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3.3排序不等式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4_5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能够应用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柯西不等式的定义和证明。

2.柯西不等式及其应用。

3.排序不等式的定义和证明。

4.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掌握柯西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理解其应用。

3.熟练掌握排序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能够应用排序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

2.采用运用举例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推崇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组织学生研究、合作探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流程1.柯西不等式的引入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小组探究两正数之积的最大值、两负数之积的最大值、正数与负数之积的最小值。

教授柯西不等式的定义和证明。

2.柯西不等式的应用通过计算题目,引出使用柯西不等式求出积分值最大值的方法,题目的复杂程度逐渐加深,教授柯西不等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3.排序不等式引入介绍排序不等式的定义和证明过程,并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排序不等式的应用场景。

4.排序不等式的应用通过计算题目,引导学生掌握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通过出题考核,检测学生掌握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2.通过实际应用问题,检验学生对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小组探究设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让学生组织实验、调查等自主探究柯西不等式和排序不等式。

小组探究产生的报告可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

最后,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基本数学知识和运用能力,建立实际生活场景与知识的联系。

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

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

3.3 排序不等式课堂导学三点剖析一、利用排序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例1】 已知a,b,c∈R +,求证:23≥+++++b a c c a b c b a .证明:不妨设a≥b≥c>0,①则0<b+c≤c+a≤a+b,从而有b a ac c b +≥+≥+111.②对①②应用排序原理,得c b ba c cb a ac b a a c b b a c+++++≥+++++,③c b ca c ab a bc b a a c b b a c +++++≥+++++,④③+④,得2(c b a a c b b a c +++++)≥(b a b b a a +++)+(a c aa c c+++)+(c b cc b b+++)=3. ∴23≥+++++b a cc a bc b a(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设a,b,c 都是正数,证明2222cb a b ac a c b c b a ++≥+++++.证明:不妨设a≥b≥c>0,①则a+b≥a+c≥b+c>0,b ac a c b +≥+≥+111>0,b a cc a bc b a+≥+≥+>0,②对①②应用排序原理,得b a caa c bcc b abb ac c a b c b a +++++≥+++++222,③b a cba c bac b acb ac c a b c b a +++++≥+++++222,④③+④,得2(b a c c a b c b a +++++222)≥a+b+c, ∴2222cb a b ac a c b c b a ++≥+++++(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二、利用排序不等式证明条件不等式【例2】 设a,b,c,d 是满足ab+bc+cd+da=1的非负实数,求证:313333≥+++++++++++c b a d d b a c d c a b d c b a . 证明:不妨设a≥b≥c≥d≥0,①则a+b+c≥a+b+d≥a+c+d≥b+c+d>0,得cb a d d b acd c a b d c b a ++≥++≥++≥++2222≥0,② 令S=cb a d d b acd c a b d c b a +++++++++++3333, 对于①②应用排序原理,得 S≥cb a a d d b a dcd c a c b d c b b a +++++++++++2222,③ S≥cb a b d d b a acd c a d b d c b c a +++++++++++2222,④ S≥cb acd d b a b c d c a a b d c b d a +++++++++++2222,⑤ ③+④+⑤,可得3S≥a 2+b 2+c 2+d 2=222222222222a d d c c b b a +++++++≥ab+bc+cd+da=1. ∴S≥31(当且仅当a=b=c=d=21时,等号成立). 类题演练2 设a 1,a 2,…,a n 是1,2,…,n 的一个排列,求证:21+32+…+n n a a a a a a n n 132211-+++≤-Λ. 