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性能指标的含义
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

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商务领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商务设备的故障,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以及客户信息的安全性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电磁屏蔽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的评估与研究仍然是一个热门的课题。
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是评价商务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的重要参数。
这些指标通常涉及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屏蔽材料的性能等方面。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电磁兼容性,指商务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工作时的抗干扰能力。
它通常通过测量设备的电磁敏感度来评估。
电磁敏感度是指设备在受到外界电磁场干扰时所产生的干扰信号的强度。
较低的电磁敏感度表示设备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能。
第二个指标是屏蔽材料的性能。
商务用电磁屏蔽常常需要使用屏蔽材料来阻挡干扰电磁波的传播。
屏蔽材料的性能是指其对电磁波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的能力。
反射是指电磁波从材料上反射出去的能力,透射是指电磁波穿过材料的能力,吸收是指电磁波被材料吸收的能力。
屏蔽材料具有较好的反射和吸收能力,可以减少电磁波的传播,提高电磁屏蔽效能。
第三个指标是屏蔽性能的一致性。
商务用电磁屏蔽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屏蔽材料,因此确保不同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确保屏蔽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相似来实现。
一致性的屏蔽材料可以确保商务设备的不同部分都能获得相同的屏蔽效能。
最后一个指标是成本效益。
商务用电磁屏蔽的设计和实施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
因此,评估电磁屏蔽效能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
这意味着在保证电磁屏蔽效能的前提下,要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和材料,以确保商务用电磁屏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指标是商务设备在电磁干扰环境中抵抗干扰的重要参数。
电磁兼容性、屏蔽材料性能、屏蔽性能一致性和成本效益是评估商务用电磁屏蔽效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评估和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商务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磁屏蔽方法和材料,保障商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EMC设计之屏蔽技术讲解

EMC设计之屏蔽技术讲解EMC设计中的屏蔽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减少电磁干扰的传递和对外发射,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互不干扰。
屏蔽技术通过使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将电磁波限制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阻断干扰信号的传播路径。
屏蔽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通过材料和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建立电磁屏蔽体来阻隔电磁波的传播。
具体来说,屏蔽技术可以分为近场和远场屏蔽。
近场屏蔽是指通过在干扰源和受干扰器之间放置电磁屏蔽体来降低电磁波的传播,以减少通过传导和辐射的干扰。
这种屏蔽技术常用于电磁辐射源和敏感元件之间的相邻布局。
常见的近场屏蔽材料有金属、导电涂层和导电橡胶等。
金属是最常用的屏蔽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高的导电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反射电磁波。
导电涂层和导电橡胶适用于在需要灵活性和接触性能的应用中。
远场屏蔽是指通过屏蔽整个干扰区域来减少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干扰。
这种屏蔽技术通常用于对外发射的设备和系统。
远场屏蔽材料通常由多层结构组成,包括金属屏蔽层、绝缘层和接地层。
金属屏蔽层可以有效地反射电磁波,绝缘层用于隔离和支撑金属屏蔽层,接地层则用于消除电磁波的泄漏。
在进行EMC设计中的屏蔽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屏蔽效果。
屏蔽效果是衡量屏蔽技术好坏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指标有屏蔽效率和衰减。
屏蔽效率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衰减是指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损失的能量。
较好的屏蔽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屏蔽效率和衰减。
第二,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是屏蔽技术的关键。
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金属、导电涂层、导电橡胶等。
选择不同材料应根据具体的屏蔽要求和应用环境进行评估。
第三,结构设计。
屏蔽技术的结构设计包括屏蔽层的厚度、结构形式和接地方式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屏蔽效果和减少材料成本。
例如,采用多层结构和接地网格可以提高屏蔽效果,使用导联板和导联框可以提高接地效果。
第四,工艺选择。
屏蔽技术的工艺选择包括屏蔽层的制备、连接和安装等。
屏蔽效能分析

