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塑料加工助剂简介
PVC木塑原料助剂性能与作用机理

PVC木塑原料助剂性能与作用机理一:常用助剂1:相容剂(偶联剂.交联剂)(加工助剂)2:稳定剂(加工助剂)3:润滑剂(加工助剂)4:发泡剂(功能助剂)5:发泡调节剂(功能助剂)6:增塑剂(加工助剂)7:增韧剂(功能助剂)抗冲击改性剂(功能助剂)8:着色剂(功能助剂)9:阻燃剂(功能助剂)10:加工助剂二:填充料1:三:聚合物1聚录乙烯四:原料中影响木塑复合材料(WPC)性能的因素常见问题挤出过程常见问题1:相容剂(偶联剂.交联剂)作用:1. 化学键合机理:偶联剂在木质纤维界面有可能形成部分共价键2. 润湿机理:偶联剂改善了木质纤维与聚合物之间的润湿作用。
3. 位阻即分散机理:偶联剂降低了物料表面张力,形成位阻效应。
4. 约束层机理:偶联剂在木质材料与聚合物之间形成高度交联的界面区域,该区域的模量介于木质与聚合物之间。
5. 变形层机理:偶联剂在木质材料与聚合物之间产生坚韧、柔韧的层界面。
6. 弱边界层机理:偶联剂消除了木质材料与聚合物之间的弱边界。
7. “分子桥”作用:偶联剂能在木粉与高聚物之间建立起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桥”。
8. 补强作用:偶联剂能提高木塑复合材料多项机械强度,有些参数可高达300%。
以上所列举的偶联剂的作用与机理并不是说随便哪一种偶联剂都能全部具备,但偶联剂是具有两种结构的化学物质是肯定的。
它们分子中的一部分官能团可与高分子材料中的分子链进行化学反应或是物理缠绕。
另一部分官能团可与填充物中的粉体表面反应,形成键合,从而达到“偶联”作用。
改善木塑界面结合,降低基体黏度,提高交联,减少吸水度,促进分散,提高强度,保持机械性能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丙烯酸树脂、铝酸酯、钛酸酯、硅烷氧基、硼酸酯等木塑复合材料是高填充的材料,而亲水性的木质材料与的疏水性的聚烯烃相容性比较差,影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此外,氢键的作用也导致木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增强,从而影响木纤维在塑料基体中的分散。
因此,在木塑复合材料的研制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使木质材料和塑料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
PVC型材常用助剂及配方设计

PVC型材常用助剂及配方设计常用的PVC型材助剂有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助剂的作用和配方设计。
1.稳定剂:稳定剂是防止PVC型材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分解和颜色变化的重要助剂。
常用的稳定剂有铅盐类、锰盐类、有机锡类等。
通常稳定剂的含量为2-4%,具体配方设计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2.增塑剂:增塑剂是为了改善PVC型材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而添加的。
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绿原酸酯等。
增塑剂的含量一般在20-40%,具体配方设计根据所需的柔韧性和加工方式来确定。
3.润滑剂:润滑剂是为了提高PVC型材的流动性和降低摩擦系数而添加的。
常用的润滑剂有聚乙烯蜡、硬脂酸酯等。
润滑剂的含量一般在0.5-2%,具体配方设计根据所需的加工性能和表面光滑度来确定。
4.填充剂:填充剂是为了提高PVC型材的强度、硬度和降低成本而添加的。
常用的填充剂有碳酸钙、滑石粉等。
填充剂的含量一般在10-30%,具体配方设计根据所需的强度和硬度来确定。
5.着色剂:着色剂是为了给PVC型材增加颜色和美观性而添加的。
常用的着色剂有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等。
着色剂的含量一般在1-5%,具体配方设计根据所需的颜色和色泽来确定。
此外,还可以添加其他的助剂,如泡沫剂用于生产泡沫PVC型材、阻燃剂用于提高PVC型材的阻燃性能等。
配方设计需要考虑到助剂之间的相容性、加工工艺和最终产品的使用要求。
通过调整不同助剂的含量和比例,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PVC型材。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不断改进,以提高PVC型材的性能和加工效果。
