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优秀教案和课件
卖油翁教案和课件

卖油翁优秀教案和课件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卖油翁》的作者和背景。
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
概述《卖油翁》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图片展示和故事梗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4 教学步骤引入作者欧阳修和他的作品。
展示《卖油翁》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和期待。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梗概。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详细讲述《卖油翁》的故事梗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清晰地讲解故事梗概。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
2.4 教学步骤讲述《卖油翁》的故事梗概。
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卖油翁》中的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对角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卖油翁》中的主要角色及其特点。
3.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角色。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角色的理解。
3.4 教学步骤分析《卖油翁》中的主要角色。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小组讨论,分享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故事解读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卖油翁》的故事内涵。
培养学生对故事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4.2 教学内容解读《卖油翁》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4.4 教学步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解读深层含义。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分享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第五章:创意表达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将故事中的元素运用到创意表达中。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卖油翁》中的元素运用到创意表达中。
13《卖油翁》教学课件(共14张PPT)

➢ 9、下列各组加黑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汝亦知射乎 尝射于家圃 C.睨之,久而不去 相委而去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口入,而钱不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 欧阳修
文言文故事学习要点
➢ 读: 字的正确读音
➢
注意停顿
➢
熟读、读出韵味
➢ 思:
➢ 这篇文章有什么教育意义?揭 示了什么道理?
➢ 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的?
➢ 记:作者、朝代、选
自、 评价 ➢ 字、词的意思 ➢ 准确解释、翻译全文 ➢ 背诵课文
➢ 谈:自己的生活实际
➢
受到的启发
➢ 你学到了什么(总结)?
本节课结束 同学们,再见!
二、展学纲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文中康肃公只说了三句话,面对康肃公 的问题,卖油翁是怎么回答的?请仔细品 读,体会这几句话的语气有何不同,试着 读出来。
➢ 汝亦知射乎?_____________ ➢ 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
➢ 12、卖油翁和陈尧咨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 完全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 对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2009河池中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卖油翁》课件(共38张PPT).ppt

三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陈康肃公善擅长射射,箭。当世无双,公亦凭以借此。自自矜夸。。 尝曾经射。于
家圃园,子。有卖油翁放释释下,担担放子下而。。立,睨代词之,久指而陈尧不咨去射箭。。见其发矢箭十。
指射中靶子。 只。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 在意的样子。
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不以为意
陈尧咨
生气
卖油翁
淡然
陈尧咨
愤然、居高临下
卖油翁
不慌不忙、胸有成竹
阅读人物的方法
陈尧咨
释然
卖油翁
不卑不亢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卖油翁
睨之 但微颔之 无他,但手熟尔
稳重谦虚
对比 康肃公
自矜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赞许 解嘲
骄傲 自负
卖油翁
➢身怀绝技却不张扬; ➢懂得如何去教育人; ➢不卑不亢(不畏权贵)。
阅读人物的方法 读语言,读虚词,读标句
心理分析
陈尧咨
康肃笑而遣之。
释然
卖油翁
不卑不亢
阅读人物的方法 读语言,读表情,读动作,读虚词
回合
第一回合 危机暗藏
第二回合 一触即发
第三回合 咄咄逼人
第四回合 烟消云散
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心理。
人物
相关语句
心理分析
陈尧咨
自得
人物比读
陈尧咨 尚书工部侍郎 状元郎
卖油翁 无名无姓 市井老儿
大人物 小人物
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人物心理,完成表格。
回合
第一回合 危机暗藏
第二回合 一触即发
第三回合 咄咄逼人
《卖油翁》课获奖课件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课文中的情 节和人物关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 互动性。
课堂提问
教师提问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主动提问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04
课程总结
重点回顾
卖油翁的人物形象
卖油翁是一个技艺高超、 从容自信的人,通过倒油 技术展示了熟能生巧的道 理。
人物分析
卖油翁形象
课件通过分析卖油翁的语言、行为和 心理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个角色 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其他人物形象
课件也分析了文章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如陈尧咨和围观者等,让学生全面 了解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主题阐述
课件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情节、人物和语言,深入阐述了《卖油翁》的主题思想 ,即熟能生巧的道理。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 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卖油翁》的情节和人物形 象。
02
课文解析
文字解析
文字结构
该课件通过详细的文字解析,对 每个字、词、句进行深入剖析,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 语言特点。
文字意义
课件中详细解释了每个词语在文 章中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在语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学生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02
评估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课堂,确保学
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与学生沟通技巧
03
反思自己的与学生沟通技巧,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良好
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THANKS
感谢观看
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建议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
《卖油翁》公开课教案【9篇】

