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表面麻醉
耳鼻喉常见手术麻醉

耳鼻喉常见手术麻醉(一)耳部手术麻醉多数耳部手术虽不涉及呼吸道,但术中头部被无菌巾覆盖,麻醉者远离头部,应重视气道及呼吸管理。
时间短暂、简单的耳部手术多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涉及前庭的某些手术,由于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患者术中可出现失平衡感,应防止发生意外。
中耳及内耳手术包括电子耳窝植入术,时间长,应在全身麻醉下施行。
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时,避免用N2O,N2O进入中耳,可引起中耳压力升高。
在咽鼓管不通的患者,吸入N2O会使鼓膜穿孔和出血。
儿童接受较长时间的手术时,应监测体温。
中耳、乳突和内耳手术病例术中要求行面神经诱发电位监测,避免发生医源性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诱发电位监测的患者,需应用短效肌松药如米库氯铵,维持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在一定水平。
肌肉松弛药的用量应控制在测定时T4/T1 > 20%。
一般情况下耳科手术出血量不多,但出血使显微手术野不清,可取头高位10°~15°,以利静脉回流。
术者常局部使用肾上腺素,注意其全身作用。
应用抗恶心呕吐药防治术后发生恶心呕吐。
(二)鼻腔及鼻窦手术的麻醉多数鼻腔及鼻窦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鼻腔手术范围扩大。
全身麻醉下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
七氟烷或异氟烷吸入全身麻醉有降压作用,可控性好。
除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外,应在下咽部填塞纱布。
为减少术野渗血,可取头高位10°~15°。
术中常用肾上腺素棉片止血,应注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术毕鼻腔填塞止血,应在完全吸尽残血,清醒后拔管,确保经口呼吸通畅。
鼻腔及鼻窦手术后,在术后2天将充塞的纱条自鼻腔及鼻窦中取出。
患者常疼痛难忍,可在镇静镇痛条件下进行鼻腔术后的换药。
(三)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麻醉患者多为儿童,挤切法速度快,但疼痛刺激强,患者难免恐惧。
使用氯胺酮1~2mg/kg静脉注射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全身麻醉应选用气管插管。
选用钢丝加固气管导管,不易扭曲打折,且便于固定,注意开口器放置不当可压迫导管。
耳鼻喉手术的麻醉

4
术前用药
颠茄类:抑制腺体分泌,保持呼吸道干燥,小儿阿托品 0.02mg/kg。
镇静药:有抗焦虑和顺行性遗忘作用。
注意: 1周岁以内婴儿和已有气道阻塞病人一般不用阿片类
术前药。 严重气道梗阻或扁桃腺出血再次手术者暂不给术前
药,送至手术室后视病情给予颠茄类药。
5
二、麻醉选择
局部麻醉 (乳突根治术,扁桃体摘除术,鼻骨骨折矫正术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4. 控制中耳及副鼻窦压力改变。 笑气﹗
5.全麻苏醒期病人由麻醉状态转至清醒,但仍存在不同程度镇 静,应加强呼吸道管理,
3
第2节 耳鼻况 2 了解全身状态 (对伴上感者施行全麻时,择期手术应暂停 。老年
病人常并存呼吸、循环及内分泌系统病变。)
3 气道困难(airway difficult)程度估计 4 拟经鼻气管插管者行术前鼻道检查 5 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者明确气管异物的性质,有无肺不张 6 术后出血再手术病人出血量、有无凝血功能障碍等均应考
6
全麻
应对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和原因做出评估 : 如声门暴露困难 :舌体大、颈短、颈部活动受限、张口受限、小下
颌、下颌间距小等解剖异常,会厌或气道内肿物外突遮挡声门;
插管困难:喉乳头状瘤等肿物占据或遮挡声门、喉头狭窄、声门下狭
窄、颌下蜂窝织炎致喉头水肿;
经鼻插管困难:鼻甲肥厚、后鼻孔闭锁;极度肥胖。
气管造口:呼吸道外伤、声门部巨大肿物、经口、鼻插管可能造成严 重损伤或插管失败者
8
三、喷射通气在气道内手术的应用
解决两大难题: 支气管镜检查 异物取出术
9
• 喷射通气
• 高频喷射通气常用频率为60~120次/分 • 常频喷射通气较常用的频率为18~22次/分。 • 驱动压于成年人控制呼吸时0.8~1.2kg/cm2, • 辅助呼吸时0.5~0.6kg/cm2, • 儿童控制呼吸时0.6~1.0kg/cm2, • 辅助呼吸时0.3~0.5kg/cm2,吸呼比为1:2。
耳鼻喉科手术常见问题解答

耳鼻喉科手术常见问题解答在耳鼻喉科领域,手术是为了解决患者在耳鼻喉方面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本身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常见问题。
下面将针对耳鼻喉科手术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手术前的准备在进行耳鼻喉科手术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这些准备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
