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一本)可以直接打印_-_答案 高考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docx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功和能1.(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

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 .0.3JB .3JC .30JD .300J1.A 解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10个鸡蛋大约1斤即0.5kg ,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0.0510m kg ==,鸡蛋大约能抛高度h =0.6m ,则做功约为W=mgh =0.05×10×0.6J=0.3J ,A 正确。

2.(2011年高考·海南理综卷)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BC 解析: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t/sv/m ·s -10 10 -10246错;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 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B对;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对;由图像知5~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3.(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降落伞返回舱缓冲火箭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3.A 解析: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

高考物理试题汇编完全版.docx

高考物理试题汇编完全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汇编完全版13套目录: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02---1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12---18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9---27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8---36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37---5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理科基础卷)53---57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58---68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69---84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85---9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94---10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上海卷) 103---114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115---123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天津卷) 124---128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 B2 C.3.2 D.415.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图a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运动和力的关系(原卷版)—三年(2022-2024)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运动和力的关系(原卷版)—三年(2022-2024)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运动和力的关系始沿直线运动,给出两物体所受拉力F 与其加速度a 的关系图线。

考点2 单位制(5年3考)2022年1月浙江选考:选择单位为J/m 的物理量;2022年6月浙江选考:判断下列属于力的单位;2023年1月浙江选考:判断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

考点01 牛顿运动定律1. (2024年高考湖南卷)如图,质量分别为4m 、3m 、2m 、m 的四个小球A 、B 、C 、D ,通过细线或轻弹簧互相连接,悬挂于O 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

若将B 、C 间的细线剪断,则剪断瞬间B 和C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g ,1.5gB. 2g,1.5gC. 2g ,0.5gD. g ,0.5g2. (2024年高考广东卷)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

木块从弹簧正上方H 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以木块释放点为原点,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木块的位移为y 。

所受合外力为F ,运动时间为t 。

忽略空气阻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关于木块从释放到第一次回到原点的过程中。

其F y -图像或y 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3. (2022新高考江苏卷第1题)高铁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若书不滑动,则高铁的最大加速度不超过( )A. 22.0m /s B. 24.0m /s C. 26.0m /s D. 28.0m /s 4. (2024年高考辽宁卷)一足够长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二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t 时,木板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某时刻,一小物块以与木板等大、反向的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

已知0=t 到04t t =的时间内,木板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

04t t =时刻,小物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在03t t =时刻滑上木板B. 小物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C. 小物块与木板的质量比为3︰4D. 04t t =之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做匀速运动5.(2024年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力F 作用下一起向前运动.飞船和空间站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则飞船和空间站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A .MF M m+B .mF M m+C .M F mD .m F M6.(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第19题)如图,质量相等的两滑块P 、Q 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轻弹簧水平连接,两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m 。

名校 状元总结 题库---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一本)可以直接打印_-_答案

名校 状元总结 题库---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一本)可以直接打印_-_答案

目录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1(2011安徽第16题).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 v t ∆=,即为12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 v t ∆=,即为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1v 变化到2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 211212122()()v v x t t a t t t t t -∆-==∆+,A 正确。

2(2011海南第8题).BC 解析:A ,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 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B 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s 1=35m, 5—6s 的位移s 2=-5m,总路程为:40m,B对C 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s=30m ,平度速度为:v=s/t=7.5m/s C 对D 由图像知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3(2011新课标理综第15题).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

4(2011天津第3题).【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简单题。

第1s 内的位移只需将t =1代入即可求出x =6m ,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5227m/s 22s v ⨯+===,B 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 =2m/s 222m x aT ∆==,C 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 选项正确 【答案】:D5(2011广东第34题)、(18分) 解析:(1)答案:1.20 a/2 0.933① 要估读一位,②s=v 0t+21at 2,斜率为a/2 6(2011山东第23题).(12分)答案:①H x ②2221)(hx H x h -- ③c d 7 (2011重庆第14题).〖解析〗〖答案〗B. m m gt h 20210212122=⨯⨯==,由此可知井深约为20m8 (上海第19题).CD9(上海第26题).答案:(1)2222111[]2()()b d t t -∆∆ (2)B ,C10(新课标理综第21题). 答案:A 。

