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课件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铁隧道隧道结构构造课件

(二) 复合式衬砌
复合式衬砌是指把衬砌分成 两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同一种 形式、方法和材料施作的,也可 以是不同形式、方法、时间和材 料施作的。
目前大都采用内外两层衬砌。 按内外衬砌的组合情况可分为: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根据围岩 条件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断面 形式和支护、衬砌参数。
1
洞身衬砌结构
2
洞门与明洞
一、洞门
1、洞门的作用 ➢减小洞口土石方开挖量 ➢稳定边、仰坡 ➢引离地表水流 ➢装饰洞口
2
洞门与明洞
1)洞门的形式
➢环框式洞门 洞口石质坚
硬稳定,地形陡 峻无排水要求。
2
洞门与明洞
➢端墙式(一字 式)洞门
适用于地形 开阔,石质较稳 定的地区;由端 墙和洞门顶排水 沟组成
2
洞门与明洞
车辆、料具的洞室叫避车洞。
曲墙式衬砌适用于地 二在衬碎后 石,道衬床砌的内隧表道面内光,滑每平侧整相,隔可300以m防布止置外一层个风大化避,车装洞饰,内在壁整,体增道强床安的全隧感道。内,因人员行车待避较方便,且线路维修工拱作腰量较小,可
质较差,有较大水平围岩压 相隔420 m布置。
曲墙式衬砌由顶部拱圈、侧面曲边墙和仰拱/底板(或铺底)组成。
而水平围岩压力较小的情
况。主要适用于Ⅰ~Ⅲ级
围岩,直墙式衬砌由上部
拱圈、两侧竖直边墙和下
部铺底三部分组合而成。 墙脚
拱顶
拱腰
铺底
1 洞身衬砌结构 目前大都采用内外两层衬砌。
喷射混凝土可以作为隧道工程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护,也可以与各种形式的锚杆、钢拱架、钢筋网等构成组合式支护结构。
型钢钢架接头(尺寸单位:mm)
当洞口50m范围内无建筑物、洞口外20m处的微压波峰值大于50pa时,须设置洞口缓冲结构;
高速铁路讲义路隧道工程技术

新奥法概念
新奥法是六十年代奥地利专家腊布希维兹总结前人在 隧道施工中累积的经验后所提出来的一套隧道设计、施工 的新技术。1948年提出,并于1962年奥地利第八届土力学 会议(萨尔茨堡)得到正式命名的隧道施工方法。
新奥法就是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围岩本身具有的自 承能力,即洞室开挖后,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及时进行以 喷锚为主的初期支护,使之与围岩密贴,减小围岩松动范 围,提高自承能力,使支护与围岩联合受力共同作用。
为了降低隧道的空气动力效应,增大隧道有效净 空面积是较好的结构工程措施,也是当前世界各国高 速铁路发展的总趋势。
客运专线隧道的特点
客运专线线隧道的横断面较大,隧道受力和衬砌混凝土的地 质环境复杂,且列车运行速度较高,隧道维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对隧道衬砌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抗渗防水性、抗冻性性能要求提 高。对耐久性、等耐久性指标应严格控制。复合衬砌和整体式衬 砌比喷锚衬砌安全,且永久性好,故永久性衬砌一般不采用喷锚 衬砌。
新奥法概念
2000版《中国土木工程指南》第八篇隧道及地下工程中是这样 定义和诠释“新奥法”的:“当隧道埋深超过一定限度后,常用暗 挖法施工。暗挖法最初采用传统的矿山法。20世纪中叶创造了新奥 法,此法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用柔性支护如锚喷支护控制围 岩的变形及应力重分布,使达到新的平衡,目前已用于修建各种用 途的隧道。”“新奧法施工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 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 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这些文字应该 是对新奥法比较权威的注解。
客运专线隧道的特点
隧底结构由于在长期列车重载作用及地下水侵 蚀的影响下极易产生破坏,从而引起基底沉陷、道 床翻浆冒泥等病害,不但增加养护维修工作量,而 且严重影响运营安全,尤其是高速铁路对隧道底部 的强度较普通铁路要求更高,且高速铁路隧道的断 面跨度较大,因此要求高速铁路对底板厚度和仰拱、 底板混凝土强度要求提高。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验标PPT课件

.