手术前的准备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手术前一天通常需要禁食,以确保手术时胃部为空,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前几天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2. 药物使用:手术前几天,患者需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补充剂。
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忌烟酒:手术前一段时间,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
烟酒对手术愈后的恢复不利,并会增加手术风险。
二、手术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1. 麻醉方式:耳鼻喉科手术可以采用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具体的麻醉方式由医生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状况决定。
麻醉方式选择的目的是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手术时间:耳鼻喉科手术的时间长度因手术类型而异。
一些简单的手术可能只需要几分钟,而复杂的手术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手术时间长短并不代表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小,而更多取决于手术方式及病情。
3. 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
患者应如实向医生反映疼痛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4. 出血风险:耳鼻喉科手术涉及到的组织较为脆弱,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出血。
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和处理出血,例如止血药物、电凝等。
如果术后出血量明显增加,应及时就医。
三、术后注意事项1. 定期复诊:术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眼耳鼻喉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第一节 眼科手术的麻醉 Anesthesia of 0phthalmic
一.特点和对麻醉的要求
麻醉的要求 (一般) 镇静
眼科手术麻醉的要求 (特殊) 充分安静合作
镇痛 肌肉松弛
防治并发症出现
镇痛完全
眼轮匝肌和眼外肌松弛, 眼球固定在正中不动。
眼内压稳定 眼心反射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 2.控制性降压在上颌骨切除、鼻内窥镜和中
耳手术中的应用
▪ 可明显减少出血,使术野清晰,缩短手术
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 常用药物为硝普钠。如吸入麻醉维持,可
选用异氟醚,有浓度依赖性降压作用,可 与硝普钠合用,减少硝普钠用量。
五.耳鼻喉科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
▪ 1.耳科手术麻醉 ▪ 氧化亚氮应控制在50%,防治鼓室压力过高。 ▪ 保持自主呼吸,便于观测面神经状态。 ▪ 防治术后呕吐。
▪ normally ranges :10~21mmHg
▪ IOP波动的危害:
升高:干扰眼内血供 角膜代谢 视网膜血流减少 角膜混浊
降低: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出血
Anaesthetic factors increasing 高血压 二氧化碳蓄积 气管插管反应 呕吐 咳嗽 屏气 麻醉药(SCC ,KT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7/302021/7/302021/7/30Jul-2130-Jul -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7/302021/7/302021/7/30Fri day, July 30,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7/30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耳鼻喉科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鼻骨骨折复位术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解决;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佳在受伤后 2~3h 内或 10d 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效或后遗难治畸形。
大多数可用闭合性复位法加以矫正。
骨折超出 2 周者,则因骨痂形成而使复位发生困难,有时需行开放式复位,这种状况较少。
【适应证】1鼻部骨折后鼻梁变形,鼻骨下陷性骨折和鼻中隔骨折,触诊有骨摩擦感。
2鼻骨 X 线片显示骨折错位。
3如鼻部肿胀严重,须待肿胀消退后,尽早在 2 周内进行骨折复位。
【禁忌证】1无特殊禁忌证。
2如合并严重的颅脑外伤,应首先解决颅脑外伤。
3如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外伤后恶化,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在行骨折复位。
