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简介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在短时间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水样,并可能伴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对于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腹泻症状、促进小儿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希望能为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护理措施1.保持饮食均衡:小儿腹泻后身体消耗加大,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家长应确保小儿饮食均衡。

可以给予小儿多喝水、适量进食流食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食、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加强营养补充:小儿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小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可以使用葡萄糖盐水、口服补盐溶液等,也可以给予小儿多喝温开水、橙汁等富含维生素C的饮品,以提高抵抗力。

3.保持肛周清洁:小儿腹泻后,肛门周围容易产生红肿、皮肤糜烂等问题,因此,家长应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

每次更换纸尿裤后,用温水轻轻擦拭肛门周围的皮肤,不要使用粗糙的纸巾或湿纸巾,以免刺激皮肤。

4.避免摩擦和受潮:小儿腹泻时,由于大便比较稀薄,容易造成皮肤摩擦和受潮,导致皮肤敏感甚至感染。

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涤尿布、尽量避免使用湿巾,控制纸尿裤的使用频率和更换时间,保持尽可能干燥清爽。

5.注意观察体温:小儿腹泻时可能伴有发热,家长应定期测量小儿的体温,并及时记录。

如果体温超过38℃,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发生肠胃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6.避免交叉感染:小儿腹泻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要经常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亲密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洗玩具、床上用品等。

7.注意休息:小儿腹泻时,身体消耗较大,容易感到疲劳。

家长应尽量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8.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次数、颜色、味道、是否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小儿腹泻主要是大便次数和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是两个高峰期。

小儿腹泻应及时护理治疗,注意了解小儿腹泻护理常规,1. 腹泻的护理1.1. 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

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

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

1.2.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

1.3. 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

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体液不足的护理2.1. 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

2.2. 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2.2.1. 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

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

一般每1~2min喂5ml(约l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

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①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 液。

2.2.2.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

①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生理需要量。

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kg;重度脱水150~180m1/kg。

上述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

②定性(输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低渗性脱水用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5张溶液。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通例腹泻是婴幼儿时代罕有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转变成特色的消化道分解征,轻微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均衡杂乱.主如果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豢养不当而致病.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候发病较高.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具体懂得豢养史;留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讯问腹泻开端时光.大便性状及量2.身材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讨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3.心理社会情形:家长心理状况,评估患儿家庭栖身前提,经济状况.二.重要护理问题1.腹泻与沾染.豢养不当有关.胃肠功效杂乱等有关2.体液缺少与腹泻.吐逆致体液丧掉过多和摄入缺少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沾染有关4.有皮肤完全性受损的安全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5.养分掉调:低于集体须要量与腹泻.吐逆丧掉过多和摄入缺少有关6.常识缺少:家长缺少豢养常识及相干护理常识三.护理措施1.隔离:履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沾染,督促患儿家眷加强患儿手卫生2.饮食:指点家长合理豢养,留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赐与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养分丰硕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长.3.不雅察病情:亲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更,不雅察并记载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若干,发明粪便性状转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刻送粪便通例检讨并做造就;不雅察患儿有无腹痛.吐逆情形,不雅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形,留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示,实时与医师接洽.6.皮肤护理:嘱家眷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呵护皮肤.8.用药护理:依据病情遵医嘱赐与“口服补液”.静脉补液时,控制“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须要量调剂速度.具体记载出入量,入量包含补液量及饮食量,精确记载尿量.吐逆物的色彩.性质.量及次数.四.健康指点1.宣扬母乳豢养长处,指点合理豢养,防止在夏日断奶.2.留意食物新颖,干净和食具消毒,教导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3.气象变更时防止受凉或过热,炎天多喝水,加强体魄锤炼.4.防止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5.倡导母乳豢养,留意饮食卫生.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加强养分,加强抵抗力.五.护理评价1.患儿腹泻次数削减至停滞,大便性状正常.2.患儿脱水.电解质杂乱得以改正.3.患儿体温恢复正常.4.患儿无臀红的产生.5.患儿无酸中毒.低血钾等并发症产生.。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护理常规】1.饮食指导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

2.纠正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2)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患儿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补液的总量、种类和输液速度。

3.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4.维持皮肤完整性注意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用柔软棉布吸干,外涂鞣酸软膏保护皮肤。

女婴儿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胶布,每次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患儿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

(3)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表现。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加强体能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冷或过热,尤其婴幼儿腹部要避免受凉。

2.饮食指导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患病期添加辅食。

3.用药指导指导家长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

4.康复指导指导家长做好手卫生,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新生儿科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体温、心率及大便的次数、性质、量、腹部症状,并详细记录24h出入量。

认真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及时送检、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细心观察患儿有无脱水表现,注意四肢温度与小便量,有无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手足冷凉、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和治疗。

脱水严重者,建立双静脉液路,一条途径用药,另一条途径快速补液。

3.遵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的同时,喂患儿稀释脱脂奶,调节肠道功能。

4.按消化道隔离常规进行护理,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选用柔软布类尿布,勤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必要时涂以油剂或软膏保护,防止发生尿布皮炎。

【应急措施】
患儿出现四肢冷凉、皮肤发花、反应低下等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表现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急查电解
质、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补充电解质、应用纠酸药物等抢救措施。

