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物描写(片段)分析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人物描写夸张手法运用片段(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中考语文人物描写夸张手法运用片段一、外貌【角色一】超级大厨妈妈我的妈妈,如果要用夸张的语言来形容,那她简直就是家中的“味觉魔法师”。
她的头发总是被巧妙地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上面似乎还缠绕着各种香料的气息,每当她靠近厨房,空气中就弥漫着令人垂涎三尺的香气。
她的眼睛闪烁着对美食无尽的热爱与创意,仿佛随时都能从空气中捕捉到最微妙的味道灵感。
而她的手,就像是拥有魔法一般,能够将最普通的食材变成餐桌上的艺术品,每一道菜都色彩斑斓,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角色二】智慧之光老师我的老师,如果要用夸张的语言来描绘,他就像是知识的海洋中那座最耀眼的灯塔。
他的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仿佛每一根发丝都蕴含着智慧的火花。
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仿佛能够洞察学生内心的每一个疑惑,并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解答。
当他站在讲台上时,整个教室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光芒所笼罩,那是他对知识的热爱与传授的热情所散发出的光芒。
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学生的心坎上,让人难以忘怀。
【角色三】色彩爆炸好友我的好朋友,如果要用夸张的语言来介绍,她就像是从彩虹中走出来的精灵。
她的头发总是染着最鲜艳的颜色,从热情的红色到冷静的蓝色,再到活泼的黄色,仿佛她能将整个彩虹都戴在头上。
她的眼睛大而明亮,仿佛能够折射出世间万物的色彩,每一次眨眼都像是在变换着不同的情绪与故事。
她的穿着也总是那么前卫与独特,每一件衣服都像是为她量身定制的艺术品,充满了个性与创意。
和她在一起,就像是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人忘却烦恼,只想尽情享受这份美好与自由。
【角色四】运动健将同学我的同学,如果要用夸张的语言来称赞他,那他绝对是校园里的“运动超人”。
他的身材高大而健硕,肌肉线条分明,仿佛每一寸皮肤下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与爆发力。
他的头发总是被汗水打湿后贴在额头上,但那双眼睛却永远闪烁着坚韧与不屈的光芒。
无论是在篮球场上还是田径赛道上,他都是那个最耀眼的存在。
他的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冲刺都像是将全身的力量凝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让人不禁为他欢呼喝彩。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1(一)我的外婆已经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了。
她留着一头灰白的头发,一双乌黑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额头上布满了稠密的皱纹。
外婆是从封建社会走出来的,也许是受当时的影响,外婆一直反对现在的人超时尚,赶时髦。
可没过多久,我却发现外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瞧!乌黑闪亮的黑发盘在头上,身上穿着紫色的夹克衫,皮鞋擦得都能照出人影。
我见了外婆这身“怪打扮”难免下一跳,但同时又纳闷起来,禁不住问外婆:“外婆你咋换上了这身打扮?”外婆一边理着衣服一边回答:“我以前那种想法太落后了,我们现在应该跟着时代走!”说完又照了照镜子。
唉呀!外婆的脑门啥时开窍了呀!(二)我的小侄女——季子慧。
她今年3岁了,长得白白胖胖。
淡淡的眉毛常常紧锁着,像一位爱思考的小博士;一双大大圆圆的眼睛时不时东瞅瞅、西瞧瞧,像一位爱观察的小侦探。
有一次她用白色的纸粘在鼻子下,然后又戴上爷爷的老花眼睛,呵,活像一个小丑!她弯着腰捶着胸来到我面前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小姨,你看我像故事书里的智慧老人吗?”我看到她这副模样,不禁哈哈大笑。
子慧看看我又看看自己,满脸疑惑地问:“怎么了?我到底像不像嘛!”她见我还是笑而不答急得跺起脚来,我这才止住笑,说:“像,像极了!”小侄女听后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三)你可知道俺们班的“小胖子?”若是不晓是,就听我细细道来。
但听我讲后一定要为我宣传名人“小胖子”哦。
王雨晴可是俺们班的明星——“小胖子。
”她长得肥肥胖胖的,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乌黑乌黑的眼睛,低低的鼻梁,一张樱桃小嘴总能“出口伤人”。
王雨晴那肥大的外套足可以当别人的大衣了。
但最令我害怕的是她那双“迷人”的眼睛。
一次我失口叫了她一声“小胖子”,她那双“迷人”的眼睛立刻向我传送“杀”的气息。
妈呀!我知道小胖……不不……王雨晴发威了。
她一边“追杀”的,一边吼道“田慧,我决不过你!”唉呀不和你多说了,逃命要紧。
溜!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2描写爸爸外貌:1、我有一位“贪玩,”的爸爸,他今年38岁了,矮矮的个子,瘦弱的身体,黑乎乎的皮肤,可惜黑黑的脸上竟长了许多小疙瘩,红红的,我一点也不喜欢。
描写人物特点的段落

描写人物特点的段落描写人物特点的段落段落,汉语词语,拼音是,意思是指根据文章或事情的内容、阶段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部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描写人物特点的段落,希望对你有帮助。
描写人物特点的段落 11、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
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
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2、这小家伙,才五岁,长得特别惹人喜欢。
大脑门,高鼻子,一双跟他妈妈一样漂亮的黑眼睛。
他整天跟在爷爷身后转,给爷爷传话,取东西,送报纸。
别人说他是爷爷的“警卫员”。
3、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
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
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
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
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
4、她大概叫琅琅,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凸额头,塌鼻梁,一头顶柔软的卷发,总是不声不响,像个沉静的小哲学家。
5、站在穿衣镜前,我看见了镜子里面的我:个子不高,齐耳短发乌黑发亮。
圆圆的小脸蛋,红苹果似的,正甜甜地微笑着,略张的嘴内露出几颗不整齐的小白牙。
6、他,二十岁出头,高高的个子,样子稍微瘦削了些,却匀称结实。
两眼乌黑有神,嘴角微微向上翘,显得坚毅、有主见。
他穿一件黑布棉袄,有些地方都洗得泛白了,而且也小了些,不过,穿在他身上却显得更有精神。
7、刘巧珍看起来根本不象个农村姑娘,漂亮不必说,装束既不土气,又不俗气。
草绿色的确凉的裤子,洗得泛白的蓝运动布上衣,水红的的确凉衬衣的大翻领翻在外边,使得一张美丽的脸庞显得异样生动。
8、小强的哥哥是海轮上的水手。
他浓眉大眼,方圆脸,中等身材,长得结实粗壮,由于长期被海风吹着,全身的皮肤都呈红褐色。
9、我的哥哥大方,热情,开朗,大大咧咧,莽莽撞撞,长得像头小牛犊似的,打篮球是中锋;打排球是主攻手;游泳,更是“浪里蛟龙”,十岁时就横渡长江,成为当年横渡长江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选手,照片还登上了《长江日报》。
(完整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课时一、分析人物性格一、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
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两段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1.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
2.宝玉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
表现黛玉的共同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的语段80字左右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特点的语段80字左右
