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础会计实习报告(完整版)

2020基础会计实习报告(完整版)
2020基础会计实习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187-30

2020基础会计实习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2020基础会计实习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训的基本情况说明。

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

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一

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

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

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

会计。于是在大一地二个学期我们开了这门会计实训

课。

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

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

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

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

强者。这样我们在三年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

入到工作中去。

二.实训的基本内容。

基础会计实训这门课程主要以基础会计作为理论依据,进行一些企业发生的业务的实训。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把整个会计账务程序用一种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

实训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如何填制原始凭证,它是让实训者对发生的业务以一种凭证的形式进行记录,并能够正确地填写业务发生情况。2,如何对原始凭证进行正确的审核。这需要实训者学会不仅能填制原始凭证,而且能对原始凭证的正误进行审核。3,如何填制复式记账凭证。这要求实训者能够分清帐户的借贷方,并正确地填在凭证上。4,如何填制单式记账凭证。由于这种记账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业务发生的对应关系,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所以此内容只是老师课堂讲解没有资料做具体实训。5,如何对记账凭证加以正确的审核。6,怎样对日记账进行正确的登记。这要求实训者能够谨慎地对每日

的现金账和银行账进行正确的登记。7,永续盘存制与存货明细账的正确登记。这是让实训者能正确地运用数量金额式账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登记账簿。8,如何进行错账更正。这要求实训者能用正确更正方法对已经登记错误的账簿和凭证进行更正。9,记账规则与结账。要求实训者能在会计准则下正确的登记账簿,在特定的日期进行正确的结账。10,如何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编制。这是在银行账未达账项时,能够正确的核对账。11,怎样熟练地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这是让实训者能够根据个会计主体的经营特点、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繁简程度的不同,合理、科学地适用账务组织方式。12,如何对账务报表进行编制。报表的编制是会计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环节,这主要是让实训者明确编制报表的要求和熟悉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弄清其填制资料的来源并掌握具体的编制方法。

三.实训的基本过程。

在我们学校现有的硬件措施中,还不能达到完整

的实训过程。但是,在我们卢老师的带领下,却能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把实训搞的有滋有味,让我们轻松的度过每一个实训内容。

我们的实训过程中,首先是老师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理论给我们进行细致的讲解,其中还夹着他作为一个高级会计师的经历和一些有趣的事,这不仅仅让我们很快的吸收了课程中的讲义还使课堂气氛很活跃。其次,是对一些现在社会中出现的会计问题加以重点说明在讲解完后,留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训,如有问题,卢老师都会认真的讲解直到我们听懂为止。最后,是老师对我们所做的实训批阅后进行点评.

四.实训后的心得和体会。

在对基础会计实训四个多月的学习中,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见解。

1.做会计要诚信。

在这充满竞争、挑战的社会中,诚信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诚信品

德,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的信念。一个平时不将信用的人在关键的时刻就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而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掌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金库,如果不守承诺,那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想做一个好的会计员,要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就一定要以诚信为本。

2.做会计要讲依据和证据。

在现行的法制社会,无论做什么都讲究证据。如果不能拿证据证明你做了一件好事即使你说的再好也没人承认。所以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一切。而我们作为会计人员在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时,都以证据进行操作,没有合法的凭证做依据来证明业务是否发生,则不可以进行账务处理。所以在会计中,讲证据是最重要的。

3.做会计需要很好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以热忱的心情去面对自己的工作,才能不断的进步并使自己所做的业务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们会计行业中更需要敬业精神,我们整天与数打交道如果不敬业、不谨慎的对待工作,那将产生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作为会计人员更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敬业,并不断的更新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一诺)

2018年7月《基础会计学(第二版)》考前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甲公司2017年8月1日向银行取得期限为5个月的借款100万元,月利率为千分之五,则每月计提的利息借方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______。 附:参考答案 财务费用 2.甲公司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休假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金额为15 000元。假定该企业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则计提该部分薪酬时,借方科目为______。 附:参考答案 应付职工薪酬 3.甲企业2010年11月份销售商品收入为1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15万元、现金折扣20万元、销售折让25万元。该企业11月份的营业收入为______万元。 附:参考答案 990 4.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指企业的______、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附:参考答案 生产经营所得 5.在分配归集产品成本过程中,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金应当在计入_________科目后再分配进入生产成本。 附:参考答案 制造费用 6.材料采购过程中无法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先作为___________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附:参考答案 待处理财产损溢 7.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二、简述题 1.简述会计基本假设。 附:参考答案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 简述会计的三大分支。 附:参考答案 1.企业会计: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等。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5.在借贷记账法下,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第二章会计记账方法 6.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平行登记时的所谓同时登记,确切地说应该是同一会计期间作业一: 登记。()一,单项选择题: 7.平行登记的要求中,所谓登记方向一致,是指会计分录中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记账 1.下列科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符号是一致的。()A预提费用B短期借款C资本公积D应收账款 8.采用借贷记账法,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必定要在两个账户中同时登记。() 2.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就是企业的() 四,名词解释A所有者权益B实收资本C资本公积D盈余公积 平行登记发生额平衡法余额平衡法 3.预付供货单位货款属于企业的一项() 五,简答题A资产B负债C收入D费用 1.简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内容和特点。 4.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简述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及两者数量关系核对的公式。 A可能会受影响B不一定受影响C必然不受影响D必然受影响 3.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5.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指()

