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合集下载

3-D打印蛋白质翻译核心组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3-D打印蛋白质翻译核心组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3-D打印蛋白质翻译核心组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周兆丽1,2,吴佩洋2,沈园园3,廖雪3,曹家翊3,郑昊旸2,宋佳烨3,李萍1,3*(1.上海健康医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18;2.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上海201318;3.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上海201318)3-D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又名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字模型逐层构建实体物品对象的一项新技术[1]。

3-D打印应用于包括工业制造、航天航空、建筑、艺术设计、医学、药学等在内的多个领域,被誉为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支柱[2-4]。

3-D打印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初仅限于制造业,后来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后开始向医学、药学领域发展,可以实现对人体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等复杂教学模型的精确实体制造,可以制造保持生物活性的细胞、组织器官用于再生医学、医药学试验研究[5-9]。

个性化制造是3-D打印技术制作的突出优势之一,3-D打印可以将抽象的医学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实体模型[10-13]。

然而,目前的3-D打印,应用多停留于有实体模型、宏观大体可见的组织器官水平,对微观分子世界,分子结构及生命活动的显示,较少见。

基于上述,本研究拟就蛋白质翻译过程这一生命科学重要核心分子生化活动,运用3-D打印技术,以核糖体、核酸、氨基酸为基本元素,使用3ds Max等软件建模,构造3-D模型,使用Cura生成可打印的Gcode格式文件,进行3-D打印,利用打印后的各组件,将微观世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可视化,推进应用3-D打印翻译核心组件的“乐高式”模具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辅助软件(3ds Max)制作过程通过3ds Max建立一个三维蛋白质翻译过程,将核糖体、核酸、氨基酸、作用于蛋白质翻译过程的氨基糖苷类小分子药物的形状、尺寸、场景等进行建立,调整参数,摘要:目的:3-D打印已广泛使用于生命科学领域,本研究拟通过3-D打印蛋白质翻译核心组件,提升蛋白质翻译这一生命科学领域核心生化活动的展示效果,推进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微观世界的“乐高式”科技创新应用。

申宝忠:中国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开拓者

申宝忠:中国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开拓者

文/吴树成 李 洪 韩玉珍——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长申宝忠教授子影像学是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被誉为21世纪的医学影像学。

分子影像学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而诞生的新兴学科。

传统医学影像诊断显示的是生物组织细胞病变的解剖变化,而分子影像学则着眼于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它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有望在分子细胞水平发现疾病,真正达到早期诊断。

对于中国分子影像学的发展而言,申宝忠教授是一位重要的历史见证人与参与者,他曾完成或参与了中国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的研究,经历了很多重要的时刻,这使得他本人的经历与治学丰富而多彩。

见到申教授之前,早已耳闻他的声誉,他是是中国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

他不仅在临床、科研、教学和学术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还曾在国内国际多个医学学术组织和医疗机构担任重要职位。

他担任放射科主任期间推行的“综合影像”管理模式已成为国内影像界普遍采纳的模式。

他作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了硕士20人、博士6人,其中多人现已成为上海、海南等省市的介入领域的骨干。

. All Rights Reserved.结缘影像医学勤耕不辍申教授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后,并没有选择大家都羡慕的内科、外科,而是选择了当时很少有人问津的辅助科室——影像专业,也并没有选择大家都向往的黑龙江省省内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两所医院,而是留在当时条件最差的哈医大三院,从此,他成为一名影像科的医生,一干就是27年。

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影像诊断专业水平,申教授每天都会翻阅大量的资料与文献,常常读书到深夜,二十几年如一日,风雨不改。

1989年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学专业第三梯队培养人,申宝忠被送往上海进修,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两位老师——全国著名的影像学专家周康荣教授和林贵教授。

