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与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赵思文;陈惠芳;邹泽红;丁元伟;王珊【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35)003【摘要】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IgE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关联性.方法:对72例IB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亚洲人常见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及8种常见食物过敏特异性IgE抗体水平.结果:72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至少1项阳性者48例,阳性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P <0.05).IBS患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等级中度及以上的占45.8%,两种以上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占56.9%.根据检查结果建议IBS患者剔除不耐受食物,8周后IBS症状改善30例(62.5%).食物过敏特异性IgE阳性率在IBS组(13.9%)和对照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物不耐受在IBS的临床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IBS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过敏与IBS相关性不大.根据食物不耐受的检查结果建议患者剔除相应食物,可明显改善IBS临床症状.【总页数】5页(P342-346)【作者】赵思文;陈惠芳;邹泽红;丁元伟;王珊【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科,广东广州 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变态反应科,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变态反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变态反应科,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变态反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 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变态反应科,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变态反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4【相关文献】1.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的相关性研究 [J], 张丽文;蒋瑾瑾2.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不耐受临床研究 [J], 李汉华;韩盛玺;董巍3.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J], 陈兰;吕小平;詹灵凌;罗虹;梁远;唐国都4.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与再发性腹痛患儿胃肠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J], 蔡冰冰;韩丽萍;兰晓云;董莉5.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 [J], 王自勤;赵峻;陈永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尤欣:儿童自闭症孤独症的最新治疗方法“不耐受”与“过敏”

目前国际上明确的认为,自闭症儿童存在肠道菌群异常是普遍现象,从菌种到菌体数量都与同龄常模孩子存在明显区别。
菌群的异常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不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情况。
因此衍生了食物“不耐受”与“过敏”两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概念。
食物不耐受与肠道菌群直接相关,自闭症儿童对某些食物消化不良,可能产生腹泻、呕吐等直接躯体症状,与此同时,身体的不适还可能诱发孩子的脑垂体兴奋,从而导致睡眠浅,易警觉,多动等表现。
因此很多家长都认为某些食物会“加重自闭症”。
事实是,只要孩子停止摄入这些食物,很多因此而引发的症状会渐渐消失。
食物过敏则与孩子的免疫系统相关。
自闭症个体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的确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
自闭症个体的免疫能力过弱,导致他们容易对一些食物产生过敏性的反应,而因此产生的体内生理机能平衡被打破后,直接导致生理性的功能紊乱。
比如孩子更多地沉默,不回应,更多的刻板行为与自我刺激性为,甚至产生攻击性倾向。
因此,家长普遍看到的是孩子最近情况变严重了,却不知道孩子实际上是对食物过敏了。
研究发现,2006~2010年,美国3~17岁的自闭症儿童患有腹泻或结肠炎的比例是正常人7倍。
通过比较3~16 岁的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每组20 位)的肠道菌群、肠道症状和自闭症症状, 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中普氏菌属(Prevotella)、粪球菌属(Coprococcus) 和未分类的韦荣球菌科(Veillon-ellaceae)明显减少; 干预研究表明, 通过调节或干预肠道微生物能够对自闭症症状有所改善. 在人类中, 严重的病毒感染会导致怀孕母亲生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常对味道、质地和气味等感官刺激极端敏感, 并对吃的东西极其挑剔。
据估计, 有超过9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饮食问题。
有一些父母反映他们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只吃五六种食物, 更喜欢富含脂肪、淀粉类食物、零食和加工食物, 而厌恶大多数水果、蔬菜和蛋白质。
胃肠食物不耐受症危害及预防PPT

结论
科学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能够有效预防和管理不耐受症状 。
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
结论
专业支持
适时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士的支持,确保健康管理 的有效性。
通过团队合作,能够更好地应对胃肠食物不耐受 症的挑战。
谢谢观看
什么是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等。
症状可能在进食后几小时内出现,影响生活质量 。
什么是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与食物过敏的区别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不同,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
不耐受的反应通常较为缓和,但反复出现会影响 健康。
为什么需要关注胃肠食物不耐 受症?
为什么需要关注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何时就医?
意外症状
如出现严重腹痛、体重骤减或其他异常症状,需 立即就医。
这些可能是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的信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何预防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如何预防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饮食记录
记录每日饮食和症状,有助于识别不耐受食物。
使用日记或应用程序可以更好地追踪饮食与症状 的关系。
如何预防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逐步引入食物
在饮食中逐步引入新食物,以便检测身体反应。
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物,观察数天后再添加下一 个。
如何预防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咨询营养师
专业营养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食谱。
他们能帮助确保营养均衡,防止因限制饮食导致 的营养缺乏。
结论
结论
重视症状
胃肠食物不耐受症状不容忽视,及时关注是关键 。
了解自身状况,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健康。
胃肠食物不耐受症的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食物不耐受儿科