pvc加工工艺及常用助剂汇总

pvc加工工艺及常用助剂汇总配方设计的原则配方设计是以下三个方面性能的平衡1、材料的加工性能。
1.熔体的粘度.2. 热稳定性.3. 流变性和润滑性.2、制品的性能。
1. 力学性能.2. 热变性温度.3. 透明.4. 耐候.5.阻燃.6. 其它.3、经济性。
1. 配方的价格.2. 配方和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配方的设计原理和各类助剂的特点PVC塑料配方主要由PVC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添加剂按功能又分为:增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加工改性剂、冲击改性剂、填充剂、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着色剂、发泡剂等。
在设计PVC配方之前,首先应了解PVC树脂和各种添加剂的性能。
原料与添加剂PVC树脂生产PVC塑料的树脂是聚氯乙烯树脂(PVC),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产量仅次于PE,居第二位。
PVC树脂的类型:一、悬浮法树脂:1、紧密型悬浮法树脂2、疏松型悬浮法树脂二、本体法树脂三、乳液法树脂PVC树脂由于聚合中的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疏松型(XS)和紧密型(Ⅺ)两种。
疏松型粒径为0.1—0.2mm,表面不规则,多孔,呈棉花球状,易吸收增塑剂,紧密型粒径为0.1mm以下,表面规则,实心,呈乒乓球状,不易吸收增塑剂。
目前使用疏松型的较多。
聚氯乙烯树脂粉料粒子实际上是许多PVC微细粒子以物理方式粘结在一起的聚集体,这种粒子通常以聚合初期形成的尺寸仅为0.1—0.8μm的原生初级粒子为基础,含有若干由初级粒子聚合后尺寸为2--10μm的聚集粒子所组成.悬浮法PVC粒子中微细粒子的名称和尺寸范围PVC的性能PVC粉末为一种白色粉末,密度在1.35—1.45g/cm3之间,表观密度在0.4-0.5g/cm3。
视增塑剂含量大小可为软、硬制品,一般增塑剂含量0-5份为硬制品RPVC UPVC,5-25份为半硬制品,大于25份为软制品 SPVC。
PVC是一种非结晶、极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纯PVC一般须在160—2100C时才可塑化加工,由于大分子之间的极性键使PVC显示出硬而脆的性能。
PVC加工助剂系列产品简介

PVC加工助剂系列产品简介PVC加工助剂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
PVC加工助剂的基本功能就是改进PVC 的加工性能,促进PVC混合料的塑化,以便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获得塑化良好的物料,提高制品的质量。
我们针对不同产品的需要,开发了以下五种类型的加工助剂。
1、通用型:促进物料的塑化。
2、润滑型:除促进物料塑化外,兼有金属剥离的作用,防止熔体与金属表面的粘连,延长开车周期。
3、光亮型:除促进物料塑化外,能显著增进制品的表面光亮度,适宜于对表面光洁度需要较高的制品。
4、超强塑化型:促进物料塑化的能力高于其它类型,适宜于难以塑化的物料配方,例如碳酸钙组份高、润滑剂用量大或添加碳黑、纤维等改性剂的配方。
5、超强熔体强度型:除促进物料塑化外,还能大幅度地增加物料的熔体强度,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延长生产周期,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适宜于碳酸钙含量高(大于wt30%)的制品。
一、促进塑化机理无论哪一种PVC的加工形式,均需使PVC混合料均匀地得到塑化,只有塑化均匀良好的物料,其制品才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机械性能。
但与其它通用塑料相比,无增塑PVC只有在较高的温度和剪切条件下才能塑化,但高温下PVC很容易分解,为保证均匀塑化,提高硬PVC制品的质量,应在尽可能低的加工温度和尽可能大的剪切力下,使物料塑化。
一般来说PVC加工助剂必须具有下列特性,才具有促进塑化的功能。
1、熔融温度低于PVC,在加工过程中先于PVC熔化。
2、因其与PVC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加工过程中熔化后可以粘连PVC粒子,增加内摩擦,提高剪切扭矩,产生内热,使物料中的温度分布均匀,塑化程度均一,从而促进了PVC物料的均匀塑化。
