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135 例
小心,这些药物可使血糖升高

线 药物 ,通常 治 疗结 核 病 服 药
组织氧化代谢率 、增加胰高血糖 素分 泌 、促 进 自 由脂 肪 酸从 脂 肪 组织 中释放等有关 。 2 . 利尿剂 包括双 氢克尿塞
时 间 至少 要 在半 年 以上 。长 期 服 用 异 烟肼 可 影 响糖 代谢 ,使 糖 耐 量 降 低 ,因此在 用 药 期 间应 定 期
抗 ( 通 俗 地 讲 ,就 是 对 胰 岛素 不
有 可 能造 成 血 糖升 高 的药
物 ,较常 见的有 :
抑制糖原合成 ,刺激糖原分解 ,
使血糖 升 高 。 4 . 避 孕药 包 括雌 激 素与黄 体 酮衍 生 物 ,这 些 药物 均 具 有 降低 糖 耐 量 和升 高 血 糖 的作 用 。 因此
障碍 ,导致血糖升高 ,并产生糖 尿病 的临床表现 ,如三多一少症 状 ( 吃的多 、喝的多、尿的多、
体 重 减 少 ) ,易被 误 认 为患 了糖
舒必 利、利培N4 种 抗精神病 药 物观察 比较 ,发现4 药均有 明显 的升血 糖作 用 ,氯 氮 平尤 为 明
显 ,甚 至能 引起 酮症 酸 中毒 ,长
( 又 叫氯 噻 嗪 、双 氢 氯 消疾 、双
氢氯散疾 )、利尿酸等。这类利 尿剂长时间应用 ,可使患者的糖 耐量降低而血糖升高 ,这可能是 药物抑制胰岛素分泌和使糖原分 解 的缘故 。噻嗪类利尿剂引起的 高血糖 ,大多出现在用药2 ~3 个
月后 ,停药 后可 自行 恢复 。 3 . 氨茶碱 此 药 为茶碱 与二 乙
谢 ,且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
发糖尿病 的几率 ,远较一般人群
检查血糖 ,如血糖增高应减少药
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及治疗体会

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究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4组精神病患者,通过使用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4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后所产生的糖代谢变化,来观察总结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结果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4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均对精神病患者的血糖有影响,但是4种药物引起精神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几率大小并不相同。
结论相同病重情况下,奥氮平与氯氮平两种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最为明显。
【关键词】抗精神病类药物血糖变化奥氮平氯氮平近年来精神病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日前以破一亿大关,也就是说按照第5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而言,每1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精神病患者。
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表明,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最佳途径[1]。
然而不同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的血糖影响也不相同,为了确切了解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特此选取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4种抗精神病类药物作为研究对象。
以期评出对患者血糖变化影响最小的抗精神病类药物,为临床实验选对理想药物提供有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即抽取140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为对象,经过家人同意将其分成4组。
对4组患者分别使用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奥氮平4种药物。
氯氮平平均剂量约为≥300mg/d,利培酮平均剂量约为≥3mg/d,喹硫平平均剂量约为≥300mg/d,奥氮平≥10mg/d。
临床实验前对其进行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借以排除高血脂、或血糖异常患者,以保证实验的有效及准确性。
1.2 方法根据所需了解调查情况,自制情况调查表一份。
根据药物特性,故而在实验前以及实验后,第3、5、7周进行空腹血糖测查鉴定。
为准确起见,将引用who糖尿病病症诊断标准2,即为糖尿病患者空腹测量血糖(fpg)≥7.8mmol/l。
精神病诊断标准则采用精神病诊断权威书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
浅述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浅述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摘要】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患,据统计全球约有2900万人患有精神病。
近半个世纪以来,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精神病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率,较好的改善了患者的社会功能。
但是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病药物可增加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的风险。
【关键词】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糖脂代谢;影响精神分裂是临床精神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需要长期费用精神类药物来治疗。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用药不良反应也日益凸显,特别是糖脂代谢异常,为探讨长期使用精神科药物对糖脂代谢带来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70例5年以上病程的患者,(符合精神科药物治疗的诊断标准)且入组的患者在发病前均无高血糖、高血脂的现象。
随机分组(非典型精神科药物85例,典型精神科药物85例)。
1.2研究方法①非典型精神科药物为氯氮平、利培酮;②典型精神科药物为氯丙嗪、奋乃静;③血糖、血脂测定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
二、结果2.1结果判定血糖异常指标为:空腹血糖?6.1mmol/L,血脂指标异常;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酚?1.8mmol/L。
2.2结果研究得出典型精神科药物与非典型精神科药物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具体数据信息见表1。
研究得出典型精神科药物与非典型精神科药物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具体数据信息见表2。
研究得出药物治疗2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及1年末FBS、TG、TC指标的变化情况,具体数据见表3。