证明:设b 1,b 2,…,b n-1是a 1,a 2,…,a n-1的一个排列,且b 1<b 2<…<b n-1;c 1,c 2,…,c n-1是a 2,a 3,…,a n 的一个排列,且c 1<c 2<…<c n-1, 则121111->>>n c c c Λ且b 1≥1,b 2≥2,…,b n-1≥n -1;c 1≤2,c 2≤3,…,c n-1≤n. 利用排序不等式有nn a a a a a a 13221-+++Λ≥n n c b c b c b n n 132********-+++≥+++--ΛΛ. 变式提升1设实数x 1≥x 2≥…≥x n ,y 1≥y 2≥…≥y n ,z 1,z 2,…,z n 是y 1,y 2,…,y n 的一个置换,证明∑=-n i i i y x1)(2≤∑=-n i i i z x 1)(2. 证明:显然所需证明之不等式等价于∑∑==≥n i i in i i i z x y x 11,这由排序不等式可直接得到.三、利用排序不等式解决其他问题【例3】 有十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去打水,设水龙头灌满第i 个人的水桶需要t i 分钟,且这些t i (i=1,2,…,10)各不相等,试问:(1)只有一只水龙头供水时,应如何安排这十个人打水的次序,使他们的总的花费时间最少?这个最少时间是多少?(2)若有两个相同的水龙头供水时,应如何安排这十个人的次序,使他们的总的花费时间最少?这个最少时间是多少?解析:(1)设按某次序打水时水龙头灌满第i 个人的水桶需要s i 分钟,则第一人花费的时间为s 1分钟,第二人花费的时间为(s 1+s 2)分钟,…,第十人花费的时间为(s 1+s 2+…+s 10)分钟,总的花费时间为s 1+(s 1+s 2)+…+(s 1+s 2+…+s 10)=10s 1+9s 2+…+2s 9+s 10.其中,序列s 1,s 2,…,s 10是t 1,t 2,…,t 10的一个排列.由题设,这些t i 各不相同,不妨设t 1<t 2<…<t 10,则由排序原理知10s 1+9s 2+…+2s 9+s 10≥10t 1+9t 2+…+2t 9+t 10,即按任意一个次序打水花费的总时间不小于按如下顺序打水的时间:先按打水所需时间从小到大依次排队,然后逐个打水,此时花费时间最省,总的花费时间为(10t 1+9t 2+…+2t 9+t 10)分钟.(2)如果有两个水龙头,设总时间最少时有m 个人在第一个水龙头打水,设依次所用时间为p 1,p 2,…,p m ;有10-m 个人在第二个水龙头打水,依次所需时间设为q 1,q 2,…,q 10-m .显然必有一个水龙头的打水人数不少于5人,不妨设为第一个水龙头,也不可能有一个水龙头没人去打水,则5≤m<10.由(1)知p 1<p 2<…<p m ,q 1<q 2<…<q 10-m .总的花费时间为T=mp 1+(m-1)p 2+…+p m +(10-m)q 1+(9-m)q 2+…+q 10-m .其中{p 1,p 2,…,p m ,q 1,q 2,…,q 10-m }={t 1,t 2,…,t 10},t 1<t 2<…<t 10.首先我们来证明m=5.若不然,即m>5,我们让在第一个水龙头打水的第一人到第二个水龙头的第一位去,则总的花费时间变为T′=(m -1)p 2+…+p m +(11-m)p 1+(10-m)q 1+…+q 10-m .所以T-T′=(2m -11)p 1>0,即当m>5时,我们让第一个水龙头的第一人到第二个水龙头去后,总时间减少.故在m=5时,总时间可能取得最小值.由于m=5,故两个水龙头人一样多.总用时为T=(5p 1+4p 2+3p 3+2p 4+p 5)+(5q 1+4q 2+3q 3+2q 4+q 5). 由于p 1<p 2<…<p 5,q 1<q 2<…<q 5.不妨设p 1=t 1.下证q 1<p 2.否则我们交换用时为q 1,p 2的两人的位置后,总用时变为T″=(5p 1+4q 1+3p 3+2p 4+p 5)+(5p 2+4q 2+3q 3+2q 4+q 5),则T-T″=q 1-p 2>0,即经交换后总时间变少.因此q 1<p 2,也即q 1=t 2.类似地,我们可以证明p i <q i <q i +1(i=1,2,3,4),p 5<q 5.从而最省时的打水顺序为 水龙头一:t 1,t 3,t 5,t 7,t 9;水龙头二:t 2,t 4,t 6,t 8,t 10.其中t 1<t 2<…<t 10.类题演练3设a 1,a 2,…,a n 是n 个正数,证明n n n a a a n a a a •••≥+++ΛΛ2121,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等号成立.证法一:记G=n n a a a •••Λ21,令b i =G a i (i=1,2,…,n),则原不等式b 1+b 2+…+b n ≥n,其中b 1·b 2·…·b n =1.取x 1,x 2,…,x n ,使b 1=21x x ,b 2=32x x ,…,b n-1=n n x x 1-,则b n =1x x n ,由排序不等式易证 b 1+b 2+…+b n =21x x +32x x +…+nn x x 1-≥n,当且仅当x 1=x 2=…=x n 时等号成立. 所以所证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等号成立.证法二:令t i =a ii G a a a Λ21(i=1,2,…,n),则t n =1.从而正数序列t 1,t 2,…,t n 及nt t t 1,,1,121Λ对应两项大小次序正好相反,由排序原理得 n=t 1·11t +t 2·21t +…+t n ·n t 1≤t 1·n t 1+t 2·11t +…+t n ·11-n t , 即n≤G a G a G a n +++Λ21=Ga a a n +++Λ21, 从而G≤na a a n +++Λ21,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等号成立. 变式提升2设a,b,c 是某三角形的三边长,T 是该三角形的面积,证明a 2+b 2+c 2≥34T,并问何时取等号?证明:根据Heron 公式,需证明不等式等价于(a 2+b 2+c 2)2≥3(a+b+c)(b+c -a)(c+a-b)(a+b-c)=3[(b+c)2-a 2]·[a 2-(b-c)2]=3[(2bc)2-(a 2-b 2-c 2)2],这又等价于要证明a 4+b 4+c 4≥a 2b 2+b 2c 2+c 2a 2,它由排序不等式可立即得到,这就证明了a 2+b 2+c 2≥34T,等号当且仅当a 2=b 2=c 2,即a=b=c 时成立.。

