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10、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四)具体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3、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仅作业要分层,上课提问、课下辅导也要分层。
4、实行“一帮一”“分组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成长的烦恼》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1、了解成长足迹;促成成长意识;正确看待经历;勇敢面对挑战。
2、结合生活经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引起情感共鸣。
3、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二)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及重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的阅读感悟和老师的重点点拨相结合;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问互难的设计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
《爸爸的花儿落了》:以学生的自我阅读为主,指导学生从探究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自我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_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_图文

【课程内容】
一、语文新课程导学(1课时) 二、单元教学 第一单元:个人成长(共 13课时) 1、与教材同步新课教学 单元学习目标: 1、朗读感知思想内容; 2、揣摩精彩段落词句; 3、学习语言运用技巧。
具体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课时) 《爸爸的花儿落了》(2课时) 《丑小鸭》(1课时) 《诗两首》(2课时) 《伤仲永》(2课时) 2. 语文综合性活动:成长的烦恼(1课时) 3、 写作:我的别样故事(2课时)
3.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 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 品味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18篇。 4 .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有独立完成写作的 意识,重点练习记叙文,注重写作过程中 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 工等环节,大作文不少于6次,不少于3000 字,其它练笔不少于5000字,40分钟能完 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4、课外阅读首先要完成课标规定的《童年》《昆虫 记》,除此之外要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要积极 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读书报告会活动。 5教学形式上: (1)重视朗读,注重领悟 教学中主动学生的朗读体验,注重调动他们的情 感积累和生活经验,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 中人物的情感,读出自己的见解和体悟。 (2)大胆放手,自主合作 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 究中解决疑难,获得情感体验,真正让他们成为 学习的主人。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引导讨论、课堂点拨、口语表达、写作训练 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综合活动合作交流、作文互 评互改 课程实施建议 1、新课程导学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注意中小 学两个阶段的有机衔接,七年级新生重要的是语 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要适当放慢速度,重在 培养兴趣,要循序渐进地教给其方法

七年级下语文课程纲要

七年级下语文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授课时间:2015—2016 学年下学期授课时数:78 课时授课老师:牛路瑶授课对象: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七年级13 班和14 班一、课程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下7—9 年级学段的目标,结合学生的详细状况,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从“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确定本册课本的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1.能娴熟地运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相识常用汉字3500 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

2.在运用硬笔娴熟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1.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争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观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7 篇浅易的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15篇。

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支配,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80 万字,完成名著《童年》《昆虫记》的阅读。

(三)写作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

2.依据表达的中心,留意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支配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周彩虹◆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时间:100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发表见解等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一)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做到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会读写本册书中字词,尤其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252个字词。

(二)阅读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针对本册6课浅易文言文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粗知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13篇。

并在积累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完成名著《童年》和《昆虫记》的阅读。

(三)写作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3、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6、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7次,其他练笔不少于5000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五)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郑州市第十三中学李小珍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81课时左右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七班、八班学生一、课程目标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读,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记叙文、诗歌、散文说明文、等文学样式。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会,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

8、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二、学习目标1、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圈点重点字、词、句;整体感悟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形象、作品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出并交流自己的疑问和理解、体验。

3、通过阅读文本了解记叙文、诗歌、散文、说明文等文学样式。

4、通过熟读和借助注释来翻译。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本册文言文。

5、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本册优秀诗歌。

6、小组分工合作交流8篇作文。

三、评价任务1、过程表现:课堂听、说、读、写、互动、合作表现。

2、过程作业:课后研讨与练习、背诵、学案作业、习作8篇,小组合作评价习作8篇。

3、结果纸笔测试:中招题型。

四、课程内容六个单元: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

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每个单元后有: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附录十首。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课程纲要指导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课程纲要指导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教师: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授课时间:108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或意图陈述(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指向目标的三大领域与学习水平)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

教材分析:(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部编语文七下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部编语文七下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课时:12课时设计者:日期:2021.02【课程背景】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展现出人类优秀品质的光辉。

几篇文章都以叙事为主,诉说普通人物的故事,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与同情。

他们或地位低下、穷苦卑微或生活凄苦、知恩图报或坚忍不拔又令人怜悯。

欣赏这几篇文章,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对我们心灵的洗礼,同时这几篇文章能很好的启示学生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富有一颗爱心和同情心,关注社会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人们。

本单元课文都是经典篇目,故事性都很强,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双重眼光:儿时的眼光和现实的眼光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期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又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对“我”倾注了一片心血,是值得“我”怀念的怀念和感激的人。

《老王》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中小人物生存状态的散文,作者杨绛用平淡如水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和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以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集中刻画了老王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穷苦卑微,生活凄凉艰难,为人老实厚道,有知恩图报的美德。

杨绛高度赞扬了老王的善良品质,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本文叙述语句平淡从容却饱含深情,老王的苦与善充溢在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老王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不失一篇培养学生爱心、善心,同情心的佳作。

《台阶》是当代作家李森祥的一篇小说。

小说以“台阶”为线索,叙述了一位“勤劳”父亲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己的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了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卖油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写作抓住细节》紧扣本单元的主题,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正确认识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在写作中抓住细节描写,令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简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全册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优秀6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

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1、经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①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④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语文组
王志勇郑雅娟文明慧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年3月第2版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课时:90课时
课程背景:
本学期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的第二学期,经过半年的中学学习,学生对语文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都有了自己的认识。

对现代文和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多数同学在
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但不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

考虑到这样的学生现状,我们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

让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
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七年级下常用汉字200个左右。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
书写的速度。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4、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6、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课程内容和实施:
单元
七下阅读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群星
闪耀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
物特征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出人物的精神
二家国
情怀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
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三凡人
小事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
事角度,分清详略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
四修身
正己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生活
哲理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文从字顺
六科幻
探险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
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
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总成绩=过程评价成绩+期末成绩
(总成绩100分,过程评价占30﹪,期末成绩占70﹪)
1、过程评价(30﹪)
过程评价成绩(30分)=课堂表现(10﹪)+作业表现(5﹪)+写作得分(5﹪)+单元测试成绩(10﹪)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评价主体
课堂表现
(10﹪)1、课堂能够积极主动的发言,积极主动主动参与老师布置的任务;2、小组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并展
示自己读、写、背的成果;3、课堂笔记是否能够完整的记录下来。

根据这些表现,分为四个等级:A等8—
10分,B等5—7分,C等3—4等,D等2分及以下。

自己、同学、教师
作业表现
(5﹪)1、平时作业是否及时上交;2、书写是否工整,页面是否整洁美观;3、书写的正确率是否较高;4、作业有
无抄袭现象。

根据这些表现分为四个等级:A等5分,B等4分,C等3等,D等2分及以下。

组长、教师
写作得分(5﹪)1、书写是否工整,页面是否整洁美观;2、作文字数是否达到要求;3、作文是否紧扣中心;4、作文是否说
真话抒真情。

根据这些表现分为四个等级:A等5分,B等4分,C等3等,D等2分及以下。

自己、组长、教师、
单元测试成绩
(10﹪)
根据学生的每次单元测试成绩的平均分,按10﹪折合成绩记录到过程评价成绩中教师
2、期末成绩(70﹪)
期末成绩(70分)=期末笔试成绩(100分)×70﹪
3、评价结果处理
课程评价总成绩=过程评价成绩+期末成绩。

根据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秀(30﹪)、良好(30﹪)、合格(30﹪)、不合格(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