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10—01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中风,是由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随着脑血管病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成功率迅速提高,患者存活率也明显提高,80%存活着有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能力。
因此,对脑血管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适宜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功能康复。
1 临床资料对我科2012年4--12月的120例脑血管病瘫痪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康复护理,年龄40-75岁。
平均57.2岁,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
治疗组60例,其中患侧肢体肌力ⅲ级35例,肌力ⅱ级15例,0级10例;对照组60例,其中患侧肢体肌力ⅲ级33例,肌力级18例,0级9例。
治疗组入院后即开始康复护理,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肢体按摩。
2 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照顾,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起相反的作用,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调整患者的心理因素,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患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使早期配合康复护理顺利进行。
2.2 康复训练时机: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要早起进行康复训练,越早活动肌体恢复越好。
从康复医学角度将脑血管病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及步行期,脑血管病早期即从卧床期(临床称急性期)就开始康复治疗。
目前,一般认为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体征48小时不在进展即可进行康复。
因此,除重症脑出血可稍延长外,康复大多应于1周内进行,急性期的康复目的主要是防止并发症、继发行损害和废用综合症。
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常见误区

浅析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康复护理常见的误区。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脑血管疾病康复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的康复进度,随时评价预期效果,查找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并针对误区与不足给予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护理研究调查分析相关的护理误区,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
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措施中应加强重点护理,减少出现的护理误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脑血管;康复护理;误区1引言脑血管疾病根据病理生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包括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①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脑卒中的15%至30%。
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②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约占脑卒中的10%;另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min内完全自行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如近期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应注意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②脑梗死:是指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组织软化,占脑卒中的70%,它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
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后遗症使患者在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部分或全部的丧失。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出现功能障碍目前在药物治疗方面无重大突破,今年来运用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康复治疗有一定的发展,能够使患者在最大限度地从功能障碍中得到恢复,回归社会,提高生活及生存质量。
现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护理干预较多在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中常出现一些误区,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笔者现将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汇报如下。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瘤、脑静脉血栓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同时,脑血管疾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1. 定期体检和监测,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2. 合理饮食,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合理用药,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等,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6. 避免精神刺激,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精神刺激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7. 定期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8. 定期复诊,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避免疾病的恶化。
二、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护理措施。
1. 脑出血,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定期监测血压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2. 脑梗死,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精神刺激,及时给予镇静和抗痉挛药物。
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

3. . 3逐步 在护士或 家属搀扶 下协助 其抬脚起 步 ,在 行走练 习时 防止 5
跌倒。
3 . 瘫侧上 肢功能 的康复 。大关节被 动活动 到小 关节被动 活动 ,做 .4 5 好抬臂、握拳、抓掌、拾物等微细功 能的锻炼 。 3 . 6制定对 患者及家属 相关知识 及疾病转 归 ,宣传题 纲及实 施过程 ,
・
临床护理 ・ l 4 5
/,无 并发症 。达到此标准 的:对 照组1例 占6 . d 0 2 %,实验组 1例 占总 5 7 数的8%。生活部分 自理 :言语含糊 ,患肢肌力为2 ,排便0 1 d 5 级 ~次/, 患者为此标准 的:对照组6 占总数 的3. 例 7 %,实验组3 d1%。 5 例 55 由上可知 患者功能均 有改善 ,但 实验组患者 功能改善 明显优于对
3 . 8效果评价
综上所述 ,笔者认 为对于脑 血栓患者 采取康复护理 ,对提高 患者
生存质量 ,减 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 钢. 偏瘫 病人 的 功能 康复 [ . 1 说 J 中华护 理杂 志 , 9, () 5 】 1 2 72: . 9 2 7 [] 龚 经 文, 2 积木 本 芳 . 内科 护理 学 [ . 京 : 京师 范 大学 出版 社, M] 北 北
患者肢 体功能及语言 能力进行 比较 。实验组 明显优于 对照组 ,并总结 了一套 较成功的护理经验 ,供护理 同行们交 流。
断 :自理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肢体废用综合征、忧郁。护理措 施 :部分功能代偿护理、语言恢复训练,肢体被动及主动训练及心理
支持疗法 。经过 以上2 月的治疗 和护理 ,患者偏瘫 症状 明显改善 , 个 语 言交流正常 ,生活 自理恢复 ,于6 1 日 愈出院。 月 3 痊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和

自我调整和改善生活方式
0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 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02
03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提高心肺功能
0 4 戒 烟 限 酒 ,避免过度 劳累和熬夜
0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 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理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心理康复:帮助患者建立 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促
进心理康复。
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低盐、低脂、 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运动护理:适当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
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等
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减少盐和 脂肪的摄入,降低血压和 血脂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添加 标题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添加 标题
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就医,积极配 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 低糖,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
适量蛋白质:保证蛋白质 的摄入,维持身体机能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分 的摄入,预防糖尿病和心 血管疾病
适量饮水:保证充足的水 分摄入,促进血液循环和 代谢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添加 标题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添加 标题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脑血管疾病是指引起脑血管供血受限或阻断,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主要类型。
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的功能。
同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特殊的护理,以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复发。
本文将为您介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指南。
一、康复训练1. 早期康复训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方面。
物理治疗主要针对肌肉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包括步行、平衡训练、肌肉强化等。
言语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包括口腔肌肉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职业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2. 持续性康复训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以巩固和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
持续性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和心理治疗等方面。
运动训练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跳绳、游泳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
认知训练主要针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如解谜游戏、数学计算等。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如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
二、日常护理指南1. 注意饮食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保持均衡营养。
应多摄入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胆固醇。
同时,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以减少血管的负担。
饭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引起胃肠道反应。
2. 定期复查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检查,以及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定期复查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进展和控制病情。
同时,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患者需要按时服药,严格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以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脑血管疾病是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致残率较高,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漫长。
在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护理作为重要的环节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普遍重视。
而脑血管疾病自发病的半年之内, 是肢休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也是康复护理最重要的时期,本文将主要论述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标签: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患者康复治疗脑血管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重症者将出现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即使经过了抢救治疗,多数患者仍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障碍。
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是通过心理上的帮助和身体上的锻炼辅助他们最好最快的恢复健康,努力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
1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1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面对自己突如其来的病情,很多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觉得很难接受,因此会有许多患者出现固执、多疑、孤僻、敏感等不良情绪。
还有一些脑血管患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需长期服药,这些患者把服药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擅自停止用药。
这些现象对于治疗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1.2 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疏导面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注意耐心地向患者解释脑血管病的病因、预后及转归,使患者通过学习康复知识、康复训练等综合技能,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能力。
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一方面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更是促进疾病的恢复,促进健康治疗的手段之一。
对心理障碍明显的患者时用暗示和代偿迁移法进行心理治疗,也可通过体疗、音疗和身体锻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1.3 注重患者的家庭因素对于患者来说,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辅助护理也影响着他们治疗的进行情况。
努力让患者的家庭成员多多地关心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患者。
通过亲属的关怀、体贴和细心照顾,可以让病人拥有安全感。
1.4 制定阶段性康复目标合理的目标不仅能够促进康复的顺利进展,而且能够使患者及家属坚持康复的信心。
《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课件》

