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之作《鲁班经》:现代仅存的中国古代家具制作工艺资料
鲁班造锯内容简介

鲁班造锯内容简介鲁班造锯是中国古代传统木工工具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它是由中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发明的,用于切割木材和制作家具。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鲁班造锯的相关内容。
一、鲁班造锯的发明和历史鲁班造锯是中国古代木工工具的代表之一,其发明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相传,鲁班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木匠,他精通木工技艺,制作出许多优秀的木制品。
为了更好地切割木材,鲁班发明了鲁班造锯。
这种锯具有特殊的齿形和锯齿间距,可以更有效地切割木材,提高工作效率。
二、鲁班造锯的结构和特点鲁班造锯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锯条和手柄组成。
锯条通常由优质的钢材制成,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和锯齿。
鲁班造锯的锯齿分布均匀,齿距适中,使得切割木材更加顺畅。
同时,锯条的弯曲设计可以减少锯齿与木材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提高切割效果。
三、鲁班造锯的使用方法鲁班造锯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首先,将锯条对准要切割的木材,用力推拉锯条,使锯齿牢牢咬住木材。
然后,以均匀的力度进行前后推拉,直至完成切割。
在使用鲁班造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锯条与木材的垂直,避免锯条卡住或断裂。
四、鲁班造锯的应用领域鲁班造锯广泛应用于木工行业和家具制造业。
在木工行业中,鲁班造锯被用于切割木材、修整木料和制作木制品等工作。
在家具制造业中,鲁班造锯是制作家具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用于切割木材、修整家具零部件等工作,保证家具的质量和精度。
五、鲁班造锯的发展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鲁班造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现代鲁班造锯在材质、结构和设计上都有所改进,使得其性能更加优越。
例如,锯条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制成,锯齿采用高精度制造工艺,锯齿形状更加多样化,提高了切割效率和切割质量。
同时,一些新型的电动和气动鲁班造锯也出现在市场上,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六、总结鲁班造锯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木工工具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为木工行业和家具制造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班经

6(总)工程质量N (B)精品知识园地鲁班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与建筑文化的象征,鲁班文化是一种发明创造的文化,鲁班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精神。
《鲁班经》,原名《工师雕琢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鲁班经匠家镜》,并非鲁班个人撰述,而是中国民间工匠上千年的经验结晶,历经无数名师的增删修正,于元末明初之际编成书。
较早的版本较少首尾完整,惟崇祯本卷首则存有编集者的姓名: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局匠所把总章严全集南京御匠司司承周言校正午荣等三人的事迹,史料可查考的资料不多,是否“御匠”亦不可考,但“汇编”、“全集”这样的用词,却是恰当的,因为,此书的若干内容,确实是由当时流传于民间匠师的一些书籍、抄本、口诀加以搜集摘抄编集而成。
《鲁班经》的主要流传范围大致为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这些地区的明清民间木构建筑,以及木装修、家俱保存了许多与《鲁班经》的记载吻合或相近的实物,甚至保存若干宋、元时期的手法、特点。
过去,在以木构为建筑结构主体的我国,木工是建筑过程的主要工种,建筑的尺度(开间、进深、举高)由木构定,施工进度视木构主体工程的工序来安排,测量标高定平定位,由木工掌握,因而木工就获得了主导地位,成为工程主持人。
《鲁班经》就是给这样一个作为工程主持人身份的木工所用的手册性的汇编,其中列举了当时认为工程过程最必要知道和注意的事项。
书中对技术知识的介绍比较笼统,但从书中可知古代民间匠师的业务职责和范围,民间建筑的施工工序,一般建造时间、方位等等。
它所介绍的形式、做法,在东南沿海各省的民间建筑中,至今仍可看到某些痕迹;所介绍的家具,很多也可以在这些地方见到。
鲁班真尺的运用方法,民间工匠仍在遵循使用。
鲁班经2007.o.11702。
《鲁班和橹板》

02
橹板的发明
