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概念及重点投资项目

智慧园区概念及重点投资项目
智慧园区概念及重点投资项目

一、智慧园区概念及分类

(一)智慧园区的基本内涵

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即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智慧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IT网络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实现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专长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

从技术理解:智慧园区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并整合城市的运行状态,构建了未来城市的信息基础,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发展。

从应用理解:智慧园区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智慧园区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园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机构决策、规划管理、社会民生七个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

从价值理解:智慧园区的价值分三个圈层体现,形成以管理机构为核心的智慧平台,其中最内部核心圈层是管理机构内部员工之间的参与,最外部圈层是指对所有受众部分,中间的圈层则体现管理机构和机构所辖企业的关系。

图表智慧园区的价值构成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智慧园区的分类

CSST智慧园区建设针对不同的园区性质规划不同的智慧园区建设标准。目前,我国的智慧园区大致分为四大类型:

1、服务型园区(金融、贸易、物流、商业、总部园等);

2、生产型园区(主要以工业园区为主,加之各类工业研发、教育等类型);

3、文化类园区(主要以广告、媒体、动漫、创意创业型园区为主要类型);

4、特殊行业园区(主要以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研究、教育培训为主)。

不同的园区类型,虽有共性业务、共性管理内容,但业务范畴与管理诉求均有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园区差异,通过感知手段以及应用平台,为园区设施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为园区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环境,为园区内建筑和公共设施提供便于维护管理的环境,从而将园区打造成更加“安全、便捷、健康、高效”的现代化智慧园区。

二、中国智慧园区的分布格局

目前,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

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园区建设特色,正加紧智慧园区建设。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或将来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从国家级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情况来看,截止到2013年6月,全国共有国家级高新区106个,其中有34个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占比32%。从区域角度来看,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共有国家级高新区23个,其中有10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43%。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共有国家级高新区15个,其中有10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达67%。沿江城市群(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共有国家级高新区17个,其中有4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24%。珠三角地区(广东)共有国家级高新区9个,其中有4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44%。其他地区合计共有国家级高新区42个,其中有6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14%。

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情况来看,截止到2013年6月,全国共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78个,其中有29个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占比16%。从区域角度来看,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共有国家级高新区28个,其中有7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25%;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共有国家级高新区44个,其中有15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达34%;沿江城市群(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共有国家级高新区27个,其中有1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4%;珠三角地区(广东)共有国家级高新区6个,其中有2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33%;其他地区合计共有国家级高新区73个,其中有4个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占比5%。

图表中国智慧园区分布图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2012年)

2014年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公布了首批10家智慧园区试点,中关村软件园成为首批试点园区之一。首批智慧园区还有上海浦东软件园、成都天府软件园、西安软件园、南京软件谷、江苏软件园、沈阳软件园、厦门软件园、杭州东部软件园等园区。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关村软件园公司总经理刘克峰代表园区向参会领导、专家以及联盟各园区代表介绍了中关村软件园2013年的工作成果和2014年的工作展望,并就中关村软件园智慧园区规划建设经验进行了主题交流与分享。

智慧化是园区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能加速引擎,是产城融合的最佳实现手段,是生态立园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关村软件园以“智慧园区总体规划”为依据,全面推进智慧园区的有关建设工作,为构建数字化、智慧型、绿色生态的专业软件园区,打造高水准、高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新一代园区管理与服务模式,促进园区及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三、中国智慧园区重点投资项目

(一)亿达软件签约IT智慧园区项目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IBM拥有领先理念和丰富经验。而亿达软件新城,作为国内领先的商务园区运营商,一直在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方面苦心造诣。此次双方合作,全力将大连软件园和武汉软件新城打造成中国最领先的智慧园区样板。

2014年9月27日,在武汉举办的亿达软件新城绿色IT中国行活动上,亿达软件新城正式与IBM签约,率先启动亿达软件新城的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共同打造升级版亿达软件新城智慧园区建设。

签约仪式在亿达软件新城一年一度的绿色IT中国行活动上举行,亿达软件新城与华信、TERADATA、1号店、法国阳狮、新致软件、理光等国内外20家知名企业嘉宾一起分享在云时代、物联网及大数据指导建设下的智慧园区规划思路。

在智慧园区版的基础上,亿达软件新城和IBM将联手打造智慧园区的升级版。版智慧园区将更系统、更专业,也更为高端、睿智。通过大量引入和应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技术,使园区管理和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不仅是节能、低碳、舒适的绿色园区,而且是拥有高速网络基础平台的互联园区,更是实现园区人、车、物全面感知的智能园区。

(二)川企建设大型智慧园区项目

2014年10月30日,西博会上演收尾压轴戏,四川本土企业华讯中星与成都市郫县政府签订协议,199亿“华讯中星智慧产业园”项目最终瓜熟蒂落,落户郫县德源镇智慧科技园内。

其中一大亮点是64位高端服务器生产线,作为国内首条高端服务器生产线,它填补了我国高端信息系统方面的空白。

该消息传出,业界一时炸开了锅,因为199亿的项目,一般都是巨头运作,如富士康2009年在成都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产业基地,算是近年来四川的大项目之一,但也仅是该项目的1/3。

但签订这个巨型项目的企业,却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本土企业华讯中星。由于面向行业企业,而非大众消费市场,华讯中星并不知名,但即使在业界,知道华讯中星的也不多。

产业园包含服务器组装及核心部件生产线(板卡生产、芯片封测)、云技术及大数据营运中心、与IBM组建全球智慧城市联合研发中心、智慧产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五个重点建设项目。

将分三期投资,建设周期为3至5年,其中一期投资金额为63亿元。公司将把产业园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联合研发中心、智慧城市解决

方案供应基地和智慧产业孵化基地。依托“华讯中星智慧产业园”,华讯中星将致力于成为全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系统服务商。

作为一家并不知名的四川本土企业,自今2014年5月以来,华讯中星与国际IT巨头IBM陆续签订了四大协议,一一对应上述4个重点建设项目,而服务器生产线项目,是与IBM授权的华成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而电子科技大学也加入进来,与华讯中星签订了人才和技术合作协议。

(三)海西打造现代物流智慧园区

海西龙门物流园区坚持“融合与创新”发展,不断加大体制、规划、政策、投入和服务保障力度,加快完善汽车后市场、物流配套和城市配套服务,全力打造区域性服务型现代智慧园区。

2015年11月,海西龙门物流园区管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就海西龙门智慧生态新城项目规划设计等相关问题再次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该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海西龙门智慧生态新城项目是海西龙门物流园区2015年5月重点引进的一个“产、城、景”融合项目,总投资53亿元,该项目依托海西龙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海西龙门物流产业园、洋畲生态旅游度假区、龙门新城镇中心区、龙门、小池红色文化村落、新村建设以及相应的基础、公共和生活配套设施等。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海西龙门物流园区的承载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海西龙门物流园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补足汽车产业短板,引导汽车4S店开展OTO新模式经营,不断延伸产业链的同时,重点规划建设集运输物流、公共信息、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物流运输平台及配送中心,加快推进海西龙门智慧生态新城项目建设,不断推动园区汽车产业升级发展,提升园区物流和城市配套服务水平。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海西龙门物流园区已建设成为闽粤赣边最大,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以汽车为主题的专业园区。截至目前,海西龙门物流园区已成功引进40家汽车4S店(含专营店),开园以来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税收亿元,2015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5%。

文章来自——产研智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