1、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
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
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
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2、小男孩儿正睡得香甜,圆圆的苹果脸上,半开半合的小嘴儿像一颗含苞欲放的花蕾,在睡梦中常常笑出声来。
3、他已是七十二岁的高龄了,精神矍铄,气色甚佳,蓄着一撮像著名的俄罗斯爱国诗人尼克拉索夫那样的银髯,性格爽朗、豁达,谈吐不凡。
4、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
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的眼睛不
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
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精选180句)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精选180句)人物描写在作文中有很重要的部分,但凡大家,笔下的人物总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那么,人物描写要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人物的优美段落篇11、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
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的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2、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
她的脖子略长些,惹我生气时,我就会喊她“长劲鹿”。
她剪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看起你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
3、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
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
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4、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
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
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水。
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
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
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
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捧了个空。
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
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5、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
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
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6、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
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太好,有时让人看了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卖得快,周围的商贩都佩服他。
(完整版)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第4段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句话是对孔乙己总体的形象描写。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经济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是读书人,长衫是他的身份和象征;“唯一”表明孔乙己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他和短衣帮、穿长衫的人都有差距。
这句话表明孔乙己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贫穷而又清高的读书人。
2.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两句话是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
“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
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
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3.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两句话是孔乙己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温两碗酒”表明他嗜酒如命,“排”说明他对酒店分文不欠,是个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掩饰自己被嘲笑的窘态。
这两句话表明孔乙己是个很诚实却又迂腐的人。
4.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这句话是神态和语言描写。
“睁大眼睛”说明他要面子,怕别人嘲笑;“‘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表明他又极力为自己争辩(内心里想要别人尊重)。
两句话写出他内心的痛苦。
5.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几句话是孔乙己神态、语言的描写。
“涨红了脸”“青筋条条绽出”表明他极力想挽回自己的面子;“窃书不能算偷……”表明他老书生的迂腐。
3、4、5三句话说明孔乙己虽然没有进学,仍有强烈的耻辱感,又因死要面子极力掩饰而被嘲笑的窘态。
【2024版】《人物描写(片段)》教学设计

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要点:语言须简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1.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范例——《孔乙己》中语言描写的片段,思考孔乙己的语言和众人的语言各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
分析:这种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是把读者当“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三、综合训练
1.运用本节课学过的方法,逐一添加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使下面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字数不必过多,10~30字即可)。
她骂他懦夫。
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评价,看看谁描写得最为传神。
由简单的练习入手,一方面能让学生迅速掌握要义,另一方面将本节课所学的四种方法综合在了一起。
教师总结,使学生体会到,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描写身边的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以保密——竞猜的形式进行,让大家共同参与,可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引发学生思考,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有所收获。
总结时可采取这样的方法与学生互动:刚才老师在巡回指导时发现大家讨论积极,你们的语言或幽默、或睿智、或急促、或感性,还有的同学惜字如金,充分反映了大家不同的性格特点……
强调心理描写的要点,为下面环节学生的鉴赏、感悟和练习奠定基础。
