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合集下载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了解动物如何运动。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运动动作,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的运动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2. 理解动物的运动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动物的运动动作。

2. 综合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和生存环境间的关系。

四、整体设计:1. 暖身活动:观察视频,介绍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导入新知: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动物的运动特点。

3. 拓展知识: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分析其运动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4. 提高能力: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展示动物的运动习性和养成对动物观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暖身活动播放关于不同动物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并逐一介绍。

2. 导入新知呈现一组包括陆地动物、水中动物和飞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动物的运动特点。

3. 拓展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分析其运动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然后向全班做简短汇报。

4. 提高能力让学生分组进行动物运动习性的小研究,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出动物的运动特点和生存环境,增强对动物观察的兴趣。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还深入思考了动物的运动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借助观察和研究,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持续关注动物世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并加强对自然万物的保护意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动物运动的填空题。

2. 选择一种动物,撰写一篇关于其运动习性的短文。

八、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有趣的动物运动知识,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纪录片。

2. 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亲身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设计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节课老师期待你】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4.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动物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与联系。

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难点】动物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与联系。

尝试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解释动物行为的成因。

【温故互查】1.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 组成的。

2. 骨骼肌受___________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_____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运动。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生阅读教材47-50页完成下列空格1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等。

2 •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 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 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 的作用,由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而获得的行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 。

教师小结1.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课堂练习1.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A. 运动B.活动C.行为D.本能2. 决定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 动物的遗传物质B.动物的神经系统C.动物的运动系统D.环境因素3. 动物的学习行为的特点是①生下来就有的②后天获得的③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④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A. ②B. ②③C.②④D.②③④4. 下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①小鸟喂负②丈山雀喝牛奶③黑狎 :探钓驱倉物④蝎的绕道取徵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5. 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行走;雏鸡从卵壳内钻出来,立刻能随母鸡啄食食物,这些行为从发生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都是由于 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2.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对其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3.培养对动物运动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导学内容:
1.动物的运动方式分为四种:步行、奔跑、爬行和游泳。

2.不同动物根据其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3.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繁殖、捕食、逃避天敌等行为密切相关。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观察动物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各种动物是如何根据生存环境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的。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行为,记录下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可能的原因。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对其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思考为什么有些动物选择步行而不是奔跑,或者为什么有些动物选择游泳而不是爬行。

5.拓展: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动物,钻研其运动方式及其与生存和繁殖之间的干系,撰写一份小结报告。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还培养了对动物运动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自主钻研,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钻研动物的运动行为,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
有什么局限性?
探究点六:我们在研究动物的某种行为时,应选什么时期的虫?
探究点七:如何利用性外激素控制害虫?
探究点八:社会行为有什么特征?哪些动物有社会行为?(举2例)
★梳理巩固★
★达标检测★
1、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
A肌肉B骨骼C肌肉和骨骼D关节
A、乌贼用腕足捕捉食物B、狗沿途撒尿C、蜜蜂的8字舞D、狒狒遇到敌害时发出叫声
10、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
A、收缩收缩B、舒张舒张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六、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外科大夫:)
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某人患关节炎后,感觉胀痛,医生使用针管抽出大量混浊的滑液,是因为的分泌功能异常,致使里的滑液浑浊,严重者甚至产生了脓液;把两块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怎么回事?遇类似的情况怎么办?
2、骨骼肌在运动中得作用()
A动力B杠杆C支点D营养
3、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
A骨自身运动的结果B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C关节位置变化的结果D骨骼肌位置变化的结果
4、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分别描述了蝴蝶和蜻蜓的()
★新知探究★
1、以最快的速度自主复习本章一至三节的内容,然后完成自主复习题。
2、要求:(1)把书关上,独立完成。
(2)不能独立完成的在对答案时用红笔做好。
自主复习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叫。
3、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而获得。

《动物的运动》 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 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方式。

3、阐明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难点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三、知识链接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3、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5、骨骼肌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_____的特性。

(二)合作探究1、观察教材中“关节的结构模式图”,讨论以下问题:(1)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牢固?(2)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灵活?2、观察教材中“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伸肘时,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

(2)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是如何协调配合的?(三)拓展延伸1、举例说明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哪些系统的配合?(四)课堂小结1、总结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简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五)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B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C 动物通过运动可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D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2、当你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 舒张舒张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A 骨B 关节C 肌肉D 神经4、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 支点作用B 杠杆作用C 动力作用D 连接作用5、下列各项中,与动物运动无关的是()A 消化系统B 神经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五、课后作业1、绘制动物运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说出人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身体验和制作模型,能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3.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重点难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2~45页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课文P42~43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____,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称为_____。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观察关节示意图,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周围由_____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_______的________。

关节腔内含有_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_______。

4.肌肉中间较精的部分叫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它可绕过_____连在_______的骨上。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课文P44~45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_____,骨本身是不能运动,它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____。

骨骼肌受____传来的刺激_____时,会牵动骨绕___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会产生运动。

6.骨骼肌只能收缩骨改变位置,而___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当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8.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头部颅骨之间的_____连接;②脊椎骨之间以____相边连,属____连接;③其他骨之间多以____(也叫活动连接)相连。

