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字的板书

合集下载

粉笔字书写技法ppt课件

粉笔字书写技法ppt课件

注重细节
02
粉笔字的笔画、结构及布局都需要精细入微,注重细节才能写
好粉笔字。
学会总结
03
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并不
断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擦子
擦子是用来擦拭黑板的重要工具, 选择合适的擦子能够更好地保护黑 板。
粉笔字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站立姿势
书写粉笔字时,教师应保持自然 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
微微前倾,保持精神饱满。
执笔方法
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写好粉笔字的 关键之一。教师应采用三指执笔 法,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在三 个不同的位置上,手腕放松,力
粉笔字的易错字形与纠正方法
笔画错误
粉笔字的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笔画错误的现象,例如多笔或少笔。纠正方法是 要注重笔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注重观察字帖中的笔画顺序和形态。
结构错误
粉笔字的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构错误的现象,例如比例不当、重心不稳。纠 正方法是要注重结构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同时注重观察字帖中的结构安排和形 态特征。
字体选择
图文并茂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字体风格,如楷 书、行书、草书等,以展现不同的艺术风 格和表现形式。
在板书中适当加入插图、图表和注释等元 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同时 也可以丰富板书的视觉效果。
粉笔字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与风格追求
表现手法 风格追求 文化内涵 艺术鉴赏
粉笔字在书法创作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现出不同的 风格和特点,如运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长短等。
上偏旁
上偏旁在粉笔字中的书写需要遵循“让下”的原 则,即上偏旁要窄,给下文留出空间。例如,“ 三点水”在上侧时,应写得窄小一些,例如“河 ”、“海”。

粉笔字写字技巧

粉笔字写字技巧

粉笔字书写技巧一、书写工具粉笔。

好用的粉笔应该软硬适度,纯净无沙粒。

太硬,写出的笔画会过细,书写时还会出现刺耳的划动声。

黑板黑板擦二、粉笔字的书写姿势黑板是竖立固定在墙上的,因此,粉笔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采用“站立悬臂”的姿势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头平是为了保证视线的平正,使写出的字行列整齐。

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经常保持头部平正不歪斜。

身正是指身体端正不偏斜。

要随着书写位置的左右变动而平移。

直也不是僵硬呆板,应该以自然大方,书写方便为好。

臂曲是指执笔的右手臂曲成直角,举到眼的高度最便于书写。

随着书写位置的上下、高低变动,手臂弯曲程度也要作相应的变化。

左手或持书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轻松自然方便为准。

足稳是指两脚分开站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

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以踮脚或屈膝,随机应变(毛笔姿势中的立势题壁)。

课堂教学中书写粉笔字应注意以下几点:1、示范性。

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也是做写粉笔字的表演。

学生不但要模仿教师的字,也要模仿教师写字的姿势。

所以,教师不但要能写一手好字,还应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优美大方,处处为人师表。

绝不可以随随便便,胡写乱画。

2、灵活性。

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有时让学生直接观看书写过程,这时,要求身不挡字。

写字姿势要灵活调整,并保持身态的大方。

3、变动性。

黑板版面大,书写范围广,需要及时移动身体,变换姿势。

4、间歇性。

即边讲边写,而不是一气呵成。

(重点笔画的书写,就是要停下来让学生看清楚,有时候还要书写两遍以上)三、粉笔字的执笔方法粉笔形体短小,质地松,容易断。

由于这个特点,加上黑板摆放的特殊性,粉笔字执笔法与毛笔字、钢笔字都不相同。

正确的方法是:粉笔笔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里,而是握在手心中,全靠手指捏笔。

用拇指和中指的第一节指肚对捏粉笔,食指指尖在上方压笔,力点在同一圆周上。

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卷曲与中指并列。

手掌空虚,指节外凸,虎口呈椭圆形,屈伸灵活。

最新教师粉笔字培训教程 (1)

最新教师粉笔字培训教程 (1)

教师粉笔字培训教程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因为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除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举止表情以外,板书的优劣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可以说,工整、漂亮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写好粉笔字,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种专业基本功。

那么如何写好粉笔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一节粉笔字的书写姿势黑板是竖立固定在墙上的,因此,粉笔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采用“站立悬臂”的姿势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头平是为了保证视线的平正,使写出的字行列整齐。

