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流行病学
肺癌的流行病学

肺癌的流行病学肺癌已经从罕见疾病转变为全球性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肺癌的病因随着世界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而变得更加复杂。
当前,肺癌的控制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在肺癌的三级预防和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
最近的流行病研究发现,吸烟、,气暴露,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相对有害的职业暴露,遗传易感性,辐射暴露和饮食不均衡是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原因。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从病因学角度预防肺癌。
应制定有效和实用的公共卫生政策,例如限制吸烟的法律,控制空气污染和对青少年进行禁烟教育,以减少肺癌的发病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女性中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和第二大癌症致死原因(仅次于乳腺癌)。
2012年诊断出约180万例肺癌新病例,占全球癌症总发病率的12.9%。
2012年,全球肺癌死亡率为159万人死亡,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9.4%。
吸烟是已知的肺癌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肺癌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吸烟的趋势。
在美国,大约20年前,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公共场所吸烟限制立法,并不断提高居民对其吸烟危害的认识。
许多州已经超过了与烟草有关的流行的高峰。
因此,这些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下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男性,尤其是女性,肺腺癌的发病率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增长更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自2004年以来,腺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组织学癌症类型。
这种趋势可能与烟草使用历史模式的改变或现代过滤嘴香烟的烟雾有关。
肺癌死亡率模式中的性别差异也反映了过去50年中吸烟与否的男女差异。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发现,在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肺癌的发病率而且死亡率都在迅速增加。
发病率在男性中排名第一,在女性中排名第二。
然而,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年报,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排名第一。
肺癌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PPT精品课件

肿瘤组织坏 死可引起发 热
消瘦为恶性 肿瘤的常见 症状之一
资料来源:肺癌的临床表现
11
2.2 肺外胸内扩散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胸痛
肿瘤细胞侵犯所致 或炎症波及胸膜或 胸壁
声音嘶哑
癌肿压迫或转移致 纵膈淋巴结压迫喉 返神经
咽下困难
癌肿侵犯或压迫食 管,引起咽下困难
资料来源:肺癌的临床表现
胸水
提示肿瘤转移累及 胸膜及肺淋巴回流 受阻。
成良好习惯,少吸 罩或其他面具以减
烟,不吸烟。
少有害物质的吸
入。
8
小结
01
肺癌的发生率和死 亡率在癌症中位于 前列。为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身体健 康,需要极大地重
视肺癌问题。
02
肺癌的影响因素有 很多,生活中的不 被人注意到的地方 就有可能是肺癌的 诱因,比如空气中 的灰尘,二手烟等
等。
03
为了预防肺癌 , 戒烟是必须的。注 意空气环境,保持 清新通气。还要有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 惯。这样肺癌就会
远离大家了。
9
目录 Contents
01 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02 肺外胸内扩散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肺癌的临床表现
03 胸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04 胸外表现
10
2.1 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咳嗽 早期症状
血痰或 咳血
气短或喘 鸣
发热
体重 下降
多见于中央 型肺癌
肿瘤生长或 者转移,压 迫或堵塞支 气管,引起 气短或喘鸣
转移至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是肺癌转 移的常见部位,可毫无 症状。典型转移淋巴结 多位于前斜角肌区,固 定且坚硬,逐渐增大、 增多,可以融合,多无 痛感。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注意复发与转移
6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8
广泛期
肺癌治疗方案设计
01 非小细胞肺癌
03
N2 之Ⅲa期: 新辅 助化疗
05 体重减轻<5%
07 期: 对症处理
02
,Ⅱ,N0N1之Ⅲa期: 手术为主
04 含铂类的化疗方案
06
b期: 放化疗为主, 必要时辅以手术
Ⅲb期病人的处理
1 b期的定义:
3
N3:对侧纵隔或锁上
淋巴结转移
肝癌 乳 腺癌
肺癌 其它
鼻咽 癌 食管癌
肝癌 乳 腺癌
肺癌 其它
肺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1
吸烟
4
职业因素
2
FHIT基因
3
大气污染
5
6
癌基因 抑癌基
P53
因的改变
肺癌的分类学
01
按部位分:
02
中央型
03
周围型
04
按生物学分:
05
小细胞肺癌: (15-20%)
06
非小细胞肺癌: (80-85%)
07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5 什么时候手术?
2
T4:侵犯重要结构或
恶性胸水
4
b期要不要和能不能
手术?
b期病人的处理
恶性胸水的手术治疗 肯定者: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反对者 : 手术危险性大 与其它治疗效果类似
b期病人的处理
恶性胸水手术治疗的 术式
全肺全胸膜切除
恶性胸水最佳的治疗 模式
化疗
手术
腔内与全身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再根据资料作 肺癌的分期
决定肺癌的治 疗方案
肺癌的流行病学

