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光的折射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光的折射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光的折射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光的折射是九年级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九年级学生提供光的折射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选择题1. 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B.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C.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 光线不会发生折射答案:A2. 光通过两种折射率分别为1.5和1.33的介质,如果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A. 30°B. 35°C. 40°D. 45°答案:B3. 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B.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C.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 光线不会发生折射答案:C二、填空题1.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折射角为______°。

答案:402.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45°,水的折射率为1.33,则折射角为______°。

答案:32.3三、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是什么?答: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定律,该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垂直于介质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和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折射过程有何区别?答: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而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四、综合题1. 一个玻璃板的折射率为1.5,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求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过程:根据折射定律,得到 sin(30°) / sin(折射角) = 1.5。

解方程可得折射角约为 19.47°。

答案:约为 19.47°。

初三物理折射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折射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折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将如何变化?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2.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答案:B二、填空题3.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大于4. 光的折射定律是由______科学家斯涅尔发现的。

答案:荷兰三、简答题5.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速度的变化导致光线方向的改变。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透镜成像、光纤通信、水中物体的视深度变化等。

四、计算题6. 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为水的折射率,n2为空气的折射率。

水的折射率约为1.33,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00。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sin(θ2) = (n1/n2) *sin(θ1) = (1.33/1.00) * sin(30°) ≈ 0.67。

因此,折射角θ2 = arcsin(0.67) ≈ 42°。

五、实验题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答案: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水和一束光线(如激光笔)。

(2)将玻璃杯装满水。

(3)将光线从玻璃杯的一侧射入水中。

(4)观察光线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和出射时的方向。

实验结果:光线在进入水中时方向发生改变,出射时方向再次改变,这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专题4 光的折射和透镜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B.C.D.【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C正确。

故选:C。

2.(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舞台激光束B.错位的“铅笔”C.反光镜中的像D.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B.C.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8•乐山)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 B. C.D.【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 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C正确。

故选:C。

3.(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舞台激光束B.错位的“铅笔”C.反光镜中的像D.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015-2023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的折射

2015-2023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的折射

2015-2023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的折射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景物在镜中成像C.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3.(2020北京中考真题)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光发生了色散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4.(2018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B.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2017北京中考真题)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6.(2017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A.B.C.D.7.(2016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8.(2015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开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参考答案1.B【详解】ABC.如图:过点O作法线PQ,由于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位于法线两侧,所以图中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

∠AOP是入射角,∠BOP是反射角,故B正确,AC错误;D.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射出,故D错误。

故选B。

2.D【详解】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景物在镜子中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D符合题意。

2019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2019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2019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透镜1.(2019苏州)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B. 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C. 将蜡烛形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 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答案】B2.(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 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D. 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弯折”【答案】B3.(2019南京,4)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答案】B。

4.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 B.C. D.【答案】C5.(2019盐城)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 人阳光下形成影子C. 放大镜把字放大D. 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答案】B6.(2019徐州)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答案】A7.(2019常州)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答案】D8.(2019盐城,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_______方。

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或__________。

【答案】 (1). 上 (2). 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3). 将光屏向上移动9.(2019连云港,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光现象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光现象

专题02 光现象一、填空与作图题1.(2022安徽)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物理模型。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一部分光射进玻璃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及光路作图。

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作出折射光线。

2.(2020安徽)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解析】经过反射点作出法线。

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反射角为︒-︒=︒90603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如图所示。

3.(2019安徽)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中,其光路如图甲所示.现在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答案】【解析】图中已经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要比原来远离法线。

如图所示:4.(2018安徽)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

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答案】见解析所示【解析】先根据像与物关于水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端点B在水平面镜中的像点B′重合,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水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5.(2016安徽)生活中一些光现象:、阳光下树的影子;、水面波光粼粼;、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2022-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光附答案解析

2022-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光附答案解析

2022-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光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23•广东)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2022•深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月亮是光源
B.灯光秀的光——光的直线传播
C.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D.彩虹——光的色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3.(2022•广州)小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显示桌面上A、B、C位置的温度如图1所示,接着他用手快速摩擦其中一个位置,在另一个位置喷上温度为25.5℃的酒精,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如图2所示。

(1)小明在A、B、C哪个位置用手快速摩擦桌面?。

(2)喷在桌面上的酒精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该物态变化过程要吸热还是放热?。

(3)图2中A、B位置发出的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是否相等?。

第1页(共1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8•乐山)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C.“后视镜”中的景物D.树在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B.C.D.【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C正确。

故选:C。

3.(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舞台激光束B.错位的“铅笔”C.反光镜中的像D.水中的“倒影”【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4.(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B.C.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

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C。

5.(2018•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18•威海)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分析】(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斜射入”和“一般”;(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解: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正确;故选:C。

7.(2018•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4)所有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图中小孔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图表示的是近视线的成像情况,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C、“海市蜃楼”是由于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正确;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8.(2018•海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A.等于0° B.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2018•安徽)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D.近视眼的矫正【分析】(1)根据放大镜成像特点分析;(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由此分析;(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4)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故A正确;B、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通过小孔时沿直线传播会聚成的实像,故B正确;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应靠近法线,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C 错误;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D正确。

故选:C。

10.(2018•恩施州)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B..照镜子C.汽车观后镜D.水中筷子变弯【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18•广东)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镜中生花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 不符合题意;D、水中捞月是指月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18•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房屋在水中的“倒影”B.小鸟在镜中的”像”C.日食的形成D.竹筷在水面处“折断”【分析】(1)(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竹筷在水面处“折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