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的神经内科临床应用-程鹏资料

合集下载

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A型肉毒毒素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

因其肌肉化学性去神经支配效应可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抽动障碍、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和痉挛性脑瘫;因其植物神经系统效应可用于治疗多涎病症和多汗证;因其镇痛效应可用于治疗各种头痛和神经痛,故A型肉毒毒素已逐渐成为神经科领域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the range of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continues to expand. Because botulinum toxin type A produces partial chemical denervation of the muscle resulting in a localized reduction in muscle activity,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hemifacial spasm, idiopathic blepharospasm, oromandibular dystonia, spasmodic torticollis, tic disorder, limb spasticity after stroke and spastic cerebral palsy. In addition, it has recently begun to show some benefit in the control of hyperhidrosis ang excessive salivation disease on account of its effects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t may also prove useful in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headache and neuralgia owing to its analgesic effects. Therefore, botulinum toxin type 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atment option in the field of neurology.[Key words] Botulinum toxin type A;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pplication progress肉毒毒素(botulinium toxin,BTX)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细菌外毒素,共有8个血清型(A、B、Cl、C2、D、E、F、G)。

肉毒毒素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肉毒毒素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肉毒毒素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随着世界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后,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治疗手段也逐渐增多,肉毒毒素A早期广泛用于美容外科领域。

近年来,肉毒毒素A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和治疗也得到了关注。

本文主要是针对肉毒毒素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肉毒毒素A;神经病理性疼痛;吗啡肉毒毒素A肉毒毒素A(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它是由致命的肉毒杆菌分泌而出的细菌内毒素,它是由厌氧菌产生的[1]。

早在30年前人们使用肉毒毒素A是用于临床治疗,比如像运用于美容外科和肌张力治疗障碍领域[2-3]。

而然近些年来,也发现BTA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头痛、关节疼痛等[4]。

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它以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 )、痛觉过敏(hyeralgesia)、异常性疼痛(allodynia)为特征。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系统的失能、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离子通道的改变[5],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由于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不明,主要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局部用药、射频等方法治疗。

1.肉毒毒素A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Liu等[6]报道在临床上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患者,皮下给予肉毒毒素A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 AS)是逐渐降低并持续了52天。

最近Xiao L等[7]的一项临床报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皮下给予BTX-A与安慰剂和利多卡因注射液皮下治疗比较,患者注射BTX-A后V AS明显下降以及睡眠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枢疼痛综合征Jabbari[8]是临床上第一个有效的报道BTX-A能有效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

A型肉毒素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A型肉毒素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 疑似中毒者监护生命体征,尽早做好营养和呼吸支持治疗。 ● 最好在暴露于毒素24h内使用抗毒素,病程超过48h抗毒素效果减退,应尽早使用。抗毒素可采用
马源性七价抗毒素血清等,使用前需行血清敏感试验,过敏者需脱敏处理。
长期疗效和免疫耐受
● 少数患者长期治疗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情况,排除治疗方案是否恰当、肌肉选择是否准确、注射剂 量是否充分后考虑继发性无应答的可能性。
●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注射定位方法有4种: ● 1)徒手定位 ● 2)电刺激定位 ● 3)肌电引导 ● 4)超声引导
肉毒毒素治疗领域适应征及推荐级别
眼睑痉挛(B级) 偏侧面肌痉挛(B级) 颈部肌张力障碍(A级) 喉肌肌张力障碍(B级)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C级)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上肢痉挛状态(A级) 脑性瘫痪后上肢痉挛状态(A级)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下肢痉挛状态(A级)
肉毒素制品复溶
氯化物注射液加量 (ml)
1.25ml
复溶后A型肉毒毒素 50
4
浓度(单位/0.1ml) 100
8
2.0ml
2.5
5
2.5ml
2
4
5.0ml
1
2
10.0ml
0.5
1
加氯化钠注射液后,轻轻振荡至 完全溶解。毒素复溶后立即使用, 义可置2-8℃冷藏保存4小时内使 用。
肉毒毒素注射引导技术
Hennenlotter等人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当患者在皱 眉肌肉中接受肉毒毒素后模仿愤怒表情时,左侧杏仁核的 活动会降低。
肉毒素注射禁忌症
● 1.已知对A型肉毒素及配方中任一成分过敏者; ● 2.过敏性体质者; ● 3.推荐注射部分感染者; ● 4.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Lambert-Eaton综合征,运动神经病,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肉毒毒素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它在皮肤科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肌肉紧张或疼痛性疾病,以及一些皮肤疾病。