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经常保持头部平正不歪斜。

身正是指身体端正不偏斜。

要随着书写位置的左右变动而平移。

直也不是僵硬呆板,应该以自然大方,书写方便为好。

臂曲是指执笔的右手臂曲成直角,举到眼的高度最便于书写。

随着书写位置的上下、高低变动,手臂弯曲程度也要作相应的变化。

左手或持书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轻松自然方便为准。

足稳是指两脚分开站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

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以踮脚或屈膝,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中书写粉笔字应注意以下几点:1、示范性。

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也是做写粉笔字的表演。

学生不但要模仿教师的字,也要模仿教师写字的姿势。

所以,教师不但要能写一手好字,还应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优美大方,处处为人师表。

绝不可以随随便便,胡写乱画。

2、灵活性。

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有时让学生直接观看书写过程,这时,要求身不挡字。

写字姿势要灵活调整,并保持身态的大方。

3、变动性。

黑板版面大,书写范围广,需要及时移动身体,变换姿势。

(示范区和练习区的变换)4、间歇性。

即边讲边写,而不是一气呵成。

(重点笔画的书写,就是要停下来让学生看清楚,有时候还要书写两遍以上)第二节粉笔字的执笔方法粉笔形体短小,质地松,容易断。

由于这个特点,加上黑板摆放的特殊性,粉笔字执笔法与毛笔字、钢笔字都不相同。

通常采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齐力握笔,其中拇指、中指对应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笔方向,其余二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相依即可。

粉笔字学习PPT课件

粉笔字学习PPT课件

十八、田字框、国字框、同字框、门字框 书写这几个带“框”的偏旁时,左边的竖画要 灵活,直中带曲势,框内字心笔画分布要匀称,田字框 上宽下窄,其余均为修长形。另外,要留意折处的夹角 与其它字外形相比要略小些。
十九、心字底、四点底、皿字底 这三个偏旁都在字的底部,要写得宽绰一些, 以托住字的上部,心字底的卧钩是主笔,右点的位置 比左点稍高,四点底的点之间距离要基本匀称,最后 一点稍重,皿字底的四个短竖画间距也要基本匀称, 最后一横要长而有力,可略带上拱之曲势。
五、双耳刀、单耳刀
LOGO
双耳刀分两画书写,横撇弯钩部分开始起笔要轻, 运笔画弧时,笔锋渐按再钩出。双耳刀写在字的左边时,称 “左耳旁”,其形态较小,竖画用垂露;写在字的右边时, 称“右耳旁”,其形态稍大,竖画用悬针。单耳刀都写在字 的右边,横折钩要向左斜,竖画用悬针,与横折钩的起笔处 相接
LOGO 六、言字旁、食字旁、金字旁 这三个偏旁都有竖提画,竖在言旁中要与点 对正,在其他两个偏旁中可居中或略偏右,金字旁右 齐。
提 点
LOGO


LOGO


LOGO
撇 捺
LOGO
钩 折
LOGO
钩 折
LOGO
LOGO
LOGO
LOGO
比较:哪一个字精神?
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LOGO
LOGO
LOGO
LOGO
1.利用指力、腕力书写 2.书写时保持写速稳定、适当用力,写速快慢、用力大小 决定点的大小和粗细 3.书写过程中,适时转动粉笔,使笔头保持圆弧状,以求 得线条均匀 4.用笔讲究提、按、行,但要求书写内力始终保持一致, 笔笔到位

粉笔字教程斜钩斜钩教程教师板书教程

粉笔字教程斜钩斜钩教程教师板书教程

06 提高教师板书水 平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书写水平
练习粉笔字
掌握粉笔字的书写技巧,包括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提高书 写速度和美观度。
学习书法
了解书法的基本理论和技巧,通过临摹、创作等方式提高书写水 平。
勤加练习
坚持每天练习一定数量的粉笔字,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
学习借鉴优秀板书设计案例
与竖画组合
斜钩与竖画组合时,可以 位于竖画的右侧或下方, 与竖画形成一个向右或向 下的开放空间。
与撇画组合
斜钩与撇画组合时,一般 位于撇画的右下方,与撇 画形成一个向右开放的空 间。
斜钩在汉字中的应用举例
01
02
03
04
“我”字中的斜钩
在“我”字中,斜钩作为主笔 ,位于字的右下方,与左侧的
撇画和点画相呼应。
感谢观看

