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
教学实验指导书

教学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 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滴管等;- 显微镜、移液器、离心机等。
2. 实验药品:- 乙醇、盐酸、氢氧化钠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 准备所需药品,确保药品的正确性和有效期。
2. 实验操作:(这里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描述,确保每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记录:- 记录每个步骤的实验结果,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等。
2.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现象解释。
五、实验讨论与总结1. 实验讨论:-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原因和解决方法。
2.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指出实验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实验室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药品要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废弃物,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与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讨论与总结等内容。
2. 实验报告应规范书写,语句通顺,段落结构清晰。
3. 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应准确无误,并配以合适的图表或图像进行展示。
4. 实验报告应标明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和实验人员姓名。
八、参考文献(根据实验内容提供相关参考文献)以上为《教学实验指导书》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具体实验内容和步骤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指导书能够对您的实验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生物科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生物科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实验一:制备酵母发酵剂材料:- 酵母粉- 白砂糖- 温水- 塑料瓶- 漏斗- 纸巾- 酒精灯或电炉操作步骤:1. 将塑料瓶清洗干净,并用热水消毒。
将塑料瓶沿纵向切割一条长约10厘米的缝隙,并对折将其打开,使其成为一个小漏斗。
2. 取适量的酵母粉,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3. 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在酵母粉上撒上一层糖。
4. 将温水倒入塑料瓶中,闭上盖子,摇晃均匀,将盖子重新打开,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5. 若有气泡产生,说明酵母发酵剂制备成功,将其过滤至另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6. 将制备好的酵母发酵剂保存在冰箱中以延长其储存寿命。
实验二:观察酵母的呼吸作用材料:- 酵母发酵剂- 糖水溶液- 试管- 橡皮塞- 数字温度计操作步骤:1. 准备多个试管,并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糖水溶液。
2. 在其中一个试管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发酵剂,用橡皮塞封闭试管口。
3. 在剩余的试管中分别分别加入热水、冷水和常温水,作为对照组。
4. 使用数字温度计分别测量各试管中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观察每个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6.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酵母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作用是否受到影响。
实验三:观察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材料:- 鲜绿色植物叶片- 高锰酸钾溶液- 试管- 温水- 酒精灯或电炉- 针筒操作步骤:1. 准备多个试管,并在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2. 从不同植物中采集新鲜的绿色叶片,并将其放入试管中。
3. 使用针筒将试管中的气体抽出,以创建真空条件。
4. 将部分试管放在光照区域,部分试管放在遮光区域,作为对照组。
5. 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6.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是否参与光合作用。
实验四:观察细菌的生长条件材料:- 琼脂培养基- 干净的培养皿- 细菌培养液- 干净的棉签- 酒精灯或电炉操作步骤:1. 将琼脂培养基倒入干净的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并让其凝固。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原理,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实验仪器:XXXX仪器•实验材料:XXXX材料•其他:XXXX设备、器皿等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仪器、材料摆放整齐,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影响实验操作。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所有连接线插好且牢固。
•准备好所需试剂和药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实验操作步骤1.步骤一: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2.步骤二: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3.步骤三:XXXX–具体操作细节1–具体操作细节2–具体操作细节3…3.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时要认真仔细,确保操作步骤正确,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或事故发生。
•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整,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器材并归还到指定位置。
4.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操作细节、观察结果和数据。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或结论。
•可将实验结果用图表展示,以增加可视化效果。
四、实验拓展•针对本实验,可以进行进一步拓展,例如探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扩展实验的应用范围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操作,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
实验项目指导书

实验项目指导书一、实验项目简介实验项目指导书是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份重要文件。