三、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要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目前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等都可能导致糖脂代谢的异常。
这可能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如遗传、胰岛素抵抗、神经中枢异常、内分泌紊乱及代谢等。
长期服用典型精神科药物和非典型精神科药物都会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造成血脂代谢的异常。
新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的对照研究(一)

新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的对照研究(一)作者:丁振江余志中徐国洪吴穗玲吴庆锋郭锦滔蒋健昌刘素芳【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氯氮平;血糖【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1例和氯氮平组32例,两组均单一用药,利培酮平均剂量4.0±0.74mg・d-1,氯氮平平均剂量340.56±122.43mg・d-1。
兴奋躁动和睡眠障碍者可联合小剂量苯二氮艹]卓类药物。
疗程均为8w。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w末晨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治疗前及治疗第8w 末测量体重。
结果治疗第8w末,氯氮平组血糖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患者的年龄与治疗4w末血糖和8w末体重存在相关关系(r=0.496,P=0.007;r=0.493,P=0.006)。
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均可引起血糖升高,但氯氮平对血糖的影响较利培酮显著。
Controlstudiesofincreaseofbloodsugarinducedbyneoantipsychotics【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ofrisperidoneonglycometabolism.Methods63schizophrenicswereran domlydividedintorisperdone(n=31)andclozapine(n=32)group,themeandosagesofrisperdoneandcl ozapinewererespectively4.0±0.74mg/dand340.56±122.43mg/dfor8weeks.Patientswithexcitemen torsomnipathycouldbegivensmalldoseofbenzodiazepines.Fastingbloodsintheearlymorningwereta kentomeasurebloodsugarbeforetreatmentandattheendsof4thand8thweek,respectively.;bodyweig htwasmeasuredbeforetreatmentandattheendof8thweek.ResultsAttheendof8thweek,thebloodsug arofclozapine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risperdonegroup(P0.01);theageofpatientsinrisperdonegroupwasrelatedtobloodsugarof4thweekandthebodywei ghtof8thweek(r=0.496,P=0.007;r=0.493,P=0.006).ConclusionBothrisperdalandclozapinecouldcausetheriseofbloodsugar,especiall yclozapine.【Keywords】Schizophrenia;risperdone;clozapine;bloodsugar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脂、体重及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累积患病率 -氯氮平
% 糖尿病诊断率
50
(n=82)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12
24
36
48
60
Henderson DC, et al. Am J Psych 2000; 157: 975-81; Henderson, CNS Drugs 2002; 16(2):77-89
月份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 可能产生的后果
导致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增加 增加某些癌症的危险性 造成心理社会负担 影响治疗依从性 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性
可导致其它较严重的躯体疾病 或后果的不良反应
TD 肝功能异常 诱发癫痫 体重增加 催乳素相关不良反应 糖尿病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 于一般人群,国内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 糖尿病(15.1%)是普通人群(3.62%)的3~4倍。 无论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 还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血糖升高, 导致糖代谢异常,尤以服用氯氮平治疗最为显 著。
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
无副作用
迅速而全面的 改善精神症状
一种剂量
防止复发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不良反应的比较
氯丙嗪 甲硫达嗪氟哌啶醇 氯氮平 利培酮 思瑞康 奥氮平
EPS
+ ~ ++ + +++ 0 0 ~ ± 0 0 ~±
剂量依赖性 EPS ++
++ +++ 0
++
可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

·健康科学·可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血糖也在不经意间跟着提高了很多。
近些年很多疾病都会伴有高血糖的存在,很多药物的使用也会引起人体糖代谢发生紊乱,导致用药人出现糖尿病,血糖过高会对人身体带来很多危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那么具体有哪些药物会造成血糖升高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避免发生因用药不当引起的高血糖。
一、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造成血糖升高这类药常用的有醋酸可的松、波尼松、波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这类药物会使身体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是糖原等,降低身体各脏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也会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功能受到一定抑制,所以这类药物的使用非常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特别是长时间吃这类药物的人群,高血糖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非常高,如果有糖尿病的人长时间服用这类药更会加重病情。
