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问题在中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癌症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已超过3000万,而每年新增患者大约达到320万。
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当惊人的。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增速超过了其他疾病,成为了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
国内癌症类型主要集中在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等几种类型。
其中,肺癌一直是中国癌症的头号杀手,占据了癌症死亡病例的第一位。
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吸烟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并且还出现了女性吸烟率逐年上升的情况。
此外,肝癌的高发也是中国独有的疾病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在乙肝疫苗普及方面存在不足。
然而,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这主要归因于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育年龄的推迟。
除了高发疾病外,一些罕见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这些罕见癌症类型包括骨肉瘤、白血病和脑瘤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对患者而言,确诊和治疗仍面临很大的困难。
现如今,中国癌症患者的整体治疗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下,中国的医生在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临床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癌症的早期筛查率仍然较低,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癌症的治疗费用也是困扰患者和家属的一大问题。
在中国,很多患者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癌症治疗费用往往非常昂贵,家庭财产可能被耗尽。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癌症治疗费用的补贴力度,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为了提高全民癌症防治意识和健康习惯,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癌症防治政策的宣传教育。
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癌症登记和统计体系,为研究和数据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癌症问题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目前,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是医学和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疾病的不断进步,癌症治疗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到新兴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癌症治疗正在向更加个体化、精准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医学中,癌症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中,个体化治疗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基因检测和分子靶向治疗,希望通过给患者精准的治疗,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
其中靶向治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根本上杜绝癌症的发展和转移。
另外,免疫治疗也是未来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目前,已经有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认可,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免疫治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治疗效果和治疗的持续时间都比较有限,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基因治疗也是未来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希望可以通过改变或修复患者的基因来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尽管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病例和病情数据,科学家们希望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预测和优化,来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

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中国是全球癌症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为315万,死亡人数约为220万。
肿瘤对全球人类带来的威胁正在日益加剧,而中国则是这一全球问题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肿瘤现状1、肺癌:在中国,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死亡最多的癌症。
全国范围内,每年会有大约7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肺癌,而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则达到近60万。
烟草使用和空气污染是导致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2、胃癌和食管癌:胃癌和食管癌也是中国癌症的主要类型,它们分别是我国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胃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华东和华南等地。
二、风险因素1、环境和生活方式:包括烟草、饮酒、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空气污染等,都与肿瘤的发病率直接相关。
2、遗传因素:近年研究证实,某些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3、年龄因素:与年龄有关的肿瘤在中国也占有一定比例,例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
三、未来趋势预测1、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持续上升: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污染问题的加剧,和敬老院老年癌症比例持续上升,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将高速增长。
2、早期检测和筛查将成为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早期发现肿瘤、增强肿瘤的诊断能力,肿瘤早期诊断和筛查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肿瘤发病特点和治疗效果。
3、个性化和精确治疗将逐步发展:未来,个性化和精确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这将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四、应对措施面对中国的肿瘤现状和预测的未来趋势,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化疾病预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肿瘤治疗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提高早诊早治能力,提高肿瘤治疗总体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肿瘤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么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医学专业人员和公众共同努力,联手共筑防癌体系。
2023中国癌症报告

2023中国癌症报告引言癌症是一类具有高度恶性特征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展示了2023年中国癌症的最新数据和趋势,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了对癌症问题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癌症概述癌症是一种由恶性肿瘤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细胞无限增殖和侵袭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的能力。
癌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包括肺、乳房、胃、肝脏、结直肠等。
目前,癌症已经成为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癌症而丧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二、2023年中国癌症发病情况根据2023年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持续增加。
以下是一些主要癌症类型的发病情况:1. 肺癌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23年中国新增肺癌病例超过20万人,其中男性占比较高。
肺癌的高发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2. 胃癌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居于前列。
2023年中国新增胃癌病例约为10万人。