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等式素材3 新人教A版4-5 精

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等式素材3 新人教A版4-5 精

1 三 排序不等式一览众山小诱学·导入材料: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了一条船,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很多天.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阿基米德也自豪地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橇动地球.”问题:我们当然不敢奢想撬动地球,但如果试想这可以成为事实,所有的人运用一个杠杆去撬地球,那应该如何安排人的位置,才会使这种推动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导入:我们可以想象把a 1,a 2,…,a n 理解为这个杠杆从支点到它上面安放的力量为c 1,c 2,…,c n 的人的距离.很容易可以判断,要想获得最大的力矩,即使a 1c 1+a 2c 2+…+a n c n 取得最大值,那么应该如何安排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把力量最大的人安置在离支点最远的位置.温故·知新1.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内容是什么?答:柯西不等式有如下几种不同形式,在学习中,应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1)证明:柯西不等式向量形式|α||β|≥|α·β|.(2)证明:(a 2+b 2)(c 2+d 2)≥(ac+bd)2.(3)证明:232232221221)()()()(y y x x y y x x -+-+-+- 331231)()(y y x x -+-≥(通常称作平面三角不等式).2.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对任意的实数a 1,a 2,…,a n 及b 1,b 2,…,b n 有(∑=n i i i b a 1)2≤∑∑==n i i n i i b a 1212,其中等号当且仅当2211b a b a ==…=nn b a 时成立.。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案选修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案选修

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维形式和多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会利用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掌握三维形式和多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会利用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四、教学难点1.掌握三维形式和多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会利用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已知实数x,y,z满足x+2y+z=1,求t=x2+4y2+z2的最小值.【解】由柯西不等式得(x2+4y2+z2)(1+1+1)≥(x+2y+z)2.∵x+2y+z=1,∴3(x2+4y2+z2)≥1,即x2+4y2+z2≥错误!.当且仅当x=2y=z=错误!,即x=错误!,y=错误!,z=错误!时等号成立.故x2+4y2+z2的最小值为错误!.(二)讲授新课教材整理1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a1,a2,a3,b1,b2,b3∈R,则(a错误!+a错误!+a错误!)·(b错误!+b错误!+b错误!)≥.当且仅当或存在一个数k,使得a i=kb i(i=1,2,3)时,等号成立.我们把该不等式称为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材整理2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a1,a2,a3,…,a n,b1,b2,b3,…,b n是实数,则(a错误!+a错误!+…+a错误!)(b错误!+b错误!+…+b错误!)≥ .当且仅当b i=0(i=1,2,…,n)或存在一个数k,使得a i=(i=1,2,…,n)时,等号成立.(三)重难点精讲题型一、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例1已知a,b,c∈(0,+∞),错误!+错误!+错误!=2,求a+2b+3c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a,b,c的值.【精彩点拨】由于错误!+错误!+错误!=2,可考虑把已知条件与待求式子结合起来,利用柯西不等式求解.【自主解答】∵a,b,c∈(0,+∞),∴错误!·(a+2b+3c)=[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错误!)2+(错误!)2]≥错误!错误!=(1+2+3)2=36.又错误!+错误!+错误!=2,∴a+2b+3c≥18,当且仅当a=b=c=3时等号成立,综上,当a=b=c=3时,a+2b+3c取得最小值18.