这类药物使用剂量越大,服用时间越久,就越会加大用药者血糖升高的概率或是患糖尿病的概率。
二、 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会造成血糖升高最常用的就是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常被用在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治疗中,这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的排斥反应,但是却很容易引起使用者的血糖升高。
药物使用剂量越大,就会越增加高血糖的发生率。
如果再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起使用,血糖升高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且表现很明显。
三、 使用抗精神病类的药物会造成血糖升高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反映,有很多治疗精神类的药物会引起使用者血糖的升高,这类药物有苯妥英、阿莫沙平、洛沙平、氯氮平、米安色林等。
精神病类药物类型的不同,引起的血糖升高情况也不同,当然,对身体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各不相同,这类药物中最容易造成血糖升高的是氯氮平和奥氮平,依次是喹硫平和吩噻嗪类。
四、有些降血脂药物会造成血糖升高如果是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下,使用烟酸很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但是如果血糖原本就很正常的人,使用烟酸后就不会造成血糖升高。
使用的烟酸剂型或是剂量是最直接导致血糖升高与否的原因。
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50例临床分析

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50例临床分析作者:汤育林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会使精神疾病患者血糖升高,应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血糖升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氯氮平、奥氮平引起血糖升高会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病情加剧,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科学、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本院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1]: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服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排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已有糖尿病,体重指数、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高于正常者,共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年龄12~70岁,平均(32±21)岁,病程0. 3~38 a。
1.2方法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其中包括患者年龄、精神疾病类型、病程、所服抗精神病药、血糖、血脂等。
用药前后均作血糖检测,血糖以服用精神药物后空腹血糖>6. 0 mmol·L-1,餐后血糖≥7. 8 mmol·L-1为高血糖。
1.3统计学方法将统计结果输入微机,采用SPSS11. 0统计软件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2.1一般资料 1 000例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且血糖升高者50例(5% ),血糖平均为( 8. 51±2. 94 )mmol·L-1。
其中男35例,女15例,男、女血糖升高比率分别为5.8%与3.75%,不同性别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 05);年龄28~68岁,平均(48. 4±12. 8)岁,年龄≤45岁血糖升高15例,≥45岁血糖升高35例,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血糖升高23例,有6例血糖未升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2.2抗精神病药 50例引起血糖升高患者使用1种抗精神药物25例,两种抗精神病药合用15例, >2种抗精神病药合用10例,其中使用较多为氯氮平25例,奥氮平8例,奎硫平9例,氯丙嗪2例,利培酮1例,舒必利1例,奋乃静1例,使用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40(80%)例,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5例(10%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3.讨论本结果显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发生率为5%,血糖升高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 05),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三酰甘油、胆固醇及有无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有关,且三酰甘油及胆固醇高于正常患者血糖升高发生率远高于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正常者,有糖尿病阳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引起血糖升高发生率远高于无家族史患者。
四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四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发表时间:2013-06-09T09:13:40.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吴磊刘金光[导读] 临床上,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取代了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的常规治疗药物。
吴磊刘金光(抚顺煤矿脑科医院辽宁抚顺 113123)【摘要】目的研究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方法对12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奎硫平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时进行血糖、血脂测定,然后对治疗前后对比分析。
结果在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方面的比率,利培酮组与阿立哌唑组出现异常的例数很少,奥氮平组与奎硫平组出现异常的例数较多,而且两组比率接近(P>0.05);奎硫平组、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相比出现异常的比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
