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其他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17最新)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17最新)【实施时间】2002年7月1日【发布部门】卫生部【正文】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三条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全国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审批第五条下列食品添加剂必须获得卫生部批准后方可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一)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二)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品种需要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
第六条申请生产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一)申请表;(二)原料名称及其来源;(三)化学结构及理化特性;(四)生产工艺;(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连续三批产品的卫生学检验报告;(六)使用微生物生产食品添加剂时,必须提供卫生部认可机构出具的菌种鉴定报告及安全性评价资料;(七)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八)试验性使用效果报告;(九)食品中该种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方法;(十)产品质量标准或规范;(十一)产品样品;(十二)标签(含说明书);(十三)国内外有关安全性资料及其他国家允许使用的证明文件或资料;(十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七条申请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一)申请表;(二)拟添加食品的种类、使用量与生产工艺;(三)试验性使用效果报告;(四)食品中该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方法;(五)产品样品;(六)标签(含说明书);(七)国内外有关安全性资料及其他国家允许使用的证明文件或资料;(八)卫生部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一)申请者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第六条或第七条的规定提供资料;(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30天内完成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卫生部审批;(三)卫生部定期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申报资料进行技术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会技术评审意见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十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论

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 贮藏等过 程中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改变食品的结 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
食品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到食品中的 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可见食品强化剂只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特殊一类。
一、油溶性抗氧化剂
此类抗氧化剂能均匀分布于油脂之中,常作为油 脂及富含油脂的食品中抗氧化剂。它们主要 有丁基羟 基茴香醚(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没食子酸 丙酯(PG) ,生育酚(VE),其它油溶性抗氧化剂 等。
1.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OH
OH
C(CH 3)3
C(CH3)3 BHA为O白CH色3 为微黄色粉末,对热OC、H弱3 碱稳定,长时 间光照可变色,其中3-BHA的抗氧化效果比2-BHA高 1. 5~2倍;在猪油中加入50ppmBHA可使其贮藏期延长5 倍,与其它抗氧化剂共用时效果更佳,其顺序是:
一般使用量低于0.03%,它与一些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有
色化合物,使用时应注意。
O
ONa
COCH3
COCH3
4.尼泊H金3C酯类O(对羟O基苯甲酸酯类H) 3C O O
COOH
OH (R=-CH3 -CH2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
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易溶于醇,适用PH=4~8, 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但在一些生鲜食品中(如酱 油中)由于酶作用将其酯基水解从而破坏其抑菌作用。
四、慢性毒性实验(包括致癌实验)