橹板发明的背景
橹板的出现源于对水上交通工具的改进需求。
古代人们需要一种更高效、更便捷的水上交通工 具,以适应水上贸易和运输的需要。
橹板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水上交通工具的 进步奠定了基础。
橹板的制作过程
制作橹板需要选用合 适的木材,如硬木或 竹子。
制作完成的橹板需要 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调 整,以确保其性能和 稳定性。
04
鲁班和橹板的科学原理
橹板的力学原理
01
02
03
橹板的动力学
橹板通过杠杆原理,将划 船的力量放大,使船只能 够更轻松地在水面上移动 。
橹板的阻力减少
橹板的设计能够减少水阻 力,从而提高船只的航行 效率。
橹板的稳定性
橹板的设计能够增加船只 的稳定性,减少船只在航 行中的摇摆,提高航行的 安全性。
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 削、磨、钻、刻等工 艺,使橹板符合设计 要求。
橹板的应用和影响
橹板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水上 交通工具的效率和稳定性,为 水上贸易和运输的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持。
橹板的应用也促进了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木材加工、船舶制 造等。
橹板的影响不仅限于交通工具 的改进,还对古代社会经济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价值
鲁班和橹板的故事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激励人 们勇于创新、实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影响
鲁班和橹板的文化意义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促进了人们对工艺、环保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
国际化传播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鲁班和橹板的故事 也逐渐被世界所了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 内容。
THANKS
《鲁班和橹板》
汇报人: 2024-01-05
关于鲁班书的内容

关于鲁班书的内容鲁班书的内容1. 简介•鲁班书是中国古代机械制造专业著作之一,作者是鲁班,被尊称为中国古代机械制造之祖。
•鲁班书是一本传统工艺书籍,记录了鲁班及其学生对于机械制造的经验和技术。
2. 内容分类建筑工艺•鲁班书详细介绍了古代建筑工艺的技术和制作方法,包括房屋建筑、城墙、桥梁、宫殿等。
•对于建筑工艺中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木工技术•鲁班书对木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木材的选择、刨削、切割、连接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技术在古代建筑和家具制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传统木工工匠必备的技能。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鲁班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涵盖了灰铸铁、黄铜、精确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鲁班书中记录了古代漏壶、蒸汽机、车马轮等机械制造的方法和原理,这些技术在古代中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机关和秘术•鲁班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机关和秘术,如机关门、机关墙等古代防御工事的设计和制造方法。
•这些机关和秘术在古代战争和防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保卫城市和战略布局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他内容•鲁班书还涉及农具制造、船舶制造、冶金技术等其他方面的内容,是一本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古代机械制造工艺书籍。
3. 影响与意义•鲁班书作为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经典著作,对于传承和发展古代机械制造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班书中所传承的知识和技术,对于今天的工程、建筑、木工和机械制造等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鲁班书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创造力,还丰富了世界机械制造的历史和发展。
以上是关于鲁班书的内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 原创性与作者地位•鲁班书是中国古代机械制造领域的经典之作,被广泛认为是机械制造术的奠基之作。