7
2、章节主要内容
共有15个章节,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 基本规定、加固处理、洞口及缓冲结构工程、洞身开 挖、支护、衬砌、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明洞工程、 防水和排水、附属设施、盾构、TBM掘进机、隧道单 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等。另有9个附录。
第1章“总则”中明确了本验标制定的目的和适用 范围,对建设各方责任、现场标准化、六位一体、环 境保护、质量标准、检测手段、竣工文件等重要工序 和施工重点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本标准是政府部门、专门质量机构、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 阶段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主要依据。
.
15
对建设各方提出两大要求: ①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实 行终身追究制度。 ②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 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通过推进建设单位的标准化管理,推进机械化、 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施工手段,以铁路建设目 标和共同利益为纽带,带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 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
16
高速铁路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比一般铁路要 高得多,特别是要实现建设国际一流高速铁路的目 标,更需要建设各方充分做好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准 备。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强制 性标准,施工和验收人员应全面理解和掌握,并准 确执行,本标准要求加强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对于施工过程涉及到的、现行国家和铁道行业 标准中有强制性执行要求的标准或标准条文则必须 贯彻执行。
.
17
2 章、 术 语
共列了与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有关的术语21条, 是参照相应标准和工程实践,根据本标准的需要而 选定的。
在施工验收环节,监理的工作主要分为见证、 平行和旁站三种方式。旁站最为重要,具体是指监 理人员对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的全 过程现场跟班监督活动。
《铁路隧道》课件

智能照明控制
设计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 明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控制。
03
铁路隧道施工
施工方法
明挖法
直接在地面开挖隧道,适用场地开阔、地下 水位较浅的情况。
盾构法
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挖掘隧道,适用于长距离 、大直径的隧道。
暗挖法
在地下挖掘隧道,适用场地受限、地下水位 较深的情况。
顶管法
使用顶管机将管道顶入地下,适用于穿越河 流、道路等障碍物的情况。
定期清理隧道内外的垃圾、淤泥和积水,保持隧 道整洁。
安全监控
安装和维护隧道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内 的各项指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维护保养的方法与技术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预防性维护
采取预见性的措施,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 进行提前维护,防止问题扩大。
附属结构设计
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风、照明 等附属设施,提高隧道的运营
效率和安全性。
通风设计
风量计算
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尺寸、列 车流量等因素,计算合理的通
风风量。
通风方式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 方式,如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 。
通风设备选型
根据所需风量和风压要求,选 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并确保其 可靠性和节能性。
《铁路隧道》ppt课件
目 录
• 铁路隧道概述 • 铁路隧道设计 • 铁路隧道施工 • 铁路隧道维护与保养 • 铁路隧道事故预防与处理 • 铁路隧道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铁路隧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基本属性
铁路隧道是铁路线路中穿越山岭或河流等障碍物的建筑结构,允许列车在其中通行 。
特点包括封闭性、坚固性和耐久性,以保障列车安全、快速、舒适地通过。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ppt课件

3
一、前 言
1、隧道分类
高铁隧道的长度等级划分:
⑴长度在500m及以下为短隧道。 ⑵长度在500m以上及3000m以下为中长隧道。 ⑶长度在3000m以上及10000m为长隧道 ⑷长度在10000m以上为特长隧道。
京福项目共有长隧道道1座(蘑菇山隧道)、中长隧道3座( 陈山坞隧道、棋盘上隧道、楼村隧道)、短隧道5座。
地
折射波法
(1)划分隧道围岩级别;(2)测定岩体的纵波速度
震
波
反射波法
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地下洞穴;(3)探测地层划分; (4)测定含水层分布
和 声
隧道地震法(TSP)
(1)划分地层界线;(2)查找地质构造;(3)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 围
波
法
瑞雷波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地下岩溶、洞穴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刘周礼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京福项目部 1