【操作办法及程序】1闭合式复位法用 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应注意维持呼吸道畅通。
(1)单侧骨折:可将鼻骨复位钳一叶伸入同侧鼻腔内,一叶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稍加拧动,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
复位后行鼻腔填塞。
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或钝头弯血管钳替代。
(2)双侧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向前、上轻轻用力平行抬起鼻骨,此时常可闻及鼻骨复位声;用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协助复位。
如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叶,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叶,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即按上述办法抬起鼻骨。
(3)鼻中隔须矫正者:可用两叶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或在偏曲一侧先填塞,将鼻中隔压向对侧,再填塞对侧鼻腔,必要时在鼻外加以固定。
(4)伴有鼻中隔血肿者:应先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形成鼻中隔脓肿,然后再复位。
2开放式复位法做内毗部弧形切口,必要时行两侧内毗部切口并中间连接成 H 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状况用电钻穿孔,用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连接在一起,填塞鼻腔。
表面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与讲座◇摘要表面麻醉广泛应用于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泌尿科等临床诊疗领域,其定义为直接应用穿透力强的局部麻醉药使黏膜或者皮肤的浅表感觉丧失。
表面麻醉有着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近年来舒适化诊疗理念越来越受重视,表面麻醉的新型药物和应用方式也层出不穷,在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它们的药理学特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本文就表面麻醉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予以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表面麻醉;局部麻醉药;舒适化诊疗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3)05-0594-07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3.05.015麻醉方式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还是无法取代局部麻醉的作用。
局部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其作用范围局限,对全身生理影响较小[1-2]。
表面麻醉属于局部麻醉的一种,过去主要由手术医生使用,不被麻醉医生所重视。
表面麻醉易于操作,可减少局部刺激和伤害,避免患者过度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操作的耐受性,医疗满意度得到提升[3]。
近年来舒适化医疗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型表面麻醉药物及临床应用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本文对常用表面麻醉药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为临床合理使用表面麻醉提供参考。
1常用的表面麻醉药及剂型传统表面麻醉的定义是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黏膜表面,作用于黏膜下的游离神经末梢,可逆性地阻断附近的神经传导使浅表感觉丧失的一种麻醉方法。
用于表面麻醉的局部麻醉药必须具有良好的黏膜通透性,以便轻松到达游离神经末梢。
此外,为了促进通过黏膜后的药物弥散,局麻药用于表面麻醉时通常比注射麻醉时浓度更高。
常用的表面麻醉药物主要分为酰胺类和酯类这两大类。
近年来,表面麻醉的概念有所拓展,表面麻醉不光用于黏膜麻醉,一些局部麻醉药通过改变剂型或加入一些提高穿透能力的物质,可以用于皮肤的表面麻醉。
耳鼻喉科手术的麻醉管理可修改文字

• 有些手术时间较短,而对麻醉深度要求较高,因此宜选用 起效作用快时间短的药物以增加麻醉的可控性。
• 因病变多涉及上呼吸道,所以困难气道较多,术前应充分 评估气道情况。
• 喉癌等手术出血可能较多,且耗时较长,麻醉中血流动力 学监测是重点。
• 疾病常累及气道或压迫气道,需要在围术期妥善处理
• 手术部位多在腔隙深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视野小,操作 困难
声带息肉手术:
• 声带息肉手术的时间一般较短,而放入喉镜的操作对患者 的刺激很强,需要的麻醉深度较大,而手术的结束又很快, 所以麻醉时间的掌握有时比较难,尽可能选择短效的麻醉 药和肌松药