本文将介绍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在皮肤科,肉毒毒素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紧张或疼痛性疾病,如头痛、偏头痛、颈痛、背痛、腿痛等。

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效果。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肉毒毒素治疗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除了治疗肌肉疼痛性疾病外,肉毒毒素在皮肤科还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如腋臭、多汗症、皮肤松弛、皱纹等。

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汗腺分泌,达到治疗腋臭和多汗症的效果;同时,肉毒毒素还可以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再生,改善皮肤松弛和皱纹等问题。

肉毒毒素在皮肤科应用的优势在于其见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

然而,肉毒毒素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维持时间短、免疫原性强、剂量难以掌握等。

对于一些皮肤疾病,如黄褐斑、痤疮等,肉毒毒素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明确。

未来,我们期待肉毒毒素能够用于治疗更多种类的皮肤疾病,并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针对肉毒毒素的免疫原性,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另外,对于肉毒毒素的剂量掌握方面,也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

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迅速,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肌肉紧张或疼痛性疾病以及皮肤疾病。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肉毒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安全。

近年来,肉毒毒素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在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方面引起了广泛的。

本文将探讨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的优势、限制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具有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导致肌肉松弛和痉挛缓解。

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进展

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进展

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2-09-27T07:51:27.4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1期作者:赵月李国春通讯作者[导读]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进展赵月李国春通讯作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一般表现为躯体一侧出现节段性分布的簇集性红斑、水疱,同时伴有较为剧烈的疼痛感。

带状疱疹一般持续2~3周,病程持续较长,且在结痂后会存在暂时性色素沉着。

临床治疗主要目标是促进皮疹愈合,治疗目标临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常见药物包括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药、抗病毒药以及局部外用药等[4]。

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研究人员发现不仅需要缓解患者的感染状况,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方式消除患者的疼痛感。

在以往的治疗环境中,医务人员将肌肉注射维生素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这一治疗方案不仅过程缓慢并且疗程较长,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在接受长时间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无法得到缓解,然后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感的治疗方式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A型肉毒素;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方案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一般表现为躯体一侧出现节段性分布的簇集性红斑、水疱,同时伴有较为剧烈的疼痛感[1]。

引发带状疱疹[2]。

一般持续2~3周[2],病程持续较长,且在结痂后会存在暂时性色素沉着。

临床治疗主要目标是促进皮疹愈合,治疗目标临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常见药物包括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药、抗病毒药以及局部外用药等[3]。

红外线治疗仪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治疗仪器,红外线治疗仪通过对患者进行照射刺激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来对患者的神经进行干预,进而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消除患者由于带状疱疹而引发的神经痛,进而起到缓解患者疼痛感的效果。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毒素有其消极的一面,是人类安全的大敌,但是,以毒攻毒,自古有之。

在了解了毒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后,人类开始用毒素来作为有效药物。

最明显的例子是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1980年,Scott首次将肉毒毒素注射入人眼肌,治疗斜视,代替了以前的手术治疗,成功纠正了眼位,开始了将其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探索。

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局批准A型肉毒毒素作为新药投产,用以治疗12岁以上人的肌肉紊乱性斜视、偏侧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还可用于许多其它肌张力障碍和运动失调等疾病的实验性治疗。

1993年我国同类产品问世,在国内开辟了一个新的毒素应用领域。

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约50%重获正常的或接近正常的视觉功能。

用此法治疗后,15%-50%的患者出现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局部痛胀感、睑外翻和眼部刺激症状等副作用,但轻微、短暂,且均可恢复。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有效率为53%-90%,其伴随症状如震颤、肌痛等也得以缓解。

