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中国彩陶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上册 18《中国彩陶》课件 浙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 18《中国彩陶》课件 浙美版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仰 韶文化遗物。
于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 市半坡村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历 史收藏馆。高16.5厘米,口径 39.8厘米。人面鱼纹彩陶盆,是 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 的结晶。
相关资料 人面鱼纹彩陶是新
石器时代陶器珍品。 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
图腾崇拜:古代半坡 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 有鱼纹和网纹图案,
描绘在彩陶上的图绘主要分为几何图案和带有 写实倾向的人物、动物图像两类,彩陶画指的是 后一类图像。这类图像虽然也是属于陶器上的装 饰,但以其写实性的描绘,体现出一定的构思、 想象甚至是某种主题,因而与单纯的几何纹装饰 图案有重大区别。
① 彩陶几何纹 盆
② 人面鱼纹彩陶盘
③ 彩陶漩涡纹 双耳罐
④ 双耳高颈侈口 带流罐
马家窑类型彩陶,根据时间先后或黑白彩作画。器 形以壶、罐最为常见。花纹以水波纹用得最多,常 变幻不同的形象,活泼新颖,律动感很强,在这其 它文化的彩陶中是罕见的。此外,还有网纹,圆点 纹,曲线纹,宽带纹,同心圆波纹,叶纹,飞鸟, 变形蛙纹等多种纹饰。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 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
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 出土的一件彩陶缸上绘有一只 白鹳衔鱼,面向一柄装饰考究 的石斧而立。此画被称为“鹳 鱼石斧图”,其图像组合明显 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有研究者 认为它记录了以鹳为图腾的氏 族战胜、兼并了以鱼为图腾的 氏族的历史性事件。画面为3 7.44厘米,构图均衡、饱 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 立性绘画中的珍品。
I.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 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 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 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 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 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 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 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 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 图腾崇拜的主题。

文明之光-彩陶PPT课件

文明之光-彩陶PPT课件

.
8
彩陶是指表面有彩绘装饰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在 黄河流域地区十分流行。
彩陶大都为手制;也有部分是轮制而成的。种类多样,形体完整, 形成了朴素,优美的艺术效果。
彩陶文化是我国灿烂的原始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 马家窑、大汶口、龙山等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彩陶,具有相当高的艺 术水准。
第1课
.
1
彩陶
(约前8000年——约前2000年)
.
2
陶器
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陶器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通过成型、干燥,经低温烧制。它的 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至于陶器是如何发明的,至今还缺 乏确凿的证据。
陶器的出现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①方便和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②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 ③对史前新石器时代以及金石并用的上古时代陶器研究就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
.
16
网纹彩陶船形壶
.
17
高15.6厘米 ,长24.厘米, 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藏。
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 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 渔猎生活有关。
这件陶壶的整体造型和纹饰,很可能是模拟当时驾舟张网捕鱼的情景, 《易·系辞》中说:“刳(kū)木为舟,剡(yǎn 削;削尖)木为楫(jí),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古代先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捕鱼 工具,从事河江及海上生涯,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遗址出土有木桨,这件彩陶是对渔猎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原始社会“刳 木为舟”形象的再现。
.
15
这件彩绘鱼纹盆,反映出距今六千多年前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半 坡先民”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和心理气质。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彩陶的发展历程,让 students 了解彩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还提供了彩陶制作的步骤和技巧,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对色彩的认识。

然而,对于彩陶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文化内涵,并教授他们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并能够运用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对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通过观察彩陶作品,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特点。

3.实践法:通过动手实践,教授学生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评价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彩陶作品,引导学生对彩陶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彩陶的重要性和魅力。

3.示范:示范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彩陶创作。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中国传统图案彩陶图案ppt课件

中国传统图案彩陶图案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陶器的发明与制作 妇女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终于栽培出农作物,农业因此产
生,人们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然而这需要容器贮藏食物。于是用粘土 烧制陶器的工艺就自然产生。
各朝的特点与风格 3.敦煌图案的造型构成和色彩处理上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域文化
的融合,敦煌图案具有佛教趣味,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敦煌图案有些是相对独立图案,如洞窟顶部的藻井图案、佛龛
顶端的龛楣图案以及多种边饰图案。也有些图案是在敦煌的壁画中, 它们的形式是图案的样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敦煌各时期图案特征 1.北朝敦煌图案 ■北朝是指北凉、北魏、北周统治敦煌地区的时期,其时约录公元
420年前后到581年 ■北朝图案如藻井先以那种连续方井式的平棋图案,也演变为单一
方井式的藻井图案,窟顶与四壁的边饰也失去去建筑的意义,而成为 纯粹的装饰
■早期(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藻井与平棋相似成斗四式,中心 置垂莲,岔角画莲花、忍冬、火焰,最外层有山形莲瓣纹和幡,是护 法的宝盖
方连续
图2-17 彩陶中的二方连续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在二方连续的图案中还可见到图案的单元以对称和镜面的对称构 成
图2-18 彩陶中的重复、平移的几何图案
图2-19 彩陶中的镜面、对称的几何图案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中国彩陶-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