规律总结: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时,关键是对原目标函数进行配凑,以保证出现常数结果.同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再练一题]1.已知x+4y+9z=1,求x2+y2+z2的最小值.【解】由柯西不等式,知(x+4y+9z)2≤(12+42+92)(x2+y2+z2)=98(x2+y2+z2).又x+4y+9z=1,∴x2+y2+z2≥错误!,(*)当且仅当x=错误!=错误!时,等号成立,∴x=错误!,y=错误!,z=错误!时,(*)取等号.因此,x2+y2+z2的最小值为错误!.题型二、运用柯西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正数x,y,z满足x+y+z=xyz,且不等式错误!+错误!+错误!≤λ恒成立,求λ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恒成立”问题需求错误!+错误!+错误!的最大值,设法应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自主解答】∵x>0,y>0,z>0.且x+y+z=xyz.∴错误!+错误!+错误!=1.又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当且仅当x=y=z,即x=y=z=错误!时等号成立.∴错误!+错误!+错误!的最大值为错误!.故错误!+错误!+错误!≤λ恒成立时,应有λ≥错误!.因此λ的取值范围是错误!.规律总结:应用柯西不等式,首先要对不等式形式、条件熟练掌握,然后根据题目的特点“创造性”应用定理.[再练一题]2.已知实数a,b,c,d满足a+b+c+d=3,a2+2b2+3c2+6d2=5,试求a的取值范围.【解】由a+b+c+d=3,得b+c+d=3—a,由a2+2b2+3c2+6d2=5,得2b2+3c2+6d2=5—a2,(2b2+3c2+6d2)错误!≥(b+c+d)2,即2b2+3c2+6d2≥(b+c+d)2.由条件可得,5—a2≥(3—a)2,解得1≤a≤2,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题型三、利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例3已知a,b,c∈R+,求证:错误!错误!+错误!+错误!≥9.【精彩点拨】对应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a1=错误!,a2=错误!,a3=错误!,b1=错误!,b2=错误!,b3=错误!,而a1b1=a2b2=a3b3=1,因而得证.【自主解答】∵a,b,c∈R+,由柯西不等式,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1+1)2=9,∴错误!错误!≥9.规律总结:1.当a i,b i是正数时,柯西不等式变形为(a1+a2+…+a n)(b1+b2+…+b n)≥(错误!+错误!+…+错误!)2.2.本题证明的关键在于构造两组数,创造使用柯西不等式的条件.在运用柯西不等式时,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正确配凑出公式两侧的数组.[再练一题]3.已知函数f(x)=m—|x—2|,m∈R,且f(x+2)≥0的解集为[—1,1].(1)求m的值;(2)若a,b,c∈R+,且错误!+错误!+错误!=m,求证:a+2b+3c≥9.【解】(1)因为f(x+2)=m—|x|,f(x+2)≥0等价于|x|≤m.由|x|≤m有解,得m≥0,且其解集为{x|—m≤x≤m}.又f(x+2)≥0的解集为[—1,1],故m=1.(2)证明:由(1)知错误!+错误!+错误!=1.又a,b,c∈R+,由柯西不等式得a+2b+3c =(a+2b+3c)错误!≥错误!错误!=9.(四)归纳小结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错误!(五)随堂检测1.设a=(—2,1,2),|b|=6,则a·b的最小值为()A.18 B.6 C.—18 D.12【解析】|a·b|≤|a||b|,∴|a·b|≤18.∴—18≤a·b≤18,当a,b反向时,a·b最小,最小值为—18.【答案】C2.若a错误!+a错误!+…+a错误!=1,b错误!+b错误!+…+b错误!=4,则a1b1+a2b2+…+a n b n的取值范围是()A.(—∞,2)B.[—2,2] C.(—∞,2] D.[—1,1]【解析】∵(a错误!+a错误!+…+a错误!)(b错误!+b错误!+…+b错误!)≥(a1b1+a2b2+…+a n b n)2,∴(a1b1+a2b2+…+a n b n)2≤4,∴|a1b1+a2b2+…+a n b n|≤2,即—2≤a1b1+a2b2+…+a n b n≤2,当且仅当a i=错误!b i(i=1,2,…,n)时,右边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 i=—错误!b i(i=1,2,…,n)时,左边等号成立,故选B.【答案】B3.设a,b,m,n∈R,且a2+b2=5,ma+nb=5,则错误!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根据柯西不等式(ma+nb)2≤(a2+b2)(m2+n2),得25≤5(m2+n2),m2+n2≥5,错误!的最小值为错误!.【答案】错误!六、板书设计3.2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七、作业布置同步练习:3.2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八、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等式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4-5-新人教A版高

