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教科版 (2)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包括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材料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不同的材料。
2. 讲解:介绍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材料的鉴别1. 导入:通过小实验,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不同材料。
2. 讲解:讲解鉴别材料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鉴别给出的材料。
第三课时:材料的用途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为何有不同的用途。
2. 讲解:介绍材料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材料可能的用途。
第四课时:保护资源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资源的措施。
第五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
2. 讲解: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物品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评价学生对材料的认知、鉴别能力以及保护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的各种材料制品。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滴管等。
3. 教学课件和素材。
4. 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材料的分类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总结材料的分类。
2. 讲解:详细讲解材料的分类,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常见物品的材料分类。
七、教学内容第七课时:材料的加工与改变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材料是如何被加工和改变的。
2. 讲解:介绍材料加工和改变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嗅觉等感官体验,认识和区分不同材料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用途和价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材料:金属、塑料、玻璃、纸张、木材等。
2.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学会用观察、触摸和嗅觉等方法区分不同材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嗅觉等感官体验,认识和区分不同材料的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用途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实物(金属、塑料、玻璃、纸张、木材等)。
2. 分类标签。
3. 记录表格。
4. 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发现身边的各种材料。
2. 探究活动:让学生触摸和嗅觉不同材料,观察其特点,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4. 成果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并分享心得体会。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材料,了解其用途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操作机会。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材料的制作过程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企业,实地了解各种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3. 开展校园材料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观察成果,评价其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3.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教科小学科学三上《3.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word教案(2)

观察我们四周的资料【教课目标】科学看法: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很多不一样种类的资料.2. 我们四周的常有资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过程与方法:1.检查资料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识不一样的资料 .3.用词语描述常有资料 .感情、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兴趣和梦想.【教课要点】观察和辨识身旁不一样的资料.【教课难点】用合适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征.【教课准备】 6 种用最常有的资料做成的物件.【教课过程】一、观察我们四周的资料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资料” ,板书“资料” . 你知道哪些资料的名称?什么物件是用这类资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资料一一板书出来.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带的和携带的物件都是什么资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状况,看看有没有犯错 .4.这些资料在我们身旁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件、教室里的物件,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资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检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资料制成的物件,请作出标志 .5.检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谈论以下问题:①检查了多少物件?使用了多少种资料?②哪些物件是由一种资料制成的?哪些物件是由多种资料制成的.③哪一种资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资料在我们身旁被宽泛使用着,为何大批使用它们呢?二、观察描述几种常有资料的主要特色1.我们四周的物件,常常都是由各种资料构成的,比方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资料,不一样的部位为何要用不一样的资料?举例谈谈你的想法.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资料谈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色和用途,并记录下来.3.交流各组的记录状况,有不一样建议的及时增补,若认可其余组的看法,及时将它增补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留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
三年级科学上册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课件2教科版

我们身上的物品
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校服
纤维
扣子 塑料、金属
拉链 金属、塑料 发夹 塑料、金属
钥匙 金属、塑料
书桌里的物品
名称 铅笔 尺子 书本 文具盒
橡皮擦 剪刀
可能使用的材料 木头、石墨
塑料 纸
金属、塑料 橡胶
塑料、金属
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
我们周围的物品,有的是 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由多种 材料制成的。
木头
金属
黄白色,表面有纹 具特有光泽,不透
路,不太重,能削
明,硬,比较重、导
得动,锯了以后有
电性…….
锯末,能浮在水上……
塑料
很轻,有透明、半 透明和不透明特 点,绝缘性好,有 的容易变形……
玻璃
透明,会反光,一般 用于建筑物、器 皿,用来隔风。
纸 薄、轻,易撕碎。
纤维
弹性大,可以 用来做衣服。
说一说:
说一说
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身边的 材料有哪几类?
(自然材料、人工材料)
通过今天对《我们周 围 的材料》学习,同学们在以 后的生活中继续留心观察 身
像塑料、铁这样可以制成很多物 品、器件、机器等的东西,我们就把它 叫“材料”
1.我们周围的材料
活动一:我们知道的材料
说说你知道或找到的材料?
