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_课件1

合集下载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1-4赏析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1-4赏析

莫扎特圆号协奏曲1-4赏析莫扎特是古典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圆号协奏曲1-4被认为是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对这四首协奏曲的赏析。

圆号协奏曲1号这首协奏曲被认为是莫扎特为圆号而作的第一首。

它采用了当时广泛使用的C大调,结构简洁,轻盈明快。

整个乐曲由三个乐章组成,旋律悦耳动听,尤其是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

这首协奏曲不仅展现了莫扎特对圆号音色的独特见解,而且也展现了他的作曲天赋。

圆号协奏曲2号这首协奏曲使用了当时不太常见的Es大调。

听起来更加深沉,同时也更为复杂。

它由三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个乐章是一首绝妙的adagio,是莫扎特最感人的慢板之一。

圆号的音色在这首协奏曲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第三个乐章中,圆号发挥出了它的极致能量。

圆号协奏曲3号这首协奏曲采用了E大调。

整个乐曲由三个乐章组成,以欢快动感的旋律和华丽的演奏技巧为特色。

第二个乐章是一个慢板(Andante),表现了莫扎特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处理能力。

整首协奏曲的节奏感非常强烈,圆号的声音配合得十分出色,非常有魅力。

圆号协奏曲4号这首协奏曲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采用了E平调,共有三个乐章。

整个乐曲充满了音乐性和美感,具有丰富的旋律变化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圆号在整首协奏曲中迷人的音色和强大的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它曾经被认为是写给乐手们而非听众们的,但它在现代的演奏中依然备受欢迎。

综上所述,莫扎特的四首圆号协奏曲各具特色,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风格。

它们展现了圆号音色的独特之处和莫扎特在古典时期中的地位和作曲才华。

F调圆号PPT课件

F调圆号PPT课件

在欣赏F调圆号的音乐之前,需要先了解这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以便更好地感受其音色和表现力。
了解F调圆号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F调圆号作品,如《F大调圆号协奏曲》等,这些作品能够充分展现F调圆号的音乐魅力。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
演奏家是音乐作品的重要诠释者,关注他们的表现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练习可以帮助熟悉乐器,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嘴唇的耐力,提高演奏的持久力和表现力。
每日练习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律性,帮助演奏者克服困难和挑战,提升自信心和演奏的稳定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曲目,可以从简单的练习曲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性。
安排合理的练习时间和计划,将基础练习、技巧练习和乐曲练习相结合,以达到全面的练习效果。
演奏F调圆号时,需要具备敏锐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以便更好地表达乐曲的情感和意境。通过练习节奏感训练和音乐感培养方面的曲目和练习,可以提高节奏感和音乐感,从而更好地演绎乐曲。
在演奏F调圆号时,需要注意技巧和细节,以确保音色、音准和乐曲的表达。
总结词
在演奏F调圆号时,需要注意技巧和细节,如口型、呼吸、手指、节奏感和音乐感等方面的技巧和细节。同时,还需要注意乐曲的表达和情感传递,以便更好地演绎乐曲。
在一些交响乐作品中,F调圆号需要与其他乐器配合,完成复杂的音乐织体和和声色彩的呈现。
F调圆号的音色具有温暖、柔和的特点,能够为交响乐作品增添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表现力。
04
CHAPTER
F调圆号的练习方法和建议
每日练习是提高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的关键,通过持续的练习,可以逐渐掌握圆号的演奏技巧,提高音准和音色。
05
CHAPTER
F调圆号的音乐欣赏和感悟

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乐器简介
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铜管 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 大。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圆号虽属 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 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 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在交响号。
浪漫主义音乐
通常是指19世纪至19世纪中叶产生于欧洲 的一种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浪漫主义时期人 们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强调个人 情感的表达,将音乐与文学、诗歌、绘画等艺 术结合起来,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韦伯、舒伯 特、柏辽兹、李斯特、门德尔松、肖邦等。
乐曲知识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 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 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 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古典主义音乐
通常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音 乐潮流及创作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随着人文和科技 的发展,在欧洲掀起了著名的启蒙运动。反对宗教的 权威,反对封建专制特权,推崇理性,提出“自由、 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运动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古典音乐的作曲家都在维也纳渡过自己创作的 成熟期,因而也被人们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 主义音乐讲求平衡与含蓄,保持着完美和严谨的表现 形式。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等。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 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 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 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 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的时代影响。
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 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 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圆号第一协奏曲

莫扎特圆号第一协奏曲

莫扎特圆号第一协奏曲莫扎特的圆号第一协奏曲是他为圆号独奏而创作的一部作品,创作于1783年。

这部协奏曲是圆号独奏家们经典的演奏曲目之一,堪称圆号协奏曲的巅峰之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莫扎特圆号第一协奏曲的背景、曲式和特点以及其音乐价值。

莫扎特的第一协奏曲作于他的创作巅峰时期,当时他在维也纳担任宫廷乐团的大提琴手。

这部协奏曲是根据他对圆号的了解和掌握而创作的,展示了圆号的广阔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莫扎特充分运用了圆号的特色,表达了他对乐器音色的理解和深厚的音乐才华。