欢迎进入《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心脑血管疾病 的康复护理,包括背景、原则、措施、效果评估以及挑战与解决方案。
疾病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和不同类型,为康复护 理打下基础。
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和风险因素
深入了解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以及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康复护理原则
1 心脑血管康复护理的目标
明确康复护理的目标,包括恢复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等。
2 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
阐述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如个体化、综合 性等,以指导实践。
康复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康复中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注 意事项。
饮食调理
探讨饮食在心脑血管康复中的重要性,以及饮食调 理的具体措施。
康复护理措施(续)
1
心理护理
2
强调心理护理对心脑血管康复的重要性, 提供心理支持和建议运 动方案,提醒患者注意事项。
康复效果评估
1 康复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2 康复效果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解释为什么评估康复效果对患者康复很关键, 涉及生活质量、功能恢复等方面。
介绍常用的康复效果评估方法和工具,如问 卷调查、身体检查等。
康复护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护理团队
挑战:多学科合作 解决方案:建立团队合作机制
患者情绪管理
挑战:情绪波动 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心理支持
康复措施针对性
挑战:个体差异 解决方案:根据个体特点制定康 复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致残率高,康复治疗时间长。
由于康复护理对象大
多数是残疾或疾病所致的病残者,而疾病的临床治愈却往往并不伴随着机体的功能恢复。
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生和病人都不能以临床治愈为满足,康复就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视。
如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失语、偏瘫患者既有躯体功能障碍,又有精神心理障碍,
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时,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尽可能使病人产生愉
快的情绪,使患者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总结我科多年来的护理经验,将康复护理的体会报
告如下。
由于护理人员是患者恢复功能的主要指导和训练者,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达
到预期的康复目标。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瘫痪的肢体功能开始恢复,失语
的患者也开始含糊不清的言语时,患者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对康复充满希望,急切盼望失
去的功能尽快全部恢复,但是当恢复速度减慢或停止,病人的情绪会再度低落下来,表现为
忧郁、烦躁、自卑甚至拒绝治疗,因此对恢复期的病人有以下护理内容:
1 加强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大多有肢体功能障碍,易产生自己是“无用人”、“家庭的累赘”等自卑心理;有
些患者因在急性期一切生活都由护理人员帮助,会产生惰性心理,进入恢复期后,尽管某些
功能逐渐恢复,也不愿活动;也有些病人因住院时间长,治愈慢,恢复不显著而产生急躁、
孤独、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要以高度的责任心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疏导帮助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
2 预防畸形和并发症的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大多肢体活动受限,向病人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病人和家属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功能锻炼。
偏瘫患者提倡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皮肤、骨骼的废用性
萎缩。
被动锻炼应缓慢而柔和,有节律,避免做冲击性动作,范围要逐步扩大,应尽量不引
起病人明显的疼痛,遵循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原则,手法可采用搓、捏等。
肢体保持功
能位:仰卧时肩部要用合适的枕头垫起来,使肩部略向前伸,把患侧上肢放在体旁的枕头上,使肘关节和腕关节伸展并稍抬高,髋部放一合适的枕头,防止骨盆向后倾斜和两腿外旋,避
免下肢伸肌痉挛。
当患者的肌力已恢复时,应积极做主动运动。
不能下床的患者,自己要做
屈曲和伸展肘关节、腕关节,握拳和伸掌动作,下肢要做外展和内旋动作。
刚离开床下地行
走的患者,应先在他人的帮助下练习站立逐渐过渡到自己扶持物体,培养正确的步态,防止
身体向健侧倾斜。
康复训练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要恢复一项巩固一项,增强
患者生活自理的信心。
3 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对完全性失语的患者教会用点头、摇头代表是与不是,用体态语言达到有效地沟通。
在帮助病人训练发音时,先让患者发“啊”音或用嘴吹纸片诱导
发音,然后练习说单词、双音词、短语长句等。
在整个语言训练过程中,关心、体贴、尊重
病人,鼓励病人克服害羞心理,大声说话,当病人尝试和获得成功时予以表扬;鼓励家属朋
友多与病人交谈,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语言学习环境。
4 出院后的继续护理
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病人在医院经过短期康复治疗后,仍需在家中继续锻炼、巩固、提高,才能真正“回到社会”,因此,护理工作仍需继续进行,要定期家访、指导、咨询和进一步落
实活动能力恢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