求时政府抛出农产品,以保护价进行买卖,从而使农产品价格由丁政府的支持而维持在某一水平上。

另一种是稳定基金法,也由政府或代理人按某种保护价收购全部农产品,但并不是按保护价出售,而是在供大丁求时低价出售,供小丁求时高价出售。

这两种情况下农产品收购价格都稳定在政府确定的价格水平■上。

应该说,支持价格稳定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投资,也有利丁调整农业结构,整体上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但支持价格也引起了一些问题。

首先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政府为收购过剩农产品而支付的费用、出口补贴以及为限产而向农户支付的财政补贴等等,都是政府必须为支持价格政策付出的代价。

许多国家用丁支持价格的财政支出都有几白亿美元左右。

其次形成农产品的长期过剩。

过剩的农产品主要由政府收购,政府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出口,这就引起这些国家为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而进行贸易战。

最后,受保护的农业竞争力会受到削弱。

在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欧美各国为解决自己的农产品过剩问题,都力图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打入别国市场。

因此,农产品自由贸易问题成为争论的中心。

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农业协议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产品自由贸易和平■等竞争,其中重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减少各国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包括农产品保护价、营销贷款、投入补贴等等,要求各国支持总量减让幅度为农业总产值的5%同时降低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二是“绿箱政策”,各国政府应实行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府农业支持措施,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保护环境等政府支出。

需求、供给

需求、供给

2.需求定律及其例外
需求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 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 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其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 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定理例外



(1)吉芬物品Giffen’s Goods :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 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瓶装水而言,男性的选择 比重大于女性; 同时男性偏向于消费碳酸 类饮料; 而果汁类饮料女性选择的 比重却远远高于男性; 茶饮料男女比例则相差不 多,女性稍高于男性;功能 类饮料男女消费比例也基本 一样。
房价预期走低 贷款需求下降

城镇居民观望情绪浓厚购 房意愿下降
需求的影响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1、什么是供给(Supply) 供给是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内, 对应于某一商品不同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 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作为供给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者愿意出售; 二是生产者有提供能力。
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
2、供给表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 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 表。
明星这种生产要素的高价格和高收入 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的。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三、需求函数与需求规律
四、需求量的和需求的变动
一、 需 求、 需 求 表、 需 求 曲 线
1.什么是需求(Demand)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 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 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案例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案例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P D3
D1
D2
S
P2
E2
P1
E1
P3
E3
PD
S3 S1
P3
E3
S2
P1
E1
P2
E2
0
Q3 Q1 Q2
Q
Q3 Q1 Q2
Q
(2)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影响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6)消费者人数
其他因素不变; 某商品自身的
价格变动;
某商品自身的 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动
P D
A B
P D3 D1 D2
P0
0
Q 0
A movement along the demand curve
Q3 Q1 Q2
Q
A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 调整产品结构是重钢在环保搬迁过程中的重头戏。目前, 4100毫米宽厚板、1780毫米热轧板带和2700毫米中板三 套轧机已在长寿新厂区陆续投产。其中,专用钢板生产比 例已占到中厚钢板总产量的9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船 舶用钢生产基地。在重钢新厂区,工艺技术也与产量同步 提升。炼钢车间的炉外精炼就应用了最新的技术成果。
• 据了解,去年以来,重钢集团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177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专利150件,为环 保搬迁后的重钢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 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 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 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 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 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 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 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 收缩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案例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案例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案例2-1案例名称:均衡价格案例适用:均衡价格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消息报:《果贩与苹果的价格》案例内容:4500年前,白水人仓颉任轩辕黄帝史官,创造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

令白水名声在外的还有苹果,白水是享有盛名的“中国苹果之乡”。

根据林业专家介绍,北纬38度最适合苹果生长。

白水正好就在这个纬度上,因此在白水全县的72万亩土地中,有41万亩种了苹果。

可叹的是,白水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

2001年9月,烟台安德利浓缩苹果汁有限公司在白水投资8000万元,兴建了一家每小时加工50吨鲜果的现代化浓缩果汁厂,2002年9月12日正式投产,每天收购加工1000吨鲜果,每斤收购价0.15元,现金支付。