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等式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4-5-新人教A版高

3.3排序不等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排序不等式的数学思想和背景.2.理解排序不等式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会用排序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了解排序不等式的数学思想和背景.2.理解排序不等式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会用排序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四、教学难点1.了解排序不等式的数学思想和背景.2.理解排序不等式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会用排序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班学生要开联欢会,需要买价格不同的礼品4件,5件和2件.现在选择商店中单价分别为3元,2元和1元的礼品,则至少要花________元,最多要花________元.【解析】取两组实数(2,4,5)和(1,2,3),则顺序和为2×1+4×2+5×3=25,反序和为2×3+4×2+5×1=19.所以最少花费为19元,最多花费为25元.【答案】19 25(二)讲授新课教材整理1 顺序和、乱序和、反序和的概念设a1≤a2≤a3≤…≤a n,b1≤b2≤b3≤…≤b n为两组实数,c1,c2,…,是b1,b2,…,b n 的任一排列,则称a i与b i(i=1,2,…,n)的相同顺序相乘所得积的和为顺序和,和为乱序和,相反顺序相乘所得积的和称为反序和.教材整理2 排序不等式设a1≤a2≤…≤a n,b1≤b2≤…≤b n为两组实数,c1,c2,…,是b1,b2,…,b n的任一排列,则≤≤,当且仅当a1=a2=…=a n或b1=b2=…=b n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此不等式简记为≤≤顺序和.(三)重难点精讲题型一、用排序不等式证明不等式(字母大小已定)例1已知a ,b ,c 为正数,a ≥b ≥c ,求证:(1)1bc ≥1ca ≥1ab; (2)a 2b 2c 2+b 2c 2a 2+c 2a 2b 2≥1a 2+1b 2+1c 2. 【精彩点拨】 由于题目条件中已明确a ≥b ≥c ,故可以直接构造两个数组.【自主解答】 (1)∵a ≥b >0,于是1a ≤1b. 又c >0,∴1c >0,从而1bc ≥1ca, 同理,∵b ≥c >0,于是1b ≤1c ,∴a >0,∴1a >0,于是得1ca ≥1ab, 从而1bc ≥1ca ≥1ab. (2)由(1)知1bc ≥1ca ≥1ab>0且a ≥b ≥c >0, ∴1b 2c 2≥1c 2a 2≥1a 2b 2,a 2≥b 2≥c 2. 由排序不等式,顺序和≥乱序和得a 2b 2c 2+b 2c 2a 2+c 2a 2b 2≥b 2b 2c 2+c 2c 2a 2+a 2a 2b 2=1c 2+1a 2+1b 2=1a 2+1b 2+1c 2, 故a 2b 2c 2+b 2c 2a 2+c 2a 2b 2≥1a 2+1b 2+1c 2. 规律总结:利用排序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技巧在于仔细观察、分析所要证明的式子的结构,从而正确地构造出不等式中所需要的带有大小顺序的两个数组.[再练一题]1.本例题中条件不变,求证:a 5b 3c 3+b 5c 3a 3+c 5a 3b 3≥c 2a 3+a 2b 3+b 2c 3. 【证明】 ∵a ≥b ≥c ≥0,∴a 5≥b 5≥c 5,1c ≥1b ≥1a >0.∴1bc ≥1ac ≥1ba, ∴1b 3c 3≥1a 3c 3≥1b 3a 3,由顺序和≥乱序和得a 5b 3c 3+b 5a 3c 3+c 5b 3a 3≥b 5b 3c 3+c 5a 3c 3+a 5b 3a 3=b 2c 3+c 2a 3+a 2b 3, ∴a 5b 3c 3+b 5a 3c 3+c 5b 3a 3≥c 2a 3+a 2b 3+b 2c 3. 题型二、字母大小顺序不定的不等式证明例2设a ,b ,c 为正数,求证:a 2+b 22c +b 2+c 22a +c 2+a 22b ≤a 3bc +b 3ca +c 3ab. 【精彩点拨】 (1)题目涉及到与排序有关的不等式;(2)题目中没有给出a ,b ,c 的大小顺序.解答本题时不妨先设定a ≤b ≤c ,再利用排序不等式加以证明.【自主解答】 不妨设0<a ≤b ≤c ,则a 3≤b 3≤c 3,0<1bc ≤1ca ≤1ab ,由排序原理:乱序和≤顺序和,得a 3·1ca +b 3·1ab +c 3·1bc ≤a 3·1bc +b 3·1ca +c 3·1ab, a 3·1ab +b 3·1bc +c 3·1ca ≤a 3·1bc +b 3·1ca +c 3·1ab. 将上面两式相加得a 2+b 2c +b 2+c 2a +c 2+a 2b ≤2⎝ ⎛⎭⎪⎫a 3bc +b 3ca +c 3ab , 将不等式两边除以2,得a 2+b 22c +b 2+c 22a +c 2+a 22b ≤a 3bc +b 3ca +c 3ab. 规律总结:在排序不等式的条件中需要限定各数值的大小关系,对于没有给出大小关系的情况:(1)要根据各字母在不等式中地位的对称性,限定一种大小关系.(2)若给出的字母不具有对称性,一定不能直接限定字母的大小顺序,而要根据具体环境分类讨论.2.设a 1,a 2,…,a n 为正数,求证: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 a 1≥a 1+a 2+…+a n . 【证明】 不妨设0<a 1≤a 2≤…≤a n ,则a 21≤a 22≤…≤a 2n ,1a 1≥1a 2≥…≥1a n . 由排序不等式知,乱序和不小于反序和,所以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 a 1≥a 21·1a 1+a 22·1a 2+…+a 2n ·1a n,即 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 a 1≥a 1+a 2+…+a n . 题型三、利用排序不等式求最值例3 设A ,B ,C 表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表示其对边,求aA +bB +cC a +b +c的最小值(A ,B ,C 用弧度制表示).【精彩点拨】 不妨设a ≥b ≥c >0,设法构造数组,利用排序不等式求解.