六,综合题A一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B几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1.计算题C流动资产合计金额与流动负债金额的相等关系D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某企业有关会计要素的数据如下: 6.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负债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8000万元;A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B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C收到外单位前期欠的货款 费用200万元;利润6000万元;D收到国家拨入的特种储备物资 要求: 计算资产总额和收入总额 7.企业用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购货款,属于() 2.某公司设有以下账户: 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现金、银行存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原材A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增B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C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减 料、固定资产、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材料采D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 购、累计折旧、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8.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企业,才需要设置()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短期借款、资本公积、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A待摊费用B本年利润C银行存款D库存商品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李会青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A 4. C 5. D 6. A 7. D 8. D 9. C 10. C11. C12. C13. B14. B15. D16. A17. C 18. ACD19. A20. A21.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BCD 3. ABCDE 4. ABD 5. AD 6. ABCD 7. ACD 8. ABC 9. ABC10. AC11. BC12. ABCD 13. AC14. ABC15. ABD16. BC17. ABC18. ABCE 19. ABC20. ABCE21.AD 22.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业务处理题 一、资料:大安公司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资料,确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并在上表的相应空栏 处划“√”。 序号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开户银行的存款√ 2股东甲投入的资本√ 3库存的原材料√ 4职工预借的差旅费√ 5尚未完工的产品√ 6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7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 8 6 个月的银行借款√ 9预收某单位的购货款√ 10应付供货单位的货款√ 11企业办公大楼√ 12应缴纳的各种税款√

13专利权√ 14生产用机器设备√ 15尚未收回的货款√ 16应付未付职工的工资√ 17 2 年期的银行借款√ 18尚未完工的产品√ 19完工入库的产品√ 20尚未分配的利润√ 二、资料:大安公司201×年 12 月 3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内容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资产年初数年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年末数货币资金220315应付账款160F 应收账款A86应付职工薪酬4052预付账款55B应交税费1540存货360410长期负债280280长期股权投资180180实收资本 1 000 1 000固定资产600660未分配利润E195总计 1 565C总计D 1 790(1) C=1790万元 D=1565 万元 A=150 万元 B=139万元E=70万元F=223万元 (2)流动资产总额 950 万元 (3)流动负债总额315 万元 (4)净资产总额 1195 万元 三、说明下列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序号经济业务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1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资产 +资产 -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 ) 2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资产 +资产 - (原材料 +)(银行存款 - ) 3从银行借入 6 个月借款存入银行资产 +负债 + (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4收回某单位前欠货款存入银行资产 +资产 -