用不同性别的动物喂养2年以判断长期给予试验动 物时是否呈现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 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为能否应用于食品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79.08.28•【文号】•【施行日期】1979.08.2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失效](发布日期:1982年11月19日,实施日期:1983年7月1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1979年8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质量,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有害因素引起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一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集体食堂)所生产、经营的以及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准许上市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在生产、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状况,都属于本条例管理的范围。
本条例所称“食品”,指已经过加工和能够直接食用的各种食物和饮料、豆制品、调味品、瓜果、茶叶等:“食品原料”,指粮食、油料、糖料、肉类、蛋类、薯类、蔬菜、水产品等:“食品添加剂”,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为防腐、改善色香味和品质等而加入的和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包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具、纸等。
第二章食品卫生标准第三条一切销售的食品必须做到无毒、无致病病菌病毒、无寄生虫、无腐败霉变、洁净无杂质,于人民健康有益无害。
卫生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这一原则,共同研究,逐步制订出各类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以及检验方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标准)。
第四条食品卫生标准,由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有关部门要分别纳入食品产品标准,认真贯彻执行。
食品产品标准应包括卫生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方法,由生产主管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制订。
食品卫生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地区标准。
国家标准,指量大面宽、涉及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卫生标准,由卫生部或有关部门会同卫生部制订,报国家标准总局,必要时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执行。
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一、概述
1、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
果肉饮料—增稠剂 冰淇淋—乳化剂 各种颜色的糖果—色素
烹饪—味精、各种调味料
“食品的灵魂”
2、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现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部分是化学合成的方
法生产出来的,其纯度打不到100%,会产生某 些副产品,具有潜在为危害性。
所含基团结构不同,则产生的亲水性和亲油性不
同,导致乳化剂的特性不一样。
其特性可以用平衡亲水亲油值(HLB)表示。亲
水性为0时,HLB为0;亲水性为100%时,HLB 为20。
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的乳化体系性质可分为水包油 (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HLB在1.5~3之间具有消泡作用,在3.5~6之间为油
自动化生产;
满足其他的特殊需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1
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评价程序,证明在规
定的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
2
其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
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
排出体外,或因不被消化道吸收而全部排出
体外;不能再人体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或加入食品后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三)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毒性
1、酸度调节剂
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能促进唾液、胃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具有增
进食欲和助消化的作用,同时还有防腐及抗氧化 作用,有机酸还有缓冲促进发色及焙烤食品品质 改良的作用。
柠檬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醋酸等。
2、抗氧化剂
能够阻止或延长食品氧化的食品添加剂。 可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 分为油溶性(BHA、BHT、PG)、水溶性(异
11 第十一章 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磷酸 2)、分子式 H3PO4 3)、分子量 98.00
磷酸氢二钠
Na2HPO4
磷酸二氢钠
NaH2PO4
358.14
156.01
4)、性状