经过了这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大量的思考、感悟,学生一定跃跃欲试,希望学以致用。而将方法转化为实践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下一环节的综合训练水到渠成。
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的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三)——人物描写(片段)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一般知识。
2、掌握在记叙和描写中使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在记叙文文中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精讲多练。
可采用活动法、范例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例一:游戏导入——听文字,猜人物。
教师念名著中人物描写文字,学生猜人物。
由此引出对如何成功、精彩地描写人物的方法的探讨。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②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二、教师先简介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对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写肖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鲁迅告诉我们,要"画眼睛"。
"画眼睛"是写人物外貌的关键。
鲁迅是很善于"画眼睛 "的。
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画眼睛",这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描写人物外貌非得画眼睛不可。
写肖像的高要求是刻画、显示灵魂。
切勿千人一面。
注意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指名学生例举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词汇。
然后教师说,学生辨别。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炯炯目光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外貌描写应注意一下几点:①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范例: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
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
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②要抓住外貌特点例一:跨栏时,嘴和鼻孔张得特别大,像是一头怒吼的雄狮,又像是一头飞奔的猎豹。
(刘翔)例二:他身材高大,在人群中就像一棵大树长在灌木丛中,旁人看他,需要仰视。
在球场上他是那么努力,就如同苏醒后空着肚子的雄狮在追寻猎物一样凶狠。
(姚明)③要反映性格特点。
性格决定了人物在穿着打扮等方面(即外貌上)的不同。
性格影响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
例一: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例二: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怕羞但天真、活泼)例三: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文静)例四: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
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聪明,纯真)④要反映内心感情,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例一: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例二: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着急发愁)例三: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伤心悲痛)(二)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动作描写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要抓住特征。
例如:《彩色的翅膀》一课写守岛战士品尝海岛上结出的第一个西瓜时,是这样描写他们的动作的:“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这种具有特征的动作描写,把战士们喜悦、激动、珍视、自豪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②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是这样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透过这段文字,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刽子手攫取华老栓用辛劳积攒下来的洋钱时贪婪和凶狠。
③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或细致的描写。
例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台后,“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一系列动作,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讨论下列动作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1、《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在得知水生“明天要到部队去”时,手指不禁“颤动”——苇眉划破手指,亦是其内心思想的颤动,写出了水生嫂没有思想准备,舍不得丈夫离去的细微心态。
2、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
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
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
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3、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4、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三)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的语言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呢?其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其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其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等,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
千万不能把街头乞丐的语气写得趾高气扬;又或是把老人的语言写得太过“儿童化”。
其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示例:参考《买白菜》有关语言描写的段落。
(四)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心理描写表现形式: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
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
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
三、分项进行口头训练。
采用多种形式保持学生的兴趣,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1、看名人照片,说不同人的外貌特点;一头凌乱而又花白的头发,好像是戴着一顶破帽子.黯淡的眼睛却仿佛会闪烁智慧的火花,眼神好像一直在搜寻别人想不到的问题,永远没有疲倦。
(爱因斯坦)2、读人物描写文字,猜测或评价人物身份、性格、心理;猜测: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