《卖油翁》公开课教案【优秀9篇】教学过程篇一一。
复习导入1、表演课本剧,还原现场。
2、点评:哪一组表演的好?为什么?二。
精读课文,深层理解。
1、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提示:○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交流点拨: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动作、神态)○2.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交流点拨:"无他,但/手熟尔。
'○3.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交流点拨:以我/酌油知之。
○4.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交流点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是怎么刻画陈尧咨的交流点拨:(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微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是的武夫来说,显然是受到了侮辱。
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明吗?(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
'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不但不加赞赏,而且还出乎意料的贬低他:"无他,但手熟尔。
'一向狂妄的康肃公自然是要"忿然'的了。
(3)最后看到卖油翁的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2、从文中可以看出卖油翁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尧咨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交流点拨:卖油翁:稳重、谦虚陈尧咨:骄傲、自负3、这个故事发生在康肃公陈尧咨年轻时候还是年老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点拨:年轻时候。
因为从叙事中可看出他年轻气盛。
但从课文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康肃公是他死后朝廷给他封的号"谥号',以示尊敬。
4、文中写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但标题却叫《卖油翁》,干脆把标题改成《陈尧咨与卖油翁》好不好,为什么?交流点拨:不好。
因为事端是由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睨之'"微颔',陈尧咨就不会发问;问题又是由他解决的-----以他酌油技术的精湛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
《卖油翁》优质课件

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通过情节的推进,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03
语言艺术赏析
文字表达技巧
简洁明了
卖油翁的文字表达简洁明了,没有过 多的修饰和冗长的句子,使得故事情 节紧凑,易于理解。
生动形象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使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 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性 格和情感。
挑战和困难。
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卖油翁的故事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态度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 具有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回归简单、务实的生活方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 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它也提醒人们不要被名利
和地位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感。
课堂互动与讨论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 力。
02
课文内容解析
故事背景解析
故事背景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文化 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文化氛围
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文 化艺术活动丰富多样,为《卖油翁 》等文学作品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
《卖油翁》原文及注释
01
推荐学生阅读原文,并借助注释理解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历史
背景。
《庄子》与《列子》
02
推荐学生阅读《庄子》和《列子》中的相关篇章,了解古代道
家思想及其与《卖油翁》的内在联系。
《论语》中关于“技艺”的论述
03
推荐学生阅读《论语》中关于“技艺”的论述,加深对《卖油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