治疗前后相比,阿立哌唑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平均值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利培酮组血糖、总胆固醇平均值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甘油三酯存在差异(P<0.05);奥氮平组和奎硫平组血糖、总胆固醇存在差异(P<0.05),甘油三酯差异显著(P<0.01)。
结论对血糖和/或血脂代谢影响最小的是阿立哌唑,其次是利培酮,最大的是奥氮平和奎硫平。
【关键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首发精神分裂症血糖血脂临床上,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取代了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的常规治疗药物。
因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不仅能够改善病人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或情感症状,而且锥体外系副作用更少[1]。
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些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血糖和/或血脂的变化,更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因为它们可增加代谢综合症的风险。
本文对124例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后的血糖、血脂变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2
1
新型抗精神病药可增加血糖升高的危险性。一般认为, 氯氮平 对血糖升高的影响与药物所致体重增加有关, 但越来越多的证 据表明, 在体重不变的情况下, 氯氮平仍能引起高血糖。氯氮
H e r a l do f M e d i c i n eV o l 2 5N o 1 0O c t o b e r 2 0 0 6
n e u r o p s y c h o p h a r m a c o l o g y ( A C N P ) . 2 0 0 0 , l 2 , 1 0 . [ 5 ] 张明廉, 袁国桢, 姚建军, 等. 精神病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 用情况变迁[ J ]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 0 0 3 , 2 9 ( 2 ) : 9 7 . [ 6 ] Wi s h i n gD A , S p e l l b e r gBJ , E r h a r t SM, e t a l . N o v e l a n t i p s y c h o t i c s [ J ] .B i o l P s y c h i a t r y , 1 9 9 8 , 4 4 : 7 7 8 . a n dn e wo n s e t d i a b e t e s
5 ] 国很多精神病医院中使用率占居首位有关 [ 。研究表明, 一些
是氯氮平、 奥氮平引起血糖升高, 会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病情加 剧, 还可能引发糖尿病, 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
3 ] u k h e r j e e等 [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回顾性调查显 命。 M
示, 有1 5 . 8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 α型糖尿病, 而同期一般 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仅 3 . 2 %。美国一项类似的结果也显示精 4 . 5 %,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神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2 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考察我院 2 0 0 2年 1月 ~ 2 0 0 4年 1 2月服用抗 精神病药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 排除服用抗精神病 T G ) 及总胆固醇( T C ) 药物前已有糖尿病, 体重指数、 三酰甘油( 高于正常者, 共 13 2 4例, 其中男 8 4 6例, 女4 7 8例, 年龄 1 2~ 7 0 岁, 平均( 3 2± 2 1 ) 岁, 病程 0 . 3~ 3 8a 。 1 . 2 方法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其中包括患者年龄、 精神疾 病类型、 病程、 所服抗精神病药、 血糖、 血脂等。用药前后均作
6 ] s h i n g 等[ 提出, 可能 平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还不甚明了。 Wi
是由于氯氮平拮抗 5 H T受体而降低胰腺细胞的反应性, 导致 胰岛素水平下降和高血糖症。临床医生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 病药时, 应考虑患者的年龄、 病程、 是否有糖尿病家属史等相关 因素, 慎重使用, 尽量减少因服用药物而引起血糖升高对患者 的危害。
1 6 . 0m m o l ·L , 血糖检测, 血糖以服用精神药物后空腹血糖 > [ 4 ]
。为
此, 笔者对我院近年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情况进行调查分
餐后血糖≥7 . 8m m o l ·L 为高血糖。 1 . 3 统计学方法 将统计结果输入微机, 采用 S P S S 1 1 . 0统计 检验和 检验。 软件 t 2 结果 2 . 1 一般资料 13 2 4例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且血 3 5例 ( 1 0 . 2 %) , 血糖平均为( 8 . 5 1±2 . 9 4 ) 糖升 高 者 1 m m o l ·L 。其中男 8 5例, 女5 0例, 男、 女血糖升高比率分别为 1 0 . 0 %与 1 0 . 5 %, 不同性别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差异无显 著性( P> 0 . 0 5 ) ; 年龄 2 8~ 6 8岁, 平均( 4 8 . 4± 1 2 . 8 ) 岁, 年龄 ≤ 4 5岁 血 糖 升 高 4 9例 ( 3 6 . 3 %) , 5岁 血 糖 升 高 8 6例 ≥4 ( 6 3 . 7 %) , 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血糖升高 2 3例, 有 6例血糖未 升高,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 P< 0 . 0 5 ) 。血糖升高患者精神病史 0 . 4~ 3 0a , 其中≤4a 4 5例, ~ 9a 1 9例, 0a 7 1例, 不同病程 ≥1 血糖升高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 P< 0 . 0 1 ) , 病程越长, 服用抗精 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发生率越高。血糖升高患者三酰甘油高于
医药导报 2 0 0 6年 1 0月第 2 5卷第 1 0期
·1 0 0 9 ·
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 1 3 5例
娄素琴1, 杨广声2, 钱东丽2
( 1 .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4 5 3 0 0 2 ; 2 .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4 5 3 0 0 2 )