①、色泽:无色透明的液体。 无色晶体。 ②、气味:无臭。 同前 ③、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同前 ④、易稀释放热。 易风化。 白色结晶或粉末。 同前 同前 稍有吸潮性。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除使用以前介绍的几种添加剂以外, 常为满足水解、中和、保持脆性、提高持水性、凝固蛋白质等 加工工艺需要,而需要添加碱性剂、酸剂、盐类等。 下面就介绍一些有关碱性剂、酸剂、盐识类知。
第一节
碱性剂和酸剂
碱性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具有碱性的物 质,不一定是化学药品的碱类,常用的多是显碱性的盐类。 酸 剂:是指除去作为调味用的酸味剂以外的酸类,即在 加工食品时,在水解、中和等工艺过程中所需使用的酸剂。
4、毒性 ADI:不需要特殊规定。 5、使用 以石灰水浸泡果蔬,可保持其脆性--钙离子与果胶酸 结合形成果胶酸钙凝聚在细胞间隙中,防止细胞解体,使果 蔬的组织不变软,从而保持其脆性。 用石灰水浸泡鲜蛋,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三、氢氧化钠 俗称:苛性钠、烧碱 1、分子式 分子量 NaOH 40.0 2、制法 电解净制的食盐饱和溶液,在阴极处可得烧碱溶液,经浓 缩制得。 3、性状 1)、色泽:无色透明的晶体。 2)、气味:无臭。 3)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溶解热,溶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醇和甘油。 4)、有强碱性。 5)、易从空气中吸收CO2而变成碳酸钠。 4、毒性 腐蚀性极强。 ADI:不需特殊规定。 5、使用 1)、酸的中和剂。 2)、水果加工中去皮。 3)、瓶、空罐及器皿的洗涤剂。 4)、对被污染的工具、机械及车间进行消毒。
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第七章矿物质
2
2
多媒体课件
8
第八章酶
4
多媒体课件
9
第九章色素
1
多媒体课件
10
第十章食品的风味物质
2
4
6
多媒体课件
11
第十一章食品添加剂
2
多媒体课件
12
第十二章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1
多媒体课件
合计
32
16
48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食品化学》(第二版),阚健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食品化学》,王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风味物质在食品中应用及发展;了解气味和嗅感物质的化学关系,熟悉风味的概念;掌握食品的基本味感和呈味物质。
二、教学内容
食品的基本味感和呈味物质;嗅感和嗅感物质;风味物质的分离提取方法、风味物质的形成途径。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第十一章食品添加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选用原则;了解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代表性物质。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诚实守信,忠于人民,自觉践行“双惟精神”,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2)热爱食品事业,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坚定的意志,“乐学、善学、勤学”。
3)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食品化学的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熟练的实验动手技能,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综合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食品化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我国食品化学工业的发展,输送优秀的的专业人才。通过对食品化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变化、变化机制,直接运用相关理论来解决食品中的实际问题。
第十讲_膨松剂

2. 碳酸氢铵 别名 :俗称食臭粉、臭碱等。 分子式:NH4HCO3,分子量:79.06 性状: 白色晶体粉末,有氨臭,相对密度 1.586。 性质不稳定,在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 碳、氨和水,60℃可完全分解,而在室外温 下相当稳定。在空气中易风化,有吸湿性, 潮解后分解加快。易溶于水17.4g/100mL (20℃),水溶性呈碱性,0.08%水的溶液 的pH为7.8。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醇。
3.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在和面工序中加入膨松剂,通过酵母 发酵产气或在焙烤或油炸过程中化学膨松 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从而使面胚起发, 体积胀大,内部形成均匀致密海棉状多孔 组织,使食品具有酥脆、疏松或柔软等特 征。
4.膨松剂分类
可分为生物膨松剂(酵母)和化学膨松剂两 大类。 化学膨松剂发又可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 松剂两类。 ⑴碱性膨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轻质碳酸 钙。 ⑵酸性膨松剂:钾明矾,铵明矾,磷酸氢钙,酒 石酸氢钾。
胡小松教授是此次膨化食品教学实验的主要 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果在以往的实验 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们也感到十分惊讶。 胡小松教授说,“如果大量食用铝超标的食 品,会对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产生影响,会引发 记忆力衰退,引发老年痴呆。过量食用铝超标食 品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过程。”正因为铝 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食品 中铝的含量不得超过0.1克/千克。