3、加工助剂具有足够大的分子量,在加工过程中增大了熔体粘度(或强度),提高了熔体压力,防止物料的打滑现象从而提高了剪切扭矩,使熔体和金属表面的摩擦热大幅度上升,促进了PVC混合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和塑化程度。
二、使用方法加工助剂ACR的本质为固体增塑剂。
PVC型材常用助剂及配方设计(五)

PVC型材常用助剂及配方设计(五)2、金属皂类既是优良的热稳定剂,又是一种润滑剂,其内、外润滑作用兼有,不同品种侧重稍有不同,润滑性以硬脂酸钙、硬脂酸铅为最好。
3、脂肪族酸胺包括单脂肪酸酰胺和双脂肪酰胺两大类,单脂肪酸胺主要呈内润滑作用,主要品种包括乙基双硬脂酰胺、N,N·亚乙基双蓖麻醇酸酰胺等。
4、脂肪酸类如硬脂酸,是仅次于金属皂类而广泛应用的润滑剂,可用于PVC,用量少时,起内润滑作用;用量大时,起外润滑作用。
硬脂酸的加入量低于0.5份。
5、脂肪酸酯类(1)硬脂酸丁酯,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在PVC中以内润滑为主兼具外润滑作用,用量0.5—1.5份。
(2)单硬脂酸甘油酯,代号GMS,外观为白色蜡状固体,为PVC优良内润滑剂,对透明性影响小,加入量低于1.5份,可与硬脂酸并用。
(3)酯蜡和皂化蜡,主要指以褐煤蜡为主要原料、经漂白等工序制成的后序产品。
漂白蜡有S蜡和L蜡,皂化蜡有0蜡和OP蜡。
主要用于HPVC,用量0.1-0.3份。
6、脂肪醇类硬脂醇,外观为白色细珠状物,起内润滑作用,透明好,在PVC中用量0.2-0.5份。
还可用于PS中。
如季戊四醇,作为PVC高温润滑剂,用量0.2-0.5份。
加工改性助剂1、加工助剂的作用原理由于PVC熔体延展性差,易导致熔体破碎;PVC熔体松弛慢,易导致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及鲨鱼皮等。
因此,PVC加工时往往需要加人加工助剂,以改善其熔体上述缺陷。
加工助剂为可以改善树脂加工性能的助剂,其主要作用方式有三种:促进树脂熔融、改善熔体流变性能及赋予润滑功能。
·促进树脂熔融:PVC树脂在加热的状态下,在一定的剪切力作用下熔化时,加工改性剂首先熔融并粘附在PVC树脂微粒表面,它与树脂的相容性和它的高分子量,使PVC粘度及摩擦增加,从而有效地将剪切应力和热传递给整个PVC树脂,加速PVC熔融。
·改善熔体流变性能:PVC熔体具有强度差、延展性差及熔体破裂等缺点,而加工改性剂可改善熔体上述流变性。
PVC加工助剂-ACR的应用和有效的把产品卖给客户

ACR 学习资料整理一、产品分类ACR 抗冲改性剂ACR 抗冲改性剂的结构,核-壳结构的ACR 抗冲改性剂含有丙烯酸酯类交联弹性体组成的核,核外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组成的壳。
PVC/ACR 制品冲击强度较高,表面光洁,耐老化性能优良。
通常硬质聚氯乙烯户外制品多用ACR 抗冲改性剂。
丙烯酸类交联弹性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耐候性和高抗冲能力。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用主要体现在:与PVC resin 的相融性,提高流动性。
ACR 加工助剂1.ACR 加工助剂根据原材料可以分为如下三类:(1)纯酯加工助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
(2)苯乙烯加工助剂:苯乙烯和丙烯腈(3)苯乙烯,丙烯腈,双甲酯。
2.ACR 润滑剂:175系列产品原料:甲酯和苯乙烯此产品为低分子量的产品主要可以改善熔体的加工性能,金属热脱模,减少熔体破裂以及提高加工效率。
分子量低与PVC 的相融性不好,附着于pvc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
3.ACR 发泡调节剂产品的档次主要划分依据高档次产品: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低档次产品: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
此产品为高分子量的产品主要用于pvc发泡领域,包括异型材,管材芯层发泡和发泡片材等。
二、误区:1.产品牌号和档次划分的标准(1)产品的牌号是通过产品的用途,通过原材料的配比划分的,因此价格也是有略微的差别。
(2)跟CPE 一样,填充物含量的增加,必然会影响产品价格。
这里的填充物,不仅仅局限在钙粉上,可以是其他软单体含量部分取代BA含量,或者添加PVC RESIN 等。
2.指标的概念ACR 所有产品的指标均为物理指标。