9月12日清晨,我们从县城乘车前往4公里之外的厂区,一路上不仅看到道路两旁挂满果实的苹果园,更注意到自2公里外一直排到厂区门口关苹果的车队,景象之状观,不禁区让人心潮澎湃。

于是,我问坐在旁边的副厂长:“他们要排多长时间的队才能卖出苹果?”“1天,2天,也有3天的”。

“有多少车在这里排队?”“300—400辆吧。

”这么多车和人都要排3天的队,这要多少成本啊?我心里作了一个大致的测算:一辆车每天的台班费少说100元,加上吃喝,大致120元。

以300辆计算,一天的排队成本就是36000元,这对果农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果农能受得了吗?”我提出这问题时,猜想副厂长肯定说:“那也比卖不出去强多了。

”可是,副厂长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这个成本其实是由厂里来付的。

”“什么,你们会给排队的果农付钱?”“不。

”“你不付钱,当然就是果农自己承担了,怎么是厂里来付笔钱呢?”副厂长看出我的心思,向我说明这其中的奥秘。

果汁加工讲究生产的连续性,尤其是原料不能断档。

又由于苹果不像煤或矿石等原料,不能提前大量囤积。

因此,要形成一定规模的排队,来保证正常的生产。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生产条件呢?答案是价格。

厂家通过相对偏高的收购价格,吸引周边的果源向自己集中,从而形成源源不断的供给链,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 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 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 三.需求定理 ❖ 1.内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
与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化。 ❖ 2.例外 ❖ 1)炫耀性商品 ❖ 只有在高价时才显示人的社会身份,价格下降时
第二节 供给曲线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1.供给表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数)
ABC DE 23 4 56 0 200 400 600 800
第二节 供给曲线
2.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 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 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 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 影响。
用公式表示:Qs=f(P);线性供给函数: Qs= -c+d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相关商品价格对供给的影响
❖如一块土地,既可以种植玉米也可以种植 大豆,当大豆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选择 种植大豆,于是大豆的供给增加而玉米的 供给减少。
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 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学:供给=需求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 数量。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均衡 3
❖替代关系:
❖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消费者的同 一种欲望。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对另 一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如羊肉和牛肉; 米和面;苹果和梨;雪碧和可乐)。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数)
3.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 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
公式表示:Qd =f(P);线性需求函数:
Qd =a-bP
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
量; a为需求曲线与横轴的截距;-b为 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
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互补关系:
❖两种商品只有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的某 一种欲望。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对另 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如录音机和磁 带;camera and film)。
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 价格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函数
1.需求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需求
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的有效需求。
2.影响因素:(1)商品自身价格;(2) 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详见下一 篇);(4)消费者偏好(举例);(5) 对未来收入和价格预期;(6)人口数量和 结构(如年龄、性别、职业) ;(7)政 府的政策(刺激需求or抑制需求)
量的影响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P4
A
B
C
D
Q4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价格变动所 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商的来回移动(如价格上升,需求量 下降)。
❖需求的变动:
(1)需求变动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供给变动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结论不 是唯一)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 度。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 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表 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如价格不变,收 入增加)。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理解同1)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影响
弹性的一般公式: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Y
e
Y X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Y • X X Y
X
Y
e lim Y dY • X
x0 X
dX Y
X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 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公式为:
需求量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变动率
需求反而减少。 ❖ 2)吉芬商品 ❖ 在某特定条件下,某些商品价格上升,需求反而
增加 。 ❖ 3)有价证券市场(买涨不买落)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函数 1.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必须具备的条件:愿意供给;能够供给
2.影响因素:(1)商品自身价格;(2)生产 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 价格;(5)企业对未来的预期;(6)厂 商目标;(7)政府政策(如增税、减税)
2
需求量(单位数)
200 300
400
500 600
供给量(单位数)
800 600
400
200 0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三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三、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三.供给定理 ❖1.内容 ❖2.例外 ❖1)有些商品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土地、
文物等)
❖2)劳动力的供给是特殊的供给曲线(见下 一页)
❖3)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下跌,供给增加)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
W
S
B
A
O
L
第三节 均衡价格(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