(完整版)基础会计学试卷A

二0一三年春学期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学位 《基础会计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是( )。 A.未分配利润B.资本公积C.实收资本D.投资收益 2.某企业2010年6月1日从银行借入3个月的短期借款8 000 000元,年利率为9%,7月31日,企业对该短期借款计提月利息时,正确的账务处理是()。 A.借:预提费用60 000 B.借:财务费用60 000 贷:应付利息60 000 贷:应付利息60 000 C.借:财务费用60 000 D.借:财务费用120 000 贷:短期借款60 000 贷:应付利息120 000 3.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无力偿付时,企业应将“应付票据”()。 A.转入应付账款B.转入短期借款C.不进行处理D.转入其他应付款 4.“销售费用”账户期末应( )。 A.有借方余额B.有贷方余额C.借方、贷方均有可能出现余额D.无余额 5.某企业“本年利润”账户5月末账面余额为58万,表示( )。 A.5月份实现的利润总额B.1~5月份累计实现的营业利润 C.1~5月份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D.1~5月份累计实现的主营业务利润 6.不能作为编制记账凭证依据的是( )。 A.发货票B.收货单C.入库单D.经济合同 7.某企业收回应收账款6 000元,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金额记为600元,并已登记入账,上述错误更正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银行存款5 400 B。借:银行存款5 400 贷:应收账款5 400 贷:应收账款5 400 C.借:应收账款6 000 D.借:银行存款6 000 贷:银行存款6 000 贷:应收账款6 000 8.“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应该采用的格式是( )。 A.三栏式B.多栏式C.数量金额式D.任意格式 9.甲公司于2009年6月1日购入不需安装机器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80 000元,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为5 000元。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该类机器设备计提折旧。2009年,甲公司对该台设备计提的折旧为( )元。 A.16 000 B.12 500 C.15 000 D.18 666. 67 10.在企业和银行双方记账均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 )。 A.应收账款B.外埠存款C.未达账项D.应付账款11.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材料一批,价款为18 800元,甲公司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财务部门开出银行本票20 000元交给乙公司,乙公司将剩余款项退回甲公司,甲公司收到发票账单和现金支票时,正确的账务处理是( )。 A.借:材料采购18 800 B.借:材料采购20 000 贷:银行存款18 8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C.借:材料采购18 800 D.借:材料采购18 800 库存现金1 200 库存现金1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12.A企业出纳员赵某在每日终了时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工作属于( )。 A.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D.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13.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货已发出,货款为10 000元,增值税额为1 700元,按合同规定3个月以后付款,乙公司交给甲公司一张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票面金额为11 700元。此时,甲公司应确认的应收票据金额为( )元。 A.10 000 B.11 700 C.10 700 D.12 700 14.一张带息应收票据的面额为60 000元,利率为10%,5个月到期,则该票据到期日应收利息为( )元。 A.2 700 B.2 500 C.500 D.3 000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是( )。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C.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D.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16.某企业在12月sB,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5 000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入7 000元,取得罚款收入4 000元,则本企业在12月5日共取得营业外收人为( )元。 A.4 000 B.5 000 C.7 000 D.16 000 17.关于财务报告的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B.财务报表只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财务报表的附表,不属于财务报告的内容 D.财务报表不包括报表附注 18.某企业2010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20 000元,盈余公积贷方余额为400 000元。当年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在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再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100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年末,该企业留存收益的余额为( )元。 A.1 020 000 B.560 000 C.500 000 D.1 120 000 19.下列各项不是会计工作岗位的是( )。 A.出纳B.成本费用核算C.资金核算D.档案管理部门的会计档案管理 20.企业缴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时,应通过( )科目核算。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1.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账户核算的是()。 A.应付购入材料款B.应付管理人员工资 C.应付包装物的租金D.应付现金股利 _ … …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基础会计学》练习题及答案(2)

自学指导书编写格式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编写者: 自学时间安排: 适用范围:函授(专升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为今后的程序设计作一些铺垫。 二、学习方法 《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对于学好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繁多,许多内容有着相当的难度。所以学好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判断一个学习方法好坏的标准关键看这种学习方法是否适合于自己。所以大家在学习这么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吸收、总结、归纳,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出一种对自己来说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起来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本课程的算法是用类C语言来描述的。类C语言是一种伪语言,其语法与C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所以我们需要掌握C语言和类C语言是学好数据结构的先决条件,所以事先应该对C语言和类C语言有所了解。 对于课程中讲授的各种数据结构,学员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它们的特点(优缺点),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 这门课程,学员们要利用尽可能的机会上机编写程序,实践教材中提到的算法,提高自己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思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总结经验,加深对理知识的理解。循序渐进的提高程序设计的水平 三、学习进度表

四、各章节的内容、重点、难点和作业题、思考题(分章节列出) 第1章绪论 (1) 了解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了解问题、算法、程序、算法的代价等概念 第3章算法分析 (1) 了解渐近算法分析、算法代价的增长率等概念 (2) 了解算法的最佳情况、最差情况和平均情况 (3*) 掌握上限、下限的概念以及大O、大Ω和大Θ表示法 (4**) 掌握渐进分析的化简法则 (5) 掌握简单程序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6) 了解问题的代价与算法的代价的区别 (7) 了解多参数问题、空间代价、空间/时间权衡原则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因素 第4章线性表、栈和队列 (1*) 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抽象数据类型 (2**) 掌握顺序表的实现方法 (3**) 掌握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实现方法 (4*) 了解线性表的两种实现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5) 掌握带表头结点的双链表的实现方法 (7) 了解单循环链表和双循环链表的结构 (8*) 了解栈的基本概念 (9) 掌握顺序栈的实现方法 (10) 掌握链式栈的实现方法 (11) 了解顺序栈与链式栈的比较 (12*) 了解队列的基本概念 (13) 掌握顺序队列的实现方法 (14) 掌握链式队列的实现方法 (15) 了解顺序队列与链式队列的比较 第5章二叉树 (1) 了解二叉树的定义与术语 (2) 掌握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的定义 (3*) 掌握满二叉树定理及其推论 (4) 了解二叉树结点的抽象数据类型 (5*) 掌握前序、中序和后序周游二叉树的方法 (6*) 掌握用指针实现二叉树的方法 (7) 了解二叉树实现的结构性开销的计算 (8*) 掌握用数组实现完全二叉树的方法 (9**) 掌握二叉检索树的实现方法