目录
一、前言 二、洞口工程施工 三、隧道暗洞施工技术 四、隧道附属施工技术 五、隧道主要设备投入情况 六、隧道施工功效 七、隧道质量通病 八、个人体会
2
一、前 言
1、隧道分类 2、高铁隧道的特点 3、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4、新奥法的施工原理 5、隧道工程分部分项划分
17
三、隧道暗洞施工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方法名称
适用范围
电
直流电法
法
高密度电阻法
超前探测隧道掌子面和侧帮的含水构造 探测岩溶、洞穴、地质界线
电
甚低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岩体接触带;(3)含水构造及地下 暗河等
磁
法
地质雷达
一、前 言
1、隧道分类
高铁隧道的长度等级划分:
⑴长度在500m及以下为短隧道。 ⑵长度在500m以上及3000m以下为中长隧道。 ⑶长度在3000m以上及10000m为长隧道 ⑷长度在10000m以上为特长隧道。
京福项目共有长隧道道1座(蘑菇山隧道)、中长隧道3座( 陈山坞隧道、棋盘上隧道、楼村隧道)、短隧道5座。
地
折射波法
(1)划分隧道围岩级别;(2)测定岩体的纵波速度
震
波
反射波法
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地下洞穴;(3)探测地层划分; (4)测定含水层分布
和 声
隧道地震法(TSP)
(1)划分地层界线;(2)查找地质构造;(3)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 围
波
法
瑞雷波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地下岩溶、洞穴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
刘周礼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京福项目部 1
目录
一、前言 二、洞口工程施工 三、隧道暗洞施工技术 四、隧道附属施工技术 五、隧道主要设备投入情况 六、隧道施工功效 七、隧道质量通病 八、个人体会
2
一、前 言
1、隧道分类 2、高铁隧道的特点 3、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 4、新奥法的施工原理 5、隧道工程分部分项划分
17
三、隧道暗洞施工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方法名称
适用范围
电
直流电法
法
高密度电阻法
超前探测隧道掌子面和侧帮的含水构造 探测岩溶、洞穴、地质界线
电
甚低法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2)探测岩体接触带;(3)含水构造及地下 暗河等
磁
法
地质雷达
第二部分-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chPPT课件

四、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关键技术 (一)、空气压力波动及相应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当列车进入隧道时,原来占据着空间的空气被排开。空气的粘性以 及隧道壁面和列车表面的摩阻作用使得被排开的空气不能像隧道外那样 及时、顺畅地沿列车两侧和上部形成绕流。于时,列车前方的空气受压 缩,列车后方则形成一定的负压。这就产生一个压力波动过程。这种压 力波动又以声速传播至隧道口,形成反射波,回传,叠加,产生一系列 复杂的空气动力学效应。
0 2000
10隧00 道中心点
0
-p10[P0a0]
-2000
-3000
-4000 0
测点
10
20
t [s]
30
Static pres s ures at locations in the tunnel
进口 40
50
375 m from the entry portal 750 m from the entry portal 1250 m from the entry portal
穿过横断面面积为101m²、临界长度为Ltu = 1490 m的隧道 时的x-t和p-t图。
1490 m
测点
9
1、隧道内空气压力波的变化规律
(1)持续性 从0秒到约20秒的时间间隔内,列车在隧道内。而且,列车离开隧道后,
列车产生的气压波在隧道内上下传播。
2500 1500
Static pressure measurements in the FERNTHAL-tunnel Comparison measurement -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 run 2002-04-04-13. Position p1
4
高速铁路的隧道工程介绍PPT课件下载

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效益显著。
7686米的秦东隧道,位于陕西潼关境内,为双线黄土隧道,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控制性工程,最大开挖断面达164平 方米,也是目
16
6表示飞机的速度为当地音速的1.
无缝线路郑是铁西路轨高道现速代化铁的重路要内9容0,%经济的效益线显著路。 处于黄土覆盖区,绝大部分处在湿
马赫数以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1836-1916)命名,简称M数,表示为:M=V/a,M数是衡量空气压缩性的 最重要的参数(见马赫波
)。陷性黄土地层。如何使长达近400公里的湿陷性黄土保持 稳定
7686米的秦东隧道,位于陕西潼关境内,为双线黄土隧道,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控制性工程,最大开挖断面达164平 方米,也是目
前世界上最大断面的黄土隧道,是我国特有的高原地质隧道。
郑西高铁全线广泛应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技术,让乘坐舒适度大幅提高。
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21Βιβλιοθήκη 22津京城际的无碴轨道
23
郑西高铁全线广泛应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缝线 路和无碴轨道技术,让乘坐舒适度大幅提高。那么什么是 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技术呢? 下面我们详细的为您介绍 一下:
无缝技术工人在打磨钢轨
24
无缝线路:所谓“无缝线路”,就是把不钻孔 、不淬火的25m长的钢轨,在基地工厂用气压 焊或接触焊的办法,焊成200m到500m的长轨 ,然后运到铺轨地点,再焊接 成1000m到 2000m的长度,铺到线路上就成为一段无缝线 路。
轨道,限制了钢轨的自由伸缩。在我国是采用 轨温变化幅度为50℃ 时,一根钢轨则要承受高达82.
