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

HPV有许多种类型
根据致癌性分 低危型:涉及HPV-6、HPV-11、HPV-34、HPV-40、HPV42、HPV-43、HPV-44 等常见型别。 高危型:涉及HPV-16、HPV-18、HPV-31、HPV-33、 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8、HPV-73 等常见型别) 。
谢谢观看
90%发生HPV 感染旳妇女可自然清除, 少部分发生连续感染,进而进展为可检出旳宫 颈癌前病变,此过程一般需要数十年。
利用安全有效旳HPV 疫苗可从根本上阻断 HPV传播,是最有效旳宫颈癌预防措施。
WHO推荐各国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各国计划免疫系统,以预防宫颈癌及 其他HPV有关疾病;推荐9~13岁青少年女孩接种HPV疫苗,在条件 允许旳情况下,可将接种范围扩大至青少年女性和年轻妇女;虽然部分国家 (澳大利亚、美国)已为青少年男孩接种HPV疫苗,但WHO并不推荐男 性作为HPV疫苗首选接种人群。
•九价疫苗在四价疫苗旳基础上,再覆盖了HPV31、HPV33、 HPV45、HPV52、HPV58,能预防90%旳宫颈癌。推荐年龄 9~26岁。2023年4 月28 日,国家药监局有条件同意用于预防 宫颈癌旳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即“HPV 疫苗”)上市。 总费用4000多元。
•目前,宫颈癌疫苗旳使用期至少是4年,一般以为使用期在 23年以上。
全世界约75%宫颈癌是由HPV-16 、HPV-18这2种HP V亚型引起,而这2种亚型造成旳宫颈PV18,能够覆盖到70%左右旳宫颈 癌;合用于9~25岁女性,分别在0、1、6月各接种一次,总 费用1800。
•四价疫苗在二价疫苗旳基础上,再覆盖了HPV6和HPV11, 因为HPV6和HPV11还造成了90%旳锋利湿疣;合用于20~ 45岁旳女性,为0、2、6月各接种一剂次,总费用约2500元。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问题在中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癌症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已超过3000万,而每年新增患者大约达到320万。
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当惊人的。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增速超过了其他疾病,成为了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
国内癌症类型主要集中在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等几种类型。
其中,肺癌一直是中国癌症的头号杀手,占据了癌症死亡病例的第一位。
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吸烟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并且还出现了女性吸烟率逐年上升的情况。
此外,肝癌的高发也是中国独有的疾病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在乙肝疫苗普及方面存在不足。
然而,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这主要归因于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育年龄的推迟。
除了高发疾病外,一些罕见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这些罕见癌症类型包括骨肉瘤、白血病和脑瘤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对患者而言,确诊和治疗仍面临很大的困难。
现如今,中国癌症患者的整体治疗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下,中国的医生在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临床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癌症的早期筛查率仍然较低,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癌症的治疗费用也是困扰患者和家属的一大问题。
在中国,很多患者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癌症治疗费用往往非常昂贵,家庭财产可能被耗尽。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癌症治疗费用的补贴力度,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为了提高全民癌症防治意识和健康习惯,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癌症防治政策的宣传教育。
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癌症登记和统计体系,为研究和数据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癌症问题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1989-200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1)

万方数据
主堡I±蝗盘查垫12生!旦墨型鲞筮!翅£!鱼』照型,』!!!垫12.:型:塾:!!:.! 根据《201 1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2008年我国肿 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9.12/10万,死亡 率为184.67/10万‘“。 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数据可以对恶性肿瘤
见表l。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 作指导手册》HJ,以及国际癌症研究所(Intemational
【主题词】肿瘤;发病率;登记;趋势分析;中国
Trend analysis and
projection
of
call婵r incidence in China between 1989 and 2伽曝
C^陋ⅣWan—
qing‘.zHENG Rong-shou。zENG ttong-mei。ZHANG sotllet,ZHAO Ping,HE Cancer Prevemion and
圭垡艘瘪盘查垫12生Z旦蓥丝壹筮!魍!丛!!Q!型:型!垫堡:!丝:堡。丛!:1
・517・
.预防研究.
