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10-2 VOCs污染预防
VOCs控制技术
1、防止泄漏为主的预防性措施
•替换原材料
•改变运行条件
•更换设备等
2、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措施
一、VOCs替代
二、工艺改革
• 非挥发性溶剂工艺取代挥发性溶剂工艺;
•
石油及石化生产过程:回收利用放空气体。
三、泄漏损耗及控制
充入、呼吸和排空损耗示意图
限制较小。
用于催化燃烧的各种催化剂及其性能见表10-11
催化剂品种
Pt-Al2O3 Pb-Al2O3 Pb-Ni、Cr丝或网 Pd-蜂窝陶瓷 Mn、Cu-Al2O3 Mn、Cu、CrAl2O3 Mn-Cu、CoAl2O3 Mn-Fe-Al2O3 稀土催化剂 锰矿石颗粒
活性组分 含量
0.1~0.5 0.1~0.5 0.1~0.5 0.1~0.5 5~10 5~10 5~10 5~10 5~10 5~10 25~35 5~10 5~10 25~35
同理可求得T=649、7600C时所需的燃烧时间分别 为49s、0.2s。
4)燃烧与爆炸
燃烧极限浓度范围=爆炸极限浓度范围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100 cm a b m c1 c2 ci
cm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ci -i组分的爆炸极限
a, b, m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浮顶罐,用于储存大量的高挥发性的液体。用于密封的浮顶盖浮在 液面上,液面以上没有空隙。液体注入或流出时顶盖随之上下浮动, 避免上面所讲述的呼吸损耗。但是这种密封方式(一般采用有弹性 的橡胶薄盖,类似于汽车上的雨刷)并不是完美的,仍然会有密封 损失。这张草图没有给出防雨雪装置和其他的细节。
转移损耗控制方法-阶段1控制
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控制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能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VOC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挥发性有机酸类。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VOC常常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副产品,这使得VOC的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为对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的回应,许多控制技术被发明和开发出来,这些技术是有力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空气中的VOC浓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VOC污染控制技术。
VELO-SCRUBVELO-SCRUB是一种基于干式吸收剂的技术,它使用粉末活性炭吸附VOC,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使用NaOH这样的碱性液体来增加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VELO-SCRUB能够分离出干燥污染气体中的大多数VOC,在吸附后,VOC会被吸附剂捕获,然后定期清除。
吸附剂可以在清除后进行再利用或处置,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见的VOC控制方法,它使用高表面积的活性炭,在吸附空气中的VOC时,它们会以自然扩散的方式进入活性炭微孔中。
在活性炭上吸附的VOC一旦达到一定浓度,就可以通过热解或蒸汽解吸的方式回收。
活性炭吸附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汽车修理、建筑和油漆喷漆等。
绝热燃烧绝热燃烧是一种通过将VOC的污染气体在高温下燃烧掉的技术。
在绝热条件下,VOC会快速分解,而生成的CO2和H2O会安全排放到大气中。
绝热燃烧需要大量的能源,并且会产生烟雾和火箭发射般的噪音,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技术,可以将VOC减少到极低的水平。
生物过滤生物过滤是一种使用生物细菌来降解VOC的技术。
生物过滤器是由一个或多个生物组合物构成的,VOC的污染气体会通过这些组合物,最终被生物细菌进行降解。
生物过滤是一种相对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适用于小型、低浓度的VOC 处理。
虽然这些技术相互不同,但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控制效能和良好的经济性,能够帮助许多企业降低他们的VOC污染量。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这些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首先,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不会造成过多的排放。
其次,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降低排放;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替代品,减少有机物的使用,降低排放量。
另外,工业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的排放治理体系,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治理和处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治理,如吸附、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技术,将挥发性
有机物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此外,工业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排放,建立健全的排放治理体系,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共同努力,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等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标准,旨在减少VOCs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首先,针对工业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制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不同行业的VOCs排放进行了具体的限制要求,包括VOCs的监测、管理和处理等方面。
其次,对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也制定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以保护大气环境。
此外,还针对印刷、涂装、油漆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标准,对这些行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要求,以减少VOCs的排放。
在实际的环境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加强对VOCs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VOCs的排放。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此外,还要加强对VOCs排放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降低VOCs排放。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总的来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和自查,共同努力,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有效控制,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CHAPTER 02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