0 引言
自 2000 年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在部分国 家甚至跃居首位。但在不同地区、性别、年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 异性,根据现有的研究显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部分国家 第二产业比例增加、大气污染加重、吸烟年龄年轻化以及人口老龄 化加剧等因素有关。目前,针对肺癌的治疗方面尚无有效的手段 及药物。因此,进一步深入了解肺癌的流行趋势以及其危险因素, 为做到提前预防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目标是探究与肺癌发生相关的因素,以便制定预防策略和治疗手段。
一、病因学研究1. 遗传因素肺癌的病因中,遗传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关,而ALK、ROS1基因突变则与肺腺癌的形成相关。
通过对这些基因变异的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吸烟被公认为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导致大量有害物质积聚在肺组织中,进而损害肺细胞的基因结构。
此外,工业污染、室内污染和二手烟等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 营养因素营养在肺癌的发生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
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C、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以降低肺癌的患病风险,而高脂肪饮食则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流行病学研究1.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肺癌发生和传播趋势的有效工具。
通过调查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生活环境等因素,可以分析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2. 危险因素分析流行病学研究还可以对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因素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例如,通过对一定人群中吸烟情况、居住环境、职业暴露等因素的调查,可以发现与肺癌发病率升高相关的特定危险因素。
3. 预防策略制定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可为肺癌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对于吸烟引发的肺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吸烟的危害性,为制定吸烟控制政策和推广禁烟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还可以发现其他预防措施,如健康教育、环境监测和职业保护等。
综上所述,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肺癌发生和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可以揭示肺癌形成的机制;而流行病学研究则能为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肺癌的流行病学

专家提醒:肺癌早发现,40 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 由于早期肺癌起病隐匿,往往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而常规 X 线胸检查无
法发现直径在 10 毫米以下的早期病灶,故 40 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 旋 CT 检查,以筛查肺癌。与常规 CT 扫描相比,低剂量螺旋 CT 的放射剂量更低 (仅为常规 CT 扫描剂量的 1/ 6),更安全。
BY: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韩宝惠
文字内容由《大众医学》为辉瑞指定平台特约定制,文中观点仅代表医生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读者在 遇到健康问题时不可将本文作为自行处理的指导或准则,而仍应咨询临床医生。
肺癌的流行病学
当前,肺癌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近 30 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 465%,我国每年约有 60 万人被确诊为肺癌。由 于早期肺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而当出现咳嗽、痰血等症状时,大 多数肺癌已属晚期。
过去,大多数肺癌患者都是"因症就诊",即出现了咳嗽、胸痛等症状,才 想到去医院就诊。此时,肿瘤大多已侵犯了气管、大血管,甚至胸膜,2/3 的患 者是晚期,大多失去了手术机会,5 年生存率不超过 5%。近年来,随着人们保 健意识的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日益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很多无症 状的早期肺癌患者被及时发现,并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Ⅰ 期肺癌患者甚至可以被治愈。不过在临床上,无法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仍占较 大比例,如何有效控制这些患者的病情,提高长期生存率,是近年来医学界研 究的重点和热点。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03 肺癌的病因学
CHAPTER
吸烟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得多。
吸烟的时间越长、数量越多,患肺癌的风险越高。 吸烟对肺部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戒烟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风险,但需要尽早 戒烟。
空气污染
重要措施。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职业卫生 标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安全意
识。
企业应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 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 套等,减少员工暴露于有害 物质的风险。
遗传筛查与预防策略
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 作用,对于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进 行遗传筛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录
CONTENTS
• 肺癌概述 • 肺癌的流行病学 • 肺癌的病因学 • 肺癌的预防与控制 • 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01 肺癌概述
CHAPTER
肺癌的定义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 素相关,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03 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和生活习 惯与肺癌死亡率密切相关。
肺癌的高危人群
长期吸烟者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者患 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空气污染暴露者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如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等,易患肺癌。
有家族史的人群
家族中有肺癌患者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相 对较高。
职业暴露人群
职业暴露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 接进入肺部,对肺部造成损害 ,引发肺癌。
03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减少职业 暴露可以有效降低患肺癌的风 险。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对肺癌风险因素的研究