一般,在1~100MHz内,金属屏蔽网SE=60~100dB, 玻璃夹层金属屏蔽网SE=50~90dB。 用金属丝网作窥视窗时其透明度较差。
5.薄膜及导电玻璃的影响 在玻璃或有机介质薄膜上真空蒸发或喷涂一层导电 薄膜作为电磁屏蔽体,可用来代替玻璃夹层的金属丝 网结构。 透光性好,对电磁场中电场分量的屏蔽有效,而对 磁场分量的屏蔽则比较微弱。
由表2-1可以看出: ① 当 f ≥1 MHz时, 用0.5 mm厚的任何一种金属板
制成的屏蔽体, 能将场强减弱为原场强的1/100左右。
因此, 在选择材料与厚度时, 应着重考虑材料的机械 强度、 刚度、 工艺性及防潮、 防腐等因素。 ② 当 f ≥10 MHz时, 用0.1 mm厚的铜皮制成的屏 蔽体能将场强减弱为原场强的1/100 甚至更低。 因此,
屏蔽板面积
内直径
内长边
f c 1.7510 / d l 屏蔽效能 SE 32 d
截止频率
8
f c 1.5 10 / b l SE 27 .3 b
8
4.金属丝网的影响 应用于需要自然通风或向内窥视的屏蔽体。
截止频率
屏蔽效能
网眼宽度 f c 1.5 10 / b 8 1.5 10 ( f f c 时) SE 20lg bf SE 0 ( f f c 时)
3.电磁波的多次反射损耗 电磁波穿出屏蔽体 时,在穿出面发生 反射,该反射波返 回进入面时再次被 反射,如此反复, 直到其能量被吸收 至可以忽略为止。
2t / δ B 20 lg( 1 e ) 多次反射损耗
三
屏蔽体不完整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屏蔽体上总会有门、盖、仪表、开关等各种孔缝隙,以及连线
1.电磁波的反射损耗 电磁波传播到不同介质分界面发生反射与透射
各种材料屏蔽效能

各种材料屏蔽效能1.引言1.1 概述屏蔽效能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遮蔽能力,即能够减少或阻挡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扰。
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中,电磁波的产生和使用非常广泛,如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以及无线电波等。
然而,电磁波的频率和能量高,对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研究和应用各种材料来提高屏蔽效能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材料的屏蔽效能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材料来实现最佳的屏蔽效果。
本文将重点研究和比较材料A、材料B和材料C的屏蔽效能,并探讨它们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各种材料屏蔽效能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扰,从而保护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本文还将对不同材料的屏蔽效能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读者提供选择合适材料的依据。
总之,本文将通过对各种材料屏蔽效能的研究和应用,探索不同材料在电磁波屏蔽方面的表现,为读者提供了解屏蔽效能的重要性和选择合适材料的参考。
在日益电子化的社会中,屏蔽效能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介绍屏蔽效能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各种材料的屏蔽效能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材料A的屏蔽效能、材料B的屏蔽效能和材料C的屏蔽效能。
每个部分将分别介绍该材料的屏蔽能力,并列举关键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例如,在材料A部分,我们将探讨材料A 的屏蔽效能如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以及它在电磁波屏蔽、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各种材料的屏蔽效能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各种材料的屏蔽效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各种材料的屏蔽效能的详细情况,并能对它们的特点和优劣进行全面的了解。
六类屏蔽技术参数及介绍

六类十字骨架布线系统-C3技术为了适应网络速率飞速发展的需要,1997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JTC1/SC25/WG3提出了关于六类/ClassE和七类/ClassF布线系统的建议,带宽分别为200MHz和600MHz,并很快提出了草案。
阿尔卡特作为ISO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标准化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标准ISO/IECIS11801中建议的是ClassE链路及信道的指标,并没有给出六类电缆或六类接插件的指标。
可见,新一代布线系统更加强调端到端的链路或信道的性能,因为六类/ClassE布线系统应用频率将达到200MHz,测试到250MHz。
在这样高的频率下,必须要求整个信道的匹配必须非常好,包括电缆与接插件之间的匹配、接插件之间的匹配等。
到目前为止,各个厂家具有不同的匹配技术,不能兼容。
所以,只有采用同一厂商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链路或信道的ClassE传输性能。
耐克森双层屏蔽系统-F2TP技术耐克森(原阿尔卡特)综合布线系统开发出一套基于双层铝箔屏蔽电缆的高性能布线系统。
NEXANS的FTP电缆是在UTP电缆的外面纵包两层25um厚的铝箔,对于10MHZ 以上的电磁波,利用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的机理来抵消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频率越高,屏蔽层的效果越明显。
对于低频(<5MHZ)电磁波,则利用双绞线的平衡特性抵消。
另外,由于屏蔽层的存在,相当于在UTP周围人为地制造了对称的金属层,与外界隔离开,保证了双绞线的平衡特性不受电缆外部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安装时不必考虑电缆周围是否存在金属或隐蔽的地。
前面提到,UTP被金属包围会使其特性阻抗减少,造成衰减增大。
但是,FTP电缆在制造过程中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利用特殊的工艺加以补偿,保证FTP电缆的特性阻抗等于标称值(100,120,或150)。
实验证明,FTP电缆抵消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能力比UTP电缆高40dB。
屏蔽布线系统的接地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电磁接地和安全接地。
表1 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