咽部成形术:
•
患者多肥胖,血液粘滞度高,合并高血压和心肌
缺血较多。
•
术前访视应全面了解和正确估计其代偿能力,对
• 拔管后该部位的血凝块可能会脱落进入声门导致完全性气 道阻塞
• 即使是使用直接喉镜检查,仍可能漏掉一些血凝块,吸引 鼻腔和口腔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率。
耳 手 术:
中耳以及内耳手术时间长应在全麻下进行 耳手术一般出血不多,但出血使显微手术野不清, 可取头高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耳手术后呕吐很常见,应给与抗呕吐药
气管插管难度作出评估。
•
由于麻醉残余作用以及手术创伤、压迫造成的
水肿,少数病例可发生拔管后气道障碍和再插管困难,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鼾症患者常伴发高血脂,高血粘度,假性红细胞增多症, 心脏储备能力低下,低氧血症,对麻醉手术耐力差。
麻醉前准备关键问题在于改善与纠正患者术前已有的缺 氧状态,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尽可能改善心功能。
• 插管前在声门和声门上部局部使用2%利多卡因可降低扁桃 体切除术后喘息和喉痉挛的发生率,拔管前静注利多卡因 (1mg/kg)也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2023年耳鼻喉科常规手术记录

2023年耳鼻喉科常规手术记录耳鼻喉科常规手术记录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病区________病床________住院号__________ 手术时间:术前诊断: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术中诊断: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手术方式:鼻中隔粘骨膜下矫正术双下鼻甲电凝术双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双侧下鼻甲骨骨折术。
手术者:助手: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手术经过:1.体位:患者取半坐位于手术台上,面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
2.麻醉方法:用1%的卡因麻黄素棉片(加少许0.1%肾上腺素)置于双鼻腔各璧,约5分钟后取出,共三次;在左侧鼻中隔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粘骨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1滴/5ml)约2-3ml,右侧鼻中隔前端粘骨膜下注射约1ml。
3.切口:用小圆头刀沿左侧鼻中隔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切开粘骨膜,起于鼻顶,止于鼻底。
4.剥离鼻中隔面粘骨膜方法用粘膜刀沿切口从前向后,后上,后下剥离左侧鼻中隔面粘骨膜,越过偏曲部,止于偏曲部外约0.5-1厘米,棉片压迫止血;用粘膜刀切开中隔软骨前端(前端留取约2mm中隔面)分离对侧中隔面的粘骨膜,同理从前向后粘骨膜下分离,越过偏曲部,止于偏曲部外约0.5-1厘米,撑开双侧中隔面的粘骨膜;用下鼻剪平行于鼻顶从前向后剪断中隔软骨上部,筛骨垂直板,部分犁骨脊,用咬骨钳取出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
用骨凿凿平犁骨脊使其与鼻底平,检查中隔居中,平直,无穿孔。
双下鼻骨性厚大,下鼻粘骨膜肥厚,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膜相贴。
5.双下鼻甲电凝术:用双极电凝钳烧灼双侧下鼻甲肥厚的游离边缘处的粘膜,使其鼻通气尚好。
6.双侧下鼻甲骨骨折术:分别将双侧下鼻甲骨向外侧骨折。
7.双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2%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1滴/5ml)约1-2ml,分别注射于双下鼻甲约0.5-1 ml,依次切开双侧下鼻甲游离处的粘骨膜,分别暴露下鼻甲骨,切除部分下鼻甲骨,检查鼻通气尚好,0#丝线缝双侧下鼻甲切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奋型:轻度者表现为精神紧张、耳鸣、多 语好动、口舌麻木、头晕、定向障碍和心 率轻度增快;中度者烦躁不安,恐惧,主 诉气促甚至有窒息感,但呼吸频率和幅度 未见明显改变,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重 度者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幅度都明显增加, 出现缺氧症状(不同程度发绀),心率和 血压波动剧烈,肌张力增高,肌肉震颤甚 至发生惊厥。
耳鼻喉表面麻醉
实用文档
表面麻醉定义
• 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 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 下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的 现象,称表面麻醉。
实用文档
适应证
• 眼、鼻、咽喉、气管、尿道等处的浅表手 术或内镜检查常用此法。
• 耳鼻喉科:鼻内窥镜检查,电子喉镜检查, 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鼓膜切开术, 鼻部微波治疗等。