流行病学对肺癌风险因素的研究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不断上升。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癌,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以探究肺癌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的风险因素。
一、吸烟吸烟是目前被公认的最重要的肺癌风险因素之一。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肺癌患病率远高于非吸烟者。
吸烟所造成的肺癌风险主要来源于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焦油和尼古丁等。
减少吸烟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二、 passiv从动吸烟被动吸烟也是一个与肺癌发病风险相关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吸烟者的环境中,会导致非吸烟者的肺癌患病率显著上升。
尽管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因此,避免被动吸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也被认为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工业排放物、汽车尾气和室内污染物等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居住在空气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更高。
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四、放射性物质某些放射性物质也被认为与肺癌风险相关。
例如,长期接触放射性氡气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常被固定在地下水源和土壤中,进入室内后会被吸入人体。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氡气环境中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因此,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是预防肺癌的关键。
五、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风险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此外,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了解个体的遗传背景对于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肺癌的发病与多种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的流行病学
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逐年增加, 20世纪初肺癌还是比较少见的疾病,到20世纪末肺癌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期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国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国家。
在许多发达国家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列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列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3位。
28个发达国家公布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例如美国1990年肺癌的新增病例数为15.4万人,死亡人数是14.6万人,居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首位。
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不同人种,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等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在1944年至1966年进行了连续23年的严密对照研究,观察了56个相邻县和3个主要民族的癌症发病率,涉及约400 万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1/3左右。
由于资料的来源详实可靠,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了不同城市、工业区、大海港、农庄、以及不同纬度地区,不同气候带(从温带到热带亚热带),不同的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科学资料,该研究资料作为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研究的缩影及范例。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6个不同地区的男性肺癌标准化发病率总计为47.6/10万,其中白人为53.6/10万,有色人种为48.9/10万,西班牙后裔者为10.3/10万。
白人和有色人种的男性与女性的肺癌发病率之比接近6比1,而西班牙裔男性与女性的肺癌发病率之比约为3比1,显示出种族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在得克萨斯州Paso和Laredo地区,西班牙裔女性的肺癌发病率几乎2倍于白种人女性,而同一地区的西班牙裔男性的肺癌发病率则明显低于白种男性,约为1比2。
我国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的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男性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7.2/10万,女性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16.7/10万。
分别占男性和女性各种癌症发病率的13.15和7.3%。
其高发地区为东北,沿海地区以及各大中心城市。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
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肺癌的死亡率由70年代的7.09/10万上升到90年代初的17.54/10
万,增加了近1倍半;而江苏省近20年来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3.67倍;在抽样调查的74个城市里肺癌的死亡率占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
上海市从1960年至1976年间肺癌的发病率从5.25/10万增长到30.7/10万,上升达6倍。
北京地区和近郊区主要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趋势预测中肺癌1992年分别为33.7/10万及37.6/10万,到2001年将上升到43.1/10万及64.5/10万,远远超过食管癌、胃癌、肝癌及乳腺癌等主要的常见恶性肿瘤而位居首位,且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各大中心城市和一些老工业区,如鞍山、个旧等。
美国癌症协会(ACS )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1992年美国新增肺癌病人约16.8万人,占全部新增肿瘤病人的14.9%;死于肺癌的病人约14万人,占癌症总死亡数的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