表1 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1. 定义电磁波屏蔽效果是指屏蔽材料对电磁波的屏蔽性能的评价指标,表征了材料对电磁波的阻挡和吸收能力。
2. 分级标准根据材料屏蔽电磁波的能力,将电磁波屏蔽效果(se)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级别1:优级(se>80dB)材料在电磁波屏蔽方面表现出色,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非常显著,能有效阻挡大部分电磁波的穿透。
级别2:良好(60dB≤se≤80dB)材料对电磁波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能有效阻挡大部分电磁波的穿透,但仍有一小部分电磁波可能穿透材料。
级别3:一般(40dB≤se≤60dB)材料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一般,能够阻挡部分电磁波的穿透,但对较强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较差。
级别4:较差(se<40dB)材料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较差,无法有效阻挡电磁波的穿透,仅能对少量电磁波产生一定的屏蔽效果。
3. 应用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在材料选择和电磁波防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电磁波防护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屏蔽效果等级的材料,能够有效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4. 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对电磁波屏蔽效果(se)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电磁波屏蔽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提高屏蔽效果,满足不同领域的电磁波防护需求。
对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也将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5. 结论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对于材料选择、产品生产和电磁波防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也将不断完善,为材料研发和电磁波防护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电磁波屏蔽效果是当前在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因此对于电磁波的防护和屏蔽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磁波屏蔽效果(se)的分级标准对材料的选择和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屏蔽效能说课讲解

导体
直接影响屏蔽效果。下面通过等
效电路来说明影响涡流大小的因
素。把屏蔽壳体看成是一匝线圈 不正确
根据磁路理论,磁路上a,b两点间的磁位差为
a
U R
H.dl
m
m mb
(2-6)
R 式中,为a,b之间的磁阻为;通过磁路的磁通量。
m
m
B.dl ms
(2-7)
式中 S为 ,磁路的截 B为面 穿 S积 的 过; 磁感应强度
b
Rm
a H.dl SB.dl
(2-8)
若磁路截S面 是均匀的,且磁场均也匀是分布的,磁场方向
给孤立的带电体以导体容器包围,然后把导体容器接地, 起到屏蔽作用。被动屏蔽,当屏蔽体外部有电场干扰时, 屏蔽体内部的导体为等电位体,内部空间不会出现电力 线,从而实现了对外界电场的屏蔽作用。
+Q
-Q
-Q 屏蔽体B A
+Q A B
+Q
+Q
图2-1 主动静电情况 a)孤立体 b)屏蔽体B包围的情况 c)静电屏蔽
0
强度;E s 、H s 分别表示屏蔽后同一点的电场强度和磁
场强度。
由屏蔽效能的定义可知,屏蔽效能的数值越大, 说明屏蔽效果越好。
电磁屏蔽
屏蔽前的场强E1
屏蔽后的场强E2
对电磁波产生衰减的作用就是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作用的大小用屏蔽效能度量:
SE = 20 lg ( E1/ E2 )
dB
由于屏蔽体通常能将电磁波的强度衰减到原来的百分
C
(2-1)
从上式可以看出,S与C之间的分布电容越大,则C 受到的干扰电压越大。为了减少干扰,可使S与C尽量 远离;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则要采用屏蔽技术。
屏蔽效能等级的划分

