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案例

合集下载

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案例

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案例

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案例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农产品资源丰富而广泛,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降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下面将以具体案例来介绍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做法和效果。

一、鸡粪资源利用案例鸡粪是农村常见的有机废弃物,传统处理方式是将其直接堆积或者填埋,容易产生恶臭和环境污染。

而在某村庄,村民们将鸡粪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料,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有效利用了资源。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这种有机肥料不仅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还增加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益。

二、果皮果核资源利用案例在某果园,果农们将果皮果核等果实残余物进行深加工,制成果蔬鲜汁和果核糖等产品。

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果实废弃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又为果农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

果蔬鲜汁具有天然的营养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果核糖则可以替代传统食用糖,更加健康天然。

这种综合利用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粮食秸秆资源利用案例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一直是一个难题,不能有效处理会导致露天焚烧,容易引发火灾和空气污染。

有些地区,农民们将秸秆进行生物质颗粒化处理,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取暖或发电。

这样不仅解决了秸秆的污染问题,还利用了生物质资源,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这种方式不仅环保节能,还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替代品。

以上案例显示,农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够带动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希望更多的农民和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一重要性,积极推动农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共同建设美丽的乡村。

农业部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

农业部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

随着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部于近期发布了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以期借鉴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优秀模式,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将就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典型案例,探讨其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效益,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案例1:某河北村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某河北村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秸秆资源丰富。

该村庄在农作物收获后,将秸秆进行综合利用,采用燃烧、还田、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回收。

村庄还充分利用秸秆进行家畜饲料加工,实现了秸秆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提升。

此举不仅减少了农田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2:某湖南大豆生产企业秸秆生物质发电利用模式某湖南大豆生产企业在大力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探索秸秆的生物质发电利用模式。

该企业投资兴建了一座生物质发电厂,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发电,并将所产电力纳入国家电网并获得可观的收益。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该企业还贡献了环保效益,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推动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案例3:某江苏农业合作社秸秆还田利用模式某江苏农业合作社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将秸秆进行还田利用。

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对化肥的需求,还有效遏制了土壤退化,促进了农作物的稳产增产。

在秸秆还田利用的过程中,该合作社还引入了先进的农技装备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成为了江苏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批农作物秸秆利用典型案例,凸显出了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效益,为全国范围内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些典型案例也为各地农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对于推动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秸秆产业化利用典型案例

秸秆产业化利用典型案例

秸秆产业化利用典型案例一、秸秆板材——“变废为宝”的家居新宠。

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家神奇的企业。

这个地方以前每到秋收之后,田地里到处都是秸秆,农民们不是就地焚烧,搞得乌烟瘴气,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秸秆,堆在路边又影响环境。

后来有个有眼光的老板出现了。

他想啊,秸秆其实就是一种天然的纤维材料,要是能像木材那样做成板材该多好。

于是,他就拉上一群懂技术的小伙伴开始搞研发。

刚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啊。

秸秆的成分复杂,不像木材那么容易处理。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加工工艺。

他们把收集来的秸秆进行分类、清洗、粉碎,然后加入特殊的胶水,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就像变魔术一样,把秸秆变成了一块块结实的板材。

这种秸秆板材不仅强度高,而且还很环保,没有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释放。

这些秸秆板材被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家具,像衣柜、书桌、餐桌等。

在市场上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特别是那些注重环保的家庭,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这种秸秆板材做的家具。

这个企业不仅解决了当地秸秆的处理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让很多农民不用再为秸秆发愁,还能靠收集秸秆赚钱呢。

二、秸秆发电——点亮乡村的绿色能源。

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农场附近,有一座特别的发电厂。

这个发电厂可没有大烟囱冒着黑烟,而是在悄悄地做着一件大好事。

这个地方的农场那可是一望无际,每年产出的秸秆量超级多。

以前啊,农民们处理秸秆的方式就是一烧了之,结果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还容易引发火灾。

后来,当地政府引进了秸秆发电项目。

这个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就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到各个村子去宣传收集秸秆。

他们把收集来的秸秆运到发电厂,先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把秸秆送进锅炉里燃烧。

不过这个燃烧可不像传统的烧柴火那么简单,它是在一个特殊的设备里进行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秸秆的热能转化成电能。