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通静脉通道。
3、兴奋型者 予以静脉注射安定0.10.2mg/kg
抽搐者 予以静脉注射硫喷妥钠1-
2mg/kg
实用文档
4、休克者 抗休克治疗 快速有效补充血容量, 使用升压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等)。
5、循环、呼吸衰竭者予以心肺复苏治疗。 6、缺氧时间较长者,为防止脑水肿或减轻已
实用文档
咽喉部表面麻醉效果评价
• 有无 恶心 • 有无 咳嗽 • 患者是否 拒绝检查
实用文档
常用表面麻醉药物介绍: 丁卡因:又名地卡因,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
强10倍,其毒性也相应增强(大10-12倍)。 穿透粘膜作用力强,作用迅速,粘膜麻醉 1-3min起效,可持续60-90分钟。 临床应用浓度:眼科0.5%,耳鼻喉1%。 禁忌注射。 成人每次用量不得超过50mg。
实用文档
(3)喉部喷雾:在口咽部喷雾2-3次后,将 喷雾器头弯折向下,嘱患者伸舌并用纱布 见舌前1/3包裹好(以免滑脱或牙齿损伤舌 系带)。嘱患者自己用右手将舌拉出,口 尽量张大并作深呼吸,趁患者深吸气时, 将药液喷入。每次3-4喷,一共3-4次。
实用文档
无论咽部或喉部喷雾,每次喷药前应先将咽、 喉部分泌物或残余药液吐出,以利药液与 粘膜直接接触。
实用文档
丙美卡因 浓度:0.5% 适应证:眼科表面麻醉
药动学:滴眼后20秒起效,作用可持续 15min。
实用文档
鼓膜表面麻醉剂 成分:纯石碳酸、可卡因、薄荷脑各等量配
制而成。 用途:用于鼓膜穿刺、切开或贴补前的表面
麻醉 用法:用棉枝蘸少量,涂于鼓膜穿刺或切开
部位,限用在拟行操作的局部,不可扩大 范围
实用文档
• 鼻黏膜表面麻醉技术是鼻内镜手术的基本 功,不仅需要动作轻柔,重要的是要准确 到位,避免器械损伤黏膜出血。取出棉片 时,棉片不沾血,黏膜不出血。
实用文档
鼻部表面麻醉效果评价
1、好 患者仅情绪稍紧张,但无疼痛主诉,心率 和血压平稳。
2、中 患者情绪较紧张,主诉有点疼痛,心率、 血压有波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可适当加大麻 醉剂量和次数,通常能顺利完成手术或操作。
实用文档
麻醉剂中毒及抢救
中毒常见原因 (1)一次用量超过限量 (2)麻醉剂误入血管 (3)误将丁卡因用于浸润麻醉 (4)个体对麻醉剂耐受力下降
实用文档
麻醉剂中毒表现: 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轻者只感觉到不适, 不需特别处理;严重者发生抽搐、惊厥, 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中毒表现有兴 奋型和抑制型两种。
实用文档
方法: (1)喷药前先向患者说明,每次喷入的药液
均不可咽下,含3-4分钟后再吐出
实用文档
(2)口咽部喷雾:嘱患者将舌自然平放口底 并张口发“啊-----”长音,自上而下对准 悬雍垂、软腭、咽后壁、舌根,再从右至 左或从左至右对准扁桃体及咽腭弓或舌腭 弓,反复喷药3-4次,每次3-4喷(每喷约 0.05ml,相当于丁卡因1mg。极量不超过 3ml,即60喷)。
实用文档
利多卡因: 浓度1%-2% 成人用量1次不超过0.2g(2支) 不良反应:神经方面(视神经炎、头晕、恶
心、呕吐)、心血管方面(心动过缓、房 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
实用文档
达克罗宁 浓度:0.5%-1% 作用:粘膜局麻效应与丁卡因相似,但毒性
和过敏反应发生率比丁卡因低15-20倍,安 全性较好。
实用文档
眼:0.5%丁卡因或0.5%丙美卡因
鼓膜:鼓膜表面麻醉剂(纯石碳酸、可卡因、薄 荷脑)
实用文档
使用方法
眼--------------------- 滴入法 鼻----------------------涂敷法 咽喉、气管-----------喷雾法
实用文档
鼻腔表面麻醉
• 方法: 将鼻用棉片(规格为1.5cm×5cm)用黏膜 表面麻醉液浸润,湿度以稍挤压棉片不滴 药液为准。将上述含药棉片轻轻放置到中 鼻道、嗅裂、总鼻道、下鼻道以及整个黏 膜表面,留置5分钟,共放置2次。黏膜表 面麻醉可以达到麻醉黏膜神经末梢和收缩 黏膜的目的,使鼻腔黏膜暂时失去痛觉, 而且使鼻腔宽敞。
实用文档
抑制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进行性抑制。轻度者表现为神志淡漠、嗜 睡,甚至神志突然消失;中度者表现为呼 吸浅而慢,有时出现呼吸暂停;重度者表 现为脉搏徐缓,心率慢于50bpm,心律失 常,血压下降,出冷汗甚至晕厥等,最终 心搏停止。
实用文档
麻醉剂中毒治疗及抢救
1、必须立即用药。撤出鼻内棉片或停止局 部喷药。
发生的脑水肿,应予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治 疗。
实用文档
注意鉴别麻醉药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
3、差 患者情绪难以自控,主诉疼痛剧烈,心率 和血压波动明显,需反复暂停手术稳定情绪,虽 适当加大麻醉剂量、次数和辅助镇静,仍不能奏 效。应中止手术或操作,或改全身麻醉。
实用文档
咽喉部表面麻醉(喷雾法)
实用文档
• 目的:咽喉部手术、内镜检查时的粘膜表 面麻醉(3岁以下幼儿禁用,5岁以下以及 不合作小儿一般不用或慎用)。
实用文档
在选择表面麻醉时应要求: 患者神志清醒和有合作能力,并没有严重 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 等,以及患有焦虑症等精神心麻醉: 1%丁卡因(或利多卡因)25-30ml+1‰肾
上腺素3ml 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 1%丁卡因或1%-2%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