吸附法
总结词
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
详细描述
吸附法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 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低风量、高净化要求的场合 。
吸收法
总结词
利用吸收剂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收,再通过解吸回收有机 物。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CONTENTS 目录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概述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政策与法规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展望
CHAPTER 0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 温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主 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能源生产和生活中。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挥发性 有机物的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
我国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标准,限制了VOCs的排放量。
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01
02
03
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 VOCs排放进行监测和监 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 规。
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 VOCs排放标准的企业进 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燃烧法
总结词
通过燃烧将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氧 化碳和水。
详细描述
燃烧法是利用高温燃烧将挥发性有机 物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转化为二氧 化碳和水。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 、易燃的挥发性有机物。
生物法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排放进行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标准和措施。
首先,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应当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监管体系。
监测系统需要覆盖各个排放源,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排放情况的监测和检查,确保排放达标。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数据统计和报告机制,及时了解排放情况,为后续的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行业和排放源,需要制定相应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应当具体明确,对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有机物和不同行业的排放源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排放不超标。
同时,还需要对超标排放进行处罚和整改,形成严格的排放管理制度。
此外,为了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还可以采取技术措施进行治理。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封闭式操作,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散发;采用吸附、吸附和催化氧化等技术进行废气处理,将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排放等。
最后,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关注度,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工作中来。
总的来说,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加强宣传教育,才能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指在大气压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其挥发性和易燃性,VOCs在生产、加工、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控制和减少VOCs的无组织排放,制定了相关的控制标准。
VOCs的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造成污染,二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大气中,VOCs与氮氧化物等其他大气污染物反应,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而VOCs本身也是一类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VOCs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为了有效控制VOCs的无组织排放,相关部门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了VOCs排放的监测、控制和治理要求。
首先,对VOCs的排放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VOCs的排放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治理。
其次,控制VOCs的排放需要从生产工艺、设备更新、原料替代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VOCs的产生和释放。
最后,对于已经排放的VOCs,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使用吸附剂、催化剂等进行处理,将VOCs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要严格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需要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中VOCs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无组织排放。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净化大气、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控制VOCs的无组织排放,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ppt 49页)

zi
mi (1mi)f
yi
zi
(1f)f
zi mi /mi mi(1f)f
n
n
由 i 1 x i i 1 y i 1 和 上 式 可 得 f、 x i、 y i