列 车运营时速350公里,开通后列车直达最短时间由6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高速铁路隧道》课件讲义PPT(共570页)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3、青岛—石家庄—太原 • 全长约770km,预计3个小时 • 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 其中, • 其延长线太原—中卫—银川也已经开工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石太专线连接太行山隧道的孤山大桥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太中银铁路示意图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4、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 • 简称沪汉蓉高速铁路 • 全长约全长2078km,预计7个小时 • 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三是运能与低碳的有效结合,特别适宜于 大运量的城市间、城市群和城郊的高频率 运输
– 高速铁路运输能力特别大,有年运输量可达亿 人次以上的优势
– 减少环境污染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高铁的典型低碳优势:
– 高铁的发展适应了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 高速列车比汽车和飞机能耗要小得多 • 研究表明: – 若以普通铁路每人每公里消耗能源为1单位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IversIty
《高 速 铁 路 隧 道》课程 第一讲
绪论
前言:
➢(一)老师自我介绍 ➢(二)课程考核办法 ➢(三)目前的铁路发展形势 ➢(四)就业去向问题
主要内容: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二)高速铁路隧道的特点 ➢(三)本课程讲述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 当时,国外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公里,而 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却仅为43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 高速铁路里程已接近13000公里。运营里程、运 行时速、在建规模、发展速度,均位居世界第一。
• 公共汽车为1.5 • 小汽车为8.8.飞机为9.8 • 高速铁路1.3 – 高速铁路没有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显然,高 铁比汽车、飞机更低碳。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高速铁路其他优势
• 高速铁路其它的明显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势 • 1、运行速度优势
– 在运行速度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堪称陆地飞 行;
• 3、1991年德国ICE(interCityExpress 城 际特快列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
• 4、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我国台湾高速 铁路也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4 世界各地高铁建设情况
• 4、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13 个,在建规模1.25万公里,规划建设约2.8 万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三是运能与低碳的有效结合,特别适宜于 大运量的城市间、城市群和城郊的高频率 运输
– 高速铁路运输能力特别大,有年运输量可达亿 人次以上的优势
– 减少环境污染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高铁的典型低碳优势:
– 高铁的发展适应了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 高速列车比汽车和飞机能耗要小得多 • 研究表明: – 若以普通铁路每人每公里消耗能源为1单位
• 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 • 高速铁路是指
– 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 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
– 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 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1 什么是高速铁路?
• 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 路划分为: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IversIty
《高 速 铁 路 隧 道》课程 第一讲
绪论
前言:
➢(一)老师自我介绍 ➢(二)课程考核办法 ➢(三)目前的铁路发展形势 ➢(四)就业去向问题
主要内容: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二)高速铁路隧道的特点 ➢(三)本课程讲述的内容
• 5、节能减排优势
– 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 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高速铁路其他优势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4 世界各地高铁建设情况
• 1、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 海道新干线建成投入运营
• 2、1981年法国TGV(train àgrande vitesse )高速铁路建成通车
– 1、第一个部分是“四纵四横”,时速大部分在 350公里
– 2、第二个部分,跨区际的快速通道,比如
• 贵州~广州 • 南宁~广州 • 江西~福建, • 它速度的目标一般定位在时速250公里。
– 3、第三个部分,区域城市圈城市轨道交通
•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些城市密集的地方构筑的。 它的速度目标一般定位在200~250公里
社会出行的需求 – 高速铁路速度快,节约旅行时间 – 旅行条件的改善:
• 安全系数高 • 乘坐间空大,舒适又方便 – 价格适宜,旅行费用的降低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二是高新科技成果的技术优势
– 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是铁路大面积吸纳现代高科 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的产物
– 它推动铁路科学技术和装备登上一个崭新的台 阶,增强了铁路的竞争力。
• 其中:
– 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3676营业公里; – 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
营业公里。 –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 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按照2008年修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1 什么是高速铁路?