七年级下册语文13课《卖油翁》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卖油翁》。
本课主要讲述了卖油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从一个富家子弟手中夺回了被夺走的油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领会到卖油翁的聪明才智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 卖油翁为什么要夺回被夺走的油?2. 卖油翁是如何巧妙地夺回油的呢?3. 课文中的富家子弟有何特点?3. 分析讨论:4. 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故事,类似卖油翁这样聪明才智的人。
六、板书设计卖油翁1. 夺油原因2. 夺油过程3. 富家子弟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身边聪明才智的人的短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卖油翁的故事,让学生领会到了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身边的故事,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今后可以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课文插图的选取与展示:插图应能够体现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卖油翁与富家子弟的对话、卖油翁巧妙夺回油的场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问题应涵盖课文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修辞手法等方面,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课文。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教案_《卖油翁1》_教案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在书上画出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
读音与老师不一样的字。 一、读 准 字 音
法就是读。指导学生读准 字音是朗读指导中最基本 的要求。
指导学生根据断句方法,边读边体会句中的停 断句需要结合句义。指导
顿。
二、读对断 句
学生断句的过程其实就是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内容, 体会文言句式特点的过
故事。
握人物特点。
四、读出道 理
改:
。
(一个酌艺高超的卖油翁,用身手不凡却
不张扬自满的处世态度,让射艺出众的
陈尧咨心悦诚服的故事。)
经过上一个环节铺垫,最 后一次指正并修改答案,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阐述的 道理是什么。
五、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上联:陈尧咨,箭术一流骄傲自满
下联: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训 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程。
三、读懂故 事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概括
甲同学:这是陈康肃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文章内容答案的过程中,
改:
。 带领学生读懂文章内容,
(这是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能够根据表现人物动作、
乙同学:一个酌艺高超的卖油翁,用倒油的本 语言、神态的词语,关注
领,让射艺出众的陈尧咨心悦诚服的 称谓语和句末语气词,把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教案_《卖油翁 1》_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卖油翁》(1)
学科 教材
语文
学段: 初中
书名:《语文》 出版社:
年级 初一 出版日期: 年 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优秀教案和课件【篇一:卖油翁教案第一课时】2)尧咨自衿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逗号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例:轻: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剑术)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箭也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代“葫芦”)笑而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三、引导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扫除字词障碍。
2、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初步感知课文。
(文中写了哪两个人物?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长?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要求:前后排同学相互讨论,说说文中每个语句的意思之后班级交流。
1、有哪些字词或语句的意思还不太明确提出来,全班讨论交流。
2、请两位同学来说说文章的大意(一人朗读,一人口译)五、讨论与交流1.第一、二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2.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3.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4.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5.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6.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文中词语,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提高认识1、陈尧咨和卖油翁都可算身怀绝技,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2、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你想起了哪些名言警句?七、点将过关,知识迁移(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陈康肃公善射善射:_______________2.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______________3. 尝射于家圃尝:_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_【篇二:《卖油翁》教案设计】12 《卖油翁》教案设计侣俸中学陶鸿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2.抓住描写人物的重点词语、句式,感受人物对话的语气,分析人物特点,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揭示的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难点:关键实词(如“自矜”“睨”“微”)、常用虚词(如“亦”“但”“安”)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36课时)教学要点:1. 检查预习,感知课文2. 合作探究,疏通文意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善(擅长)射自矜(自夸)释(放下)担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但(只)微颔(点头)之无他(别的)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安(怎么)轻(轻视)吾射以(凭、靠)我酌(舀取,这里指倒入)油知之覆(盖)徐(慢慢地)杓(同“勺” )沥(下滴)之遣(打发)之二、创设情境,趣味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有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三、检查预习,感知课文1、资料链接——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2、朗读课文。
(范读、散读)划分句子节奏(两处)陈康肃公/ 尧咨/善射有/ 卖油翁/ 释担而立见其/ 发矢/ 十中八九以我/酌油/ 知之乃/取一葫芦/ 置于地徐/以杓/ 酌油沥之康肃/笑/而遣之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对照注解,试翻译全文。
2、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1、对照注解,试翻译全文。
2、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五、师生互动,疏通文意陈康肃公②善射③,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④。
尝射于家圃⑤,有卖油翁释担⑥而立,睨⑦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⑧。
以:因为。
尝:曾经。
去:离开。
矢:箭。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儿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见他射出十支箭射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导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37课时)教学要点:1. 继续疏通文意2. 文言词语归类一、继续疏通文意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⑨,但手熟尔⑩。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汝:你。
知:懂。
尔:你。
乃:就,于是。
置:放。
以:用。
因:于是。
惟:只,不过。
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能懂得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二、文言词语归类1、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以杓酌油(同“勺”,勺子)2、词类活用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3、古今异义尝射于家圃(曾经)久而不去(离开)4、一词多义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4)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5)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而(1)释担而立(表顺接,不译)(2)久而不去(表转折,“却”)(3)而钱不湿(表转折,“却”)(4)康叔笑而遣之(表修饰,可译“着”)以(1)公亦以此自矜(因为)(2)以我酌油知之(凭、靠)(3)以钱覆其口(4)徐以杓酌油沥之(用)射(1)尧咨善射(2)汝亦知射乎(动词,射箭)(3)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术)尔(1)尔安敢轻吾射(你)(2)惟手熟尔(3)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导学反思:第三课时(总第38课时)教学要点:1. 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方法2. 拓展延伸,练习巩固一成语导入,看图复述课文内容同学们,知道成语“熟能生巧”吗?明白他的意思吗?下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卖油翁》,也许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你会对“熟能生巧”有新的理解,有更深的感悟。
复述课文要求:(1)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
(2)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3)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看图复述课文二、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写了射箭和酌油两个场面。
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
第二段:写二人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
2、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陈尧咨:善射、自矜恃才傲物、骄矜暴躁卖油翁:技高、谦虚身手不凡、神闲气定道理:熟能生巧三、阅读分析(一)人物形象1、陈尧咨(1)陈尧咨两句责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改为陈述句:你这买油的老头儿根本不懂射箭!你根本看不明白我射箭射得有多好!——强调反问语气,盛气凌人(2)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尔”与“汝”都是第二人称“你” ,但“尔”多了层居高临下的意味。
由质问至怒斥,傲慢暴躁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
(3)最后,陈尧咨为什么会“笑而谴之”?这“笑”是什么样的笑?“笑”和“遣”表现陈尧咨通达爽快,这“笑”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解嘲。
2、卖油翁(1)如何描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的态度的?目的为了什么?“睨之”神态,含有不屑的意味;“但微颔之”,表明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
为下文卖油翁用自钱孔沥油这件事阐明道理作铺垫。
(2)卖油翁表演倒油绝活说明了什么?“置” “覆” “酌” “沥” ,四个动作一气呵成,沉着熟练。
(3)两个“无他??手熟尔。
”说明了什么道理?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说明了任何本领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勤学苦练的结果。
——熟能生巧。
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令陈尧咨心服口服,化解冲突。
(二)小结(三)写作方法(四)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本文选取了射箭与倒油的两个片段,以精练风趣的语言,生动地揭示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篇三:《卖油翁》教学设计】《卖油翁》教学设计柳树中学夏秀莲2013年9月《卖油翁》教学设计柳树中学夏秀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实词“矜”、“颔”、“释”、“忿”、“徐”、“遣”;虚词:“尔”、“以”、“但”。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