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3. 肝癌肝癌是中国的高发癌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
2023年中国新增肝癌病例达到了15万人,其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肝癌的高发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因素有关。
4.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2023年中国新增结直肠癌病例约为8万人,其中男性占多数。
结直肠癌的高发主要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大肠息肉等因素有关。
5.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23年中国新增乳腺癌病例超过10万人。
乳腺癌的高发与乳腺结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提高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水平,对于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癌症治疗的现状与未来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以恶性肿瘤的形式侵袭人体,给患者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与危害。
尽管人们在癌症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但仍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癌症治疗的现状目前,癌症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手术治疗通常需要配合放疗或化疗进行。
较早期的癌症可通过手术治疗完全摆脱,但是对于晚期的癌症,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肿瘤的体积和数量。
但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化疗是使用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方法,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等方式进行,但由于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化疗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靶向治疗是利用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抗体或基因治疗的方法,以达到有效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靶向治疗精准度较高,对一些特定的癌症有效果很好。
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的方法,通过增强免疫力或重建免疫系统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而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低的副作用。
二、癌症治疗的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癌症治疗也将朝着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进。
以下是一些未来的发展趋势:1.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医学的一个新思路,它是利用多种手段对癌症的发病机制、进展特点、分子表型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基于个体化特点和多层次多因素的信息,实现对癌症的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学的核心是医疗大数据,通过对大规模的个体化健康信息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和安全的方案。
2.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新趋势。
它可以用来修复、删减或插入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癌症患者基因突变的纠正和基因功能的修复。
在理论上,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切除某些癌细胞特定的基因,从而减弱癌细胞的恶性程度。
中国癌症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癌症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的癌症现状和趋势十分严峻。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癌症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目前,常见的癌症类型包括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癌症患者年龄普遍较低,很多患者在40-60岁之间就被确诊为癌症。
导致中国癌症高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大量的吸烟者,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二是高度油腻的饮食习惯,导致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增多;三是环境污染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导致的癌症风险增加。
未来,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预计还会继续上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癌症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对癌症的流行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推广健康教育、提高癌症治疗水平等。
此外,中国政府还致力于加强环境保护和控制环境污染,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总之,中国的癌症现状令人担忧,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能够控制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癌症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癌症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癌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威胁,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罹患恶性肿瘤,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更是高达600万。
癌症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长期致力于的工作,当今全球的癌症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那么,癌症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癌症研究的现状癌症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广泛而细致的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科学家们获得了很多癌症相关的科学信息。
通过观察癌症的形态学,分子学和细胞学等方面,科学家们发现癌症的起源非常复杂。
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一方面,现代医学发展了新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手术切除等。
治疗癌症的普遍方法是使用化疗或放疗抑制癌症的生长。
但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副作用,如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并导致抵抗力下降。
另一方面,现在已经可以设计和生产出针对特定蛋白质的药物,这些药物比化疗药物相对更为安全和有效。
目前癌症治疗通常是使用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现代的科学技术下,医学检测技术也得以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如分子诊断、血液检测、影像学和DNA测序等。
这些新科技的发展为癌症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能和检测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们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患者的癌症,同时也可以帮助研究员更好地分析癌细胞。
癌症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癌症研究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在未来几年内,癌症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领域:1.借助技术进一步了解靶点分子的发现。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科学家们可以更快地发现某些特定癌症的靶分子。
同时,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也可以模拟癌细胞的学习和发展,以便寻找有可能的靶点分子。
2.组织样本数据库建设。
癌症细胞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相似数据。
建设癌症组织样本数据库可以更靠近还原癌症在不同组织中的特征。
这样就可以快速开发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
3.药物研究与开发。
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现状与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癌症发病、死亡现状与趋势分析》是一篇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文章。
本文旨在通过对最新癌症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解读,揭示中国癌症负担的严重性,理解其背后的复杂因素,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癌症的整体发病和死亡情况,包括癌症的主要类型、地域分布和人群特征。