起效时间平均为一周,症状改善的期在3个半月,大约持续6周。

副作用为注射部位及周围疼痛、颈肌无力、吞咽困难、恶心等,以吞咽困难最常见,多数副作用在停药两周内自愈。

当然FDA批准的A型肉毒结晶毒素必须有严格的质量规范。

对可以配成药物并用于肌肉注射的A型肉毒毒素,如果使用浓度过高,发生副作用则后果更为严重。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目前治疗痉挛性发音困难的最有效的方法。

注射点选择声带,声音症状改善率80%-100%,副作用包括短暂的发音弱、声嘶及抽气。

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震颤肌肉的4-6个不同解剖学位点。

治疗后所有患者功能中等程度或显著改善,67%的患者震颤幅度下降。

还有一些与不自主肌肉震颤有关的其它疾病也可用肉毒毒素治疗,这包括手震颤、喉肌力障碍、因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中风后的肢体肌肉痉挛、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腿痉挛和脑瘫儿童的痉挛状态。

多点微量皮内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多点微量皮内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持续1个月以上时间。

疼痛性质可分为烧灼痛、刺痛、刀割痛,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常伴有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出现PHN的几率达27%~68%[1]。

目前有较多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超激光照射、神经阻滞、离子电透入、射频治疗等。

但40~50%的PHN患者对各种治疗措施缺乏敏感性[2]。

近年来国内、外均报道应用A型肉毒毒素(BTA)皮下注射能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

但临床上发现额部、眼周、颊部等部位行皮下注射BTA时出现肌肉麻痹导致的眼睑下垂、口角歪斜、表情不自然等并发症[5]。

我科采用多点微量皮内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PHN病人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2岁~92岁(68.60±5.23岁);病程最长的8个月;疱疹出现的部位:头面部16例,颈肩部及上肢4例,胸腹部10例,腰及下肢8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脑血管意外5例,合并肿瘤7例。

纳入标准:①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已治愈1个月以上;②已治愈皮损区有剧烈的、顽固的疼痛;③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神经疼痛处。

排除标准:①出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②对A型肉毒素成份过敏者或不适宜注射者;③重症肌无力者。

1.2 治疗方法先了解皮肤出现疱疹区域,分析受损神经及其支配的感觉范围。

在痛觉敏感的皮肤区域作出注射点标记。

一般100cm 区域需要标记100点,每点间隔1cm。

用利多卡因软膏外涂皮肤表面麻醉半小时。

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含100 UA型肉毒素(100U,兰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050405),使用1 mL的注射器行真皮深层注射,每点0.25U。

注射后不能用力按摩。

1.3 疗效评价(1)采用长海痛尺标准进行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分为无痛;轻度疼痛(1分~3分):可忍受,不需止痛药,能正常生活和睡眠;中度疼痛(4分~6分):不能忍受,需服止痛药、止痛药能暂时缓解疼痛,影响睡眠和工作;重度疼痛(7分~10分):难以忍受,止痛药无效,发作时不能睡眠和工作。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治疗的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治疗的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治疗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20-12-09T08:27:12.47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3期作者:李晓霞[导读] 不同剂型及剂量有不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此次通过不同剂量BTX-A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乐山 614100)【摘要】目的:通过对偏侧面肌痉挛采用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自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46例,随机分为病例组(24例)及对照组(22例);两组A型肉毒毒素(BTX-A)浓度均为25U.ml-1;病例组部分治疗部位剂量>对照组,但在参考治疗范围内。

治疗前行Cohen分级及对注射肌肉进行评估;治疗后再次评估Cohen分级及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注射1个月后观察,病例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3%。