板书布局与排版技巧
合理利用空间
根据黑板大小和教学内容多少 ,合理规划板书空间,避免拥
挤或浪费。
突出主题
将重要内容放在板书中央或显 眼位置,使用不同颜色或符号 加以区分。
分区布局
可将黑板划分为不同区域,分 别用于展示标题、重点、图表 等内容,使板书更加清晰明了 。
保持平衡
注意板书左右、上下的平衡, 避免出现倾斜或偏重的现象。
对自己的板书设计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如字迹不清、布局不合理、色彩搭配不协 调等。
寻求建议
向同事、领导、专家等请教,听取他们对自己板 书设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
3
创新实践
在反思和改进的基础上,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 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板书设计 水平。
THANKS

浅谈粉笔字的板书

浅谈粉笔字的板书

浅谈粉笔字的板书粉笔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用书写工具,不仅对完成教育任务有重要的适用价值,而且作为使用粉笔字的广大教师,如何提高粉笔字的书写技艺,把粉笔字写得更规范、更有艺术性,这本身就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无形的促进作用。

教师借助黑板,通过粉笔字,给学生传授知识,因此,教师的板书艺术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教师善于使用粉笔这种工具,用非常优美秀劲的板书把教学所设计的内容写出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得学生从教师那清晰、整齐、美观的板书中学习到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书法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板书艺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全民族的书写水平,促进书法艺术的提高和发展,更有积极的意义。

粉笔字的书写与毛笔、钢笔字的书写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亦有不同之处。

我们要写好粉笔字,就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1要学习一些书法的基本知识,打好毛笔、钢笔字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掌握了汉字线条点画的特点、结构和运笔方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最好用行楷,因这种书体灵活多变,根据内容多少,字形可大可小,字迹不潦草又规范整齐,易于辨识,能做到与教学内容同步。

只有经常使用,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教师拿起粉笔来才能得心应手,通过流动的线条传授文化知识,谱写心灵的畅想、情感的波澜和生命的图像,体现出了书法艺术的实用价值与欣常价值。

2要掌握粉笔自身的特点和性能由于书写工具的不同,就必须掌握粉笔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书写手感满意的粉笔,粉笔的质地过硬或过软都不易写好。

同时亦要求黑板板面平整,均细且不发光为最佳。

有的人毛笔、钢笔字都写得不错,可写粉笔字却颇为别扭,就是不了解粉笔的性能,未能把书写技巧和这种工具结合一体的缘故。

3要充分发挥粉笔和黑板的最大效益教师在黑板上“耕耘细作”还要注意到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知识在黑板中的安排,让学生心中有数。

秘粉笔字教程及板书书写技法(2024)

秘粉笔字教程及板书书写技法(2024)

31
结束语
• 通过本次秘密笔字教程及板书书写技法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秘密笔字的基本概念和书写技巧,以及板书书写的基本规范和 设计原则。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也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课程和活动,共同学习进步。
2024/1/28
秘粉笔字教程及板书书写技法
2024/1/28
1

CONTENCT

2024/1/28
• 粉笔字基本知识与技巧 • 板书布局与排版设计 • 粉笔字书写技法进阶 • 板书内容策划与呈现 • 粉笔字应用场景拓展 • 总结回顾与自我提升
2
01
粉笔字基本知识与技巧
2024/1/28
3
粉笔字定义及特点
2024/1/28
2024/1/28
7
02
板书布局与排版设计
2024/1/28
8
板书布局原则与技巧
01
02
03
04
整体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有全局观念,整体 布局,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的 位置和大小。
对称性原则
保持板书左右两侧的平衡,避 免出现明显的偏重或倾斜。
层次性原则
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 ,合理安排板书的层次和顺序 。
5
线条练习与笔画规范
线条练习
通过画直线、曲线、弧线等练习,掌 握粉笔线条的粗细、轻重、缓急等变 化。
笔画规范
遵循汉字笔画顺序和书写规则,注意 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做到规范 、美观。
2024/1/28
6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
笔画不规范、结构松散、比例失调等。
纠正方法

板书

板书

板书要领板书的章法作者:陈道义所谓板书,通常是指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得字。

但作为教师的职业用语,“板书”往往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不仅是指黑板上的粉笔字,更包括整个板面的布置、书写内容的条理性、书写内容与口授内容的协调性等等。

