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合集下载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吕德琪
第七章
重点与难点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人 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 局是怎样形成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吕德琪 一.国民党的统治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1.政治上:强化了封建法西斯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拒绝 民主政治改革和镇压民主运动,从而日益陷入孤立; 2.经济上:实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疯狂掠夺社会 财富,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3.外交上的对外卖国使得国统区日益殖民地化,加剧了 社会危机.
(3)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指导是理论基础;
(4)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是关键; (5)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重要的外部条件。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2.力量对比:
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不及国民党军 队的1/3,装备是“小米加步枪”,并 且被分割在பைடு நூலகம்几块根据地里;解放区 人口1亿多人。 国民党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占有优 势:它有430万军队,占领着3亿以上 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 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他们还接收 了100万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 且还有美国援助。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吕德琪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 正式形成: ..\..\教学影视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wmv15.flv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 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 见》,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 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 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1949.9.21-30,中国人民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 《共同纲领》, 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以及 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正式形成。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全 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重建家园,医治战 争带来的创伤,休养生息。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这一根本 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说明中国共产 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关 键时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为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通过与国民党实行的军政 独裁的状况的对比,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 上的讲话。程思远:《政坛回忆》,广西人 民出版社1992年版,158页
蒋介石
“与中共之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务, 在于团结本党,建立与中共斗争之体系, 即创造斗争之优势环境。”
——潘公展(原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鼓吹反共) 荣孟源:《蒋家王朝》224-225页 潘公展
在全面内战没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力图避 免内战,争取通过和平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社会政 治改革。建设一个新中国。 1945年4月召开的七大,提出反对内战,主张与 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准备走长期迂回曲折的道 路。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 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 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8月25日晚,中国共产党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 王若飞去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迫使中共“放弃武装,改走合法道路”;或者“放手动 员作战”。“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问题”。 但“这两条道路”中,武的一手是根本的,“与中共及 各党派组织‘联合政府’,其结果是整个中国‘和平转变’ 为苏俄的附庸,苏俄即兵不血刃而控制整个中国“。 ——蒋介石:《苏俄与中国》,台湾 中正书局1957年版,155-15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006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006第六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1946年《五四指示》
1948年4月1日晋 绥干部会议上系统阐 明了土地革命总路线: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1945年以后,党的土地 政策因而能够成为中共与华 北‚基本群众‛的关键,这 一政策就建立在直接符合穷 人和无地者心愿的基础上。
——费正清(美)等主编:《中华民国史 (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版,第858页。
蒋介石的假和平把戏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 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 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 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惠盼之至‛。
——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电报
蒋介石的假和平把戏
‚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 疾苦,共同戮力,以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 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 大计‛,‚特再弛电邀奉,务恳惠诺为感‛。
蒋介石三次邀我,这个风险要冒。不去,不利。 虽然是假戏,但要假戏真做。不然,内战的帽子就 戴到了我的头上,戴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头上。这 样一来,我们就会失掉一些人心。能谈则谈,谈不 成,顶多是坐牢,杀头。就目前看,蒋介石这样做 还有很大困难:一是我们有解放区一万万人民、一 百万军队和二百万民兵做后盾:二是国统区觉悟了 的人民是反对内战的;三是国民党内部也有一部分 人不赞成内战。
形 同 废 纸, 被 美 军 士 兵 用 来 点 烟 的 法 币
中国女孩买东西所携带的成推的法币
给做工的苦力发放工资, 都是成箱成扎的发放
严重的经济危机,把各阶层人民推上了饥饿 和死亡的绝路,迫使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 为生存而斗争。 1946年12月底,爆发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史称一二三○运动); 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 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运动)。形成了学生运 动高潮。也促进了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这样,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同 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就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 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政府处在人民 的包围之中。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
•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 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 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 求全歼,不使漏网。
第三,准备将指导中心转移到接近南京的苏北淮阴。
当时在担任苏皖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的李一氓回忆道:“其实 从中国共产党来讲,是真心愿意和国民党合作建国的。蒋介石公开撕
毁停战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似乎在我们的预料之内,也似乎
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因为在淮阴的时候,我曾经得到华中局一个通知, 说党中央要从延安搬到淮阴来。参加南京工作的同志有事情要开会就 去南京,没有事情又不开会就可以回到淮阴的总部。中共中央的总部 就要建在淮阴,就由我负责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中共中央总部。 当时我的设想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地势要高,不会被水淹。我也曾和 少数同志到淮阴城外走过几遍,看了些地势较高的位置。还没有定下
三、军事方面
1、国民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固守城市 而共产党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敢于大踏步的前进 和后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2、派性斗争严重,不团结。政令军令不统一 3、因贪污腐败导致意志消退 4、共产党善于在部队搞思想政治教育化敌为友,改 造俘虏兵。国民党军队共有188万人投诚 5、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做得好
第二、在内部初步商定参加国民政府委员会和经过改组后
的行政院的名单。中共中央致电在重庆的代表团,告诉他 们:“‘国府委员会仍照周在延所提八人,即毛(泽东)、
林(伯渠)、董(必武)、周(恩来)、刘少奇、范明枢、
张闻天为适宜,以便将来指导中心移至外边。第一次会议 少奇可不出席。范明枢能否出外,已去电询问,尚未得复。 如范不就,则提命傅茂公(彭真)。’‘同意周(恩来)、 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分任行政院副院长、 两部长及不管部。’”[1] [1]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外线作战
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
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
解放军的 战略进攻
内线作战 林彪、罗荣桓率军解放东北
彭德怀、贺龙率军收复延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 各区党委、各纵队发出内部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 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虽然一切决议尚待实行, 即是实行,离开全国彻底民主化还是很远;但是,只要 各党派在全国合法化,人民有了初步民主自由,民主运 动即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不可抗御的力量,破坏封建专 制主义,推动国家继续走上民主化。”并且指出:“中 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 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1]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2年版,第62、63页。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 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 介石的。”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民主人士马叙伦说:“我们以为在共产党方
面,战是他根本不愿意的,因为战是他们的损失;
可是应战是他们不能避免而且愿意的,因为不应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6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课件(38张PPT)