热点——小儿过敏性哮喘
Vance GH, Thornton CA, Bryant TN, et al. Ovalbumin-specific immunoglobulin G and subclass responses through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in relation to duration of egg sensit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 Clin Exp Allergy. 2004 Oct;34(10):1542-9.
机制(一)
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 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 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个体体内环境的差异、酶缺乏等,很多食 物无法被完全消化,它们以多肽或其它分子的 形式进入肠壁,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产生食物 特异性的IgG抗体,进而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 合物。
严格遵守饮食计划 避免误食:
– 举例:牛奶不耐受时,应避免误食巧克力、奶 油蛋糕、冰淇淋等含牛奶的食品
理想食谱:
– 应包含多种植物与动物蛋白 正常食谱应包含:肉类和鱼类、水果和蔬菜、 谷物、奶及奶制品、豆类、坚果及种子
症状评分表
标准:3分=很差
2分=差
1分=有改善/可以 0分=症状消失
日期
阳性处理原则——重新纳入
6个月后,复查转阴食物可重新纳入饮食。 重新纳入时应注意:
– 先选择原检测结果+1食物,其次为+2食物, 最后是+3食物。
– 纳入时应选择食物单一形式,若出现症状,则 其他复杂形式不可再尝试,应继续忌食。
食物消化 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差异

食物消化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差异食物消化: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差异食物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来源,然而,有些人对某些食物的反应却可能远离预期。
这种身体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所引起的。
虽然两者都可以导致身体不适,但它们的机制和症状却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之间的差异。
一、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特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或其成分产生过度反应的结果。
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食物识别为威胁,它会释放出大量的抗体来对抗这种“入侵”。
这些抗体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1.症状食物过敏的症状可以从轻微到严重不等。
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咙肿胀,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一些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
2.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某些食物被发现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和乳制品,鸡蛋,花生,坚果,大豆,鱼类和贝类等。
然而,个人对食物过敏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
有些人可能对某种食物过敏,而另一些人则对同一种食物没有任何反应。
3.过敏反应机制食物过敏的机制是由免疫系统的过敏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引发的。
一旦人体摄入过敏原,这种物质就会与免疫系统中的特定白细胞(即记录T细胞和B细胞)产生反应。
这个过程会释放出组织素,例如组胺,引发过敏症状,如呼吸道症状和荨麻疹。
二、食物不耐受相较于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的机制并不涉及免疫系统。
食物不耐受通常是由于人体缺乏某种酶或转运蛋白,导致食物成分在消化过程中无法充分分解和吸收。
1.症状食物不耐受的症状可能是消化系统相关的,如腹胀,胃痛,腹泻和便秘等。
虽然症状可能不那么严重,但长期的食物不耐受可能会导致维生素和营养素的吸收不足,从而影响整体健康。
2.常见的食物不耐受原因食物不耐受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乳制品中的一种糖分,它需要乳糖酶来进行分解。
然而,某些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无法被分解和吸收,从而引发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婴幼儿辅食的过敏与食物不耐受

婴幼儿辅食的过敏与食物不耐受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逐渐引入辅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然而,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产生过敏或者不耐受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辅食中常见的过敏源和食物不耐受,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婴幼儿辅食中常见的过敏源1.1 香蕉香蕉是一种容易消化的食物,非常适合作为婴幼儿辅食。
然而,少数婴幼儿对香蕉过敏。
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呼吸急促、呕吐和腹泻等。
如果发现婴幼儿对香蕉过敏,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1.2 蛋类蛋类是婴幼儿辅食中的常见过敏源之一。
蛋白质是引起过敏的主要成分,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疹、呼吸困难和呕吐等。
为预防蛋类过敏,可以在婴幼儿满一岁后再引入蛋黄,并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咨询。
1.3 牛奶牛奶中的乳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容易导致婴幼儿过敏反应。
过敏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皮疹和呼吸道问题。
为预防牛奶过敏,婴幼儿期间可以选择其他替代品,如羊奶或专门研制的配方奶粉。
如果婴幼儿有牛奶过敏史,应避免食用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
二、婴幼儿辅食中的食物不耐受2.1 高纤维食物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高纤维食物容易产生不耐受的现象。
常见的高纤维食物包括绿叶蔬菜、胡萝卜和坚果等。
如果婴幼儿出现腹胀、腹痛和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应适当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或者先暂停食用,并在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引入。
2.2 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番茄,容易引起婴幼儿的口腔不适和食欲减退。
由于酸性食物可能导致口腔刺激和胃肠道不适,为预防不耐受反应,婴幼儿辅食初期可以适当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量,后期再逐渐引入。
2.3 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和芥末等,容易引起婴幼儿的胃肠道不适和口腔刺激。
为避免不耐受反应,婴幼儿辅食期间应尽量避免添加过多的辛辣调料。
三、预防和处理措施3.1 温和引入婴幼儿引入辅食应温和有序,逐一引入不同食物,并观察婴幼儿的反应。
婴幼儿食物过敏