Bulk Density:表观密度:指的是产品的颗粒形态(越大越好)为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一个参考数值比如:0.48g/cc 表示480KG/M3Particle size 粒径;主要用生产过程中产品过振动筛(比如40目)时候的通过率来表示。
pvc加工助剂

Shanghai Zhehua Chemical Materials Co., Ltd.1 塑料加工助剂一、产品简介PVC制品工业配方体系通常要填充大量的无机粉体,尤其是碳酸钙。
由于碳酸钙成份差异、颗粒粒径分布难以控制、吸油值和比表面积波动等因素导致PVC加工流动性差、塑化性能不好。
使得PVC制品加工过程稳定性差,批次间PVC制品质量不稳定、波动大,尤其是PVC制品力学性能波动异常大。
碳酸钙企业通常选用硬脂酸、铝酸酯、钛酸酯等偶联剂加以处理,以改善碳酸钙的亲油性。
但传统偶联剂多的亲油链段为烷烃基,与PVC相容性差,延迟PVC塑化,反而影响PVC的加工性能且损伤PVC的力学性能。
CA-40是一类丙烯酸酯聚合物,是PVC的高效塑化助剂,而且与PVC相容性极好,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PVC的塑化性能,改善PVC熔体流动性,还赋予PVC制品更高的力学性能。
CA-40处理的CaCO3粉体,可以完全消除碳酸钙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PVC制品加工过程的波动和PVC制品力学性能异常劣化。
CA-40用于处理CaCO3,应用于PVC制品中,可以促进CaCO3粉体与PVC 熔体的高效熔合,实现CaCO3颗粒界面与PVC强效的粘接性,改善PVC的塑化性能和PVC熔体的加工流动性,提高PVC制品表面光泽,极大地提高PVC制品的冲击韧性、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
尤其对难以分散的纳米碳酸钙特别有效。
二、产品特点CA-40加工助剂不同于传统硬脂酸、钛酸酯、硼酸酯、铝酸酯等偶联剂,它具有如下特点:•完全消除碳酸钙企业产品批次间生产因素引起质量的波动;Shanghai Zhehua Chemical Materials Co., Ltd.2 •赋予CaCO3更优异的PVC塑化性能和PVC加工流动性;•更高的PVC制品表面光泽;•更突出的PVC环刚度、拉伸性能、冲击韧性和抗撕裂强度等力学性能;•在PVC制品中更高的碳酸钙填充量。
特别是对于难以分散的纳米碳酸钙,赋予纳米碳酸钙在PVC制品优异的分散性、加工流动性和优秀的塑化性。
聚氯乙烯添加剂简介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实现工业化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通用型热塑性塑料。
纯聚氯乙烯树脂的分解和塑化温度极为接近,当加热到130℃-140℃时,就会发生分解,放出氯化氢,所以用纯聚氯乙烯树脂是不能加工制造塑料制品的,必须加入各种助剂,改善聚氯乙烯性能,才能获得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各种制品。
因此,聚氯乙烯配方设计是聚氯乙烯制品加工的前提和重要工序。
相比其它塑料品种,聚氯乙烯是配方最复杂,所用助剂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塑料。
热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以及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等常用助剂,在大多数聚氯乙烯配方中均能见到,而且针对这些助剂的作用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给出了大量的深刻论述。
这里不再重述。
为使聚氯乙烯获得更加优异的性能,适应更严峻的应用环境,拓宽聚氯乙烯的应用领域,在一些聚氯乙烯配方中有时还往往添加部分非常用助剂,如抗静电剂、阻燃剂、抗氧剂等。
本文对这些助剂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为大家进行聚氯乙烯配方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抗氧剂抗氧剂是一种能抑制和延缓聚合物材料氧化和降解的化学助剂,其作用机理复杂。
根据抗氧剂所具有的官能团可将它们概括的分为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
它们的作用是:主抗氧剂靠束缚自由基而中断链式反应;辅助抗氧剂或称预防性抗氧剂是破坏氢过氧化物的,这是产生自由基的根源。
由于大部分聚氯乙烯的降解过程是离子化过程,故只在考虑有自由基降解时,才使用主抗氧剂。