超声分子成像进展

超声分子成像进展

超声分子成像进展钱梦騄;程茜;周红生【摘要】超声分子成像是在超声医学成像的基础上,利用靶向超声造影剂为分子探针,以可视化和定量获取活体组织细胞的分子信息为目标的影像术.它不用进行手术活检,不仅可以给出病灶的空间信息,而且能确定它的性质,并可在低的临床风险下,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对疗效进行评估.本文对现有的核医学分子成像,磁共振分子成像,光学分子成像和光声分子成像技术作了简单介绍,着重讨论了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和应用的进展.【期刊名称】《应用声学》【年(卷),期】2013(032)003【总页数】8页(P182-189)【关键词】分子成像;超声;光声;靶向造影剂【作者】钱梦騄;程茜;周红生【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站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1 引言超声分子成像(分子影像学)是以超声医学成像为基础,利用微纳米超声造影剂作为靶向定位的分子探针[1],来获取活体组织/病灶的抗原表位(分子信息),实现对组织细胞和分子的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

它不仅能像现有的医学超声成像技术那样,给出组织/病灶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的空间信息,更重要是它能得到病灶“质”的信息:它是“良”性还是“恶”性,它包含有哪些分子过程,它对治疗的响应,它扩散和转移的速度等时变特性。

由于分子成像能不用手术或活检就可对病灶进行病理学诊断,对患者和疾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能进行疗效评估的诊疗技术。

因此,自 1999年以来,超声分子成像随着分子生物学、医学超声影像术和纳米技术[1]的发展而迅速兴起,并在肿瘤[2]、动脉粥样硬化[3]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疗中取得重要进展。

由于分子本身太小而难以用现有的无创医学成像技术直接成像,因此利用特殊和敏感的靶向定位造影剂作为分子探针来探测感兴趣的抗原表位(分子信息)是分子成像的核心。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的光源相干性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的光源相干性

光学精密工程Optics and PrecisionEngineering第27卷第10期2019年10月Vol. 27 No. 10Oct. 2019文章编号 1004-924X(2019)10-2127-09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的光源相干性李宜漳S 杨 晖“,李 然S 刘宏业S 范彦郑 刚2孔 平(1•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2.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 3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18)摘要:针对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中光源相干性对散斑衬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岀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散斑图像恢复方案。

首先,分析非完全相干光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时的劣势,说明混合遗传算法恢复被低相干性光源破坏的散斑图像的原理;使用对比度与噪声比来衡量由两种光源成像得到的静态白盘散斑图像质量;最后,将算法分别用 于静态白盘散斑图像和真实的手背血流检测场景。

实验结果表明,相干性较好的单纵模激光器成像得到的散斑图像,较之于相干性较差的半导体激光器成像得到的散斑图像,对比度与噪声比高岀67. 2%;将算法用于质量较差的散斑图像后,其对比度与噪声比提高了 57.7%;将算法用于手背血流检测场景,进行恢复运算后,验证了手指指尖的血流灌注量 平均高于手指关节30%的临床事实。

将本算法用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可以有效消除非完全相干光给散斑衬比分 析造成的影响,获得质量更好的血流图像。

本算法的推广使用可以提高激光散斑血流仪器在光源选择方面的灵活性。

关键词: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散斑衬比分析;血流灌注量;光源相干性;混合遗传算法中图分类号:TN247;TP391. 41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3788/OPE. 20192710. 2127Source coherence in laser speckle blood imaging systemLi Yi-zhang , YANG Hui" , LI Ran 1 , LIU Hong-ye 1 , FAN Yan-ping 1 , ZHENG Gang 2, KONG Ping 3(1. School of Optical-Electron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hai )00093, CMzia ;2. School of Medical Instrument and Foo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 e chnology ,200093, China;3. Shanghai Key Labo 旷 a toQ for Molecu l ar Imag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 Shanghai 201318, ^ina)6 author, E^ia 讥:Abstract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light source coherence in a laser speckle bloodimaging system on speckle contrast analysis. Therefore, a speckle image restoration scheme based on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irst , the disadvantages of using finite coherent Users in alaser speckle blood imaging system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inciple of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used to restore speckle images destroyed by a finite coherent laser was explained. Then, the Contrast toNoiseRatio (CNR) was used to measurethe quality of static white disk images from two laser收稿日期:2019-03-29;修订日期:2019-05-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11572201)2128光学精密工程第27卷sources.Finally,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it was applied to the speckle image of a disk and the real blood flow detection s cene on the back of a pared with the CNR of the speckle images obtained by a diode User with low coherence,the CNR of those obtainedby a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la_serwith good coherence was67.2%higher.When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a speckle image of poor quality,the CNR is improved by57.7%.When it was applied to the blood flow detection scene on the back of a hand that had undergone a restoration operation,the clinical fact that the blood perfusion index of the fingertip was3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inger joint was accurately measured.When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a laser speckle blood imaging system,the effect of the finite coherent laser on speckle contrast analysis could be effectively eliminated,facilitating the procurement of better blood flow images.Further popularization of this methodcoul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laser speckle blood flow instruments in laser source selection,which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kser speckle blood imaging;specklecoherence;hybrid genetic algorithmcontrast analysis;blood perfusion index;laser1引言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aser Speckle Blood Imaging,L SBI)是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它利用激光照射在生物组织上,对生物组织的后向散射信息进行散斑衬比分析后,能够将组织表层(1mm以内)的毛细血管及其血流的相对变化予以成像。