其制品2~4周; 明显改善逐渐恢复原饮食;如再现继续
回避; 必要时(回避无效/断母乳后)给予深度
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中华儿科杂志》,2013,3:183-186
配方奶喂养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2岁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食物 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
大多食物过敏性胃肠疾病属于非IgE型或 混合型食物过敏,因此,皮肤试验或特 异性IgE测定对食物过敏性胃肠疾病诊断 价值非常有限。
4.食物回避试验
食物回避试验:一般每次严格回避一种 食物2周(IgE介导)~4周(非IgE介导), 若过敏症状改善或消失,提示该食物即 为变应原,否则说明过敏物仍未排除。 此法仅用于其他方法失败但高度怀疑为 食物过敏时。
过敏性鼻结膜炎
支气管哮喘 特应性皮炎
二、常见食物过敏原与高危因素
婴幼儿时期,90%的 食物过敏与牛奶、鸡 蛋、大豆、小麦、花 生、鱼、虾、坚果类 等8种食物有关。
花生、坚果类过敏可 持续数年,甚至成年 后。
容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
牛奶
鸡蛋
花生
坚果
Wheat
Soya bean
Shellfish
Fish
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 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如血压下 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
四、诊断注意事宜
诊断流程 病史及体检 皮肤点刺试验(SPT)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sIgE) 食物激发试验 其他
1. 诊断流程
2.病史及体检
某些症状出现是否与某种食物摄入有关; 可疑食物的摄入量; 摄入可疑食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 其他时间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 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 症状出现的频率; 有无其他因素影响,如运动; 诊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疾病,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食物污染的可能性等。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课件