1989--200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陈万青郑荣寿
【摘要】 曾红梅张思维赵平赫捷
目的探讨中国恶件肿瘤发病的变化规律,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
析1989--2008年全陶肿瘤甓记中心的发病数据.计算每年的发病率和标准化人口年龄结构调整的发 病率。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近2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对数线性回归计算年平均变 化百分比。结果中国髓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从1989年的184.81/10万h升到2008年的286.69110万。 城市发病率从209.33/10万(1989年)上升到307.04/10万(2008年),农村发病率从176.10/t0万 (1989年)上升到269.57/10万(2008年)。近20年来,城乡地区和不同件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呈 显著上升趋势。中阁肿瘤甓记地区恶性肿瘤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保持稳定,城I仃地区每年平均上升 0.5%,农村地区变化不明显。2000年以后,城乡地庆、男性和女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呈明显卜升 趋势。1989--2008年中闭肿瘤登记地区排位居前lO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升高,尤其是肺痛、结 直肠癌、女性乳腺痛和官颈癌。结论1989--2008年中国恶件肿痛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10年 变化尤为显著,人u老龄化是其主要困索。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发病率缓慢上升,肺癌、乳腺癌、结直 肠癌发病率卜-升明显。
论癌症的研究现状

论癌症的研究现状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医学界对癌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介绍当前癌症研究的现状及其带来的希望。
首先,癌症的研究现状可分为两个方面:预防和治疗。
在预防方面,科学家们广泛开展了癌症的危险因素和防控策略的研究。
他们发现,环境因素、遗传突变、病毒感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了解了这些因素后,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癌症的患病风险。
其次,针对癌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它可以通过手术将癌组织彻底切除。
而放射治疗则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其主要适用于局部化的肿瘤。
化疗则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但它通常伴随副作用较大,对健康的损伤也较大。
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了癌症研究的热点。
该治疗方式通过特定药物的靶向作用,直接攻击肿瘤细胞,从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靶向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然而,由于癌症的异质性以及抗药性等问题,靶向治疗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此外,癌症研究还涉及到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为人们深入了解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和死亡提供了基础。
通过研究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科学家们可以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靶点。
免疫学研究旨在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能力。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传统治疗方法的研究外,癌症的基因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可以对癌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而了解癌细胞的突变情况和致病机制。
这一研究领域被称为癌症基因组学,它对于个体化治疗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的分析,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一、本文概述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死亡率、流行趋势、地域分布、影响因素等,以期为胃癌的防控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胃癌的流行趋势,包括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之间的差异。
文章还将关注胃癌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在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将重点讨论胃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保护因素则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可以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将对未来胃癌流行病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中国胃癌防控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全面了解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的本质,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流行病学挑战。
近年来,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饮食习惯不良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更是高居不下。
与此同时,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中国胃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鲜、腌制食品等饮食习惯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现状与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现状与趋势分析》是一篇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文章。
本文旨在通过对最新癌症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解读,揭示中国癌症负担的严重性,理解其背后的复杂因素,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癌症的整体发病和死亡情况,包括癌症的主要类型、地域分布和人群特征。
随后,文章将深入探讨癌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文章将基于现有数据对未来癌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目的是为政策制定者、医疗工作者和公众提供有关中国癌症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全面、准确的信息,以推动癌症防控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二、中国癌症发病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为主要发病类型。
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与中国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吸烟习惯有密切关系。
肝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与肝炎病毒的传播、饮酒习惯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胃癌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与饮食习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西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导致了癌症发病谱的变化。
除了上述主要癌症类型外,其他一些癌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如食管癌、鼻咽癌等。
这些癌症的发病与地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中国癌症发病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和治疗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中国癌症防治研究现状
在癌症防治研究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加大了对癌症防治的投 入,加强了癌症防治专业机构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癌症防治体系。同时, 我国在癌症防治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对一些常见癌症的筛查和早期诊 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型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等。
然而,我国癌症防治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另一方面,癌症防 治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足,制约了癌症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国际经验与启示
世界各国在癌症防治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美国在预防医学体系 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实施戒烟、健康饮食、加强锻炼等健康 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欧洲通过加强癌症筛查、提高公 众的健康意识等