上海实验室:上海市徐汇区银都路218号 聚科生物

上海实验室:上海市徐汇区银都路218号 聚科生物

北京实验室: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7号隆盛工业园203邮编:100088 电话:800-820-8982-1-1 Email:seqbj@
广州实验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2429号海珠科技大楼 213室邮编:510320 电话:800-820-8982-1-1 Email:seqgz@
常用载体与引物查询表
北京实验室: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7号隆盛工业园203邮编:100088 电话:800-820-8982-1-1 Email:seqbj@
广州实验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2429号海珠科技大楼 213室邮编:510320 电话:800-820-8982-1-1 Email:seqgz@
北京实验室: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7号隆盛工业园203邮编:100088 电话:800-820-8982-1-1 Email:seqbj@
广州实验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2429号海珠科技大楼 213室邮编:510320 电话:800-820-8982-1-1 Email:seqgz@。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倪凯茹;高晨慧;颜士健;洪智慧【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24(31)3【摘要】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

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

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

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

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 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

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

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

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你知道几个

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你知道几个

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你知道几个?2 0 1 4 年终盘点8上海知名转化医学中心导读在今年的10月份,上海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在瑞金医院正式揭牌成立,转化医学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时间的脚步即将走过2014年,转化医学网对上海的转化医学中心进行了盘点,结果显示:交大、复旦和同济三大系加起来占据了上海转化医学中心的半壁江山,二军大设立的转化医学研究院也颇具特色,下面是详细情况:1上海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依托于瑞金医院,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之一。

2013年11月获得建设批复,2014年10月建成并正式运营,整体投资10个亿,中心主任为陈赛娟院士。

同期它将整合上海交大、复旦、二军大、中科院等上海高校、附属医院,以及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开展临床难题联合攻关,推进技术转化应用进程。

首轮将重点建设肿瘤、代谢病、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技术平台。

上海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将有4个姐妹机构,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疑难病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和华西医院再生医学中心。

同期,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成立,陈赛娟院士任理事长,基金会支持具创新性的转化医学研究项目,重点支持领域为肿瘤、代谢性、心脑血管、感染与免疫性疾病。

2中国-哈佛医学院转化医学联合中心依托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于2012年5月10号;四大依托机构将共同开展癌症、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并组建跨机构、跨学科的协作团队进行转化医学研究以提高对上述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认识。

3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医学转化基地2009年11月18日在上海解放军四五五医院正式成立,由国家干细胞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院士领衔,王振义等8名中外院士组成专家委员会。

?4转化医学合作中心依托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和美国(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9日,中美双方将在个性化药物研究领域开展在基因组水平验证反映药物疗效标志物和相关生物信息学的合作研究,并以代谢性疾病为主攻方向,针对亚洲人群研究一套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药效评估手段。

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用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术中成像