冷 凝 热 n
n
n
Q cF HiziD HiyiB hixi
i1
i1
i1
冷凝类型和设备
t 1 ln C 0 1 ln1 6 2 8 0 0 s 1 7 .4 h k C0 .0 0 0 1 10 .0 0 1
同理可求得T=649、7600C时所需的燃烧时间分别为49s、0.2s。
VOCs燃烧原理及动力学
燃烧与爆炸 燃烧极限浓度范围=爆炸极限浓度范围 空气中含有的可燃组分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上限时,因发热 量不够或氧气不足,都不能引起燃烧。 多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范围
k A e x p (E ) R T
VOCs燃烧原理及动力学
VOCs
丙烯醛 丙烯腈
丙醇
氯丙烷 苯
1-丁烯 氯苯 环己胺 1,2-二氯乙烷 乙烷 乙醇 乙基丙稀酸酯 乙烯 甲酸乙酯 乙硫醇
A/s-1
3.30E+10 2.13E+12 1.75E+06 3.89E+07 7.43E+21 3.74E+14 1.34E+17 5.13E+12 4.82E+11 5.65E+14 5.37E+11 2.19E+12 1.37E+12 4.39E+11 5.20E+05
冷凝计算
压力P,温度t,进料中i组分的摩尔分率zi,计算液化率f、冷 凝后气液组成xi、y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为溶剂的有机物使用时挥发到空气中的,油漆、喷漆中 的溶剂挥发有机农药、消毒剂、防腐剂加工与使用时,使 部分有机物进入空气
➢ 各种合成材料、有机黏合剂及其他有机制品遇到高温时氧 化与裂解,产生部分低分子有机污染物进入空气
➢ 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等氧化与分解时产生 部分有机物进入空气
浓度ri 可表示为:
ri
yiMi Vm ,g
(2)
式中: Mi——组分i的摩尔重量;
yi ——顶部空气中VOCs的摩尔分率;
Vm,g ——混合气体的摩尔体积。
联立(1)、(2)式
mi DV
ri
yiMi Vm,g
xipiMi P P RT
xipiMi RT
具体应用见例10-3。
失眠、烦躁、痴呆、没精神 神经障碍
丙酮
运动障碍、四肢末端感觉异 常
末梢神经障碍
甲醛、200#溶剂、甲苯、二甲苯
腹泻、便秘、恶心
消化器官障碍
丁醇、丙酮、烃类
出汗异常、手足发冷、易疲 劳
自律神经障碍
氯苯、200#溶剂
皮炎、哮喘、自身免疫病变 免疫系统障碍
200#溶剂、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甲 醛、丙酮
结膜发炎
视觉障碍
醋酸丁酯、200#溶剂
喉痛、口干、咳嗽
呼吸道障碍
5、主要内容 ➢ 蒸气压及蒸发 ➢ VOCs污染预防 ➢ VOCs污染控制方法和工艺
§10-1 蒸气压与蒸发
一、蒸气压
❖ 蒸气压是判断有机物是否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依据 ❖ 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
蒸气压的计算方法
1)拉乌尔定律
空气中VOCs的含量低,气态混合物可视为理想气体,
3、来源
❖ 石油开采与加工、炼焦与炼焦油加工、煤矿、木材干馏, 天然气开采与利用
❖ 化工生产,包括石油化工、染料、涂料、医药、农药、炸 药、有机合成、试剂、洗涤剂、黏合剂等生产工厂
❖ 各种内燃机 ❖ 燃煤、煤油、燃气锅炉与工业炉 ❖ 油漆、涂料喷涂作业,使用含有机黏合剂的作业 ❖ 各种有机物的燃烧与加热装置、运输装置及贮存装置 ❖ 食品、油脂、皮革、毛的加工部门 ❖ 粪便池、沼气池、发酵池及垃圾处理站
yi
xi
pi P
式中:yi——气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xi——液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
pi——纯组分i的蒸气压;
P——总压。
应用见例10-1。
2)克劳休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yron)方程
lg p A B T
式中:p——与液相平衡的气相蒸气压,mmHg; T——系统温度,K; A、B——实验确定的经验常数。
一、VOCs替代
二、工艺改革
• 非挥发性溶剂工艺取代挥发性溶剂工艺; • 石油及石化生产过程:回收利用放空气体。
三、泄漏损耗及控制
充入、呼吸和排空损耗示意图
1、填充、呼吸与排空损耗(操作损失) • 填充时:液体进入油罐、液面上升,蒸气空间减少,
部分蒸气排出; • 温度变化使容器产生“吸进和呼出”而导致的有机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概述
1、概念(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 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约70Pa,常压下沸点小于
260ºC的液体或固体有机化合物。 炭原子数小于12的大多数有机物都是VOCs。
2、产生原因
➢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开采、加工、贮运过程中,部分 有机物料进入空气
0.0038 0.00095 0.0055
0.18 0.052 0.020 互溶 互溶 互溶
7.3 4.3 互溶 26 1.7 6.9 1.2 24.5 7.7 0.7
§10-2 VOCs污染预防
VOCs控制技术
1、防止泄漏为主的预防性措施
•替换原材料 •改变运行条件 •更换设备等
2、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措施
4、种类
分类 烷烃类 烯烃类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醛和酮类 脂肪烃 醇 乙二醇衍生物 酸和酸酐 胺和酰胺
VOCs 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环己烷 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环戊烯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苯乙烯、苯酚 甲醛、乙醛、丙酮、丁酮、甲基丙酮、乙基丙酮 丙烯酸甲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醋酸乙烯 甲醇、乙醇、异戊二醇、丁醇、戊醇 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甲氧基丙醇 乙酸、丙酸、丁酸、乙二酸、邻苯二甲酸酐 苯胺、二甲基甲酰胺
物损耗(白天呼出,夜晚吸进); • 液体抽出时:空气从排气管流入,填充由液面下降
带来的空间;
填充、呼吸与排空损耗导致的VOCs排放量计算
mi= DV ri
(1)
式中: mi——组分i 的排放量, kg ;
ri ——容器中排出的空气-VOCs混合物中组
分i的浓度,kg/m3。
DV ——容器中排出的空气-VOCs混合物体积。
化合物
分子量
正戊烷 异乙烷 环己烷
苯 甲苯 乙苯 甲醇、乙醇 正丙醇、异丙醇 乙二醇 丁醇 环己醇 丙酮 丁酮 甲基异丁基酮 二乙醚 二异丁醚 甲酸 乙酸 正丁酸
72 86 84 78 92 106 32、46 60、60 62 74 100 58 72 100 74 102 74 88 116
溶解度(质量) /%
3)安托万(Antoine)方程
lg p A B (t C)
式中:t——温度,ºC; A、B、C——实验确定的经验常数。
t
5 9
(t F
32)
t — 摄氏度,C;
tF — 华氏度,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挥发与溶解 1、挥发
2、溶解
族 直链烃
环烃 芳烃
醇
酮
醚 酸
部分VOCs在水中的溶解度(25℃)
2、汽油的转移和呼吸损耗 平均分子式:C8H17,平均分子量:113。
汽油已挥发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3、转移损耗控制方法
浮顶罐,用于储存大量的高挥发性的液体。用于密封的浮顶盖浮在 液面上,液面以上没有空隙。液体注入或流出时顶盖随之上下浮动, 避免上面所讲述的呼吸损耗。但是这种密封方式(一般采用有弹性 的橡胶薄盖,类似于汽车上的雨刷)并不是完美的,仍然会有密封 损失。这张草图没有给出防雨雪装置和其他的细节。
VOCS排放总量中:80%来源于溶剂使用、运输和VOCS 储存过程。
4、VOCs的危害 (1)大多数有毒,部分有致癌性; (2)大气中的氮氧化物、VOCs与氧化剂发生光化学反 应,生成光化学烟雾。 (3)卤烃类VOCs可破坏臭氧层。
挥发性有机物的毒害作用
有机污染物
症状
影响
苯、甲苯、乙苯、环己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