会计基础第二章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会计基础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其他应收款 2、不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A.实用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合法性原则 3、“预付账款”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类科目。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成本 4、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 A.应收账款 B.累计折旧 C.预收账款

D.预付账款 5、总分类会计科目一般按进行设置。 A.企业管理的需要 B.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C.会计核算的需要 D.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 6、关于会计科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 B.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C.企业不可以自行设置会计科目 D.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7、在下列项目中,与“制造费用”属于同一类科目的是。 A.固定资产 B.其他业务成本 C.生产成本 D.主营业务成本 8、“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类科目。 A.成本 B.资产 C.损益

D.所有者权益 9、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这一点符合原则。 A.实用性 B.合法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 10、下列不属于会计科目设置原则的是。 A.相关性 B.实用性 C.科学性 D.合法性 11、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类科目的是。 A.预付账款 B.坏账准备 C.累计折旧 D.预收账款 12、下列属于负债类科目的是。 A.预付账款 B.应交税费 C.长期股权投资 D.实收资本

(完整版)2018年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继续教育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考试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司制企业中,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的人员是()。 A.总会计师 B.董事长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在公司制企业中,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法律地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对错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24学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有效范围的是()。 A.在本单位有效 B.在本地区有效 C.在全国有效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对错 答案解析: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为3年以上。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有()。 A.月度 B.季度

《基础会计学》思考与练习答案1

第一章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 5、A 6、A 7、B 8、C 9、A 10、B 11、C 12、B 13、B 14、A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 4、ABCD 5、ABCD 6、ABC 7、AB 8、ABCD 9、ABC 10、BCD 11、BCD 12、ABC 13、ABD 14、BC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B 5、C 6、D 7、A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3、ABD 4、ABC 5、ABCD 6、AD 7、AC 8、ACD 9、BCD 10、BC 11、BCD 12、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实务题: (一)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⑴借:库存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⑵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 ⑶借:原材料 160,000 贷:实收资本 160,000 ⑷借:固定资产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⑸借:短期借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⑹借:管理费用 2,000 库存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 2,500 ⑺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二)练习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方法: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⑴借:预付账款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⑵借:短期借款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⑶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0 ⑷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⑸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⑹借:银行存款 9,500 贷:应收账款 9,500 ⑺借:固定资产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2、开设账户并登记期初余额,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各账户: 借库存现金贷借银行存款贷期初余额 1,800 期初余额 258,000 ⑷ 1,000 ⑶ 200,000 ⑹ 9,500 ⑴ 15,000 ⑵ 30,000 ⑸ 50,000 ⑺ 60,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1,000 期未余额 800 本期发生额 209,500 本期发生额 155,000 期未余额 312,500 借应收账款贷借其他应收款贷 期初余额 40,000 期初余额 200 ⑹ 9,500 ⑷ 1,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9,500 本期发生额 1,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未余额 30,500 期未余额 1,200 借预付账款贷借固定资产贷 期初余额 10,000 期初余额 750,000

《会计基础》 第二章重点归纳

第一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 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运作的第二层次的划分。 意义: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2.企业会计的六大要素: ①资产 ②负债静态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③所有者权益 ④收入 ⑤费用动态要素(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⑥利润

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6.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①历史成本②重置成本③可变现净值④现值⑤公允 价值