检测范围再一次扩大,对所有与膨化 食品有关的辅料和添加剂也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膨化食品使用的食品包装袋 是一种铝制膜,会不会是包装袋造成的铝 超标呢?同时,在华元公司使用的食品添 加剂中,还有一种名叫FF1发酵粉的膨松剂 中也可能含有铝,因此也进入了调查人员 的视野。 包装是由铝薄膜做成的,产品做好了 以后放进去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第二点 发酵粉里面可能含有铝。
食品化学课堂重点内容(老师强调)

食品化学课堂重点内容(老师强调)第一章绪论食品化学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食品在加工、储藏和运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色、香、味、质构、营养)和安全性影响的科学。
食品科学的四大支柱学科: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工程思考题1.比较食品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内容的异同点,正确理解其定义。
第二章水分1. 水与食品品质的关系(1)储藏: 保水、保鲜(温度、湿度保持、保持原有色泽)(2)加工: 水分的转移①除水: 干制品、浓缩果菜汁、焙烤食品②改变水分状态: 冷冻食品、冻结浓缩食品③复水:冻干果菜、方便面等方便食品2.在温差相等时,生物组织的冷冻速度快还是解冻速度快?在温差相等时,生物组织的冷冻速度比解冻速度快。
冷冻过程靠冰传热——冰是冷源与水的传热介质解冻过程靠水传热——水是热源与冰的传热介质3、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偶极-离子(H2O-游离离子、H2O-有机分子的带电基团)、偶极-偶极(H2O-蛋白质NH、H2O-蛋白质CO、H2O-蛋白质OH)、疏水水合、疏水相互作用(H2O + R→R(水合)、R(水合) + R(水合) →R2(水合) +H2O)4、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自由水(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5、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6、lnAw与1/T呈直线关系7、冰点以上,A w是样品组成与温度的函数,前者是主要的因素;冰点以下,A w与样品组成无关,而仅与温度有关,即冰相存在时,A w不受所存在的溶质的种类或比例的影响,不能根据A w预测受溶质影响的反应过程;8、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将水加入一个干燥的试样)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这两条曲线的不一致现象称为滞后现象9、水分含量一定时,温度上升,Aw上升;Aw一定时,温度上升,水分含量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松剂
概念
– 是指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多孔的结构而制成的 柔软、酥脆的产品的食品添加剂。
分类
– 化学膨松剂
• 碱性膨松剂:铵盐、矾类等 • 酸性膨松剂:磷酸盐、碳酸盐等 • 复合膨松剂:由碳酸盐、酸性盐或有机酸、助剂三部分组
成
– 生物膨松剂:酵母、植物蛋白
几种疏松剂
碳酸氢钠
人工被膜剂
– 石蜡:水果被膜剂和胶姆糖基础剂 – 液体石蜡:面包脱膜、发酵食品、软糖鸡蛋的保鲜 –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水果保鲜剂
其他:松香己戊四醇酯、辛基苯氧聚乙烯氧基、 二甲基聚氧烷等用于果蔬保鲜
胶姆糖基础剂
概念
– 是赋予胶姆糖(泡泡糖、口香糖)成泡、 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4-氯苯氧乙酸钠
– 用做豆芽的培植
咖啡因
– 兴奋剂,用于可乐饮料以及含咖啡饮料
固化单宁
– 由固相技术将天然单宁结合在不溶性载体上所制成 的蛋白质吸附剂,主要用作澄清剂。
氯化钾
– 主要用做食盐的代用品,用来降低钠含量过高而对 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用于矿物质饮料、运动饮料、 低钠盐酱油及低钠盐
作用
– 水解、中和、保持脆度、提高持水性等
常用酸碱剂
盐酸
– 可水解淀粉制成淀粉糖浆,起催化作用。 – 使用时注意其腐蚀性
氢氧化钠
– 酸的中和剂,水果的碱液去皮、消毒剂、消毒药品
无水碳酸钠
– 用于面食制品与粒点,中和其酸性,可以增加食品 的弹性和延展性。
氢氧化钙
– 果蔬保脆剂(钙离子与果胶形成果胶钙)、护绿、 制作松花蛋
– 又称硫酸铝钾,明矾 – 酸性盐,可以中和碱性疏松剂,产生CO2和
中性盐,并且能控制产气的快慢。还有收敛 作用,可以性改善食品的咀嚼感。
– 用量过多会导致产品带有发涩的后味。 – 是配制发酵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铵明矾
– 又我名铵矾或铝铵矾,是硫酸铝与硫酸铵的 复合盐。
– 其使用范围和用量同钾明矾
第十一章 其他食品添加剂
凝固剂
概念
– 是使食品中胶体(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 不溶性凝胶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历史
– 果蔬制品 – 豆腐 – 泡菜
几种凝固剂
氯化钙
– 作用
• 使可溶性果胶凝固为不溶性果胶酸钙
– 使用
• 罐头、豆制品的凝固剂 • 组织凝固剂保持果蔬的脆性并有护色效果。
硫酸钙
种类及使用方法
– 液体酵母:未经浓缩的酵母液 – 鲜酵母(浓缩酵母、压榨酵母) – 干酵母(活性酵母):
• 低温干燥制成的酵母颗粒,使用前需要活化,贮藏期长 (常温下可达两年),品质稳定,使用方便。
– 速效干酵母(即发酵母):溶解、发酵速度快,一 般不需活化,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产生多种风味物质,形成特有的风 味和营养。
泡沫产生的原因
– 蛋白质的作用、低表面张力情况下泡沫进入液体而 彼此隔离形成非均相混合物。
消泡剂的作用