它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内容。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实验原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理解实验原理,为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提供基础。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接下来,我们将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清单。
请学生在进行实验前确认所有物品齐全,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实验步骤本节将提供实验的详细步骤说明,包括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操作顺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学生需要按照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列出实验所需遵守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完成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实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并能够解释实验结果的科学原理。
八、实验总结最后,学生需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他们应该能够回顾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思考,提出改进实验的意见和建议。
九、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列出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阅读这些文献,扩展知识和深入理解实验原理。
希望以上指导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实验,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并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项目,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知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

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指导学生完成医学实验操作,使其掌握相关实验技巧和操作流程。
二、实验材料1. 医学实验仪器: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医学仪器。
2. 医学实验药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医学药品。
3. 个人防护用品:戴口罩、手套、实验服等,保证个人安全。
三、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有损坏,请及时更换或修理。
2. 检查实验药品的标签和有效期,如有问题,请及时更换或补充。
步骤二:个人防护1. 穿戴实验服,确保衣物干净整洁。
2. 戴口罩,避免实验药品引起的气溶胶对人体的影响。
3. 戴手套,避免药品直接接触皮肤。
4. 戴护目镜,防止实验药品飞溅入眼。
步骤三:操作流程1. 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实验药品并放入容器中。
2. 根据实验要求调配实验液体,并进行均匀搅拌。
3.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如实验中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请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并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步骤四:实验结束1. 关闭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台面,保证实验环境的整洁。
2. 将使用过的实验仪器和容器进行清洗,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
3. 适当处理废弃物和实验残留物,遵循环保原则。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安全,严禁一人独立操作。
2.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指导书,确保操作步骤清晰明了。
3. 如有实验中出现突发情况,请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或教师求助。
4. 在实验过程中,严禁食品和饮料进入实验室。
5. 完成实验后,请注意清理实验工作区域,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以上为医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书,希望能够对学生顺利完成医学实验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实验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确保个人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祝实验成功!。
研发实验作业指导书

研发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发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研发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评估等关键环节。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并确保其正常可用。
2. 实验环境搭建: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实验环境,包括实验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和指导,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任务分配。
1. 项目策划a)明确项目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b)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c)分析项目需求和资源情况。
2. 技术调研a)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调研和学习,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状况。
b)掌握所需技术和工具,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
3. 原型设计a)根据项目要求,设计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
b)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审和修改。
c)完成原型的绘制或搭建,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系统开发a)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编码和开发工作。
b)合理分配任务,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开发。
c)定期进行代码评审和集成测试,及时修复bug。
5. 功能测试a)制定功能测试计划和用例。
b)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c)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 系统验收a)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和验收。
b)总结评估结果,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c)确认系统达到验收标准,准备部署和实施。
7. 项目总结a)对整个研发项目进行总结和归档。
b)分析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c)总结并分享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合作能力。