【自主解答】 不妨设a ≥b ≥c ,则A ≥B ≥C .由排序不等式,得 aA +bB +cC =aA +bB +cC ,aA +bB +cC ≥bA +cB +aC ,aA +bB +cC ≥cA +aB +bC ,将以上三式相加,得3(aA +bB +cC )≥(a +b +c )·(A +B +C )=π(a +b +c ),当且仅当A =B =C =π3时,等号成立. ∴aA +bB +cC a +b +c ≥π3, 即aA +bB +cC a +b +c 的最小值为π3. 规律总结:1.分析待求函数的结构特征,构造两个有序数组.2.运用排序原理求最值时,一定要验证等号是否成立,若等号不成立,则取不到最值.3.已知x ,y ,z 是正数,且x +y +z =1,求t =x 2y +y 2z +z 2x的最小值. 【解】 不妨设x ≥y ≥z >0,则x 2≥y 2≥z 2,1z ≥1y ≥1x. 由排序不等式,乱序和≥反序和. x 2y +y 2z +z 2x≥x 2·1x +y 2·1y +z 2·1z=x +y +z .又x +y +z =1,x 2y +y 2z +z 2x≥1, 当且仅当x =y =z =13时,等号成立. 故t =x 2y +y 2z +z 2x的最小值为1. 题型四、利用排序不等式求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例4 若某网吧的3台电脑同时出现了故障,对其维修分别需要45 min,25 min 和30 min ,每台电脑耽误1 min ,网吧就会损失0.05元.在只能逐台维修的条件下,按怎样的顺序维修,才能使经济损失降到最小?【精彩点拨】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需要转化为数学问题.要使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即三台电脑维修的时间与等候的总时间之和最小,又知道若维修第一台用时间t 1 min 时,三台电脑等候维修的总时间为3t 1 min ,依此类推,等候的总时间为3t 1+2t 2+t 3 min ,求其最小值即可.【自主解答】 设t 1,t 2,t 3为25,30,45的任一排列,由排序原理知3t 1+2t 2+t 3≥3×25+2×30+45=180(min),所以按照维修时间由小到大的顺序维修,可使经济损失降到最小.规律总结:1.首先理解题意,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恰当模型.2.三台电脑的维修时间3t 1+2t 2+t 3就是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转化为求最小值(运用排序原理).[再练一题]4.有5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如果水龙头注满这5个人的水桶需要时间分别是4 min,8 min,6 min,10 min,5 min ,那么如何安排这5个人接水的顺序,才能使他们等待的总时间最少?【解】 根据排序不等式的反序和最小,可得最少时间为4×5+5×4+6×3+8×2+10×1=84(min).即按注满时间为4 min,5 min,6 min,8 min,10 min 依次等水,等待的总时间最少.(四)归纳小结排序不等式—⎪⎪⎪—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排序原理—排序原理的应用(五)随堂检测1.已知x ≥y ,M =x 4+y 4,N =x 3y +y 3x ,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 B .M ≥N C .M <N D.M ≤N 【解析】 由排序不等式,知M ≥N . 【答案】 B 2.设a ,b ,c 为正数,P =a 3+b 3+c 3,Q =a 2b +b 2c +c 2a ,则P 与Q 的大小关系是( )A .P >QB .P ≥QC .P <Q D.P ≤Q【答案】 B3.已知两组数1,2,3和4,5,6,若c 1,c 2,c 3是4,5,6的一个排列,则c 1+2c 2+3c 3的最大值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 由排序不等式,顺序和最大,反序和最小,∴最大值为1×4+2×5+3×6=32,最小值为1×6+2×5+3×4=28.【答案】 32 28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八、教学反思。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5第3讲 2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38张)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5第3讲 2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38张)
预习学案 课堂学案 课后练习
3.已知 a,b,c 为正实数,且 a+2b+3c=9,求 3a+ 2b + c的最大值________.
解析:
3a+ 2b+ c
1 = 3 a+ 2b+ 3c 3 ≤
1 3 + 1 + a+2b+3c 3
= 39,故最大值为 39.
答案:
征,构造两组数的积的形式,然后以柯西不等式求解即可.
数学 选修4-5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预习学案 课堂学案 课后练习
[ 解题过程]
= ≥
a2 b2 c2 + + ∵ (a+b+c) b c a
a 2 b 2 c 2 2 2 2 + + · [( b ) + ( c ) + ( a ) ] c a b a b c 2 · b+ · c+ · a b c a
然后结合柯西不等式处理.
数学 选修4-5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预习学案 课堂学案 课后练习
[ 解题过程]
12x+22x+„+n-12x+a· n2x ∵f(2x)=lg n
12x+22x+„+n-12x+a· n2x ∴要证 f(2x)≥2f(x), 只要证 lg n 1x+2x+„+n-1x+a· nx ≥2lg , n 12x+22x+„+n-12x+a· n2x 即证 n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和柯西不等式有 (x2+y2+z2)(12+42+32)≥(x+4y+3z)2=4, 4 2 所以 x +y +z ≥ = , 26 13
2 2 2
x y z 1 4 3 当且仅当 = = ,即 x= ,y= ,z= 时, 1 4 3 13 13 13 2 x +y +z 的最小值是 . 13