– 以微粒的形式渗入到两气泡之间的液膜中去,并捕 获泡沫表面的憎水链而形成很薄的双分子层,由于 消泡剂的表面张力很低,使泡膜的表面张力局部下 降,膜壁逐步变薄,被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所牵 拉,最后导致泡沫的破裂。
两种疏松剂的优缺点
优点
以上两种疏松剂各有缺点,但价格低廉,易保藏, 制备工艺简单,使用稳定性高等优点,应用广泛。
缺点
– 碳酸分解的碳酸钠残留在食品内使食品带有碱味, 甚至在食品表面出现黄色斑点;碳酸氢铵分解产生 的氨气会使食品产生不良风味。且都可使某些维生 素破坏损失。通常两种配合使用。
钾明矾
乳化硅油
– 亲油性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小,消泡能力强。 – 主要应用于发酵工艺。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
– 硬脂肪酸酯、液体石蜡、硬脂酸二乙醇和硬脂酸铝 组成的混合物。
聚氧丙烯甘油醚 天然脂肪酸
– 癸酸、月桂酸、肉豆寇酸、辛酸、油酸、棕榈酸等 – 天然无毒,有的还具有增香功能
复配型消泡剂
• 酸性盐控制产气快慢作用的原理
– 酸性分解出氢离子后与疏松剂作用,产生气 体,酸性盐的分解特性控制了疏松剂的产气 过程。
– 淀粉、脂肪酸等
• 增加疏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结块,调 节气体产生的速度或使
气泡均匀产生等。
生物疏松剂
最重要的是酵母 功效
– 增加食品体积,产生多孔样结构,促进消化
磷酸盐
– 种类:
• 磷酸 • 正磷酸盐:磷酸一钙-水合物、无水磷酸一钙、磷酸二钙、
磷酸铝钠和不同级别的酸式焦磷酸钠,
• 聚磷酸盐 • 偏磷酸盐
– 不直接产气,主要用做复合疏松剂中的酸性盐,与 碳酸盐等作用产生气体;还能起面团改良作用,能 改善面团的流变特性,控制PH值使酵母保持最佳活 性。
– 具有产气均匀,膨松度好,产品中气孔大小均一等 优点。可制成中速成发酵粉,用于焙烤食品。
– 又名小苏打、重碱,在潮湿空气或热空气中缓慢分 解,产生CO2,遇酸则强烈分解为CO2。
– 注意在使用中均匀分散,以防出现黄色斑点 – 过量摄入,可能会造成碱中毒且可诱发高血压。
碳酸氢铵 俗称食臭粉,臭粉。 分解后产生的气体较碳酸氢钠多,起发力大,
作用不当会易造成成品内部或表面出现大的空 洞,而且加热产生强烈刺激性氨味而影响产品 的风味。
– 在豆腐加工和罐头加工中作凝固剂 – 酒的风味增强剂 – 面团调节剂 – 酿造用水的硬化
几种凝固剂
葡萄糖酸内酯
– 做豆腐等的凝固剂 – 豆腐洁白细嫩,无苦涩味
氯化镁
–பைடு நூலகம்味苦,易吸潮 – 用做豆制品的凝固剂、乳制品、婴幼儿食品的营养
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 用做酱菜、罐头食品的稳定和凝固剂
– 如表达式11-4所示
助滤剂
概念
– 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以帮助过滤为目的 的食品添加剂
常用助滤剂
– 活性炭
• 竹、木、果壳等经碳化、活化、精制等工序制备 而成
• 作用
– 淀粉糖浆的脱色和提纯 – 油脂酒类的脱色、脱臭以及吸附油脂中残留的黄曲霉
毒素或3,4苯并芘
硅藻土
– 与活性炭并用可提高脱色效果和吸附作用,但和高 岭土一样一般不用于食品加工。
硅酸钙
– 用于蔗糖粉、葡萄糖粉可以单用或与其他抗结剂合 用,有得有淀 粉存在,还可用于发酵 粉和餐桌用 盐。
微晶纤维素 亚铁氰化钾 硅铝酸钠 二氧化硅
水分保持剂
概念
– 是指添加于食品中用于保持食品水分的食品添加剂。
种类
– 磷酸盐
• 使肉制品的PH值上升,高于肉蛋白的等电点,肉的持水 力提高
抗结剂
概念
– 是加入颗粒或粉末食品中以防止食品结块的 食品添加剂。
基本特点及作用原理
– 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比容高,有的呈微 小多孔性,利用其高度的孔隙率吸附导致食 品结块的水分。
常用食用抗结剂
硅酸铝钠
– 用于蔗糖或葡萄糖粉,可以单用,也可与其他抗结 剂合用,不得有淀粉存在,不可用于食盐。
其他
– 柠檬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柠檬酸一钠
被膜剂
概念
– 是一种用来在食品表面涂膜,以达到食品保鲜、保 质、上光或增进食品感官质量的食品添加剂
作用
– 抑制水分蒸发 – 调节呼吸作用 – 防止细菌侵袭 – 使食品外观光亮美观
被膜剂的种类
天然被膜剂
– 紫胶:巧克力、威化饼的外膜涂层 – 桃胶: – 蜂蜡
消除泡沫的方法
– 改进工艺 – 使用机械消泡设备 – 添加化学消泡剂(作用效果最显著)
消泡剂应具备的条件
– 具有比被加液体更低的表面张力 – 易于分散在被子加液体中 – 在被子加液体中的溶解度底具有不活泼的化学惰性 – 无残留物或气体 – 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分类
– 水溶性 – 非水溶性
常用消泡剂
基本要求
– 能长时间咀嚼而很少能改变它的柔软韧性, 并不致降解为可溶性物质。
分类
– 天然(各种树胶)
• 糖胶树胶 • 小蜡烛树胶 • 达马树胶 • 马来乳胶 有低毒和异味、口感差
– 合成
• 各种树胶(丁苯树胶、丁基树胶) • 松香脂(松香甘油酯、氢化或部分氢化松香酯、
聚合松香酯) • 各类软化剂、填充剂、乳化剂
常用胶姆糖基础剂
聚乙(醋)酸乙烯酯
– 特点价廉、制造简单,但遇冷硬化,遇热和咀嚼过 软
丁苯橡胶 聚合松香甘油酯 松香甘油酯
– 经3~4个月之后会有苦感。
部分氢化木松香甘油酯
– 具有良好的口感和抗氧化性,用作胶基可延长成品 保持期,并保持柔软、细腻的口感。
松香季戊四醇酯
其他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磷酸氢二钠 其他水分保持剂
– 磷酸二氢钙 – 焦磷酸二氢二钠 – 乳酸钠和乳酸钾(1999年、2000年新增)
复配型水分保持剂
– 如卡拉胶—磷酸盐添加剂
消泡剂
概念
– 是指以消除或抑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为 主要目的而添加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 增加离子强度,有利于肌元纤维蛋白的溶出 • 与肌浆蛋白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状结构 • 螯合二价钙离子使肉中的肌纤维结构趋于松散溶液入更多
水分
– 乳酸钙和乳酸钠:乳化作用
常用水分保持剂
磷酸三钠
– 具有持水结着、乳化、络合金属离子、改善 色调和色泽、调整PH值和组织结构等作用
– 可作肉制品的品质改良剂,也可作为疏松剂 的酸性盐使用,作为水分保持剂用于罐头、 果汁饮料、乳制品等
高岭土
凸棒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