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

两组患者均在注射后2~4天起效,治疗1个月后Cohen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及1月后其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比较:病例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作用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流泪、闭目无力、口角歪斜、眼睑下垂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TX-A可以明显改善偏侧面肌痉挛;高剂量BTX-A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偏侧面肌痉挛;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3-0020-03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spasm Li Xiaoxi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Leshan People's Hospital, Leshan,Sichuan 61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 in the treatment of lateral facial spasm.Methods 46 patients with lateral facial spasm from department of neurology,leshan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centration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 in both groups were 25U.Ml-1.In the case group,the dose of>at some treatment sites was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within the range of reference treatment.Cohen grading before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of injected muscle; Cohen grading was assessed again after treat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1 month observatio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in the case group and 86.3%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0.68,P>0.05),as shown in table 1.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began 2~4 days after injection,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week after treatment and 1 month after Cohen score (P<0.05),as shown in Table 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mainten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week and 1 month after treatment:the onset time of the case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duration of drug action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dverse reactions:the incidence of tearing,eye closure,mouth Angle askew and eyelid droo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Different doses of btx-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ateral hemifacial spasm.High dose btx-a has fast effect and long maintenance time,but the adverse reaction is large.Therefore,different doses should be selected for different patient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Botulinum toxin type A; Lateral Hemifacial spasm; Clinical observation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常见以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间断性发作性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非肌张力障碍性的运动障碍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后肩痛
骨关节炎
带状疱疹后神 经痛
神经根性疼痛
臂丛神经损伤 后疼痛
复杂区域疼痛 综合征
放疗后颈痛
偏头痛
眼肌、面肌痉挛
痉挛性斜颈
肉毒毒素注射步骤
Step 1
Step 2
Step3
Step 4
Step 5
Step 6
肉毒毒素临床 应用
明确注射目标
射药物
2016 AAN实践指南: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颈部肌张力障碍、 成人痉挛和头痛
美国神经病学学 会(AAN,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2016最新指南
FDA批准上市
的肉毒毒素种 类
肉毒毒素疗效 临床证据更新
That’s All Thank you!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肉毒毒素的神经内科临 床应用
程鹏
内容提要
肉毒毒素概述 肉毒毒素的神经内科临床应用 指南更新
概述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
不同的菌株产生不同亚型的神经毒素
分为 A、B、C、D、E、F、G等7个抗原型, 其中A型毒力最强,是导致 肉毒中毒(Botulism)的原因
肉毒毒素的经 典作用机制
BTX-A对神经-肌肉接头的可逆性阻断
A) 结合:结合至运动或交感神经的“受体”部位, B) 内吞:进入神经末端后酶成分活化; C) 阻断:裂解SNAP-25蛋白,阻止SNARE蛋白合成,抑制
乙酰胆碱的释放。
肉毒毒素的作 用机制
肉毒毒素阻滞位点
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 躯体运动神经元
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术的适应症:成人保守治疗无效的逼 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SD)治疗。
BTX-A尿道内括约肌或膀胱颈注射术的适应症:成人保守治疗 无效的逼尿肌无反射、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尿道内括约肌(膀 胱颈)松弛障碍或痉挛、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等治疗。
网球肘
通过降低肌肉张力起到镇痛作用
颈痛
腰痛
梨状肌综合征
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前出现 疼痛为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 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 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 疼痛明显,但超过60°以后,梨 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 减轻。
梨状肌紧张试验:患者仰卧位于 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 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 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 疼痛随即缓解,即为阳性
排除禁忌症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
• 适应症, 预期治疗 效果?
• 肌痉挛与 肌挛缩的 鉴别?
• 运动学 分析
• 靶肌肉 的确定
• 徒手定位技术 • 电刺激定位技术
• 肌电图引导定位 技术
• 超声引导定位技 术
• 进口:A 型 肉毒素保妥 适BOTOX®
• 国产: A 型 肉毒素(兰 州衡力)
注射后 康复训练
Α-梭外肌-收缩减少 γ–梭内肌-传入信号减弱
对副交感神经元的作用 内脏运动神经元
内脏平滑肌收缩减少 腺体分泌减少
对感觉神经的止痛效果 痛觉感受器
内容提要
肉毒毒素概述 肉毒毒素的神经内科临床应用 指南更新
卒中、脑外伤
及脑外科术后 肌痉挛
脑瘫肌痉挛
脊髓损伤-
神经痛、尿失 禁等
神经源性膀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