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10—01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中风,是由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随着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成功率迅速提高,患者存活率也明显提高,80%存活着有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能力。

因此,对脑血管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适宜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功能康复。

1 临床资料对我科2012年4--12月的120例脑血管病瘫痪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康复护理,年龄40-75岁。

平均57.2岁,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

治疗组60例,其中患侧肢体肌力ⅲ级35例,肌力ⅱ级15例,0级10例;对照组60例,其中患侧肢体肌力ⅲ级33例,肌力级18例,0级9例。

治疗组入院后即开始康复护理,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肢体按摩。

2 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照顾,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起相反的作用,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调整患者的心理因素,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患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使早期配合康复护理顺利进行。

2.2 康复训练时机: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要早起进行康复训练,越早活动肌体恢复越好。

从康复医学角度将脑血管病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及步行期,脑血管病早期即从卧床期(临床称急性期)就开始康复治疗。

目前,一般认为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体征48小时不在进展即可进行康复。

因此,除重症脑出血可稍延长外,康复大多应于1周内进行,急性期的康复目的主要是防止并发症、继发行损害和废用综合症。

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常见误区

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常见误区

浅析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康复护理常见的误区。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脑血管疾病康复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的康复进度,随时评价预期效果,查找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并针对误区与不足给予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护理研究调查分析相关的护理误区,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

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措施中应加强重点护理,减少出现的护理误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脑血管;康复护理;误区1引言脑血管疾病根据病理生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包括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①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脑卒中的15%至30%。

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②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约占脑卒中的10%;另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min内完全自行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如近期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应注意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②脑梗死:是指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组织软化,占脑卒中的70%,它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

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后遗症使患者在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部分或全部的丧失。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出现功能障碍目前在药物治疗方面无重大突破,今年来运用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康复治疗有一定的发展,能够使患者在最大限度地从功能障碍中得到恢复,回归社会,提高生活及生存质量。

现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护理干预较多在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中常出现一些误区,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笔者现将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汇报如下。

华医网脑血管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华医网脑血管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华医网脑血管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与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护理方面也有了很多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包括运动康复、语言康复、认知康复等,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2.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及时给予支持和治疗,可减轻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3.护理风险评估: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可以预测出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4.心理疏导:因脑血管疾病带来的不适感等问题,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护士需积极开展心理疏导,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工作需要早期干预、个体化治疗、护理风险评估、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脑梗死是指由于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部缺血性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影响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

经过治疗和康复,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到一定程度,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管理脑梗死后,患者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患者应该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护士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改变饮食质地、调整餐具和饮食姿势等。

2.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梗死的再次发生。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能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

3.神经功能恢复护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是康复护理的重点,神经功能恢复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行动、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行动功能恢复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进行自我照顾和日常活动。

这包括了肌肉控制、平衡和协调。

行动功能恢复训练包括触觉、温度、压力等方面。

语言功能恢复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恢复说话、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这包括了语言的流畅性、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认知功能恢复包括了记忆、注意力、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功能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

神经功能恢复需要个性化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4.身体锻炼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需要进行身体锻炼,以恢复身体机能和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但是,由于患者身体状况不同,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锻炼。

一般来说,脑梗死患者需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瘤、脑静脉血栓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同时,脑血管疾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1. 定期体检和监测,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2. 合理饮食,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合理用药,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等,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6. 避免精神刺激,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精神刺激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7. 定期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8. 定期复诊,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避免疾病的恶化。

二、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护理措施。

1. 脑出血,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定期监测血压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2. 脑梗死,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精神刺激,及时给予镇静和抗痉挛药物。

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
防便秘 的发生效果 明显 。
3. . 3逐步 在护士或 家属搀扶 下协助 其抬脚起 步 ,在 行走练 习时 防止 5
跌倒。
3 . 瘫侧上 肢功能 的康复 。大关节被 动活动 到小 关节被动 活动 ,做 .4 5 好抬臂、握拳、抓掌、拾物等微细功 能的锻炼 。 3 . 6制定对 患者及家属 相关知识 及疾病转 归 ,宣传题 纲及实 施过程 ,