冀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6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课件(38张PPT)

土改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四、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状况
文化上: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地域上: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民族平等
民族原则 民族团结
民族互助
解决民族 问题的基 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你认为实行民族区域 探究与讨论 自治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和地区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成为我国的一项基 本政治制度。
第6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新兵种的组建
农村的革命
民族区域自治
探究问题
1、中国为什么出兵朝鲜? 2、组建新兵种的目的是什么? 3、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土地改革? 4、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美军和南朝鲜军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 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背景: 1950年朝鲜内战的爆发 美国入侵朝鲜 美国干涉我国内政,并轰炸东北地区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援助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经过: 结果: 意义: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我的爸爸去过朝鲜战场 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 乡 打败美帝保卫和平 嘹亮的军歌威武雄壮 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 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 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 嘹亮的军歌在耳边回荡
战斗英雄王海
王海大队成员
他们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以敢打必胜的 坚强信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善战、机 智果敢,给当年的空中霸主美国空中强盗以沉 重的打击,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立下了丰功 伟绩。

第 七 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 七 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945-1949)解放战争评价第三阶段战略决战第二阶段战略进攻第一阶段战略防御时代背景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时代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领会)(按照简答题理解)(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拉美洲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这表明,在短时间内,国际帝国主义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或干涉各国人民革命。

(2)传统的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3)这一格局对战后中国有重大影响:战后不久,美国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所谓“全球战略计划”下,继续采取自中国抗战后期就已确立的扶蒋反共政策。

(就战后初期,美国扶蒋反共政策主要体现为力促国民党用和平手段诱骗中共向国民党投降。

当此手段不成,便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2.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在经历长期抗战后,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渴望国内和平、民主、团结。

(2)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这就使得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命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

(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综合运用)(按论述题理解)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始终存在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个建国方案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它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二节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二节

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 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 士的代表密切合作,同国民党当 局认真协商,推动政协会议达成 政府组织问题、和平建国纲领问 题、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 题、军事问题五项协议,确立了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参加政协会 议的中共代表
4.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①整编军队。
共产党 维护政 协协议
1.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 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
2.诱使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 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 国;
蒋介石电 邀毛泽东 的原因 3.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 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 共。
1. 和平建国是全体中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2. 只要存在和平的可能 性,就应努力争取光明的前 途;
1945年8月28日 赴重庆谈判的毛泽东 在延安机场向欢送的 军民挥帽告别
重庆谈判期间的毛泽 东和蒋介石合影重庆 谈判_标清.flv
重庆谈判结果
1945 年 10 月 10 日,双方 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 纪要》即‚双十协定‛,确 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 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 战‛。
“双十协定”的三类内容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中国‛的口号。 这个口号的提出,极大 地鼓舞了人民解放军全体指 战员和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 进攻的新形势,要求解放 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 地制度的改革运动,以充 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 和生产的积极性,使正在 胜利发展的解放战争获得 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 支持。
剥夺一支战胜军的受降权,这是对 我们的极大侮辱!我们甚至连派一个 代表参加受降典礼的资格都没有,我 无法向我的部下和战士解释。 要知道,这不是武器问题,而是正义与 军队的荣誉。我们不想要那几只破枪,你打了 我七八年,你至少要跟我鞠个躬。我不能不愤 慨,我不能不抗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淮学院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 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 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 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 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敌人的作战原则。
黄淮学院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黄淮学院
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国民党坚持独裁、坚持内战的倒行 逆施,引起了全国各阶级、各政党 的强烈反对,使国民党陷于全民包 围之中。随着内战的扩大,军费猛 烈增加,导致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危 机也日益加深。
黄淮学院
1、各民主党派的组成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黄淮学院
2、第三条道路的破灭及原因
国民党:一方面坚持专制独裁的政治统治,另一 方面又玩弄和谈技俩(三邀毛泽东赴重庆谈 判)。 民主党派:“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将中国引 向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主张通 过和平的道路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的改革,建立 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四、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五、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黄淮学院
1、战后国内外的政治形势 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有利于中国人民 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
黄淮学院
中国共产党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实现建设新中国 的目标。
黄淮学院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 王若飞等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以及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 乘飞机到达重庆,与蒋介石为代 表的国民党谈判。
黄淮学院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 协商格局的形成
黄淮学院
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集中优势 兵力,相继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三 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从根本上动摇了 国民党赖以生存的军事基础。 1949年4月23 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南京,统治中国 大陆22年之久的南京政府宣告垮台。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
本章重点
1、抗战胜利后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 2、国民党政权垮台、第三条道路幻想的破灭及 其原因。 3、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4、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中共的执政地位的确立 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黄淮学院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二、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 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 党、共产党、பைடு நூலகம்主同盟、青年党 和无党派人士。会议达成五项协 议,取得一定成果。
黄淮学院
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黄淮学院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 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 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 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 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 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 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黄淮学院
三大战役的胜利
黄淮学院
2、新中国的建立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
3、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共产党
黄淮学院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