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1 掌握柯西不等式的概念及其意义;
1.2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柯西不等式;
1.3 掌握排序不等式的概念及应用;
1.4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排序不等式。

二、教学内容
2.1 柯西不等式的概念与应用;
2.2 排序不等式的概念与应用;
2.3 利用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3.1 教学重点: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的概念及应用。

3.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要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1。

高中数学选修4-5第三讲排序不等式

高中数学选修4-5第三讲排序不等式

所以 a1c1+a2c2+…+a5c5 的最大值为 304,最小值为 212.
类型 3 排序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典例 3] 某座大楼共有 n 层,在每层有一个办公室, 每个办公室的人员步行上下楼,他们的速度分别为 v1, v2,…,vn(他们各不相同),为了能使得办公室的人员上 下楼梯所用的时间总和最小,应该如何安排(假设每两层 楼的楼梯长都一样)?
利用排序不等式,有aa12+aa23+…+aan-n 1≥bc11+bc22+… +bcnn--11≥12+23+…+n-n 1.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归纳升华 1.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中,配凑法比较常见,如在 运用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时,常常先将不等式的一侧 (或已知等式的一侧)进行配凑,使之满足基本不等式或柯 西不等式的应用条件.在运用排序不等式时,常常根据题 目条件,配凑构造出所需要的有序数组.
解析:由基本概念知(1)(2)正确,(3)不正确,因为乱 序和也可能是 35 或其他等.由排序不等式可知(4)正确.
答案:(1)√ (2)√ (3)× (4)√
2.有两组数 1,2,3 与 10,15,20,它们的顺序和、
反序和分别是( )
A.100,85
B.100,80
C.95,80
D.95,85
所以将速度快的放在高层,速度慢的放在低层,可使 上下楼的时间最短.
归纳升华 在解决一些规划预算问题时,往往只需确定最小值与 最大值,以进行合理规划与正确预算,结合排序不等式 “顺序和最大,反序和最小”,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方 法巧妙,步骤灵活,过程简单.
[变式训练] 某网吧的 3 台电脑同时出现了故障,对 其维修分别需要 45 min,25 min 和 30 min,每台电脑耽 误 1 min,网吧就会损失 0.05 元.在只能逐台维修的条 件下,按怎样的顺序维+a2c2+…+a5c5 的最大值 为 a1b1+a2b2+a3b3+a4b4+a5b5=2×3+7×4+8×6+9 ×10+12×11=3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排序不等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排序不等式的数学思想和背景.2.理解排序不等式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会用排序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了解排序不等式的数学思想和背景.2.理解排序不等式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会用排序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四、教学难点1.了解排序不等式的数学思想和背景.2.理解排序不等式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会用排序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班学生要开联欢会,需要买价格不同的礼品4件,5件和2件.现在选择商店中单价分别为3元,2元和1元的礼品,则至少要花________元,最多要花________元.【解析】取两组实数(2,4,5)和(1,2,3),则顺序和为2×1+4×2+5×3=25,反序和为2×3+4×2+5×1=19.所以最少花费为19元,最多花费为25元.【答案】19 25(二)讲授新课教材整理1 顺序和、乱序和、反序和的概念设a1≤a2≤a3≤…≤a n,b1≤b2≤b3≤…≤b n为两组实数,c1,c2,…,c n是b1,b2,…,b n的任一排列,则称a i与b i(i=1,2,…,n)的相同顺序相乘所得积的和为顺序和,和为乱序和,相反顺序相乘所得积的和称为反序和.教材整理2 排序不等式设a1≤a2≤…≤a n,b1≤b2≤…≤b n为两组实数,c1,c2,…,c n是b1,b2,…,b n的任一排列,则≤≤,当且仅当a1=a2=…=a n或b1=b2=…=b n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此不等式简记为≤≤顺序和.(三)重难点精讲题型一、用排序不等式证明不等式(字母大小已定) 例1已知a ,b ,c 为正数,a ≥b ≥c ,求证: (1)1bc ≥1ca ≥1ab;(2)a 2b 2c 2+b 2c 2a 2+c 2a 2b 2≥1a 2+1b 2+1c2. 【精彩点拨】 由于题目条件中已明确a ≥b ≥c ,故可以直接构造两个数组. 【自主解答】 (1)∵a ≥b >0,于是1a ≤1b.又c >0,∴1c >0,从而1bc ≥1ca ,同理,∵b ≥c >0,于是1b ≤1c, ∴a >0,∴1a >0,于是得1ca ≥1ab,从而1bc ≥1ca ≥1ab.(2)由(1)知1bc ≥1ca ≥1ab>0且a ≥b ≥c >0,∴1b 2c2≥1c 2a2≥1a 2b2,a 2≥b 2≥c 2.由排序不等式,顺序和≥乱序和得a 2b 2c 2+b 2c 2a 2+c 2a 2b 2≥b 2b 2c 2+c 2c 2a 2+a 2a 2b 2=1c 2+1a 2+1b 2=1a 2+1b 2+1c 2, 故a 2b 2c 2+b 2c 2a 2+c 2a 2b 2≥1a 2+1b 2+1c2. 规律总结:利用排序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技巧在于仔细观察、分析所要证明的式子的结构,从而正确地构造出不等式中所需要的带有大小顺序的两个数组.[再练一题]1.本例题中条件不变,求证:a 5b 3c 3+b 5c 3a 3+c 5a 3b 3≥c 2a 3+a 2b 3+b 2c3.【证明】 ∵a ≥b ≥c ≥0, ∴a 5≥b 5≥c 5, 1c ≥1b ≥1a>0.