本节所讲的板书的章法,就是要剖析板书的设计与款式。

在课堂内供教学用的黑板,大多是长方形的。

正确设计、合理利用这个“长方形”,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好的板书章法会让学生提纲挈领地、扩散式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c板书的内容兼具提示性和概括性,再加上清晰、美观的粉笔书法,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一般,中小学教师在备课时,就将板书设计列入计划内,甚至连什么地方书写什么内容,利用什么样的款式等都详细设计好,以便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

通常,板书章法的设计是因课型和教学内容而定的,有较大的变化(如文科与理科有别,不同课题的板书也有差别)。

而且,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板书设计也会有不同。

也就是说,板书设计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而板书款式又不必拘泥于教学内容。

尽管如此,事物总有其规律性的一面,板书章法的规律通常如下。

一、板位的划分板位的划分,就是有意识地将教学用的长方形黑板划分为几个区,例如可分为固定区和活动区。

固定区所写的板书是主要的,一般在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前一直保留着,通常将教学的重点内容按其纲目依次写上。

而活动区所写的板书是次要的,可以写了又擦,擦了又写,通常写的是解释、说明性的文字,或要注意的字词句,或理科已学过的定理定律公式等。

黑板的固定区和活动区各占板面多少面积,应视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强求一律。

但固定区最好安排在黑板的中间,因为这个板区正是全教室学生的最佳视角处。

在固定板位区内,板书设计可以采用标题居中、标题居左、标题居右等形式。

标题就是课文的题目或某章某节的题目,它是一节课中板书的“亮点”,标题的字不仅要大于其他字,而且字体还可以“鹤立鸡群”,即其他内容的书写一般用楷、行书体,而标题书写可用隶书或宋体美术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笔字的板书一、粉笔字的基本功训练(一)执笔现在我们学习粉笔书法与板书,不能回避执粉笔问题,因为执笔的方法是否妥当,对书写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粉笔不同于毛笔和其他硬笔,自身是笔杆又是笔头,而且板书是立式书写,手腕、手臂均要悬起,因此执粉笔的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笔类的执法。

通常采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齐力握笔,其中拇指、中指对应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笔方向,其余二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相依即可,食指距离粉笔头约1.5厘米,这样书写起采既着力又灵活,如果离粉笔头太近,执笔的手指某部位会靠在黑板上来回摩擦,影响书写的流利;如果离笔头太远,无力控制行笔,写出的笔画会太轻而不清晰,影响观者的视觉效果。

执粉笔时还要指实掌虚。

“指实”即手指执笔要紧而有力量,写出的字才能刚劲有力;“掌虚”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使运笔灵活,这样写出的字则流利而不呆板。

(二)运笔所谓运笔,就是在写字时,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运动过程。

这一过程留下白勺痕迹,就是点画,由点画再搭成字。

因此,讲究运笔,点画就有生气,再加上结体合理,字就美观。

否则,只是直统统地——画而过,点画则了无生气而且笨拙。

即使结字好,也难免板滞。

请比较下列点画的优劣。

示例: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讲究运笔,就是在不同点画的书写过程中,行笔讲究提按、顿挫、转折、快慢等。

“提”就是将粉笔从板面提起,使笔迹从粗到细(如果提笔最后离开板面,笔迹就由细到无);“按”就是将粉笔在板面上重按,使笔画变粗,运笔的提按往往是在同一笔画中完成,如斜撇的写法就是先按后提,以达到右上粗、左下细的笔画效果。

所谓“顿”,就是在“按”的基础上停顿一下,使点画的某一处圆浑而有力量。

“顿”经常在点画的起笔、收笔或勾挑捺角处体现出来。

“挫’’是指转换笔尖方向的一种急促而有力的行笔方式,常和“顿”一起连用,称为“顿挫”,比如在钩画的出钩处就要用“挫”。

以竖钩为例,钩画就是先顿后挫,粉笔尖扭转方向而形成的一种运笔线路。

这样能收到蓄势跃出的效果(犹如踢足球,出脚时脚先向后收(蓄势)再踢出,使之强有力),如果没有“挫”笔扭转作准备,而径直出钩,其钩画则如断柴折芦,了无“精神”门所谓“转折”,也是改变粉笔尖书写方向的一种运动形式,但它不像“挫”那样急促而含“扭’’的运笔动作,而是圆转地改变运笔方向(“一”)和方折地改变运笔方向(“’’’)。

由于粉笔写到一定程度会磨损成扁平,于是出现线条粗细不均,我们通过转折运笔也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