7.本次新增内容: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 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资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8.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9.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11.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 划分 12.会计科目的分类 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A 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驾驭关系的不同分类 明细分类科目 资产类 负债类 B. 按其所属会计要素的不同分类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 13.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 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所有者权益类的“本年利润”科目属于利润会计要素;成本类归属于资产要素;损益类分别归属于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14.会计科目按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 类、成本类、损益类五类 1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①合法性②相关性③实用性,另外,会计科目要简明、 适用,并合理分类、科学编号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第2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习题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四、单项选择题 1、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是(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账户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 A.经济利益 B.经济资源 C.经济效果 D.经济效益 3、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在数量上等于( )。 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所有者权益 B.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C.企业的新增利润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 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权益 B.利润 C.债权人权益 D.长期负债 5、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 ? A.资本公积金 B.实收资本 C.未分配利润 D.盈余公积金 6、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变动。 A.同增 B.同减 C.一增一减 D.不增不减 7、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从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C.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 D.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购货款 8、以下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短期借款 B.存货 C.实收资本 D.应付利润 9、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50万元,?当发生下列两笔经济业务后:⑴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⑵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5万元,其权益总计为( )。 A.145万元 B.175万元 C.155万元 D.125万元 10、按我国会计要素内涵的划分,营业外支出归属的会计要素是( )。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11、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的情况是( )。 A.资产与负债同增 B.资产与负债同减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12、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0 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0 000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30 000元。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 A. 90 000元 B.130 000元 C.100 000元 D.120 000元 13、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金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 A.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 B.收到国家拨入特准储备物资 C.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D.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 14、流动资产是指其变现或耗用期在()。 A.一年以内 B.一个营业周期内 C.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D.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15、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是()。 A.将现金存入银行 B.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暂欠 C.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D.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完整版)会计基础试卷(附答案)

课程《会计学原理(A)》【A卷】任课教师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时长:_100__分钟【闭卷】 说明: 1.请填写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姓名、考试时长和考试方式,并注明是A卷还是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 A 会计科目 B 会计对象 C 会计账户 D会计要素 2.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A 时间范围 B 空间范围 C 期间费用范围 D 成本开支范围 3.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 可靠性 B 可理解性 C 可比性 D 谨慎性 4.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 所有者权益 B 财产 C 负债 D 收入 5.下列项目中,属于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A 短期借款 B 预收账款 C 应付账款 D 应付债券 6.根据会计等式,以下不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是()。 A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C 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 7.()账户“借方”表示减少

A 资产类 B 成本类 C 费用类 D 收入类 8.下列会计科目,期末没有余额的有()。 A 库存商品 B 主营业务收入 C 预收账款 D 盈余公积 9.假如企业某所有者权益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 20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 500万元,期末余额为1 300万元,则期初余额为()万元。 A 4 000 B 1 600 C 1 200 D 1 000 10.下列()属于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 A 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 B 接受某企业投入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00万元 C 向银行借入期限为四个月的短期借款,并存入银行 D 向银行借入款项,用于偿还前欠货款 11. 对于那些既要进行总分类核算又要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在总分类账户和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必须采用()。 A 平行登记 B 补充登记 C 试算平衡 D 复式记账 12.乙企业购进材料100吨,货款计1 000 000元,途中发生定额内损耗1 000元,并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的运杂费1 000元,保险费5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170 000元。则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为()A 1 000 000 B 1 005 000 C 1 006 000 D 1 175 000 13. 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 增加额 B 减少额 C 借方发生额 D 贷方发生额 14.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时,应借记的账户是() A“短期借款” B“财务费用” C“应付利息” D“银行存款” 15.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人大网校成考基础会计学作业完整版

【19858】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 C.预测与决策 D.核算与考核 答案:A 【83257】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分为(A)。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交易或事项 D.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答案:A 【8325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独立会计要素的是(D)。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答案:D 【8614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D)。 A.商品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租金收入 D.代收款项 答案:D 【86143】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A)。 A.有区别的 B.相互一致的 C.不相关的 D.相互可替代的 答案:A 【93754】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用于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将引起企业(D)。 A.资产增加100万元 B.负债增加100万元 C.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100万元 D.负债总额不变 答案:D 【83263】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反映这一质量特征的要求是(B)。 A.可靠性 B.可比性 C.可理解性 D.重要性

【83255】下列各项中,作为会计监督的手段是(B)。 A.数量指标 B.价值量指标 C.实物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答案:B 【83258】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短期借款 D.应收账款 答案:C 【83264】作为记账基础的权责发生制,其存在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86113】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过去义务 B.现时义务 C.将来义务 D.潜在义务 答案:B 【87334】由持续经营引申出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权责发生制 D.会计分期 答案:D 【83256】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是()。 A.企业的所有者 B.财政部门 C.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D.企业的债权人 答案:C 【87335】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应交税费 B.实收资本 C.银行存款 D.应收账款 答案:B 【83301】会计初次确认是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其确认的标准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