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临终关怀标准流程

合集下载

老年护理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老年护理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老年护理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述用氧方法正确的是()A、用氧时,先插入鼻导管再调节氧流量B、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应涂油润滑C、停用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D、持续用氧者,每周更换鼻导管2次E、氧气筒应至少距火炉1m,暖气5m正确答案:C2.遗体照护时,将遗体平放并在头下垫一软枕的目的是()A、防止胃内容物流出B、保持良好的姿势C、防止下颌骨脱垂D、便于家属观看E、防止面部淤血变色正确答案:E3.老年人能力分级无需变更等级的情况是()。

A、近1个月内出现了3次噎食B、有认知障碍/痴呆者C、近1个月内发生过1次跌倒D、近1个月内发生过2次走失E、有精神疾病者正确答案:C4.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外力主要来自患者健侧躯干B、外力主要来自各种康复训练器械C、外力主要来自治疗师D、外力主要来自患者健肢E、外力主要来自患者患肢正确答案:E5.照护人员对护理服务过程进行高效控制需要具备()A、专业护理服务能力B、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C、教育与咨询指导能力D、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E、组织与管理能力正确答案:E6.与平衡相关的生物力学因素不包括A、体重B、摆动频率C、身体重心D、支撑面E、稳定极限正确答案:A7.辅助主动运动主要适应于肌力几级的患者A、O级B、6级C、4级D、1~2级E、3级正确答案:D8.养老院中72岁的齐奶奶因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半月前曾出现短暂性左侧视力模糊,单侧肢体刺痛、麻木,医嘱长期服用络活喜、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给予降压、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

照护人员协助齐奶奶用药后,应重点观察()A、咳嗽气短是否改善B、肢体刺痛是否减轻C、头晕心慌是否减轻D、恶心呕吐是否出现E、视力血压是否变化正确答案:E9.慢性肺心病病人氧疗无效的征象是()A、呼吸转快B、血压上升C、尿量增加D、皮肤变暖E、心率转慢正确答案:A10.王爷爷,男性,78岁,退休教师。

护理15项核心制度

护理15项核心制度

护理15项核心制度一、患者安全制度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核心制度:1.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避免发生身份混淆问题。

2. 健康状况评估制度:在接受护理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护理需求。

3. 药物管理制度:确保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正确核对药品、掌握给药途径、遵守用药时间等,以减少药物误用的风险。

二、感染控制制度有效地控制感染,能够减少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以下是相关制度:1. 洗手消毒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2. 感染隔离制度:对于有传染性的疾病或患者,需要根据感染传播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蔓延。

3. 医疗器械消毒制度:要求医疗器械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感染源通过器械传播给其他患者。

三、疼痛管理制度有效管理患者的疼痛,能够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以下是相关制度:1. 疼痛评估制度: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系统评估,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以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2. 疼痛缓解制度: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缓解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四、跌倒预防制度跌倒是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意外事件,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核心制度:1. 风险评估制度:对每位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估项目涉及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等因素。

评估结果能够帮助制定针对性的跌倒预防措施。

2. 安全环境制度:保持患者住院环境整洁,减少地面的障碍物,确保患者的行动空间安全,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

3. 护理干预制度:针对高风险患者,护理人员需加强监护和照顾,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跌倒。

五、胸痛抢救制度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以下是胸痛抢救制度的要点:1. 急救流程制度:对急性胸痛患者需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抢救,包括监测心电图、给予氧气、立即测量血压等急救措施。

黑龙江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黑龙江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黑龙江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一、宣告病情:
1. 医生向病人宣布病情,同时向家属、监护人提出诊断结果,并就病情发展可能性及未来治疗方案做出解释。

2. 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一起,共同探讨治疗方案,确定治疗意愿,提出临终关怀计划。

二、护理安排:
1. 确定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安排护理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探讨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社会和物质支持。

三、安抚病情:
1. 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药物、非药物措施,缓解病人的病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安抚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家庭支持:
1.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建立沟通渠道,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家庭认识病情,缓解痛苦,增强家庭凝聚力。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给予家庭物质支持,帮助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五、结束关怀:
1.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建立沟通渠道,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帮助家属认识病情,缓解痛苦,增强家庭凝聚力。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就病人的结束关怀需求,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属安抚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临终关怀工作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终关怀工作成为了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能够更好地关心和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医院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临终关怀工作制度。

本文将会从以下方面对于临终关怀工作制度进行阐述: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以及工作的意义。

一、工作流程1、病人意愿收集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病人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关怀方式,保证临终前的生命质量。