措施提高了癌症防治效果。此外,全球防治癌症的倡议也在积极推进中,为 各国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目前,儿童哮喘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方面,长期吸入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基础。此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 也可用于治疗哮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普及对控制哮喘有重 要作用。
健康教育包括教导儿童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器、合理使用药物、掌握哮喘急 性发作的急救方法等。
2、病因与病理生理
在中国,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 外,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等炎症性疾病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 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
3、地域与种族差异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在中国,东 部地区的患病率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此外,心力衰 竭在汉族、藏族等不同种族之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最新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

最新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全国癌症报告。
该报告详细介绍了全国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治疗进展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癌症的现状和趋势癌症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健康威胁之一,而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报告,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是国内五大常见癌症类型,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不良等因素与这些癌症密切相关。
二、癌症预防和控制措施针对当前癌症形势,报告呼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教育公众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举措被认为是降低癌症风险的重要手段。
此外,报告还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普及癌症筛查技术等建议,以促进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三、研究进展和新治疗方法报告还总结了国内外在癌症研究领域的一系列进展和新治疗方法。
例如,基因治疗、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这些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才能真正在临床中产生广泛应用。
四、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照顾报告还关注了癌症患者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癌症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还给他们的心理和社交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报告呼吁加强癌症患者权益保护,提供包括心理咨询、社会援助和就业帮助等在内的全方位照顾。
五、展望未来最后,报告展望了未来在癌症预防、治疗和控制方面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相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和社会宣传,人们的健康意识将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最新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目前癌症的现状和趋势,呼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l. 25 No.9Sep., 2013化 学 进 展PROGRESS IN CHEMISTRY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Contents1 Introduction2 Cancer statistics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曾红梅 陈万青*(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
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
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
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
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中图分类号: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 1416 ·化 学 进 展第25卷图 1 1989—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率变化趋势Fig. 1 Trend analysis of cancer incidence in cancer registrations of China, 1989—2008 CR: crude incidence rate, ASR:age standardized rate by world populationprevention3.2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for cancer related agencies3.3 Cancer registry and surveillance3.4 Experiences of cancer control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3.5 Nationwide cancer control programs 4 Conclusion and outlook1 引言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癌症进行预防控制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几十年来,随着疾病模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增加,癌症防治面临严峻的形势。
本文概述了我国癌症流行状况及预防控制现状,以期为今后癌症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2 我国癌症流行概况自上世纪起,癌症发病人数日益增加,政府也对癌症日益重视。
我国三次全国范围内的死因调查数据显示,近30年,中国癌症在死因中的构成比由20世纪70年代的10.13%上升至22.32%(表1),死亡率由73.99/10万上升至135.88/10万。
在城市地区,癌症列居全死因的第一位,而在农村地区,列居全死因的第二位[1]。
癌症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与人口老龄化、微生物感染、吸烟、饮食变化、活动减少及肥胖增加等相关[2]。
根据“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及“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结果,研究发现十年间我国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率为285.91/10万,中标率146.87/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癌症死亡率为180.54/10万,中标率85.06/10万,rank 1973—1975表1 全国三次死因调查样本地区死因情况表Table 1 Ranking status of causes of death for three national death surveysall causes mortality rate(1/100 000)proportion(%)rank 2004—2005rank 1990—1992all causes mortality rate(1/100 000)proportion(%)all causesmortality rate(1/100 000)proportion(%)respiratorydisea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ncerinjury/poisoning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95.0884.0673.9956.9653.861234513.0211.5110.137.87.38respiratorydisease cance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jury/poisoning heart disease137.52108.26101.9366.1652.71234522.7917.9416.8910.978.73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respiratory diseases heart diseaseinjury/poisoning 136.64135.8896.2890.2361.511234522.4522.3215.8114.8210.1· 1417 ·曾红梅等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第9期城市地区死亡率低于农村。
位居我国癌症发病前十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淋巴瘤、膀胱癌和甲状腺癌,占全部癌症发病的76.39%。
位居我国癌症死亡前十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瘤和淋巴瘤,占全部癌症死亡的84.27%。
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癌症发病谱和死亡谱略有差异。
肺癌位于城市男性发病死亡第一位;而在城市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最高,肺癌死亡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