【健康教育】
1.提倡母乳喂养:在喂奶前后要洗净双手及乳头,如发现周围有腹泻的婴儿,尽量远离;如果妈妈出现腹泻,应暂停喂奶,对婴儿进行隔离。

2.给家长讲解喂奶卫生知识,人工喂养时牛奶或奶具严格消毒;护理过程中,避免成人细菌传染给新生儿。

3.出院最初几天要少量多餐,注意气候变化,注意腹部保暖。

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

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

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腹泻是指儿童排泄物增多,通常为稀糊状或水样。

腹泻患儿因排泄物频繁而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脱水的情况。

因此,对于腹泻患儿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

1. 给予充足的液体腹泻患儿由于大量的排泄物,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给予充足的液体非常重要。

可以给予少量多次的口服液体,如葡萄糖盐水、果汁、米汤等。

同时,要监测患儿的尿量,确保患儿有足够的尿量,以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1.1 口服补液口服补液是一种常用的补液方式。

通常使用葡萄糖盐水、果汁、米汤等含有水分和电解质的液体。

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确定补液的量。

1.2 肌注补液对于腹泻严重,无法口服液体的患儿,可以考虑肌注补液。

肌注补液可以快速补充患儿的水分和电解质,但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2. 控制腹泻2.1 给予止泻药对于腹泻症状明显的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止泻药。

但需要注意,不要滥用止泻药,以免影响肠道的正常机能恢复。

2.2 饮食调理在腹泻期间,患儿的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对患儿的饮食进行调理。

可以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避免给予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 维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腹泻患儿由于排泄物增多,容易导致尿布区域的皮肤受到刺激。

因此,要及时更换尿布,并保持尿布区域的清洁与干燥。

可以使用温水轻轻清洗尿布区域,并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摩擦皮肤。

4. 注意个人卫生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易通过粪-口传播。

因此,要注意患儿和照顾者的个人卫生。

在照料患儿之前,要洗手并带上口罩。

同时,要定期清洗患儿的衣物、床上用品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5. 观察和监测在护理腹泻患儿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和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特别关注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儿出现发热、脱水、意识改变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生。

6. 定期就医复诊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缓解和治疗。

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引言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患儿腹泻的护理非常关键,可以帮助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患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行为指南,以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支持。

护理措施1. 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患儿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维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如果患儿正在母乳喂养,母亲应继续喂养,增加喂奶次数以补充水分和营养。

•如果患儿正在饮用奶粉,应按医生或护士的建议调配适当浓度的奶粉,并根据需要增加喂奶次数。

•如果患儿已经可以进食固体食物,应选择易消化、不刺激肠道的食物,如米粥、香蕉等。

同时,要确保患儿充足地饮水,以防止脱水的发生。

2. 考虑使用口腔补液盐溶液口腔补液盐溶液是一种用于补充体液的有效方法。

如果患儿腹泻严重或有明显脱水的表现,医生或护士可能会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

这种溶液可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有助于恢复体液平衡。

3. 避免给予不必要的药物大多数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不是细菌感染。

因此,在没有专业医生的建议下,家长应避免给儿童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药物。

这些药物不仅不会缩短病程,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抗药性的产生。

4.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腹泻会导致肌肤反应,如红疹和潮湿。

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对于预防皮肤炎症和感染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使用温和的皂液和温水轻轻清洁患儿的臀部和腹部区域。

•每次更换尿布时,应使用柔软的棉布或无纺布擦拭干净皮肤,并确保将腿部和臀部的皮肤彻底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香精,以免进一步刺激皮肤。

5. 注意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的卫生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特别容易通过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为了防止病情的蔓延,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家人和护理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在与患儿接触之前和之后。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如有可能,应将患儿独自留在一个房间,以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腹部不适、腹泻现象,对于家长和护理人员来说,采取正确的护理常规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1.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儿童失去较多的水分和体液,因此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可以给孩子饮用开水、温开水、果汁、电解质溶液等,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或者剧烈运动后,应该增加水分摄入量。

2.饮食调整:腹泻时,应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选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比如米粥、面条、软煮蛋、馒头、面包等。

少量多餐,以免增加肠道负担。

3.注意消毒:腹泻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的,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孩子使用的餐具和玩具等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染。

4.观察大便情况: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包括颜色、质地、次数等。

如果发现大便有明显变化,比如出现血便、黏液便等,应及时就医。

5.家庭环境的整洁:要保持孩子生活环境的整洁,及时清洗、晾晒被褥和衣物,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6.避免频繁用药:对于腹泻症状较轻的孩子,不需要频繁使用药物。

如果孩子症状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及时就医。

7.适当休息:腹泻会导致孩子身体虚弱,因此要保证适当的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8.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腹泻症状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9.定期复诊:对于腹泻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孩子,应该及时就医,并定期复诊,以便掌握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10.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在护理小儿腹泻过程中,家长要与医务人员积极合作,按照医嘱给孩子进行护理,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病情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紊乱。

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

6
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
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
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
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
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按医嘱禁食
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

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
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
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
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
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预防红臀。

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
及需要量调整速度。

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
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加强体格锻炼。

4.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5.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
由少到多。

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五、护理评价
1.患儿腹泻次数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2.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

3.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4.患儿无臀红的发生。

5.患儿无酸中毒、低血钾等并发症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