2、临终医疗抢救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要尽可能将患者的生命延长。

3、临终关怀在病人生命即将结束的阶段,给予患者和家属关爱和安慰,提供尽可能舒适和尽量减少痛苦的环境和照顾服务。

4、亲人安慰和后续陪护在患者离开后,为亲人提供安慰,同时也为亲人提供即时、经济、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并为亲人提供后续照顾方案。

二、工作内容1、加强对病人的沟通通过各种途径与病人进行全面的沟通,了解病人的病情、痛苦和需求。

2、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密切监控患者的体征和痛苦感受,及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减轻痛苦,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治疗。

3、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面对生命的临终,病人和其家属都面临着严峻的心里压力,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情感的关怀和安慰,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

4、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关心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工作标准1、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医护人员需要熟悉临终的症状和处理方法,需要及时地和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做好临终的后续工作。

2、对于病人的关爱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和照顾,细心地为患者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3、尊重患者意愿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其他治疗,都需要全面尊重患者的意愿,并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出医学决策。

4、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对于患者的状况应做出妥善的处理,并且不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四、工作的意义1、弘扬人道精神临终关怀工作是一种充满人道关怀和关心的工作,有助于传递人性关怀和爱心。

医院死亡管理工作计划

医院死亡管理工作计划

医院死亡管理工作计划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死亡患者的管理流程规范、科学、高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医院死亡管理工作计划》。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计划适用于本院所有死亡患者的管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1. 尊重生命,关爱患者:对死亡患者给予充分的关爱和尊重,确保其尊严得到维护。

2.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进行死亡患者的管理。

3. 保密原则,保护隐私:对死亡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4. 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对于死亡事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5. 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四、工作内容1. 死亡患者接诊与评估:医务人员在接到死亡患者后,应立即停止诊疗活动,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尸检。

2. 尸检申请与审批:对于需要进行尸检的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尸检申请,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

3. 尸检与病理诊断:对于通过审批的患者,应及时安排尸检并取得病理诊断结果。

4. 遗体处理与火化: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和有关规定,对遗体进行处理(如火化、埋葬等)。

5. 病历整理与归档:将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整理归档,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通知家属与协调相关部门: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及时通知死者家属,并协调相关部门(如公安、民政等)做好后续工作。

7. 信息上报与备案:将死亡事件的相关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备案。

8. 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死亡患者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9. 监督与考核:加强对死亡患者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0. 其他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其他与死亡患者管理相关的工作。

五、工作要求1. 所有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工作计划及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规范,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要注重沟通与协调,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化解矛盾。

养老院临终服务规范

养老院临终服务规范

养老院临终服务规范1. 引言养老院是为了照顾年迈的老年人而设立的机构,其中包括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养老院。

临终关怀是指在老年人生命接近尽头时,提供医疗、心理和宗教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他们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得到尊严和舒适的照顾。

本文档旨在规范养老院临终服务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得到适当的关怀。

2. 目标养老院临终服务的目标如下:•为老年人提供尊严和舒适的临终照顾;•提供医疗、心理和宗教支持,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老年人和其家人保持紧密联系;•为老年人和家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3. 程序3.1 接受和评估当老年人的病情恶化,需要临终服务时,养老院应该及时接受并评估其状况。

评估包括收集老年人的医疗记录、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以及与他们的家人进行讨论。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临终照顾计划。

3.2 提供医疗支持在老年人的生命接近尽头时,养老院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包括:•定期监测病情,提供合适的药物和治疗;•确保疼痛管理的有效性,提供舒适的环境;•与医生和护士保持密切合作,确保老年人得到专业医疗照顾。

3.3 提供心理支持临终阶段的老年人常常需要心理支持。

养老院应该提供以下服务:•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团队,包括心理专家和辅导员;•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帮助老年人处理丧失和死亡的问题。

3.4 提供宗教支持对于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养老院应尊重他们的宗教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宗教支持。

包括:•提供宗教仪式和祷告场所;•安排宗教领袖或教士进行宗教活动和心灵慰藉;•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不强迫或干涉他们的宗教行为。

3.5 沟通和协调养老院应与老年人及其家人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他们得到所需的支持和关怀。

这包括:•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与家人讨论老年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临终规划咨询和指导,协助老年人和家人做好准备;•向家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活动策划书2篇

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活动策划书2篇

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活动策划书2篇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活动策划书2篇篇一:仁爱公益临终关怀策划书一、活动背景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有尊严的离去,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仁爱公益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由此应运而生。