中国彩陶-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

中国彩陶-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2014年6月第1版)教案教学基本情况•老师:XXX•学生:三年级学生•学科:美术•教材:浙人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版本:2014年6月第1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能够:1.了解中国彩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彩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工具1.彩色笔、彩色纸、A4纸、笔记本电脑。

教学素材1.中国彩陶相关图片。

2.相关文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简介:中国彩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彩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具体步骤1.通过图片展示,介绍中国彩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介绍中国彩陶的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

3.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彩陶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简介:中国彩陶的艺术表现方式。

2.教学目标: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

3.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具体步骤1.给学生提供中国彩陶的图片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分发彩色纸和彩色笔,让学生自由创作,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

3.鼓励学生尝试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表现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简介:手工制作中国彩陶。

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具体步骤1.介绍手工制作中国彩陶的方法和步骤。

2.分发A4纸、彩色笔等素材,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3.引导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三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对中国彩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彩陶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对于彩陶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来体验彩陶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彩陶制作,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激发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彩陶作品,并能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进行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彩陶作品,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彩陶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彩陶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示范:教师进行彩陶制作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掌握基本制作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难。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经验和提高。

三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彩陶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彩陶浙美版

中国彩陶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 中的艺术,彩陶艺术中融合了古人的各种创作思想、 风格,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 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珍宝。
今天我们从彩陶的色彩、造型和纹饰上去欣赏了 它的魅力,从中也感悟到远古人的聪明智慧把艺术美 和科学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去发 现、去探索、体会更加美好的事物。
小知识: 远古人的颜色发明,是使用矿石的材料来当做颜色,如赭石作红色,
赤矿铁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猜一猜这些彩陶的造型,和我们生活中什么日常用品相似?最喜欢哪一个? 人头型器口瓶
舞蹈人纹彩陶盆
彩陶鹳鸟叼鱼缸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船型壶
看了这瓶子,你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①猜猜远古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 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
平视
游戏之二 火眼金睛:下面四个彩陶的纹饰装饰有什么共同之处?
多在腹部以上,便于席地而坐,从俯视角度去 观赏它,体现了尽善尽美的追求。远古人非常 的有智慧,把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鉴赏大会 请同学们找找中国彩陶与外国彩陶有什么不同?




VS






彩陶漩涡纹瓶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古希腊彩陶)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下彩陶的纹饰,请你给它们的花纹取个名字,好吗?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彩陶几何纹罐
船型鱼网壶
这个彩陶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彩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彩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彩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新设计
2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
中国彩陶》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彩陶艺术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教材编写匠心独具,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彩陶的同时表达对中国彩陶艺术的独特感受,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教材选择了几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彩陶艺术作品,作品上的纹样内容丰富,精美绝伦的同时又有着儿童般的绘画天性,饶有趣味,十分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4重点难点
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陶勋导入到新课
上课前与学生共同欣赏一段陶勋的音乐片段,引入到陶勋
2【讲授】了解彩陶材质,讨论彩陶的色彩
(二)了解彩陶材质,讨论彩陶的色彩
教师出示彩陶图片,提问:这些都是彩陶,能观察的出这些彩陶的材质吗?
他们的颜色有什么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陶图案的色彩
欣赏了这么多的彩 陶作品,说一说自己的 感受吧!
中国彩陶朴素而丰富的图案语言
彩 陶 中 的 具 象 图 案
彩陶图案
图2-8 彩陶图案中 具象鸟纹的抽象过程
图2-9 彩陶图案中具象 飞鸟纹的抽象过程
图2-10 彩陶图案中具象 鱼纹的抽象过程
彩陶《舞蹈盆》上的具象人物图案
彩陶中的人面鱼纹
仰韶晚期半山类型
仰韶文化 晚期 马厂类型——变形人形纹、四大圈纹
仰韶晚期马厂类型 4.大汶图案的色彩 彩陶的色彩建立在陶土的本色上,近似土黄和土红的陶 器的底色
上,绘制以黑色为主的图案,有时施以白色、黄色、赫色等, 彩陶
色彩简洁、单纯、色彩一律平涂,给人以原始的绚丽的浓重 感。
中 国 彩 陶
彩陶碗
彩陶壶
彩 陶 钵
各类型文化中彩陶图案的特征 1.仰韶文化 早期 半坡类型——鱼纹为主;人与
鱼的结合纹样(人面 鱼纹)
仰韶早期半坡类型 2.仰韶文化 中期 庙底沟类型——鱼纹为主
仰韶中期底沟类型
3.仰韶文化 晚期 马家窑类型——平行线、圆圈、弧线、三角形为基 本造型
仰韶晚期马家窑类型 仰韶文化 晚期 半山类型——锯齿带纹
彩陶中的鸟头鱼纹
彩陶抽象纹样源于生活
形态的视觉感受
彩陶图案的对比统一
平移的几何图案
对称的几何图案
彩陶中的适合图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