因为氧能加剧聚氯乙烯的热,光降解历程,高温下增塑剂的氧化也很快,氧化后的增塑剂会使相容性下降,“挥发度”增大。
所有这些破坏作用,使聚氯乙烯制品性能迅速下降,并会有气味产生。
聚氯乙烯在氧化过程中一旦生成了双键,其后的氧化过程就和其他不饱和聚合物一样了。
为了防止和缓解聚氯乙烯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老化,提高聚氯乙烯制品的应用质量,在某些配方中应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
聚氯乙烯对抗氧剂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聚氯乙烯配方中大多没有抗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加工助剂在不同加工方式中的应用特点
加工助剂的作用原理:PVC熔体延展性差,易导致熔体破碎;PVC熔体松弛慢,易导致制品表面粗糙、无光泽及鲨鱼皮等。
因此,PVC加工时往往需要加入加工助剂,以改善其熔体的上述缺陷。
加工助剂为一类可以改善树脂加工性能的助剂,其主要作用方式由三种:促进树脂熔融、熔体流变改性及赋予润滑功能。
1. 促进树脂熔融PVC树脂在剪切力下加热时,加工改性剂首先熔融并粘附在PVC树脂微粒表面,基于其与树脂的相容性及高分子量,使PVC 粘度及摩擦增加,从而有效地将剪切应力和热传递给整个PVC树脂,加速PVC
熔融。
2. 熔体流变改性PVC熔体具有强度差、延展性差及熔体破裂等缺点,而加工改性剂可改善熔体上述问题。
其作用机理为:增加PVC熔体的粘弹性,从而改善离模膨胀和提高熔体强度等。
3. 赋予润滑性加工改性剂与PVC相容部分首先熔融,起到促进熔融作用;而与PVC不相容部分则向熔融树脂体系外迁移,从而改善脱模性。
常用加工助剂品种
ACR类,ACR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国内ACR产品有ACR-201、ACR-401
等品种。
ACR-201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酯的接枝共聚物,外观为白色粉末,加入PVC中可改善其熔体强度和熔体延展性。
ACR-201主要用于硬质PVC异型材、管材、瓶类及片材,用量为~2份。
ACR-401,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及苯乙烯四种单体共聚而成,属于核-壳共聚物,在PVC中的加入量如下:
PVC制品ACR-401添加量(份)透明厚片(~1mm)2~3
透明薄片(~0.1mm)~
硬管~2
板材2~3
地板8~10
异型材5~9
低发泡硬质品3~8
AMS类,AMS系α-甲基苯乙烯的低聚物,其六聚体又称为M-80,它无毒且透明性好,可改善PVC的加工流动性及制品光泽。
AMS可用于PVC硬制品,在硬管中加入2~5份,透明片中加入3份,地板中加入10份。
P83为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物,其表面经PVC乳液处理后,可用作加工助剂,加入量可达20份左右。
820-G是由氯化石蜡与氧化聚丙烯—乙烯通过自由基接枝而成的,它可改善PVC 的加工流动性,光泽及手感,加入量可达5~10份。
挤出加工
1.干流性好
2.熔融更快更柔和
3.改善稳定剂和润滑剂的性能
4.较低的加工温度
5.加速熔融,防止熔体破裂
6.挤出物平滑、有光泽
7.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注塑加工
1.在料斗中干流性好
2.熔融更快更柔和
3.改善稳定剂和润滑剂的性能
4.更高的注射速度
5.使使用更高的树脂型号有可能
6.制品表面平滑、有光泽
7.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压延加工
1.有较高的压延速率
2.熔融更快更柔和,产生更均匀的熔体
3.加速熔融,虽然粘辊,但保证能从辊上容易地分离下来4.压延产品表面平滑、有光泽
5.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吹塑成型
1.熔融更快更柔和
2.较低的加工温度
3.加速熔融、产品表面平滑
4.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5.更好的印刷性能
软质和硬质泡沫塑料
1.泡沫更细而更分散
2.泡孔更均匀
3.减小泡沫密度
4.更光洁的表面
5.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
热成型
1.更高的光洁度
2.提高强度
3.更一致的壁厚
4.更宽的加工范围5.更好的印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