二、活动目的使临终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珍惜有限人生时光,减少身心痛苦,甚至无痛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

三、活动意义临终关怀服务能使受助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科学的死亡观,显示了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于肉体上的痛苦。

仁爱公益临终关怀的志愿者们的服务意义在于,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负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各方面给予病人帮助和关怀,达到逝者死而无撼,生者问心无愧的目的。

四、活动组织机构及参与者组织机构:南充仁爱公益执行总负责人:王凯恩组长:何捷组员:每组志愿者2~4人(共有五组)篇二:学生六部“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一、活动背景临终关怀又被称为安宁医护,或善终服务,是通过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与护理让病人尽快进入临终角色,接受现实,稳定情绪,让其在尊严、舒适、平静中离世。

这是一个西方概念,、近几年被引入中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临终关怀已逐渐被一部分人所接受,经过实践证明,临终关怀是一个人值得被关注的话题,它引发的社会思考和意义都值得深思和探讨。

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

病人家属则可通过关怀得到情感支持,以达到维系或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临终关怀与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临终关怀可以为弥留者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5篇)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5篇)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图片来源于网络01临终关怀的内容1.针对濒死老人的病痛和症状予以相应专业的治疗和全面身心照料;2.帮助濒死老人维持正常的生活形态;3.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使用的药物及其服用剂量;4.鼓励临终老人之间的彼此沟通和互助;5.鼓励护理人员发挥内在力量给予濒死老人的情感、身心最大安慰和最有力的支持;6.向临终老人、家属和所有受死亡阴霾笼罩的亲人提供温暖的照料和帮助,并考虑他们的处境;7.向濒死老人提供保持他独立性、隐私性需要的生活空间。

02临终关怀的责任1.帮助老人正确地面对死亡的现实当老人的生命已无法拯救,且其病情又在不断恶化时,老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复杂的。

护理人员要抱有对老人的同情心,鼓起勇气,采用老人可以忍受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渐进的方式方法,逐渐向老人家属和老人本人透知真情。

一般老人疾病比较笃重,在治疗上有麻烦,但护理人员一定尽心尽力给予诊治,开始先让老人有一个身患重疾需作长时期治疗的思想准备;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老人一般都慢慢地冷静地面对已面临死亡的事实;这时候护理人员可以表明,老人的死亡不至于会立即来临,可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要真诚地、坦率地与老人沟通心理,理解和鼓励他们,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2.帮助老人减轻痛苦对于濒死老人,减轻或控制疼痛是第一位的,通常要给予足量的有效的止痛药物。

死亡的前奏症状包括意识模糊、呼吸变快或变慢、脉搏变快或变慢、血压下降、肌肉麻痹、口渴、出汗、瞳孔逐渐散大、大小便失禁等。

护理人员要努力保持濒死老人的舒适,这包括:(1)改善老人异常口渴的痛苦;(2)要注意保持清静无杂,因为听觉是人体最迟消失的感觉功能,许多濒死老人对各种刺激均已无反应,但仍有听觉,仍然为床边的嘈杂声的骚扰而苦恼;(3)要保持高度警觉,满足老人的体位要求,因为老人全身肌肉松弛,平躺在床,不能自己改变体位,也不会开口请求帮助,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垫好四肢,拉平被褥,洗抹口腔和鼻部排泄物;(4)要做好床褥保洁工作,因为老人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松弛,易引起大小便失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维护个人尊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的工作,制定本流程。

二、范围
适用于深圳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老年人需要临终关怀时的工作。

三、定义: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四、职责:
责任社工负责记录患者得到临终关怀的具体服务:减轻痛苦,延缓疾病等具体记录,做好汇总、归档、更新工作。

五、工作流程:
5.1 责任社工与各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对接,了解有哪些家庭需要临终关怀服务。

5.2 责任社工应与该家庭成员沟通,得到其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a 登记临终关怀的家庭或者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与家庭签订相关协议。

b 责任社工负责记录患者所需临终关怀的侧重点、临终关怀的具体事项如:减轻躯体疼痛、照料日常生活、共同面对死亡心理等。

c 临终关怀时限知道患者去世或家庭提出终止。

5.3 整理工作记录并打印成档案,按个人档案模式分类。

a 购买文件夹,及确定资料存放柜
b 将打印出来的纸质材料按个人分类存入
5.4 若家庭要求,可转介给相关临终关怀机构。

六工作标准及评价:
七、记录:
临终关怀对象、家庭一般信息、临终关怀服务事项、相关材料和服务协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