✓ 高速行车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 念。 ✓ 1970年5月,日本在第71号法律《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中规定:“列车在 主要区间能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这是世界上第 一个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给高速铁路下的定义。
–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
• 其中:
– 规划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 新线建设4.1万公里 – 既有线增建二线1.9万公里 – 既有线电气化2.5万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我国快速客运网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 5、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高铁投入运营里 程达8358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 界第一。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4 世界各地高铁建设情况
高速火车与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法兰西的象征 法国铁路公司将一辆高速火车头运到埃菲尔铁塔前供人参观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1978年的秋天,邓小平在日本考察新干线 时感慨地说:
– 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 – 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 –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 – 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 – 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高速铁路不仅仅是高速,它起码具有三点优势: • 一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高度契合性,迎合了现代
• 2、运输能力优势
– 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 人
– 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个列车,运力强大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高速铁路其他优势
• 3、环境适应能力优势
– 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 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
• 4、公交便利优势
– 在列车开行上,高速铁路采取“公交化”的模式, 旅客可以随到随走;
• 当时,国外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公里,而 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却仅为43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 高速铁路里程已接近13000公里。运营里程、运 行时速、在建规模、发展速度,均位居世界第一。
• 公共汽车为1.5 • 小汽车为8.8.飞机为9.8 • 高速铁路1.3 – 高速铁路没有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显然,高 铁比汽车、飞机更低碳。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高速铁路其他优势
• 高速铁路其它的明显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势 • 1、运行速度优势
– 在运行速度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堪称陆地飞 行;
• 3、1991年德国ICE(interCityExpress 城 际特快列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
• 4、意大利、西班牙、韩国和我国台湾高速 铁路也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4 世界各地高铁建设情况
• 4、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13 个,在建规模1.25万公里,规划建设约2.8 万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三是运能与低碳的有效结合,特别适宜于 大运量的城市间、城市群和城郊的高频率 运输
– 高速铁路运输能力特别大,有年运输量可达亿 人次以上的优势
– 减少环境污染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高铁的典型低碳优势:
– 高铁的发展适应了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 高速列车比汽车和飞机能耗要小得多 • 研究表明: – 若以普通铁路每人每公里消耗能源为1单位
• 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 • 高速铁路是指
– 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 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
– 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 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1 什么是高速铁路?
• 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 路划分为: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IversIty
《高 速 铁 路 隧 道》课程 第一讲
绪论
前言:
➢(一)老师自我介绍 ➢(二)课程考核办法 ➢(三)目前的铁路发展形势 ➢(四)就业去向问题
主要内容: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二)高速铁路隧道的特点 ➢(三)本课程讲述的内容
• 5、节能减排优势
– 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 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高速铁路其他优势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4 世界各地高铁建设情况
• 1、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 海道新干线建成投入运营
• 2、1981年法国TGV(train àgrande vitesse )高速铁路建成通车
– 1、第一个部分是“四纵四横”,时速大部分在 350公里
– 2、第二个部分,跨区际的快速通道,比如
• 贵州~广州 • 南宁~广州 • 江西~福建, • 它速度的目标一般定位在时速250公里。
– 3、第三个部分,区域城市圈城市轨道交通
•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些城市密集的地方构筑的。 它的速度目标一般定位在200~250公里
社会出行的需求 – 高速铁路速度快,节约旅行时间 – 旅行条件的改善:
• 安全系数高 • 乘坐间空大,舒适又方便 – 价格适宜,旅行费用的降低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二是高新科技成果的技术优势
– 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是铁路大面积吸纳现代高科 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的产物
– 它推动铁路科学技术和装备登上一个崭新的台 阶,增强了铁路的竞争力。
• 其中:
– 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3676营业公里; – 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
营业公里。 –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 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按照2008年修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1 什么是高速铁路?
✓ 高速行车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 念。 ✓ 1970年5月,日本在第71号法律《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中规定:“列车在 主要区间能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这是世界上第 一个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给高速铁路下的定义。
–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
• 其中:
– 规划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 新线建设4.1万公里 – 既有线增建二线1.9万公里 – 既有线电气化2.5万公里,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我国快速客运网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 5、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高铁投入运营里 程达8358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 界第一。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4 世界各地高铁建设情况
高速火车与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法兰西的象征 法国铁路公司将一辆高速火车头运到埃菲尔铁塔前供人参观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5 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概况
• 1978年的秋天,邓小平在日本考察新干线 时感慨地说:
– 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 – 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 –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 – 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 – 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2 高速铁路的三大优势
• 高速铁路不仅仅是高速,它起码具有三点优势: • 一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高度契合性,迎合了现代
• 2、运输能力优势
– 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 人
– 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个列车,运力强大
(一)高速铁路的背景
3 高速铁路其他优势
• 3、环境适应能力优势
– 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 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
• 4、公交便利优势
– 在列车开行上,高速铁路采取“公交化”的模式, 旅客可以随到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