屏蔽效能等级的划分qZh安规与电磁兼容网一般结构件的屏蔽效能分为以下六个等级,各级屏蔽效能指标规定如下:E级:30-230 MHz 20 dB;230-1000 MHz 10 dBqZh安规与电磁兼容网D级:30-230 MHz 30 dB;230-1000 MHz 20 dBqZh安规与电磁兼容网C级:30-230 MHz 40 dB;230-1000 MHz 30 dBqZh安规与电磁兼容网B级:30-230 MHz 50 dB;230-1000 MHz 40 dBqZh安规与电磁兼容网A级:30-230 MHz 60 dB;230-1000 MHz 50 dBT级:比A级高10dB或者以上,和/或对低频磁场、1GHz以上平面波屏蔽效能有特殊需求qZh安规与电磁兼容网屏蔽效能等级由高至低分别为:T级?A 级?B级?C级?D级?E级。
一般统称T级和A级为高等级屏蔽效能,B级和C级为中等级屏蔽效能,D级和E级为低等级屏蔽效能。
一般结构件只需要注明需要达到哪一级即可,但是选用T级时需要注明具体的指标要求和其他特殊要求机柜通风孔的电磁屏蔽设计机柜通风孔的电磁屏蔽设计各权威机构或专家对电磁兼容都有自己的见解,互相略有不同。
通俗的说电磁兼容(EMC)是设备或分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解决电磁兼容应该站在系统的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
电磁兼容涉及电路设计、PCB布线、电缆设计、系统布局、结构设计等多方面问题,甚至与软件设计都有关系。
2、解决EMC问题的手段当设备中“电磁干扰源—耦合路径—敏感部件”三要素同时存在时,才会出现EMI问题。
EMC设计就是针对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采取某些技术措施,限制或消除其影响,从而得到兼容性好、成本和重量可接受的设计。
从理论上讲,单板是所有EMI问题的源头,即“电磁干扰源”,是EMC设计的重中之重。
应该花费90%的精力放在单板设计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蔽性能指标的含义
摘要:实现了一种全集成可变带宽中频宽带低通滤波器,讨论分析了跨导放大器-电容(OTA—C)连续时间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使用外部可编程电路对所设计滤波器带宽进行控制,并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带宽的可调范围为1~26 MHz,阻带抑制率大于35 dB,带内波纹小于0.5 dB,采用1.8 V电源,TSMC 0.18μm CMOS工艺库仿真,功耗小于21 mW,频响曲线接近理想状态。
关键词:Butte
1.表面转移阻抗(SuRFaceTransferImpedance)
按IEC61196-1测试同轴电缆的方法,测试带屏蔽的平衡电缆,短路8根芯线后用50Ω信号源激励。
被测试线长1米,测试频率30MHz,频率越高,线长越短导体表面转移阻抗。
主要用于评估连接硬件的屏蔽效率,其实测值不超过以下计算值。
ZTcable=37+4f+4f1/2+5f1/3
ZTcable:表面转移阻抗,单位mΩ/m
f:信号频率,单位MHz
2.转移阻抗(TransferImpedance)
转移阻抗与屏蔽电缆和连接硬件的屏蔽效率相关,其数值可通过实验室高频密封箱测量屏蔽插入损耗,计算得出。
Ri1=Ri2=50Ω——网络分析仪特性阻抗
R1=50Ω——馈电电阻
R2=50Ω——终端电阻
U1=信号发射电压(V)
U2=信号接收电压(V)
Uc=被测设备两端电压
Zcond=连接器特性阻抗(Ω)
Zt=转移阻抗(Ω)
Zt=1/l电缆长度•Ri1/Ri2•(R2+Ri2)•U2/U1=100/l电缆长度•U2/U1
由于屏蔽插入损耗(αs)为20•lg(U2/U1)dB,转移阻抗(Zt)也可以表示为:
Zt=100•10α/20(Ω)
3.耦合衰减(CouplingAttenuation)
耦合衰减用于描述电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耦合衰减Catt=Pr/Pi(Pr:线缆接收功率;Pi:在内导体上产生的噪声功率)
将电缆近似看作电磁场中的全向天线,其接收到的电磁功率
Pr=λ2/4π•PD(λ:信号波长,PD:电磁场功率密度)
内部内部导体产生噪声功率Pi=内部导体产生噪声功率Vi2/Z(Vi:内导体上的噪声电压;Z内导体阻抗,50Ω)
4屏蔽系数(GB54419-1985)
按下图装置,测试电缆金属护套及铠装层的理想屏蔽系数γ0s=VC/VS(线芯上的感应电压mV;电缆式样金属套上的纵向干扰电压mV)。
2sd1623sELJPA101KFBG+5120K+H6327GBLCSC08554-1231-100IS62WV1288BLL-55TILL2012-FHLR68Jltv-356tm25p80max787c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