THANKS
社会认知与预防意识的提高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食物过 敏与不耐受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患 者的歧视和误解。
随着社会对食物过敏与不耐受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相 关研究中,共同推动疾病治疗和预防 的进步。
政府和相关机构将加强对食物过敏与 不耐受的预防措施的推广,提高公众 的预防意识。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课件
目录
•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概述 • 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 • 食物不耐受的诊断与治疗 •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的日常管理
目录
•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的案例分析 •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的未来展望
01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概述
定义与区别
01
02
定义
区别
食物过敏是一种免疫反应,涉及身体对某些食物的过度反应。食物不 耐受则是一种非免疫反应,通常是由于身体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无法 消化或代谢而引起的。
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某些食物的过度反应,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生理 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食物不耐受则通常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 ,如腹胀、腹泻等。
常见症状与影响
常见症状
食物过敏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 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腹痛等。 食物不耐受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胀 、腹泻、头痛、疲劳等。
影响
食物过敏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 应,甚至危及生命。食物不耐受 则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如影响工 作、学习和社交活动等。
替代食品选择
选择适合宝宝的替代食品,以确 保宝宝获得全面的营养。
咨询专业人士
如有需要,可咨询儿科医生或营 养师,获取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
05
食物过敏与不耐受的案例 分析
个人案例分享
总结词
个人经历,深刻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都是机体对食物的不良 反应过程;
食物过敏是由所摄入的食物或食物成分所引发 的一种免疫反应;与食物或食物成分的生理学 作用无关;
食物不耐受是由食物或食物成分所引发的机体 的一种异常生理反应,与机体免疫反应无关。
对食物的异常反应
食物不耐受 异常反应 先天性代谢
性疾病
精神病理 学
牛奶 鸡蛋 花生 鱼 甲壳类 大豆 坚果类(胡桃、杏仁) 小麦
致敏的发展过程(食物过敏原)
牛奶
婴儿的主要过敏食物; 主要过敏原
酪蛋白 Β-乳球蛋白
次要过敏原
α-乳白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BSA)
鸡蛋
主要过敏原
卵类粘蛋白ovamucoid; 卵白单白ovalbumin; 伴清单白ovotranferrin Apovitellins
反应程度高低也与接触抗原的量有关。
过敏食物
含有过敏原结构 外源性蛋白或糖蛋白,高度有序的结构; 食物中含有一定的量(牛奶、鸡蛋、鱼、花
生等); 稳定、食物加工过程中不受破坏; 抵抗胃肠道的消化
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常见食物过敏的种类
至少90%的严重过敏反应是由8种食物引起的 (FAO 1995年报告):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
------两大陷阱的 作用
人类的进化似乎给现代人类的健 康设下了陷阱
之一:无所作为的IgE
病理作用:抗寄生虫作用; 现代生活中寄生虫感染几乎销声匿迹
IgE的作用何在: ✓ 储备; ✓ 致病
人类的进化似乎给现代人类的健 康设下了陷阱
之二:与生惧来的Th2倾向
为维系胎儿的生存,避免母胎之间的排斥,胎 儿期Th1应答低下;
绝大多数食物过敏症状发生在1岁之内; 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的个体中发生率高。
食物过敏的分类
IgE依赖型食物过敏:即I 型变态反应,有肥大 细胞和IgE参与反应,呈速发反应,临床表现 为鼻炎、哮喘、湿疹、荨麻疹等;
IgE非依赖型食物过敏:包括Ⅱ型、 Ⅲ型和Ⅳ 型
IgE依赖型食物过敏
最主要的类型; 致敏阶段:食物过敏原刺激特异性IgE产生,并结合于
过敏发展历程
过敏历程
食物过敏 螨虫 花粉过敏 湿疹 消化道过敏症 喘息
喘、慢性特应性皮炎(湿疹)
鼻炎 、过敏性哮
恶性循环
一种过敏原 多种过敏原 累及一个组织/器官 累及多个组织/器官
流行病学特点
目前尚无确切的食物过敏流行病学数据,呈增 加趋势;
8%的儿童和2%~4%的成人可能受食物过敏 的影响;
过敏原和过敏食物
过敏原
是指可以引起过敏的抗原 外来的,非自身物质; 结构:蛋白质或糖蛋白(18~36kDa); 任何蛋白质都是潜在的过敏原,尤其是那些容易导
致Th2应答的蛋白质。
食物过敏原的特点
与食品的加工、制作有密切关系:热稳定性; 食物过敏原之间的交叉性:抗原结构的交叉性; 食入量:发生与否取决于抗原性质,但是过敏
过敏(allergy) 由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 是对一些食物中的无害蛋白(牛奶蛋白)、 花粉、头皮屑、宠物、屋尘螨的过度免疫反 应
特应性反应(atopy) 具有家庭遗传倾向,对于小剂量的过敏原能 产生大量的IgE抗体; 发展为过敏症的可能性增加
食物过敏
定义
食物过敏是指个体在摄入某种食物之后, 由机体免疫机制调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 并且引起靶器官功能的改变,如皮肤、 胃肠道、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等。
Th1
Th2 Th1
Th2
“卫生假说”的提出
目的:解释不断增加的过敏性并的发病率; 1989年,流行病学专家Dr Strachan提出来的; 家庭规模与过敏呈负相关; 同一家庭中年幼儿比年长儿过敏的发生率高 提出儿童早期感染减少,接触同胞机会减少是
过敏性疾病升高的原因; 微生物接触有助于刺激Th1的增强
食物过敏 获得性免 疫反应
假性过敏 反应
IgE//Th2 介导
非IgE介导
食物添加剂 组胺
全身性疾病 胃肠道疾病
如:苯丙酮 ,如乳糖不
尿症
耐受
全身性疾病 如特应性湿 疹,肠痉挛
等
胃肠道疾病 如:牛奶过 敏性肠病
相关定义介绍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可以客观再现的症状或体征; 接触一定量的刺激物而诱发; 正常人可以耐受。
生后维持Th2倾向; Th2应答倾向是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学基础。
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
调节性T淋 巴细胞
使炎症细胞释放组 胺,使B细胞产生 IgE,引起过敏反应
参与抗感染过程,杀 死被细菌、病毒感染 的细胞和肿瘤细胞, 抑制B细胞产生IgE
新生儿的Th2倾向
婴儿 儿童 成人
Th1 Th2
改善过敏
过敏持续
次要过敏原
溶菌酶lysozyme 卵粘蛋白ovamucin
花生
常引起致命性的过敏反应,80%以上个体会 终生过敏;
主要过敏原:Ara h1、 Ara h2~ Ara h7; 通常与大豆蛋白存在交叉过敏; 主要症状包括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甚至心
血管系统
转基因食品-食物过敏的“新危机”
ALLERGY
致敏作用
食物蛋白
B cell
Th2Biblioteka IgEAntibody
诱发过敏反应
Food
过敏反应
皮肤 胃肠道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肥大细胞/ 嗜碱性细胞
•Subjective
非IgE依赖型食物过敏
研究较少; 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调节):若
食物抗原在体液中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 物,它们将被血管滤膜组织(如肾小球)截获, 沉积,激活补体,导致血管组织受害; Ⅳ型变态反应(细胞调节):T细胞识别特异 性抗原,通过细胞免疫途径,造成临近宿主细 胞的破坏,症状一般在摄入抗原食物之后几小 时出现。
转基因食品可能将基因供体过敏性转移到植物或 动物受体中,来自非食品源的基因和新的基因结 合体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