整个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即快板、慢板和终曲。

快板乐章以轻快的旋律和灵活的曲式结构为特点,展示了圆号独奏家技巧的高超。

慢板乐章则以柔和、抒情的旋律为主,展示了圆号的温暖和柔美的音色。

终曲以欢快、活泼的旋律为特色,展示了圆号的喜庆和欢快的音色。

莫扎特的圆号第一协奏曲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首先,乐曲的演奏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圆号独奏家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力。

其次,曲子中运用了丰富的装饰音和变化的节奏,给演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再次,莫扎特将独奏和管弦乐队的互动巧妙地结合,使得整个乐曲既注重了独奏的独特性,又展示了管弦乐队的声音和力量。

莫扎特的圆号第一协奏曲在音乐价值方面也有较高的评价。

首先,这部协奏曲不仅具备了美妙的旋律和和谐的结构,同时也展现了莫扎特独特的音乐表达能力。

其次,这部作品在技巧要求上对圆号独奏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作为圆号演奏中的技术参考。

最后,莫扎特圆号第一协奏曲是管弦乐队与独奏乐器互动的典范之作,对后来的管弦乐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莫扎特的圆号第一协奏曲以其独特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和高超的技巧要求成为了圆号独奏家们的经典曲目。

这部作品体现了莫扎特对乐器音色和乐曲结构的出色理解,具备较高的演奏难度,并在音乐价值上对圆号演奏和管弦乐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扎特的圆号第一协奏曲可以说是圆号音乐中的瑰宝,仍然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

高一音乐鉴赏第一单元ppt课件

高一音乐鉴赏第一单元ppt课件

琵琶
琵琶是我国的一种民 族弹拨乐器。曲颈,半梨 形音箱,四根弦。音色清 脆柔和,演奏技巧多样, 表现力极为丰富。
长调民歌: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 美流畅,节奏自由而悠长。 短调民歌:节奏欢快,活泼,曲调简洁, 旋律线起伏不大。 • 引子:奏出“小姐妹”的主导动机。 • 第一主题(A):刻画“小姐妹”天真、 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短调” 色彩的旋律。 • 第二主题(B):表现“小姐妹”的内 心世界:她们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热爱祖国。 “长调”色彩的旋律。
回顾《草原放牧》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 乐章
请思考问题(二)
• 1、主奏乐器是什么? • 2、音乐演奏时的情绪是怎样? • 3、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乐曲的节 奏有什么变化? • 4、对比《草原放牧》与《第六(悲 怆)交响曲》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请您欣赏(三)
《长江之歌》 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 歌曲热情的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 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拓展与探究(三)
比较《草原放牧》及《第六(悲 怆)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长江之 歌》的音乐主题,分析其相关形式要 素上的特点,说说这些形式要素发挥 了什么样的艺术作用?(请参考课本 第12页)
结束语
• 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要有历史的眼光— —要知道当时的生活、思想是怎样,当 时艺术家的理想是什么,和什么是当代 艺术家的技术
• 旋律: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 有组织、节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 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
导入
同学们知道“草原小姐妹”的故事吗?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1964年2月9日中国内蒙古自治 区达茂旗草原的蒙古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生产队放 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了不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 ,两人顶风冒雪追赶羊群20多个小时,直到在雪地 里晕倒冻伤,后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她们 的英雄事迹后来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扬,因此两人被 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 2008年,姐妹俩光荣地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009年9月14日,龙梅和玉荣被评为100位新中国 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1. 前言本文档是一份音乐鉴赏教案,主要介绍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经典音乐作品。

本教案针对初级钢琴学生,适用于音乐教育课堂中使用,也适合音乐爱好者自学使用。

2. 曲目基本信息•曲目名称: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编曲者:花城•演奏者:未知3. 曲目简介这首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巴赫的作品,又称作《意大利协奏曲》。

该曲是钢琴协奏曲的代表作之一,由三个乐章构成。

这个教案只讲述第一乐章,第一乐章主要有两个主题,一个悲伤的柔和主题,和一个活泼的主题,两个主题构成了整个曲目的主体。

4. 曲目结构分析第一乐章的结构是奏鸣曲形式(sonata form),分为三个部分:1.重复的演奏(Exposition):分为柔和主题和活泼主题两个部分,分别由独奏钢琴和乐队交替演奏,两个主题都有一小段副题(episode)跟随演奏。

2.转变的演奏(Development):将两个主题交叉实验,或增加或减少乐队的编制,主旋律会得到变异,并且增加一些新的音乐素材。

3.重复的结尾演奏(Recapitulation):将两个主题回归演奏,但是这里没有了转变。

5. 音乐鉴赏5.1 旋律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旋律简洁明了,清新优美。

柔和主题的旋律静谧,表现出一种深情的怀念;而活泼主题的旋律则充满活力,表现出乐曲的轻松愉悦。

5.2 乐器编制和演奏技巧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乐器编制是十分讲究的,由独奏钢琴、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和定音鼓组成。