临床护理 ・ l 4 5
/,无 并发症 。达到此标准 的:对 照组1例 占6 . d 0 2 %,实验组 1例 占总 5 7 数的8%。生活部分 自理 :言语含糊 ,患肢肌力为2 ,排便0 1 d 5 级 ~次/, 患者为此标准 的:对照组6 占总数 的3. 例 7 %,实验组3 d1%。 5 例 55 由上可知 患者功能均 有改善 ,但 实验组患者 功能改善 明显优于对
3 . 8效果评价
综上所述 ,笔者认 为对于脑 血栓患者 采取康复护理 ,对提高 患者
生存质量 ,减 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 钢. 偏瘫 病人 的 功能 康复 [ . 1 说 J 中华护 理杂 志 , 9, () 5 】 1 2 72: . 9 2 7 [] 龚 经 文, 2 积木 本 芳 . 内科 护理 学 [ . 京 : 京师 范 大学 出版 社, M] 北 北
患者肢 体功能及语言 能力进行 比较 。实验组 明显优于 对照组 ,并总结 了一套 较成功的护理经验 ,供护理 同行们交 流。
断 :自理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肢体废用综合征、忧郁。护理措 施 :部分功能代偿护理、语言恢复训练,肢体被动及主动训练及心理
支持疗法 。经过 以上2 月的治疗 和护理 ,患者偏瘫 症状 明显改善 , 个 语 言交流正常 ,生活 自理恢复 ,于6 1 日 愈出院。 月 3 痊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和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和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自我调整和改善生活方式
0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 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02
03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提高心肺功能
0 4 戒 烟 限 酒 ,避免过度 劳累和熬夜
0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理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心理康复:帮助患者建立 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促
进心理康复。
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低盐、低脂、 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运动护理:适当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
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等
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减少盐和 脂肪的摄入,降低血压和 血脂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添加 标题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添加 标题
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就医,积极配 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 低糖,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
适量蛋白质:保证蛋白质 的摄入,维持身体机能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分 的摄入,预防糖尿病和心 血管疾病
适量饮水:保证充足的水 分摄入,促进血液循环和 代谢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添加 标题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添加 标题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脑血管疾病是指引起脑血管供血受限或阻断,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主要类型。

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的功能。

同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特殊的护理,以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复发。

本文将为您介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

一、康复训练1. 早期康复训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方面。

物理治疗主要针对肌肉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包括步行、平衡训练、肌肉强化等。

言语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包括口腔肌肉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职业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2. 持续性康复训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以巩固和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

持续性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和心理治疗等方面。

运动训练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跳绳、游泳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

认知训练主要针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如解谜游戏、数学计算等。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如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

二、日常护理指南1. 注意饮食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保持均衡营养。

应多摄入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胆固醇。

同时,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以减少血管的负担。

饭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引起胃肠道反应。

2. 定期复查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检查,以及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定期复查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进展和控制病情。

同时,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患者需要按时服药,严格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以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护理质量,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质量,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本文就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要点和措施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痊愈后出院的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实际健康状态和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健全的康复护理方案。

结果:本组的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社区、家庭护理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患者的心理障碍也得到了明显的舒缓和控制。

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各方面机能,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脑血管疾病;康复训练;护理措施;疗效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是临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1]。

脑血管疾病以急性发病居多,不仅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社区、家庭护理作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施医院整体护理的延续,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对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家庭护理指导,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脑血管疾病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据统计,本组的16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73例、女87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为(53.5±5.2)岁;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现34例、脑梗塞22例、脑动脉硬化20例、小中风18例、脑动脉炎16例、脑动脉缺血性综合征13例。

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以及心理障碍。

2 方法
2.1 康复训练
2.1.1 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针对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可以采用综合的刺激训练法对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经常呼喊患者的名字,指导患者家属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予以患者外界刺激;采用固定的手势代表简短的语句,营造温馨、舒适的康复氛围。

2.1.2 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针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为患者制定短期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对患者进行全身按摩,从而加速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治肌肉萎缩的形成[3];提高患者家属对脑血管疾病家庭护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并且将要点告知给患者家属,然后一日多次的督促患者进行练习;护理人员需要结
合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程度,适时的适度的延长康复训练时间,增加康复训练强度。

2.1.3 心理障碍的康复护理
据调查,大部分的脑血管疾病在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后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患者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自卑、失落、悲观、绝望、暴躁、不安、抑郁等心理障碍[4]。

护理人员在针对存在心理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时,需要面带微笑,用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气去温暖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与呵护,进而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提高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和护理的配合度。

2.2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和加重、消除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恐慌心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主要可以通过为社区居民发放疾病预
防和治疗手册、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宣教力度,以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途径实施[5]。

而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则需要重点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脑血管疾病的诱因、治疗途径、预防措施、护理要点等,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疾病预防
能力,降低患者复发的发生几率。

3结果
本组的160例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社区康复护理后,共有159例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59例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正常、160例患者的心理障碍消除,剩余2例患者的肢体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同时,采用brunnst rom评分及bart hel 指数评定对160例患者的康复程度进行评判和统计,85例患者的恢复效果为显效、占53.13%,73例患者的恢复效果为有效、占45.63%,2例患者的恢复效果为差、占1.25%。

4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除了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患者自身健康因素的影响外,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程度差都
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

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护理作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施医院整体护理的延续,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后续护理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患者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的接受和配合康复护理,显著的改善了患者因脑血管疾病而造成的肢体、语言,认识以及心理障碍,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降低了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反复,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于靖,董雪.脑血管疾病康复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5):289-290. [2] 梁惠,孙琴.49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14):153-154.
[3] 刘东苗,成巧梅.老年性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9.372-373.
[4] 龚放华.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19(25):281-282.
[5] 黎春常,林见欢.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的实践和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下半月刊),2011,19(27):262-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