•鲁班书是鲁班及其学生的合作成果,是多位古代机械制造专家的智慧结晶。
•鲁班及其学生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对机械制造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讨论,形成了这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
家具尺寸经眼录鲁班经

家具尺寸经眼录鲁班经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讲究吉利,吉利事、吉利物,吉祥话等,而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经典代表,更是将这种吉祥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在《鲁班经》中,这些讲的就是中国器具制作中的尺寸讲究。
作为生活实用品的红木家具,一旦离开了它的尺寸讲究,就失去了一件红木家具所独有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于木匠师而言,一件家具的制作,不仅要考虑其材质的特性,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家具在不同场景使用时的要求与世俗常识。
其“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大多取自谐音,寓意吉祥。
“凳不离三”“凳不离三”是指制作长条木凳时的尺寸长度一般要一个“三”的数字,如“二尺三、四尺三”等,“三”取自于“桃源三结义”典故,“三”象征忠义,表达的是坐在板凳上的兄弟朋友间的情同手足之情。
春凳一尺=33厘米,1寸=3.3厘米。
椅子的尺寸设计,是最为讲究的,不仅要考虑实用,还要考虑椅子的舒适性,所以对于椅子的坐高、坐深、坐宽都有着科学的考察。
在我国人体坐姿的大腿水平长度平均:男性为445MM,女性为425MM。
GB/T 3326-2016 桌、椅、凳类主要尺寸国家标准GB/T 3326-2016规定:座高为42-48cm之间。
而坐深尺寸一般情况下在40-48cm之间,坐宽一般不小于46cm,但也不宜过宽,以自然垂臂的舒适姿态肩宽为准。
艺盟百胜王世襄款缅甸酸枝南官帽椅论一把椅子的舒适性,私人订制是最佳的选择。
“门不离五”“门不离五”,农村制作门时,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尾数后一般都要带上“五”数字,象征“五福临门”的吉祥之意。
“床不离七”“床不离七”指的是,农村木匠量家具的尺寸时,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家具时都会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
“床不离七”不仅体现床的尺寸上,也体现在床的结构上。
艺盟百胜缅甸花梨木新中式双人床如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
鲁班经——精选推荐

鲁班经基本内容鲁班经原名《工师雕斵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鲁班经匠家镜》,午荣编,成书于明代,是一本民间匠师的业务用书。
全书有图一卷,文三卷。
《鲁班经》介绍行帮的规矩、制度以至仪式,建造房舍的工序,选择吉日的方法;说明了鲁班真尺的运用;记录了常用家具、农具的基本尺度和式样;记录了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名称,一些建筑的成组布局形式和名称等。
《鲁班经》对技术知识的介绍比较笼统,但从书中可知古代民间匠师的业务职责和范围,民间建筑的施工工序,一般建造时间、方位等等。
它所介绍的形式、做法,在东南沿海各省的民间建筑中,至今仍可看到某些痕迹;所介绍的家具,很多也可以在这些地方见到。
鲁班真尺的运用方法,民间工匠仍在遵循使用。
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
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
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
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部书的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当成化、弘治间,1465年~1505年》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
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
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论述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合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
另外,插图较多,与文字部分互为补充,且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手法。
天一阁本之后一百多年的万历本,更名《鲁班经匠家镜》。
内容和编排有较大的改动,但缺前面二十一页篇幅。
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的的明末(崇祯)本,首尾完整,可以看到本书全貌。