下面重点介绍、练习点与钩等楷书笔画的基本写法。

1、点点是笔画中最小的形态,但它在整个汉字中频繁出现、举足轻重。

点可分为基本点和组合点两大类。

其一.基本点如侧点:写法是左向斜侧落笔(与水平方向约成45‘角)先轻后重向下滑行,迅速停顿回锋收笔。

例:其二、组合点组合点是由基本点组合而成,书写时均要注意互相呼应。

如左右点:由垂点(左点)与侧点组合而成,往往分布于某一笔画的左右两边,书写时要笔断意连,例:2、钩钩画常常依附在其他笔画上,与其共同构成笔画形态,运笔出钩前一定要顿挫蓄势,这样钩锋才显得稳健有力。

钩的主要形态有:弯钩:写弯钩时要留意向右“弯”的弧度,并注意收笔处与起笔处几乎在同一条垂线上。

钩法同其他,如:卧钩:可以理解为将斜钩“卧倒”,但起笔轻,弧度更大,出钩要向左上,以求与其他笔画呼应,如:横折钩:根据横折画的夹角,横折钩又有两种形态,写法参照横折画与钩的写法,如:竖弯钩:先写竖画,再右.转弯(如画圆),收笔时正向上轻快钩出(可略向内钩,但决不能向外钩出),如:横折弯钩:先写横画,于横画的结尾处折向内弯,曲如画圆,收笔时向上轻快挑出。

注意斜弯有几种形态,如:横撇弯钩:横要短,撇和弯钩连接的地方不要顿笔,注意弯钩的长短和弧度,有折有弯,形成对比,如:横折折钩:横不要长,转折的地方要轻顿,折钩要向左收,成倾斜状,如:竖折折钩:转折处要轻顿,最后的折钩要倾斜,如:以上是笔画的基本形态和写法。

汉字的笔画组合较多,未必能尽举其美,但掌握了以上笔画的写法,其他便能迎刃而解。

另外,因这些笔画是手写,不是印刷,形态可能会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人写同一笔画也会有差异的。

接下来,举例讲几个部首的写法:1、言字旁、食字旁、金字旁这三个偏旁都有竖提画,竖在言旁中要与点对正,在其他两个偏旁中可居中或略偏右。

例字:2、示字旁、衣字旁这两个偏旁很相似,其竖画与第一侧点要对正,最后一点或二点通常依附在竖画上,且衣旁的最后两点作“并二点”状,不作“上下点”状。

例字:3、绞丝旁·先写两个撇折,第一笔向左突出些,第二笔向右略缩,第三笔提的起笔处与第一笔折处在同一条垂线上(如图示)。

例字:(三)姿势理解了粉笔书法的执笔、运笔方法和书写要领之后,我们便可着手在黑板上练习书写,书写时除了精神集中之外,还应该有正确的板书姿势,姿势正确能充分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有利因素,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因为板书通常是站着写,且板面与人体平行(写毛笔书法和其他硬笔书法时,纸面与人体几乎垂直),所以要讲究站得稳,两脚平放地面且分开与肩同宽,执粉笔的手臂自然弯曲(有时写到高处时,也可伸直),另一手臂自然下垂(不要作舞蹈姿态),头要正,头正则视线平,板书也容易平正(图l—2)。

一般地,板书者都是正面对黑板,背向学生,但有特殊需要也可侧向黑板,侧向学生。

另外,根据板书者身高的不同,板书时亦可适当踮脚或下蹲,以适应板面高低的需要。

总之,正确的板书姿势要与实践相结合。

(四)读帖与临帖粉笔字也是硬笔字。

写好粉笔字的功底源于哪里?它也不例外,同样需要读贴、临帖。

如何读帖?有人说“看”帖和“读”帖一样,其实不然,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之遥。

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

读帖不能像看小说,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

动脑,就是要琢磨“帖”,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形质”,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

对于“字”,看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

着重体会书家的“笔力”。

古人对此又叫“骨力”或“骨气”。

二是看每篇的章法,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首尾相应,上下承接,左右顾盼,递相映带,参差错落,伸缩抑扬及和谐统一。

其次,就是要熟记每一个字它的笔法。

每周起码要记住一个字。

这样时间久了,每个字都达到相当熟悉时,你再临帖或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

除此之外,就是逐渐领会和掌握碑帖的主人在写帖时的“气”和“神”。

这里的“气”也就是专业术语里的“贯气”;一看“形连”,即字与字之间的有形连接;二看“引带”,即上个字的末笔与下个字的首笔锋芒是如何呼应的,也叫“意连”;三看“势连”,即字与字之间的俯仰顾盼,笔断意连是如何衔接的。