人体内的骨骼肌有___多块,约占体重的40%。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了解不同动物的行为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2. 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3. 学习内容:a. 运动方式: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将动物分成几类,如爬行动物、游泳动物、飞行动物、奔跑动物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动物的运动方式,例如:爬行动物用肢体爬行,游泳动物用鳍或翅膀游泳,飞行动物用翅膀飞行,奔跑动物用四肢奔跑等。

b. 行为特征: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将动物分成几类,如食草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攻击性动物、温顺动物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动物的行为特征,例如: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其他动物,攻击性动物具有攻击性和猎食行为,温顺动物性格温和等。

4. 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通过观察自家养的宠物或周围的野生动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对其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观察和记录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并写成日记或拍摄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导学案设计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导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本节课老师期待你】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了解运动产生的过程,明白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重点】1.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2.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躯体运动。

【学习难点】1.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躯体运动。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温故互查】2.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和,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阅读教材42-43页完成下列空格1.动物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的活动。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组成的。

3.骨与骨之间通过等方式相连形成,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

一块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部分叫。

教师小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的。

课堂练习1.右图为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⑤(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的是[ ]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

(3)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 ] 从[ ] 中脱出来。

(4)请写出人体的3个关节:①②③自学导航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学生阅读教材44-45页完成下列空格1.机械的动力来自于电动机或内燃机,动物运动的动力来自。

2.下图是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图表示的是动作,B图表示的是动作图中1是指,图中2是指(2).在A图和B图所示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 ;2的状态分别是和。

(3).A图和B图表明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情况,它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是在系统的支配之下。

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和系统等的配合。

教师小结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重点)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形式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 ___________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 陆生动物中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_ 为主。

3. 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___________ ,除了获取_______ 外,还在迁徙地的适宜环境里完成_______活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主要暂时贮存在一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中。

【达标检测】
1. 小蝌蚪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动物中,能飞翔又不属于鸟类的是()
A.海鸥
B.野鸭
C.蝙蝠
D.黄鹂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玩累霜天竞自由。

”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4.家鸽和蚯蚓的太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A.奔跑、蠕动
B.飞行、攀缘
C.飞行、蠕动
D.跳跃、爬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产生有利变异。

D.有利于完成生殖活动。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导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结构。

(重点)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结构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___________器官进行运动,单细胞动物虽身体微小,但也有自己的________。

请写出下列动物的主要运动器官或结构:
鱼类:___________,鸟类:___________ ,草履虫:___________ ,变形虫:___________ 。

2. 蚂蚁等昆虫的足是___________的,依靠足部___________ 的收缩和舒张,是分节的足产生运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3.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三部分。

4.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伸缩和舒张,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5.运动的产生:运动是在___________ 的支配下,___________ 收缩或舒张,牵引附着的___________ ,产生运动。

【达标检测】
1. 鸭的足趾间有蹼,这一结构适于()
A.游泳
B.飞行
C.行走
D.觅食
2. 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3.少先队员行队礼时,上臂肌肉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4.在人体四肢中,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A.肌肉
B.骨头
C.关节
D.皮肤
反馈练习:
4.5. 运动的协调作用:任何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___________ 肌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下协同完成的。

6. 人和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___________ ,能量来自___________ 。

为人和动物的运动直接供能的物质是___________ 。

达标检测:
课题第17章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重点难点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课前准备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以及动物的___________和以及其他所有外部可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

3、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___________ 性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___________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5、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和种群的___________是十分重要的。

6、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___________,有利种群的繁衍。

9、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行为。

(二)合作探究
2、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___________
C、防御行为
D、包括以上三项
3、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___________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4、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装死,待危险解除后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___________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三)当堂达标
1、将下列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雌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筑巢、喂养幼蚁雄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卫蚁穴兵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卵工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雌蚁交配
2、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

但是,一身白毛的雪兔有时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___________
B、适应性___________
C、生存斗争
D、适应的相对性三、拓展提升
1、蚂蚁的社群行为十分复杂。

工蚁筑巢、觅食,雌、雄蚁交配等。

蚂蚁的社群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
学后心得:
课题第17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重点难点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一、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动物___________ 就有的、由控制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成长过程,通过___________ 和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秘作出的___________ 。

4、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的共同调控完成。

(二)合作探究
1、成蛙不抚育幼体,但幼体也能有效地捕食昆虫,幼体的主种行为叫做() A、适应行为___________ B、学习行为___________ C、经验行为___________ D、本能行为
2、有一种雌性萤火虫很奇怪,它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雌性萤火虫的信号,吸引该种的雄性个体前来。

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可能是()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___________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___________
D、对不同异性表示友好
(三)当堂达标
1、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蜜蜂采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行为乌贼喷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觅食行为家燕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徙行为家鸽产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御行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科学家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

但如果排除雄性激素的影响后,这些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

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再植入它们的皮肤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

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 (1)、上述雄鼠的冲突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什么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哪个系统调控?三、拓展提升
1、人的学习是什么行为?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学后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