之后的翻刻本,都是从万历本或崇祯本衍出。
《鲁班经》的主要流布范围,大致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
现存的《鲁班营造正式》和各种《鲁班经》的版本,多为这一地区刊印。
这一地区的明清民间本构建筑以及木装修、家具,保存了许多与《鲁班经》的记载吻合或相近的实物,证明它流传范围之广,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规范作用2007-10-24 18:05目前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大部分的人还是会相信风水堪舆的好坏,会对我们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而不管在为堪舆前、或是堪舆後,一定都会使用到与土木建筑有关连的事项;当在营修建造之时,就一定会使用到尺、规之类的工具,其中在使用「尺」的工具时,我们一定会要求对该将要修造之器物,不管高度、或是长度,它的尺寸绝对要符合「尺」上面所记载吉利数字的位置,而不要落在凶害数字的位置上。
现存《鲁班经》典籍特征及归类分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01076现存《鲁班经》古籍版本众多,且相互之间多有不同。
在搜集整理了大量《鲁班经》版本之后,笔者发现《鲁班经》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879卷的影印本《鲁班经》为代表;另一类以收录于《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的影印本《鲁班经》和收录于《故宫珍本丛刊》的影印本《鲁班经》为代表。
其它的《鲁班经》版本都可以根据自身特征归入到这两种类型之中。
为了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版本特征,本文着重对三个底本的版本特征进行归纳整理。
1.“续四库本”《鲁班经》之特征分析“续四库本”《鲁班经》是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清乾隆间刻本影印的,书名为“新鐫工師雕斵正式魯班木經匠家鏡”。
分为三卷:卷前为“像”,每半页一幅,共12页,24幅;“卷之一”共30页,卷首为“新鐫工師雕斵正式魯班木經匠家鏡卷之一”,卷末为“魯班木經卷一終”;“卷之二”共28页,卷首为“新鐫工師雕斵正式魯班木經匠家鏡卷之二”,卷末为“魯班經卷二終”(图1);“卷之三”共6页,上图下诗共71幅。
[1]正文每半页9行,每行20字,行与行之间有栏线。
版心为黑色单鱼尾,归类分析冯律稳摘 要《鲁班经》是大约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一部关于木工的设计用书,内容主要包括家具设计、房屋建造以及与此相关的选择吉日良时的方法等。
它长期流传于民间,以江浙闽粤为中心而遍布大江南北。
目前,《鲁班经》流传的版本很多,对其版本进行归类,是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
本文在笔者收集大量版本的基础上,就《鲁班经》各版本的类别特征进行归类研究。
关键词鲁班经; 续四库本; 北图—故宫本;版本图1 各卷首末特征图片来源:《续修四库全书》879册图2 第五页插图版心特征图片来源:《续修四库全书》879册077鱼尾之上为书名“魯班經”,鱼尾之下为篇名,分别为像(此部第五页为“卷之”)(图 2)、卷之一、卷之二、卷之三,距版心底部大约四分之一处标记页码。
“续四库本”《鲁班经》内容清晰,文字排列整齐,插图清晰但缺乏美感,且书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其中一些很可能是刻版时雕版工人的无心之过。
关于《鲁般营造正式》和《鲁班经》

关于《鲁般营造正式》和《鲁班经》《鲁班经》是一部古代民间匠师业务用书。
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是国家文物局收藏的明万历本,不过,这一本缺失前面二十多页。
其次,是崇祯本,北京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都有收藏,比较完整。
往后,清代刻本种类很多,直到近代仍广泛流传,还有石印本、铅字排印本等。
《鲁般营造正式》现仅存宁波天一阁收藏的一本,其年代,据天一阁工作同研究志意见,当是明中叶成化、弘治间(公元1465,1505年)刊印。
这也就是1931年赵万里先生在天一阁整理藏书时所发现而向中国营造学社介绍的刻本。
当年,刘敦桢教授对此书进行校订,认为即是《鲁班经》的更早版本,这是因为《鲁班经》包纳了《鲁般营造正式》的基本内容,因此,1)认为前者由后者增编而成。
敦桢师曾指出:“此书总结江南民间建筑经验”,应“调查江南一带实物,访问匠工,推求书中所述各种做法和术语,进而校订文字图样,加以注释,使这部古代匠师苦心努力的著作与2)民间建筑艺术不致沉埋湮没”。
他的愿望,没有来得及亲自去实现。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鲁班经》,他无疑见到这本书,但没有作专节论述。
近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所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也列有《鲁班经》一项,所加解说为:“总结我国南方民间建筑经验”。
但未加论证。
以上,是过去关于《鲁班营造正式》和《鲁班经》的研究和评价的大致情况。
可以说,工作还处在开始阶段。
本文不是全面的研究论述,而只是对两书的性质、源流、学术价值,发表一些粗浅见解,以为引玉之砖而已。