演奏技巧上,独奏钢琴需要有流畅的指法和灵活的技巧,与乐队和谐配合,既表现出独奏与合奏的优美配合,也彰显出音乐的经典性和艺术性。

5.3 情感表达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两个主题在表达情感方面都很突出,柔和主题显现出一种悲悯的气息,而活泼主题则将整首乐曲带入了欢快的氛围中,让人身心舒畅。

圆号幻灯片

圆号幻灯片

圆号曲子
莫扎特对圆号的贡献
史上最伟大的圆号演奏家—丹尼斯.布莱恩
我的感想

圆号,由于他的声音柔 和,在倾听的过程中, 感到十分舒畅,同时也 会联想到另外一个世界。 而在每个乐队中都有圆 号的身影出现,使每一 首曲子衬托出美妙的音 乐和旋律,这是圆号的 所在魅力之处,也是我 为大家所介绍的原因。



圆号的发展

1750年,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姆· 约瑟夫· 亨佩尔发明了 “阻塞”吹奏法,这是一种将右手伸进圆号出音口,靠手的位置变化和 气息的控制,吹出音阶各音的方法。这样,中音以上的音域不再需要调 换定调管。为了便于使用“阻塞”吹奏法(人称“手号”),亨佩尔将圆 号口朝天的习惯改为向右手的方向,亨佩尔的这一变革在圆号的历史上 占有特殊的地位。 1835年,法国作曲家哈勒威和德国作曲家舒曼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 第一次使用了活塞圆号。而真正脱离手号系统的音乐作品,则以舒曼 1849年为F调圆号而作的《慢板与快板》为标志。 大约在1900年,德国的格鲁斯比发明了降B调和F调两个基调的有 四个活塞的圆号,这种圆号声音比较亮、音比较准、发音比较容易、吹 高音也省力 在20世纪中,仍有许多演奏学派的发展以及乐器制作技术上的改革。 包括使用新型的合金和塑料来制造圆号。还出现了三排圆号和特高音圆 号。确立了F调和降B调的双排圆号为管弦乐队的标准乐器。
圆号变间键的种类介绍

从目前圆号吹奏者所使用的乐器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只有一个变音键的圆号,它的作用是调控‘B管与F管的转换。 因为使用此键将使号管的整个长度增加许多,以致气流的运动过程比原来 的时值长,这样在音色上就更加浑厚圆润了。故之现在仍有许多吹奏者一 直坚持使用长管道的F调号,其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个小键,按下去时可使原音的高度 降低半音,小键主要是为演奏有弱音器音乐片段而设置的。这种圆号用途 上还有其他吹奏方便之处,比如演奏阻塞音、简便的代用指法等等,就其 后一种作用来讲,它能够使圆号的指法进一步完善,弥补了以前的不足与 局限性,但这种乐器如今在市面上已不多见。

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导语本篇教案是以“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素材,旨在帮助初学音乐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作品,了解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材练习,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第一圆号协奏曲的背景与创作;•熟悉第一圆号协奏曲的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通过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材的练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第一圆号协奏曲的片段,或是展示与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个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然后,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

步骤二:深入分析接着,老师可以对第一圆号协奏曲的曲式、结构等音乐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问题:•这个作品采用了哪种曲式(例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这个作品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样的(例如前奏、乐章等)?•这个作品的旋律和节奏有哪些特点?•这个作品的乐器运用有哪些亮点和特色?步骤三:练习巩固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老师可以结合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材中的练习,对学生进行练习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学者的练习,供参考:•观察五线谱,判断节奏,尝试跟随乐谱朗读旋律;•听音乐,将乐曲分成段落,并描述每个段落的特点;•聆听一段音乐,然后让学生画出对应的旋律图案和节奏图案;•让学生自己创作一段简短的乐曲,通过演奏和分享,深入理解音乐元素和创作意图。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第一圆号协奏曲这个作品的背景、音乐元素和创作意图,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和巩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希望本篇教案能够帮助初学音乐的学生更好地探索、理解和享受美妙的音乐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器简介
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铜管 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 大。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圆号虽属 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 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 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在交响号。
浪漫主义音乐
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 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 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 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 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奏曲 作品。
讨论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莫扎特的音乐 与其所处的时代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
通常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音 乐潮流及创作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随着人文和科技 的发展,在欧洲掀起了著名的启蒙运动。反对宗教的 权威,反对封建专制特权,推崇理性,提出“自由、 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运动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古典音乐的作曲家都在维也纳渡过自己创作的 成熟期,因而也被人们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 主义音乐讲求平衡与含蓄,保持着完美和严谨的表现 形式。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等。
通常是指19世纪至19世纪中叶产生于欧洲 的一种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浪漫主义时期人 们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强调个人 情感的表达,将音乐与文学、诗歌、绘画等艺 术结合起来,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韦伯、舒伯 特、柏辽兹、李斯特、门德尔松、肖邦等。
乐曲知识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 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 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 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第一圆号协伊斯·莫扎特(英语: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 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 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乐于接受传统曲式,并对其作巧妙的运 用。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 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 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 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