随后,文章将深入探讨癌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文章将基于现有数据对未来癌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目的是为政策制定者、医疗工作者和公众提供有关中国癌症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全面、准确的信息,以推动癌症防控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二、中国癌症发病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为主要发病类型。
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与中国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吸烟习惯有密切关系。
肝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与肝炎病毒的传播、饮酒习惯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胃癌的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与饮食习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西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有关。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导致了癌症发病谱的变化。
除了上述主要癌症类型外,其他一些癌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如食管癌、鼻咽癌等。
这些癌症的发病与地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中国癌症发病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癌症预防、早期筛查和治疗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癌症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4世界癌症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2月3日发表的 《全球癌症报告2014》中称 2012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中国新增和死亡病例 世界第一 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 亚洲男性易发肺癌和肝癌
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中成最高发癌症 2012年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来之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肺、肝、食道、胃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
2014《世界癌症报告》 2014.2.4 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
布 2014《世界癌症报告》 20年后 2014.2.4 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
布 2400万 中国癌症登记年报制度
2006年开始,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样本,原定每5年发布一次,后改为每年一次。
中国癌症年报
每分钟5人死于癌症 每分钟6人被确诊癌症 每7、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近20年 癌症呈现三化二线趋势 发达化 年轻化 老年化 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线”走高的趋势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发达化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因此成为世界上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
亚太地区新增癌症病人占全球45%,死亡人数占全球50% 肺癌死亡率 30年增长465% 中国癌症的整体发病率远低于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 死亡率却远高于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 《全球癌症报告2014》 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财经国家新闻网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发达化 “窮癌”發病率居高不下,“富癌”也增長迅猛,呈现此不消彼又长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年轻化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包括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发病年龄均低于此前年龄。
比如南京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只有17岁(见图表)。
现代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睡眠严重不足、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环境污染是患癌的主要因素。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年轻化 中国抗癌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多见于青壮年。
因为20-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我国年轻人患胃癌人数呈上升趋势,19-35岁的青年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由于胃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超过90%的胃癌病人都是在中晚期才就医的,此时5年生存率小于20%。
事实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目前可达10%左右,早期治疗的治愈率也高达95%。
年轻人精力充沛、体力强,容易忽视身体的不适,也认为做胃镜检查很
麻烦、很痛苦,经常随便吃些胃药或独自“对症治疗”。
同时,医生对年轻人胃癌警惕性也不高,片面认为年轻人很少患胃癌而延误了治疗。
青年胃癌多发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过量吸烟、饮酒和饮食不当都是重要原因。
信息来源:2009/12卫生部、中国抗癌协会等举行的“携手希望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胃癌专题月”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老龄化
在本质上,癌症是人体衰老的结果之一,老化是驱动癌症生长的代谢发动机,这已是科学界的共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一项医学报告就发现:在80岁左右老年人的尸解中,1/4左右的人体内有恶性肿瘤,但这些老人生前都无与病症有关的任何症状。
他们的死亡,也是因于其他疾病或原因而致。
换言之,老年人得癌症,可以看做是一种“自然的事”。
《年报》显示,中国人癌症的发病高峰在75岁~80岁年龄组。
“原先人的寿命没有那么长,癌症还没有来得及发生,人就已经因其他疾病而去世了。
而现在,中国7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了,癌症发生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专家指出,中国人口仍在不断趋于老龄化,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势头还将持续。
目前中国每年癌症的发病率升高3%,总体相比城市发病率要高于农村,主要因素是老龄化,国际的62种恶性肿瘤中大部分在60-70岁后高发。
按照他对天津市肿瘤发病情况统计,40岁年龄段中10万人每年有70个人肿瘤患者,50岁达到150人,70-80岁则高达1000多人。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
前列腺癌在美国男性中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二,一般多发于65岁以上的男性。
前列腺癌的增加,主要就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
中国癌症现状(三化二线)
老龄化
江苏地区癌症报告
资料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中国能否应付未来10年的癌症高发?
未來10年,中國的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仍將繼續攀升。
預計到2020年,中國每年的癌癥死亡總數將達300萬左右,患病總數將達660萬。
10年之內,(癌癥的)發病率持续攀升;10年之後能進入平台期。
目前中國排在第一位的癌癥殺手——肺癌的發病形勢,預計到2033年,
中國人肺癌的發病會出現“井噴”。
——北京腫瘤醫院專家
到2030年,中国肺癌患者数量将增加5倍,届时将有近740万肺癌患者。
肺癌仍是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2012年约新增180万患者并导致159万人死亡。
其中中国约占此类病例的1/3以上。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
中国的总体癌症死亡中,57.4%都是可避免的。
从发病的原因来看,其中慢性感染是导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4%;
占第二位的是主动和被动吸烟,占22.61%;
其次是食用蔬菜、水果不足,饮酒,职业暴露与环境污染等
— 《中国癌症归因分析》
“肺癌患者如果在早期发现,5年存活率是90%,而晚期患者90%都会死亡。
”肿瘤根治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生物疗法、中医、气功 在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眼里,任何一种疗法都如同救命稻草,但癌症治疗往往代价高昂,仅以靶向药物为例,治疗肺癌的易瑞沙一粒药就卖550元;用于乳腺癌的赫赛汀一盒高达15000元。
据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有业介绍,化疗与放疗的科室收入在该院所有科室的排名分别占前三位,如果二者相加,就必然是第一名。
癌症患者的增多令医院的肿瘤科日益火爆。
未来姑息疗法、带癌生活将成为常态
中国能否应付未来10年的癌症高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