[ 摘 要]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 ~ 2 0 0 4年 1 2月服用抗 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的 1 3 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发生率为 1 0 . 2 %, 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病程越长、 年龄越大越易引起血糖升高,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大于典型抗精神 病药。结论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尤以氯氮平为甚。 [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血糖升高 [ 中图分类号] R 9 7 1 . 4 ; R 7 4 9 .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0 7 8 1 ( 2 0 0 6 ) 1 0- 1 0 0 9 0 2
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
硫普罗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 9例
许颖颖, 刘爱月, 张春红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3 2 5 0 0 )
[ 关键词] 硫普罗宁; 不良反应 [ 中图分类号] R 9 7 5 . 5 ; R 9 6 9 .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0 7 8 1 ( 2 0 0 6 ) 1 0 1 0 1 0 0 1 商品名为凯西莱, 主要用于改善各类急 注射用硫普罗宁, 慢性肝炎的肝功能, 脂肪肝、 酒精性肝、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 重金属的解毒; 可降低放射治疗( 放疗) 和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的不良反应, 并可预防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和二次肿瘤 的发生; 对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有显著的治疗作 用。我院 2 0 0 4年 6月 ~ 2 0 0 5年 6月临床应用硫普罗宁 4 6 5例, 1 . 9 4 %) 。现报道如下。 发生不良反应 9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 9~ 5 5岁, 平均 3 5岁。既往体健, 无长期用药史, 否认食物、 药 物致变态反应史。9例发生不良反应潜伏期各不相同, 3例首 次用药出现症状, 另 6例在用药后第 3~ 1 4天内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 4例, 腹胀、 便秘 1例, 腮腺肿大 1例, 畏寒、 高热各 1例, 过敏性休克 2例( 表现为气促胸闷、 全身发 抖、 大汗淋漓、 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等) 。 1 . 2 治疗方法 9例均停止原输液, 一般症状如表现为皮肤瘙 痒、 腹胀者未予特殊处理, 自然好转。畏寒、 高热、 过敏性休克 者, 立即给予异丙嗪 2 5m g , i m ;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m g , 心电监 护及吸氧处理。症状完全缓解。 1 . 3 典型病例 例 1 , 男, 5 5岁。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
·1 0 1 0 ·
a n t i p s y c h o t i c s [ J ] . E u r N e u r o p s y c h o p h a r m a c o l , 2 0 0 1 , 1 1 ( 1 ) : 2 5- 3 2 . [ 3 ] M u k h e r j e eS ,D e c i n eP ,B o c o l aV ,e ta l .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i n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c p a t i e n t s [ J ] . C o m p r i P s y c h i a t r y , 1 9 9 6 , 3 7 ( 1 ) : 6 8- 7 3 . [ 4 ] M a h m o u dR , G i a n f r a n c e s c oF , G r o g gA , e t a l .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f f e c t so f :f i n d i n g sf r o m al a r g e h e a l t hp l a n a n t i p s y c h o f i c s o nt y p el l d i a b e t e s d a t a b a s e . [ M] I n : 3 9 t ha n n u a lm e e t i n go ft h eA m e r i c a nC o l l e g eo f
1 , 2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 [ ,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 尤其
正常 1 0 9例( 8 0 . 7 %) , 总胆固醇, 高于正常 9 7例( 7 1 . 8 %) , 血 糖升高患者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高于正常者的发生率远大于血 糖正常者( P< 0 . 0 1 ) 。 2 . 2 抗精神病药 1 3 5例引起血糖升高患者, 使用 1种抗精神 4例( 6 9 . 6 %) , 两种抗精神病药合用 3 2例( 2 3 . 7 %) , > 2 药物 9 种抗精神病药合用 9例( 6 . 7 %) , 其中使用较多为氯氮平 6 5例 ( 4 9 . 2 %) , 奥氮平 1 2例, 奎硫平 2 3例, 氯丙嗪 1 1例, 利培酮 9 例, 舒必利 7例, 奋乃静 4例, 使用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 升高 1 0 9例( 8 0 . 7 %) , 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 2 2 例( 1 6 . 3 %) ,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 0 1 ) , 其中发生率最高 为氯氮平。 3 讨论 本结果显示,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 升高发生率 1 0 . 2 %, 血糖升高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P> 0 . 0 5 ) , 与 患者的年龄、 病程、 三酰甘油、 胆固醇及有无糖尿病阳性家族史 有关, 年龄越大、 病程越长, 血糖升高发生率越高, 三酰甘油及 胆固醇高于正常患者血糖升高发生率远高于三酰甘油及胆固 醇正常者, 有糖尿病阳性的精神疾病患者, 引起血糖升高发生 率远高于无家族史患者。 本研究中引起血糖升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中, 非典型抗精神 病药占 8 0 . 7 %, 远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P< 0 . 0 1 ) , 其中氯氮平 引起血糖升高最高, 其次为奥氮平、 奎硫平, 可能与氯氮平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