至于“神”,由于才疏学浅,不敢妄谈。

只能说一点点体会,就是书法史上每个书家都有每个书家的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康有为讲过一句话“观千帖,方能帖”。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一定要多看。

看得多了,你的视野就开阔了。

读帖,一定要做到字在心中,烂熟于心才行!“读帖”,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只有“读”好“帖”。

才能为“临帖”做好铺垫。

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都去临,但可以阅读,从阅读中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

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今天的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也不可能像有些专业的书法家那样,整天在书房里或工作室里“又读又临”再“创作”。

所以说,只能是我们根据个人的自身条件去学习书法。

“读帖”方法很重要。

方法对头,再加上你爱好书法,你就会去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去“读帖”的。

只要你爱书法,就会持之以恒。

只要你去想,你去做,把读帖读好了,那么你书法学习就一定会有成效的。

下来就是如何“临帖”了。

对照原帖临,万万不可心急。

一定要有耐心、慢慢来!坐着和站着写都可以。

临帖一练毅力;二练字;三练心性!开始悬肘把握不好轻重,是在所难免的。

只有练一段时间就自然可以了。

临帖需用功力,功力需要积练,积练需要臂力,而臂力又来自于实践与理念的积累。

在练的过程中要不断琢磨怎样能想办法让笔听你的使唤,这是至关重要的!临帖时关键是掌握好“运腕”。

腕力与指力的配合运用极为关键。

此力来之于“心”,通过“肩”、“肘”、“腕”、“指”达于笔毫!其次必须要力求忠于原字形,不能随意加减。

用心对待每一笔,并尽可能让每一笔的心态保持一致,万不可浮躁,须等心跳慢下来,再息神凝气片刻,方可开始。

临帖之始,当“专一”不移。

临到能掌握好了,“背临”也都能有模有样了,这叫“入贴”。

之后再去选临名家;再去“意临”已临之贴,以多家补一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则为“出贴”。

临帖之初,就怕“朝三暮四”!不能见“好”就临,三天两头换帖。

我在多年前就是如此,结果到头来一无是处,谁的也学不好!临摹法帖,泛览一周必然感觉有“得”有“失”。

便握管拟作,技痒不已。

然后再阅,会心处则喜不胜收。

临帖时,起至宜分明,点画要圆满,笔形要完成,用笔要精到。

仔细分析,身体力行,收获则会日积月累。

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感觉”!临帖,自己心里无数,则不易把字写好!学习书法,夯实基本功很重要。

但基本功从哪里来?就是要从“读帖”和“临帖”中来!要从一笔一画的长年累月的积累中锤炼而来!板书技法有微观与宏观之分。

上面所说的粉笔字每一个字的书写属于微观层面上的板书。

从写规范字的角度看,它的要求就是不出现错别字、繁体字和简化字,每个字要写的工整。

但是,对于负有指导学生生字书写的语文老说来说,还是有必要再提高一个层次,勤于读帖、临帖,写出笔画的变化与神气。

还有一个是宏观的:是指把板书内容进行整体上的布局。

下面我继续要和大家研究的,就是宏观的整体布局,希望通过下面的学习,能够使我们的板书都清晰并布局合理。

二、粉笔字板书的布局首先,板书一定要有本节课的课题。

不管你将教材中的一个课题分成了几个小节,在每节课的板书上一定要写出课题,让学生一目了然。

其次,板书内容主要分成:正板书、副板书和其他板书。

(借助黑板上的板书说明正、副板书的特点)在同一午中,上中间节的多数教师都会遇到该不该擦掉黑板板书,擦掉哪部分的问题,怎么办?其实,布局合理、有主次的板书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

板书有三种,关键是安排好正板书。

正板书的规范布局,既能保证语文教师保存主要板书为下一节课服务,又能腾出副板书的空间,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替使用。

①正板书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综合高度概括后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的书面语言。

它反映教师整个教学程序或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往往写在黑板最显眼的部位,而且整堂课一直要保留在黑板上。

②副板书:可以在黑板上随写随擦的板书。

那些学生熟悉,而又必须推导、计算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的实验操作装置图;诱导学生思维的草图;学生的板演等,都是副板书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