3. 项目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计划执行,并进行进度和质量的监控。
4. 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创新思维。
5. 结果评估: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评估和自我总结。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水平,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器材如下:1. 显微镜2. 高压电源3. 量筒4. 试剂瓶5. 称量瓶6. 烧杯7. 导线8. 静电仪9. 板卡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所需实验器材是否准备齐全。
b. 清洗实验器材,确保没有污染物。
c. 与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确定实验计划和操作流程。
2. 实验操作a. 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实验所需试剂。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量筒、称量瓶等设备的校准工作。
c. 进行实验样品的制备或准备好实验样品,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d. 启动实验仪器,根据仪器指南进行操作。
e.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f.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处理。
3. 实验结果分析a.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数值计算和统计处理。
b.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结论推理。
4. 实验报告编写a. 撰写实验报告,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b. 在实验报告中清晰地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c. 分析实验结果,展示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d. 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e. 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前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并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操作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操作失误和仪器损坏。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5.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实验安全提示1. 实验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如酸碱溶液等。
2.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电源的正确使用,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 实验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六、实验评分标准1.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土壤试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土壤实验作业指导书土壤实验作业指导书1.0前往现场进行土壤取样。
2.0对土样进行登记、编号、记录。
3.0含水量实验环节:3.1取代表性试样, 粘性土15~20g,砂性土有机质±50g, 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 将盒置于烘箱内, 在105~110℃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 粘性土不得少于8h,砂性土不得少于6h。
3.2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 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恒温, 称干土质量(精确至0.01g)。
3.3含水量按下式计算:m0W0=( -1)×100m d3.4含水量应进行两次平行实验, 两次平行测定的差值当含水小于40%时不得大于1%;当含水量等于或大于40%时不得大于2%, 取两次测试值的平均值。
4.0密度实验环节(环刀法):4.1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 取出后削去环刀两端余土, 擦净环刀外壁, 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并取余土测定含水量, 取出环刀内土样称重。
4.2试样的湿度按下式计算:m0P0 =v4.3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P0P d =1+W15.0击实实验:5.1试样制备: 取代表性土样20kg,风干碾碎后过5mm筛, 将筛下土样拌匀, 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量;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量, 取5个土样, 按不同的含水量加水拌匀, 装入盛土器内润湿一昼夜;相邻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宜为2%。
5.2将击实筒固定在刚性底板上, 装好护筒, 在击实筒内涂一薄层润滑油, 将试样倒入击实箱内, 轻型击实分三层进行, 每层25击;重型击实分五层进行, 每层56击, 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二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 击实后超过击实筒顶端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5.3拆去护筒, 用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土样, 拆除底板, 擦净筒外壁, 称筒和试样的总质量(精确至1g), 算出试样的湿密度。
5.4对不同含水量的试样按上述方法依次进行击实实验。
5.5按下列计算试样的干密度:popd =1+W15.6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的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 应对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进行校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练习SAS函数的使用【实验目的】熟悉SAS的函数调用(B)。
【实验项目设计】练习随机数函数、概率累计分布、分位点计算。
【实验内容】一、生成[5,10] 区间的均匀随机数20个.二、计算“自由度=10”的卡方分布分位点,其中p值分别为:0.01 0.05 0.1 0.9 0.95 0.99 .三、四、调用“启发式”系统(Insight系统)1.从命令行输入insight ;2.对数据集Mylib.TechGroups2011的列department生成直方图。
3.得到输出图形。
五、调用“分析家”系统2.如下图打开“分析家”窗口3.右键弹出式菜单,打开数据集mylib.wh304.查看工具栏的图标5.完成任务:(1)数据筛选。
创建w<50的数据集work.wh1(图标按钮)。
(2)对数据集Mylib.wh30的变量h绘制直方图(图标按钮)(3)对Mylib.wh30 的变量w和h 绘制散点图输出:(4)对Mylib.wh30 的变量h计算均值(图标按钮)实验三建立数据集【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集的建立(A)。
【实验项目设计】Data步骤详解、SAS的外部文件使用。
【实验内容】一、编程建立数据集:自由输入数据模式有一个文本格式数据文件ex23.dat,其内各行依次含有id (学号)、name(姓名)、age (年龄)、score (成绩)四类数据,彼此间空格分隔,其部分数据如下:021496001 张三丰徒弟 21 596012256021 司马相如 22 612991034099 王小二 25 498试用length语句和列表输入模式将数据读入从而建立数据集dem21。