一、《鲁班经》的编集情况实际上,《鲁班经》不是对《鲁般营造正式》的“增编”,也不是“改编”,而是名符其实的“新编”,它从性质和要求上完全不同于《鲁般营造正式》。
看一下《鲁班经》的组成情况是很有趣的。
如果拿它和现存的明代其他一些书籍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这本书确是“汇编”而成,换句话说,是从其他书籍摘抄而成,《鲁般营造正式》不过是这些供摘抄的底本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匠之作《鲁班经》:现代仅存的中国古代家具制作工艺资料
核心提示
鲁班经原名《工师雕斵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鲁班经匠家镜》,午荣编,成书于明代,是一本汉族工匠的业务用书。
全书有图一卷,文三卷。
《鲁班经》介绍行帮的规矩、制度以至仪式,建造房舍的工序,选择吉日的方法;说明了鲁班真尺的运用;记录了常用家具、农具的基本尺度和式样;记录了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名称,一些建筑的成组布局形式和名称等。
2400多年来,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王世襄先生评价《鲁班经》说:“它是现今仅存的、出于工匠之手、图文兼备、有关木工的一部古籍……是有关古代家具仅存的一份重要材料,对明代家具研究者来说,更是一部必读之书。
”
《鲁班经》,托鲁班之名,传鲁班木作之艺与木作之道,是木匠的经书,也是研究我国传统建筑和家具的必读书。
举凡研究建筑和家具的学者,如刘敦桢、陈增弼、艾克、王世襄,都对此书非常重视,细致钻研并撰写文章解读、推荐。
王世襄先生说:“如果说关于房屋营造的传世图书有《营造法式》、《工程做法》那样文图对照、卷帙浩繁的煌煌巨著的话,关于家具,有文有图的古籍,恐怕只有这薄薄一册的《鲁班经匠家镜》(即《鲁班经》)了”。
陈增弼先生则说:“《鲁班经》是研究明代家具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应当很好进行整理、发掘,使之为今天的家具设计生产服务。
”
古建筑的典籍,举世公认的是宋朝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鲁班经》则属于民间木匠的职业用书,是记载古典家具制造的硕果仅存的一部古籍。
《鲁班经》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正值古典家具的制作高峰,当时绘制、雕刻图式的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所以书中清晰地描绘了三十四种家具的形状,几乎涵盖了全部明代家具的内容。
因此,这本书对我们今日研究古典家具和指导家具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鲁班经》的大致内容
《鲁班经》全称《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又名《鲁班经匠家镜》、《鲁班造福经》。
原书为故宫所藏,最早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到了崇祯时期又有新刻本,署名“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午荣汇编,局匠所把总章严集,南京御匠司司承周言校正”。
《鲁班经》属集体汇编,集房屋营建、木工操作、家具制造、日用器物摆放之技术性的知识和木匠施工的吉时凶日、风水咒符、阴阳五行等内容为一体,涵盖广博,是木匠的全程“操作指南”。
全书共分四卷,其中文三卷、图一卷。
简介如下:
卷一的内容,从“人家起造伐木”始到“凉亭水阁式”止,以韵文口诀和诗歌的形式,叙述了堂屋、小门、门楼、厅堂以及王府宫殿、寺观庙宇、祠堂凉亭等各种建筑的建造法,并介绍了木匠从伐木备料、起工破木到动土平基、画样起屋、上梁拆屋以及砌地面等做工时应遵循的法则和注意事项,同时还介绍了鲁班尺、曲尺的规格、图式和使用方法。
万历本《鲁班经》卷二家具部分之“鼓架式”插图
卷二从“仓敖式”始至“牌匾式”终,介绍了建造仓廒、殿角、钟楼、桥梁、牛栏、马厩、猪栏、鸡鸭鹅栖等附属建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另外,本卷从“屏风式”开始,便是讲家具和木器制作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屏、轿、床、桌、椅、凳、镜架、面架、花架、鼓架、箱、柜、烛台、香炉、香几、茶盘、火斗、浴板、招牌、牌匾、推车、手水车、踏水车等家具和木器的制法。
万历本《鲁班经》卷二家具部分之“大方扛箱样式”插图
万历本《鲁班经》卷二家具部分之“衣箱式”插图
卷三又名“鲁班经相宅秘诀”,介绍了房屋朝向、选位吉凶和相宅的72个例子。
其构成都是一张图附加一首诗的形式,图是画了房屋的形状和位置,诗则是对所画各种房屋形状和位置的解读,图文并茂,读起来非常清晰。
例如本卷的第一张图,是画了一张把门造得很高的房子,看过去就觉得有点别扭,所附诗曰:“门高胜于厅,后代绝人丁。
门高胜于壁,其法多哭泣。
”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得这些知识容易吟诵、便于记忆。
卷四的内容为附录,有“秘诀仙机”、“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和“鲁班秘书”,介绍了一些符箓、咒语和许多镇物图形的应用。
如有“鹤神方位”、“喜神方歌”、“工完禳解咒”、“瓦将军”、“泰山石敢当”等内容,这些内容特别为民间人士所重视。
万历本《鲁班经》插图
神秘的“鲁班尺”