物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

物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答案】D
【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有 ,可得 ,A能求出地球质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月球、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 ,解得 ;由 ,解得 ;由 ,会消去两边的M;故BC能求出地球质量,D不能求出。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5.【2017·新课标Ⅲ卷】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
【答案】C
6.【2017·江苏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离地面约380 km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A.86 cmB.92 cmC.98 cmD.104 cm
【答案】B
2.【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 ,绳子拉力不变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
2.【2017·江苏卷】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2019年各省高考理综物理真题及答案一本通-78页精选文档

2019年各省高考理综物理真题及答案一本通-78页精选文档

2019北京市高考理综物理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每小题6分,共48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答案A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D.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光子能量答案B1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波,波速为4m/s。

某时刻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sC.此时x=4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 .此时x=4m处的质点加速度为0答案D16.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mgsin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αcos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答案D17.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若磁感应强度增加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2。

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2之比E1:E2分别为()A.c→a 2:1 B.a→c 2:1 C.a→c 1:2 D.c→a 1:2答案C18.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A.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 B.半径越小,周期越大C.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D.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答案C19.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

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全部14套)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汇编(全部14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汇编目录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2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新课标版)---7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13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205、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24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297、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8、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9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451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501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551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61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6614、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70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14.BD 【解题思路】 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错;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B 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选项C 错,选项D 正确。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物理常识)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物理常识)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物理常识)汇编一、单选题1.(2023ꞏ辽宁ꞏ统考高考真题)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若两段长度分别为1l ∆和2l ∆、电流大小分别为I 1和I ₂的平行直导线间距为r 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21221I I l l F k r ∆∆∆=。

比例系数k 的单位是( )A .kgꞏm/(s²ꞏA )B .kgꞏm/(s²ꞏA²)C .kgꞏm²/(s³ꞏA )D .kgꞏm²/(s³ꞏA³)2.(2023ꞏ浙江ꞏ高考真题)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 .JB .KC .WD .Wb3.(2022ꞏ浙江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属于力的单位是( )A .2kg m/s ⋅B .kg m/s ⋅C .2kg m /s ⋅D .2kg s/m ⋅4.(2021ꞏ海南ꞏ高考真题)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

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 .1kg m s -⋅⋅ B .2kg m s -⋅⋅ C .2Pa m ⋅ D .1J m -⋅5.(2021ꞏ天津ꞏ高考真题)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意义深远,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对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十分重要。

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到的( )A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 .库仑发现“库仑定律”C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 .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6.(2021ꞏ河北ꞏ高考真题)普朗克常量346.62610J s h -=⨯⋅,光速为c ,电子质量为e m ,则e h m c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 ) A .J/s B .m C .J m ⋅ D .m/s7.(2020ꞏ浙江ꞏ高考真题)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 .电流、AB .位移、mC .功、JD .磁感应强度、T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023ꞏ辽宁ꞏ统考高考真题)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 (2)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参考答案 (6)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 (7)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曲线运动参考答案 (8)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万有引力参考答案 (11)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功和能的关系参考答案 (12)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静电场 (20)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恒定电流 (24)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磁场参考答案 (27)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磁感应参考答案 (36)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交变电流参考答案 (39)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 选修3-4参考答案 (41)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5参考答案 (43)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46)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学实验参考答案 (48)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1(2018安徽第16题).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 v t ∆=,即为12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 v t ∆=,即为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1v 变化到2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 211212122()()v v x t t a t t t t t -∆-==∆+,A 正确。

2(2018海南第8题).BC 解析:A ,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 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B 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s 1=35m, 5—6s 的位移s 2=-5m,总路程为:40m,B对C 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s=30m ,平度速度为:v=s/t=7.5m/s C 对D 由图像知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3(2018新课标理综第15题).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

4(2018天津第3题).【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简单题。

第1s 内的位移只需将t =1代入即可求出x =6m ,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5227m/s 22s v ⨯+===,B 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 =2m/s 222m x aT ∆==,C 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 选项正确 【答案】:D5(2018广东第34题)、(18分) 解析:(1)答案:1.20 a/2 0.933① 要估读一位,②s=v 0t+21at 2,斜率为a/2 6(2018山东第23题).(12分)答案:①H x ②2221)(hx H x h -- ③c d 7 (2018重庆第14题).〖解析〗〖答案〗B. m m gt h 20210212122=⨯⨯==,由此可知井深约为20m8 (上海第19题).CD9(上海第26题).答案:(1)2222111[]2()()b d t t -∆∆ (2)B ,C10(新课标理综第21题).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涉及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非匀加速直线运动、a -t 图象等。

由于F 由零开始随时间正比增大,当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前,两者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为:,两物体的a -t 图象重合,为过原点的直线。