∴1bc ≥1ac ≥1ba,∴1b 3c3≥1a 3c3≥1b 3a 3,由顺序和≥乱序和得a 5b 3c 3+b 5a 3c 3+c 5b 3a 3≥b 5b 3c 3+c 5a 3c 3+a 5b 3a 3 =b 2c 3+c 2a 3+a 2b3, ∴a 5b 3c 3+b 5a 3c 3+c 5b 3a 3≥c 2a 3+a 2b 3+b 2c3. 题型二、字母大小顺序不定的不等式证明例2设a ,b ,c 为正数,求证:a 2+b 22c +b 2+c 22a +c 2+a 22b ≤a 3bc +b 3ca +c 3ab.【精彩点拨】 (1)题目涉及到与排序有关的不等式;(2)题目中没有给出a ,b ,c 的大小顺序.解答本题时不妨先设定a ≤b ≤c ,再利用排序不等式加以证明.【自主解答】 不妨设0<a ≤b ≤c ,则a 3≤b 3≤c 3, 0<1bc ≤1ca ≤1ab,由排序原理:乱序和≤顺序和,得a 3·1ca +b 3·1ab +c 3·1bc ≤a 3·1bc +b 3·1ca +c 3·1ab ,a 3·1ab +b 3·1bc +c 3·1ca ≤a 3·1bc +b 3·1ca +c 3·1ab. 将上面两式相加得a 2+b 2c +b 2+c 2a +c 2+a 2b ≤2⎝ ⎛⎭⎪⎫a 3bc +b 3ca +c 3ab , 将不等式两边除以2,得a 2+b 22c +b 2+c 22a +c 2+a 22b ≤a 3bc +b 3ca +c 3ab.规律总结:在排序不等式的条件中需要限定各数值的大小关系,对于没有给出大小关系的情况:(1)要根据各字母在不等式中地位的对称性,限定一种大小关系.(2)若给出的字母不具有对称性,一定不能直接限定字母的大小顺序,而要根据具体环境分类讨论.[再练一题]2.设a 1,a 2,…,a n 为正数,求证: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a 1≥a 1+a 2+…+a n .【证明】 不妨设0<a 1≤a 2≤…≤a n ,则a 21≤a 22≤…≤a 2n ,1a 1≥1a 2≥…≥1a n.由排序不等式知,乱序和不小于反序和,所以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 a 1≥a 21·1a 1+a 22·1a 2+…+a 2n ·1a n ,即 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 a 1≥a 1+a 2+…+a n . 题型三、利用排序不等式求最值例3 设A ,B ,C 表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表示其对边,求aA +bB +cCa +b +c的最小值(A ,B ,C 用弧度制表示).【精彩点拨】 不妨设a ≥b ≥c >0,设法构造数组,利用排序不等式求解. 【自主解答】 不妨设a ≥b ≥c , 则A ≥B ≥C . 由排序不等式,得aA +bB +cC =aA +bB +cC , aA +bB +cC ≥bA +cB +aC , aA +bB +cC ≥cA +aB +bC ,将以上三式相加,得3(aA +bB +cC )≥(a +b +c )·(A +B +C )=π(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π3时,等号成立.∴aA +bB +cC a +b +c ≥π3,即aA +bB +cC a +b +c 的最小值为π3.规律总结:1.分析待求函数的结构特征,构造两个有序数组.2.运用排序原理求最值时,一定要验证等号是否成立,若等号不成立,则取不到最值. [再练一题]3.已知x ,y ,z 是正数,且x +y +z =1,求t =x 2y +y 2z +z 2x的最小值.【解】 不妨设x ≥y ≥z >0,则x 2≥y 2≥z 2,1z ≥1y ≥1x.由排序不等式,乱序和≥反序和.x 2y +y 2z +z 2x≥x 2·1x +y 2·1y +z 2·1z=x +y +z .又x +y +z =1,x 2y +y 2z +z 2x≥1,当且仅当x =y =z =13时,等号成立.故t =x 2y +y 2z +z 2x的最小值为1.题型四、利用排序不等式求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例4 若某网吧的3台电脑同时出现了故障,对其维修分别需要45 min,25 min 和30 min ,每台电脑耽误1 min ,网吧就会损失0.05元.在只能逐台维修的条件下,按怎样的顺序维修,才能使经济损失降到最小?【精彩点拨】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需要转化为数学问题.要使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即三台电脑维修的时间与等候的总时间之和最小,又知道若维修第一台用时间t 1 min 时,三台电脑等候维修的总时间为3t 1 min ,依此类推,等候的总时间为3t 1+2t 2+t 3 min ,求其最小值即可.【自主解答】 设t 1,t 2,t 3为25,30,45的任一排列, 由排序原理知3t 1+2t 2+t 3≥3×25+2×30+45=180(min), 所以按照维修时间由小到大的顺序维修,可使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规律总结:1.首先理解题意,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恰当模型.2.三台电脑的维修时间3t 1+2t 2+t 3就是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转化为求最小值(运用排序原理).[再练一题]4.有5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如果水龙头注满这5个人的水桶需要时间分别是4 min,8 min,6 min,10 min,5 min ,那么如何安排这5个人接水的顺序,才能使他们等待的总时间最少?【解】 根据排序不等式的反序和最小,可得最少时间为4×5+5×4+6×3+8×2+10×1=84(min).即按注满时间为4 min,5 min,6 min,8 min,10 min 依次等水,等待的总时间最少. (四)归纳小结排序不等式—⎪⎪⎪—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排序原理—排序原理的应用(五)随堂检测1.已知x≥y,M=x4+y4,N=x3y+y3x,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A.M>N B.M≥N C.M<N D.M≤N【解析】由排序不等式,知M≥N.【答案】 B2.设a,b,c为正数,P=a3+b3+c3,Q=a2b+b2c+c2a,则P与Q的大小关系是( ) A.P>Q B.P≥Q C.P<Q D.P≤Q【答案】 B3.已知两组数1,2,3和4,5,6,若c1,c2,c3是4,5,6的一个排列,则c1+2c2+3c3的最大值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由排序不等式,顺序和最大,反序和最小,∴最大值为1×4+2×5+3×6=32,最小值为1×6+2×5+3×4=28.【答案】32 28六、板书设计七、作业布置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