【实验程序】--------------------------------------------------------------data dem21;length id $12 name$12;input id $ name$ age score;cards;021496001 张三丰徒弟 21 596012256021 司马相如 22 612991034099 王小二 25 498;run;proc print data=dem21;run;【实验结果】---------------------------------------------------------------Obs name id age score1 张三丰徒弟 02149600 21 5962 司马相如 01225602 22 6123 王小二 99103409 25 498一、编程建立数据集:格式化输入数据模式有一个文本格式数据文件ex22.dat,其内各行依次含有id (工号)、birthday (生日)、marryday (结婚纪念日)、salary (薪水)四变量,其部分数据如下:100 07:31:68 31jul98 $21,456.20101 07/21/67 21jul97 $30,234.85102 05-22-66 22may96 $15,876.试用格式化输入模式将其读入从而建立数据集dem22。
【实验程序】--------------------------------------------------------------data dem22;input id$3. @5 birthday $8. @14 merryday $7. @22 salary comma10.;cards;100 07:31:68 31jul98 $21,456.20101 07/21/67 21jul97 $30,234.85102 05-22-66 22may96 $15,876.;run;proc print data=dem22;run;【实验结果】---------------------------------------------------------------The SAS System 16:19 Thursday, March 1, 2012 22Obs id birthday merryday salary1 100 07:31:68 31jul98 21456.22 101 07/21/67 21jul97 30234.83 102 05-22-66 22may96 15876.0二、编程建立数据集:固定列输入数据模式有一个文本格式数据文件ex21.dat,其每行数据中含有工号(id)占前5位、姓名(Name)从第7-14位、部门号(dep)占据第1-2位、体重 (weight)占据第16-19位,其部分数据如下:13011 zhangsan 52.802021 wangwuzi 64.310005 xuxiake 55.0试用列输入模式将其读入从而建立数据集dem23。
【实验程序】--------------------------------------------------------------data dem22;input id$ 1-5 Name$ 7-14 dep 1-2 weight 16-19;label id=’工号’ name=’姓名’ dep =’部门号’ weight=’体重’;cards;13011 zhangsan 52.802021 wangwuzi 64.310005 xuxiake 55.0;run;proc print data=dem22;run;【实验结果】The SAS System 16:19 Thursday, March 1, 2012 4Obs id Name dep weight1 13011 zhangsan 13 52.82 02021 wangwuzi 2 64.33 10005 xuxiake 10 55.0 说明:1 对于实验之二、三的数据行,用固定列、格式化输入,都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
2 有一个注意事项:固定列输入中,表明列的数字后不要带小数点. ;格式化输入的格式中,w.d 或者w.(w表示数据项的宽度),一定要小数点;否则,原本是 w. 而误写为w,SAS不会报错,但会把w 视作从固定的第w列读入变量值,造成数据读入错误。
三、建立数据集:指针读入数据模式通过DATA步内编程来建立一个由姓名(name)、学号(id)、生日(birthday)、性别(sex)、总分(score)组成的SAS数据集,并输出数据集。
原始数据(不能改变其格式)部分如下:乔本鬼太狼 84/09/01 601.8 id=001 sex=男龟田次一郎 82/12/23 588.7 id=002 sex=男山本美智子 87/01/18 623.3 id=003 sex=女张美萍 85/04/30 589.6 id=018 sex=女王晓刚 84/09/11 578 id=021 sex=男杨英 82/11/19 587.9 id=034 sex=女【实验程序】--------------------------------------------------------------------data dem24;length name $12.;input name$ birthday$ score @'id=' id$ @'sex=' sex$;cards;乔本鬼太狼 84/09/01 601.8 id=001 sex=男鬼田次一郎 82/12/23 588.7 id=002 sex=男山本美智子 87/01/18 623.3 id=003 sex=女张美萍 85/04/30 589.6 id=018 sex=女王晓刚 84/09/11 578 id=021 sex=男杨英 82/11/19 587.9 id=034 sex=女;run;proc print data=dem24;run【实验结果】---------------------------------------------------------------------The SAS System 16:19 Thursday, March 1, 2012 24Obs name birthday score id sex1 乔本鬼太狼 84/09/01 601.8 001 男2 鬼田次一郎 82/12/23 588.7 002 男3 山本美智子 87/01/18 623.3 003 女4 张美萍 85/04/30 589.6 018 女5 王晓刚 84/09/11 578.0 021 男6 杨英 82/11/19 587.9 034 女四、外部文件导入附件“c.xls”是2011年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名单,通过PROC IMPORT编程来建立一个SAS数据集mylib.TechGroups2011。
【实验程序】PROC IMPORT OUT= mylib.TechGroups2011DATAFILE= "C:\Documents and Settings\jszx\桌面\c.xls"DBMS=EXCEL2000 REPLACE;RANGE="sheet$";GETNAMES=YES;MEMOSIZE=11024;RUN;proc print data= mylib.TechGroups2011;run;【实验结果】实验四整理数据集【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集的整理(A)。
【实验项目设计】Keep、drop、if、sort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实验内容】一、从一个数据集筛选输出两个数据集有一个文本文件student.txt身份证共18位,其中7-10为出生年份,17位为性别代码(奇数为男,偶数为女),在mylib逻辑库下,按性别分建两个永久数据集mstu.sas7bdat, fstu.sas7bdat, 其中仅有姓名、年龄、性别(男1,女2)、英语、计算机变量。
程序语句是:/* 建立总数据集 mylib.a*/Data mylib.a;input id $1-18x 17 name $19-31eng 32-35comp 36-44;if mod(x,2)=0drop x;cards;210101************zhang liuhui 98 90.5210102987090309321ling dong 90.5 94210101************zhang guang 89 90.5210102987070903093li xiao don91.5 94201003198801083948shang hong 88.5 97;run;/* 一个DATA步骤输出两个数据集*/data mylib.mstu mylib.fstu ;set mylib.a ;if sex='m'then output mylib.mstu;else output mylib.fstu;run;/*下面的程序呢?*/data mylib.mstu;set mylib.a ;if sex='m';run;data mylib.fstu;set mylib.a;if sex='f';run;/*当然,答案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