当F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之后,两物体有相对运动,加速度不等,设滑动摩擦力为f ,则m 2的加速度为:。

其a -t 图象与a 轴的副半轴有交点;m 1的加速度为:。

其a -t 图象是与t 轴平行的直线。

选项A 对。

答案:B 。

解析:当2121()m F gm m m μ≤+时:木板和木块一起运动1212kt a a m m ==+ 满足:木板和木块间的摩擦力2f m g μ≤合题意 当2121()m F gm m m μ>+时: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221212,m g F m ga a m m μμ-== 满足:a 2>a 1合题意11(新课标理综第23). 解析:(1)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at v v v v t +==02和有21t a t s v +=解得t v at s v at t s 1212121+-=+-=或 (2)图线如图所示t t s- (3)由121v at t s +-=可知,图线t t s -斜率绝对值为21a 即221==a k ,解得a=212(新课标理综第24题).(13分)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

由运动学公式得0at v = ① 20121at s =② 202)2(21t a vt s += ③ 设乙车在时间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1s 、'2s 。

同样有0)2(t a v =' ④ 21)2(21t a s ='⑤ 200221at t v s +'='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21s s s += ⑦ '+'='21s s s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75='s s ⑨ 13(2018四川第23题).(16分)【解析】(1)货车刹车时的初速是v 0=15vm/s ,末速是0,加速度分别是2.5m/s 2和5m/s 2,根据位移推论式得 av S 220=代入数据解得: 超载 45=S m 不超载 5.22=S m (2)货车与轿车相撞时的速度为 10255.22225220=⨯⨯-=-=aS v v m/s相撞时动量守恒,有 V m M Mv )(+=得 8.9=V m/s 对轿车根据动量定理有 mV ft = 解得 4108.9⨯=f N14(上海第31题).解析:答案.(12分)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012L at =(1分) ∴2220222010(/)2L a m s t ⨯===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 (1分)3021010()f N =-⨯= (1分)∴100.5210f mg μ===⨯ (1分) (2)设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小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加速t 秒,撤去外力后, 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减速't 秒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cos37(sin 37)F mg F a ma μ︒--︒= (1分)∴2(cos37sin 37)30(0.80.50.6)0.51011.5(/)2F a g m s m μμ︒+︒⨯+⨯=-=-⨯=(1分)2'5(/)fa g m s mμ=== (1分)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at a t = (1分)∴11.5' 2.3'5a t t t t a === (1分) 2211''22L at a t =+ (1分)∴ 1.03()t s === (1分)(2)另解:设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相应的位移为s ,物体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cos37(sin37)]()0F mg F s mg L s μμ︒--︒--= (2分)∴0.5210206.06()(cos37sin 37)30(0.80.50.6)mgL s m F μμ⨯⨯⨯===︒+︒⨯+⨯ (1分)由牛顿定律cos37(sin37)F mg F ma μ︒--︒= (1分)∴2(cos37sin 37)30(0.80.50.6)0.51011.5(/)2F a g m s m μμ︒+︒⨯+⨯=-=-⨯= (1分)∵212s at =(1分) 22 6.06 1.03()11.5s t s a ⨯=== 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参考答案1(2018安徽第1题).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2(2018海南第4题).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5αα==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1215sin m m α==,选C 3 (广东第16题).B4(北京理综第18题).B5(2018海南第5题).解析:斜劈和物块都平衡对斜劈和物块整体受力分析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选A 6(2018山东第19 题).答案:AD解析:对b 进行受力分析,剪断前b 受重力、支持力、向左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由于它所受摩擦力0=fb F ,所以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将右侧细绳剪断瞬间,绳的拉力消失,但弹簧的拉力不变,所以b 受摩擦力fb F 方向向右,C 错误,D 正确;由于细绳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fa F 大小不变,A 正确,B 错误。

7(2018江苏第1题)答案:A 8 (2018江苏第9题).答案:AC 9(安徽第21题Ⅰ).解析:Ⅰ.(1)如图所示 (2)0.248~0.26210 (江苏第10题).【答案】(1)3.6 (2)D (3)①改变弹簧测力计B 拉力的大小; ②减小做完M 的质量(或将A 更换成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 拉力飞方向等) 【解析】只要验证,即只要求OB 与OM 垂直,变压器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018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1(安徽第17题).答案:C解析:物体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为v 0cos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0(cos )v mg mαρ=,所以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220cos v gαρ=,C正确。

2(新课标理综第21题).解析: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