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用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术中成像
北 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RST%Q(LSUVWOJQXTQJYW%ZJP[! \W(LP\Z5JWQ5WZ# !Y6A/..!Q6/.!SB>/,#,-
'G$-'
论著
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用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
术中成像
张展奕"张!帆"颜!野"曹财广, 李长剑- 邓绍晖" 孙悦皓" 黄天亮" 管允鹤" 李!楠$ 陆!敏. 胡振华,张树栋"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 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RST%Q(LSUVWOJQXTQJYW%ZJP[! \W(LP\Z5JWQ5WZ# !Y6A/..!Q6/.!SB>/,#,-
:63<;8<4: 2@<;24;>2@89624>3/U24<AAF" 9<7<II24 9<>?6A6;F38B>2643<4: \W3><2424;]878987I67@8: 64 >?8 2@<;24;3>7=B>=783/@.367:3% WDB89>I677<>324 >?8B64>76A;76=9 ! % c,# " 72;?>*32:8: QY^6I>?87<>324* 18B>8: ]2>? J5X*QV$" ! % c, 987;76=9# ]878<AA6_387C8: 24 QJ%*! IA=6783B84B8@6:8, ? <4: $ ? <I* >87<:@2423>7<>264/(>, ? <4: $ ?" <C87<;8Z^%6IB<C8746=3487C824 , @;0H;;76=9 24 IA=6783B84B8 @6:8]<3"/&." b#/"$, <4: "/&"' b#/""#" 78398B>2C8AF" _6>? ?2;?87>?<4 >?<>24 ]?2>8A2;?>@6:8 !"/""" b#/#-&# " ]2>? 4632;42I2B<4>:2II8784B8! $j#/#.# $ <C87<;8Z^%6I$ @;0H;;76=9 24 IA=6783* B84B8@6:8]878"/"&G b#/#&& <4: "/,"' b#/""G" 78398B>2C8AF" _6>? ?2;?87>?<4 >?<>24 ]?2>8A2;?> @6:8!"/#G" b#/#$## " ]2>? 4632;42I2B<4>:2II8784B8! $j#/#.# /(>, ? <4: $ ?" >?8<C87<;8Z^%6I , @;0H;<4: $ @;0H;;76=9324 IA=6783B84B8@6:8]878?2;?87>?<4 >?<>6I>?8B64>76A;76=9 ! Z^%c"# " >?8<C87<;8Z^%6I>?8, @;0H;;76=9 ]<3?2;?87>?<4 >?<>6I>?8$ @;0H;;76=9" <4: <AA>?8<_6C8]2>? 4632;42I2B<4>:2II8784B8! $j#/#.# /P?8<C87<;8:2<@8>876I>?8487C8@8<3=78: _FI=AA]2:>? <>?<AI @<D2@<@8>?6: ]<3<_6=>!")G b".# #@/\W3><2424;6I9<7<II24 38B>26433?6]8: >?872;?>@<16798AC2B ;<4;A264/A"2/763#"2% P?848<7*24I7<78: IA=6783B84>><7;8>8: 976_8J5X*QV$" B<4 _8=38: I6778<A*>2@8 2@<;24;6I>?8QY^<76=4: >?89763><>824 7<>3" 976C2:24;<96>84>2<AI8<32_A836A=>264 I67A6B<A2f24;QY^ 24 78<A>2@8:=724;487C8*39<724;7<:2B<A9763><>8B>6@F/ EFGHB@I>! K6A8B=A<72@<;24;$ J4:6BF<4248;7884$ V763><>8B>6@F$ W78B>2A8:F3I=4B>264$ Z97<;=8* M<]A8F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者:
承担单位: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申请日期:
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2019年制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学位
职称
主要研究领域
电话
电子邮件
传真
个人网页
工作
单位
通讯
地址
邮政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预计研究年限
研究属性
项目内容和意义
负责人(盖章):单位(盖章):
年月日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重点实验室意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简介
(400字)
关键词
项目组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学位
单位名称
项目
分工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建议在来自000-5000字之间):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推荐人姓名:职称:专业:
推荐人单位:
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推荐人意见(中级以下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或在读研究生申报者需要。请对项目的意义、具体内容、创新点、主要特色和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等进行评价):
推荐人姓名:职称:专业:
推荐人单位:
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申请者所在单位(学校,研究院、所)审核意见(本表前列各项内容填写是否属实,对推荐人的评议有无补充说明,预计项目能否完成或取得何种阶段成果):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申请人同年申请不同类型的其他课题情况(列明同年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信息,并说明与本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其他。
申请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经历及成就
使用资助金费的计划及用途:
推荐人意见(中级以下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或在读研究生申报者需要。请对项目的意义、具体内容、创新点、主要特色和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等进行评价):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研究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3.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项目与重大研究计划中总体目标的关系);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