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 纤维、陶瓷组成的物质。
我们知道的材料
下列六种常见的材料。你知道它们的特性吗?试着分别用适当 的词语描述它们。
1.调查身上、抽屉、教室里的物品”分别是什么材 料做成的 。 2. 每个同学自由观察,并把结果分别记录在P46和 P47表格里,观察记录时保持安静。 3.汇报交流。各小组所有同学填写完后,先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补充,再全班汇报。汇报时应出示相 应的实物,供其他同学观察判断是否正确 4、各小组至少要完成2项。
小学科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和区分各种材料的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各种材料的特性2. 材料的分类3. 生活中的材料应用三、教学重点:1. 各种材料的特性2. 材料的分类四、教学难点:1. 各种材料的特性2. 材料的分类五、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实物(如木头、金属、塑料、布料等)2. 分类标签3. 观察记录表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发现它们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 观察:分发各种材料实物,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了解它们的特性。
3. 分类:让学生将材料实物按照特性进行分类,并贴上分类标签。
4. 记录: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材料特性和分类情况。
5.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类结果,引导大家一起讨论。
6. 总结:总结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分类,强调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7. 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材料应用,如家具、建筑、衣物等。
8.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材料,观察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绘制思维导图。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材料的特性和分类,以及他们在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是否有提高。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表、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区分材料的特性,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等,并探索材料在科技和工业中的应用。
十、教学资源:1. 各种材料实物2. 分类标签3. 观察记录表4. 思维导图模板5. 科学知识资料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设计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六种常见的材料、勺子、漏斗、剪刀、铅笔、课本、纱布。
【教学活动过程】:一、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我们会经常使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你知道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板书)出示:镊子(金属)、勺子(塑料)、剪刀(金属,塑料)、课本(纸)、铅笔(木头)、纱布(纤维)。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我们周围的材料)二、我们知道的材料1.你能说出哪些常见的物品?2.你能说出这些物品用哪种材料做成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金属、木头、塑料、玻璃、纸、纤维。
3.你能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吗?金属:有光泽、比较硬、导热、导电、易沉入水中。
塑料:比较透明、轻、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中、轻紙:薄、轻、可以书写、易燃、可折叠、吸水玻璃:透明、用于建筑物上、隔风纤维:可以做衣服三、调查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上的物品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来做成我们需要的物品。
其实在我们身上就有很多物品,你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我们不妨来调查一下。
以小组为单位,先观察自己身上穿的、佩戴的、身上携带的物品。
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记录到书中表格1中,在活动之前,先看要求。
出示课件要求:(请学生读)(1)先观察再记录(强调必须要先观察)(2)分工合作,四人一组(前后两桌同学),边观察边记录到表中。
(3)注意小组内交流要轻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察看我们四周的资料一、教材剖析:本课是让学生察看和思虑,四周的物体是由哪些资料做的,指认 6 种常有资料并用词语描绘它们。
这使我们有时机认识学生在资料方面的已有经验,指引学生从资料的角度察看物体、引起他们对资料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资料的意义。
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察看和记录身旁的资料,让学生检查自己身旁的物件,这能够使学生比较充足地认识到资料应用的宽泛性,同时也能够认识一些详细的资料;第二部分:找寻常有的资料,经过对物体组成资料的统计,使学生在脑筋中形成“资料”的观点。
二、学情剖析:由于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资料打交道。
因此,他们对资料“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资料名称的词汇,早已“耳熟能详”。
这一课,让学生“察看和记录身旁的资料” ,让他们把“详细事物”与“词汇”再次成立联系。
自然,学生们在划分和鉴别各样物件所使用的资料时,也不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这样他们就产生了对“资料”进一步研究的需乞降欲念。
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教课目的】科学观点: [ 根源 :ZXXK]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很多不同种类的资料。
2.我们四周的常有资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检查资料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察看和辨识不一样的资料。
3.用词语描绘常有资料。
感情、态度、价值观:教会同学们资料的简单分类 ,让他们理解各样资料的性质 ,并让他们懂得节俭资料的重要性。
发展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兴趣和梦想。
【教课要点】察看和辨识身旁不一样的资料。
【教课难点】用适合的词语描绘木材的特征。
【教课准备】 6 种用最常有的资料做成的物件。
[根源 :学。
科。
网 Z。
X。
X。
K]【教课过程】 [根源 :]一、创建情墳 ,导入新课1.出示袋内物件 ,同学们回答物件的名称 ,并谈谈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村料制成的。
(板书学生说的资料 )2.揭露课题塑料、金属、木等是我生活中常的资料生活中的资料有好多。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材料(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
2.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分辨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材料: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
2.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不同材料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材料。
2.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分辨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材料,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不同材料的特点。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教案示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金属、塑料、纸张、木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新课:1. 教师介绍金属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观察和实验金属的特点。
3. 教师介绍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4. 学生观察和实验塑料的特点。
5. 教师介绍纸张的特点和用途。
6. 学生观察和实验纸张的特点。
7. 教师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8. 学生观察和实验木材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思考家里的材料,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学生第二天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教学内容:1. 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学习材料的鉴别方法。
七、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学会鉴别不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
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