《鲁班经》中介绍了一种尺子,叫“鲁班真尺”,通称“鲁班尺”,也叫“门光尺”,是古代木匠奉为金科玉律一般的工具,直至今日,仍见于用传统方法修建房屋之时。
这种尺子很神秘,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鲁班经》的深刻和伟大,因此本文也略做一番介绍。
“鲁般(班)真尺”一则在《鲁班经》中的原文是:“按鲁般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尺间有八寸,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
内有财、病、离、义、官、劫、害、本也。
凡人造门,用依尺法也。
假如单扇门,小者开二尺一寸,一白,般尺在‘义’上。
单扇门开二尺八寸在八百,般尺合“吉”上……皆用依法,百无一失,则为良匠也。
”
文中所说的“鲁般尺”,一尺等于曲尺的一尺四寸四分,之所以也称“门光尺”,是因为古人认为按此尺丈量并确定门户,可以避凶趋吉、光宗耀祖。
这种尺分为八寸,自成一种衡量
单位,以八寸为一尺,每寸都有名字,分别是“财、病、离、义、官、劫、害、本(吉)”,每“寸”又另分五格,每格用红字或黑字写上各种星相的名称,是专门用来量定裁度门窗的一种用尺。
古人极为讲究门窗的建造,认为这是房屋风水的一个关键所在,而测量门窗开设的方位长短,则必需用“鲁班尺”来衡量最为合适。
同为明万历年间专讲住宅堪舆的名著《阳宅十书》中记载说:“海内相传门尺数种,屡经验试,惟此尺为真。
长短协度,凶吉无差。
盖昔公输子班,造极木作之圣,研穷造化之微,故创是尺。
后人名为‘鲁班尺’。
非止量门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俱当用此。
”鲁班尺是木匠祖师爷鲁班“造极木作之圣,研穷造化之微”后所创,因此使用鲁班尺安造门窗,历来被木匠们奉为圭臬。
这把鲁班尺,匠心独运,造极精微,其中容纳有“五行、八卦、洛书、九星、紫白”等术数理论,在今日看来,是一把极具神秘色彩的尺子。
三四十种家具的研究
《鲁班经》卷二的最后部分记载了包含屏、床、桌、椅、凳、箱、柜、香几在内的三十四种家具,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可说是研究明代家具难得的第一手图文资料。
王世襄先生1980年曾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上专门登过一篇名为《<鲁班经匠家镜>家具条款初释》的万字长文,对这些家具条款,逐条校正其中的错字、漏字,并详细解释其术语和考证其家具源流。
在这篇极具学术价值的文章中,王世襄先生评价《鲁班经》说:“它是现今仅存的、出于工匠之手、图文兼备、有关木工的一部古籍……是有关古代家具仅存的一份重要材料,对明代家具研究者来说,更是一部必读之书。
”王世襄先生在文中还从八个方面讲述了《鲁班经》中的家具材料的可贵之处,例如:“它记录了古代工匠叙述家具造法的、成套而又一定程序
的语言”、“开列了多种家具名称及其常规尺寸”、“讲到了家具部位、构件、线脚、雕饰及工艺造法的名称、术语”等,此不一一赘述。
另一位研究古典家具的学者陈增弼先生也非常推崇这份材料。
他说:“(《鲁班经》)插图这样集中,家具形象这样写实,图面这样精美,在古代的文献中都是罕见的……《鲁班经》中的家具资料,对研究明代家具的断代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鲁班经》关于家具的描述,绝大多数是关于家具构件的尺寸的记载。
这些尺寸不同于一般不会操作的文人笔记中有关家具尺寸的记载,它是从家具生产中总结出来,通过文字的记载用来指导木工的生产实践的,因此是非常实际的,是可信的。
”
《鲁班经》的其他篇章,都或多或少带有风水堪舆、阴阳五行等如今看来已难以理解的内容,而卷二从“屏风式”始至“牌匾式”止所记载的这三十四种家具,则相对整洁明了,多只是记载制作家具的尺寸和造法。
如禅椅式中说:“一尺六寸三分高,一尺八寸二分深,一尺九寸五分深(大)。
上屏二尺高,两力(扶)手二尺二寸长。
柱子方圆一寸三分大。
屏,上七寸、下七寸五分,出笋(榫)三寸(分),斗枕头下。
盛脚盘子,四寸三分高,一尺六寸长,一尺三寸大,长短大小仿此(注:括号文字系王世襄校正)。
”木匠们完全可以按照这个尺寸的记载直接制造出一款禅椅来。
因此,许多学者甚至认为,《鲁班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这三十四种家具的内容。
结语:
《鲁班经》是一部汇编的书,也是一部深奥的术数类书籍,其中阴阳五行、风水堪舆、八卦符咒之类的内容,难读难懂,我们今天一般的学者甚至已无法窥其堂奥。
这本书以鲁班作为书名,是对书中内容的自信和重视,也是对鲁班的尊敬。
木匠奉鲁班为祖师爷,是把鲁班尊为圣人。
除了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外,鲁班的事迹和言论在诸如《墨子》
和《孟子》等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并称其为“公输子”,他与墨子、孟子坐而论道,确然一派圣者的风范。
古代诸子百家中并没有“匠家”之一称,鲁班传承不成其为一家,然而因为他创造工具、建造房屋、制造家具和兵器,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依从道家的阴阳五行的术数推演而来,因此人们通常是把鲁班认作是道家人物。
古人书籍,基本不离“道”与“德”之两字,即便是术数类的书也莫不如此,都要做到有经可据、有典可查,因此今日的人们若想真正读懂《鲁班经》,既需要有超越时代的价值观视角,也需要对我国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的学说有相当程度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