这个发电厂发出来的电啊,一部分供应给了当地的农村,让村民们用上了清洁的电力。

以前村里经常停电,现在好了,电灯亮堂堂的,电视、冰箱等电器都能正常使用了。

案例农村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

案例农村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

减轻痛虫害I
l过腹还田H优质肥
豆、地瓜的茎秆,以每亩出产1吨计,郓
城县有100万亩可生产秸秆的农田,每 年产生农作物秸秆100万吨。 2.经过4个月的节假日的调查,通 过对郭屯、杨庄集、丁里长、随官屯、陈 坡、水堡等22个乡镇的66个行政村的 330个农户进行抽样笔录式调查,对郓 城县农村的秸秆利用方式做了初步了 解。结果如下表。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ljy200202031.aspx 授权使用:河南农业大学(hnnydx),授权号:9f906263-6f97-41d9-a74e-9ea100c3f304 下载时间:2011年3月9日
术,至少能为农业多创造5亿多元的价
值,仅此一项,既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
分解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木 质素、纤维素被分解为各种糖,畜禽可
直接吸收并转化成脂肪酸、氨基酸、维 生素、菌体蛋白等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 物质的需要。这种饲料能够代替粮食喂 养畜禽,而畜禽的生长速度不比用粮食
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提高广
大农民的认识,并向决策部门提出合理 建议,我们小组选定了这一立足于身
入,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同
时也能为政府分忧解难。
6.直接燃烧秸秆作为能源,热能利
用效率只有10%,造成了资源大量浪
边、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现实的课题进 行初步调查研究。
费,还污染了环境。若利用该技术处理 秸秆发展养殖业,不仅提高了收入,农
五、分析讨论结果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和材料,课题组
虫害。这样不仅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
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 为发展生态农业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
成员进行了激烈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和
设想。 1.广大农村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现

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
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如下:
1.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采用“秸秆离田堆肥+厕所革命”的方式,促进循环农业的新发展。

2. 河北省涿州市:通过项目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构建秸秆高水平利用的新格局。

3.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旗:创设绿色补偿制度,推进秸秆变废为宝。

4. 吉林省公主岭市:政策扶持促进秸秆深翻还田,技术引领为黑土地护航。

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多举激发秸秆还田主体活力,稳步推进水稻秸秆腐熟还田。

6. 上海市金山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7. 江苏省宜兴市:推广秸粪藻协同处理,助力环太湖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8. 江苏省高邮市:以“小秸秆、大产业”的“高邮模式”,推动秸秆离田高值利用新发展。

9. 浙江省平湖市:提高机械化服务水平,推进秸秆离田增值利用。

10. 安徽省黄山市:因地制宜推技术优化升级,秸秆发酵床生猪养殖产业出
效益。

11. 安徽省明光市:夯实秸秆收储回收,打通秸秆离田利用最初“一公里”。

12.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实现秸秆基料化效益最大化。

以上案例表明,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各种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绿色发展。

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案例

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案例

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案例
案例名称: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
案例背景:农作物秸秆是农田中常见的农作物残余物,传统上一般是将其焚烧或者埋在地下作为耕地改良。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存在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将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并利用为饲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利用方式。

案例描述:某农场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选择将其进行生态发酵并利用为饲料。

该农场选取了农民饲养的猪、牛、鸡等动物的饲料需求作为市场需求基础,通过科学的发酵技术和设备,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得到了高品质的饲料颗粒。

该农场的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过程如下:
1. 收集农作物秸秆,并将其进行粉碎处理,增加表面积,便于发酵。

2. 将发酵剂(如沼液、菌剂等)添加到秸秆中,促进发酵过程。

3. 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发酵顺利进行。

4. 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饲料进行干燥、粉碎和包装,得到最终的饲料产品。

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并利用为饲料,该农场获得了以下益处:
1. 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 减少环境污染:避免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或埋地下产生的大量废气和温室气体的释放。

3. 降低饲料成本:通过自制饲料,减少了购买外部饲料的成本,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4. 提高动物养殖效益:饲料的质量较好,动物的养殖效益得到提高。

结论:农作物秸秆生态发酵饲料化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对于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章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_图文

第二章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_图文

一次作业将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使手工还
田多项工序一次完成,生产效率可提高40-120倍。
秸秆粉碎根茬还田机还能集粉碎与旋耕灭茬于一体,
能够加速秸秆在土壤中腐解,从而被土壤吸收,改善土壤
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持续
增产增收。
采用秸秆还田粉碎机应当注意:
——耕地深度要达到28cm以上,大犁铧前要有小犁铧,以 便把秸秆埋深埋严;
首先,广为收集,把分散在田头、地角、 路边等的作物秸秆全部收集,再以适当的方式 开发利用,提高转化效率。
(3)扶持龙头企业,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 规模化
第二节 秸秆还田技术
一、 秸秆还田概述 由于我国农业上化肥占用肥总量比例过大,
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地力衰退、农作物营养不 良和病害多的严重后果。美国每年生产作物秸 秆4.5亿吨,占整个美国有机废弃物总产量的 70.4%,秸秆还田量占秸秆生产量的68%,而英 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占其秸秆生产总量的73%。
1.秸秆还田的优势 (1)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培肥
地力,缓解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
(2)调节土壤物理性能,改造中低产田。 (3)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 (4)增加作物产量,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2. 秸秆还田的常用方法
(1)秸秆粉碎、氨化、青贮、微贮后过
腹还田。
(2)牲畜垫圈还田。
——用作建筑材料和能源材料的秸秆,要求其 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和热值要高,而与蛋白 质、脂肪、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关系不大。
——玉米秸外皮中所含纤维强度高、韧性好, 可用来造纸、制人造板和一次性植纤餐具,而 内蘖的营养成分较高,可用来加工饲料。
三. 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对策
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问题,实质上是工 业初步改造传统农业,但还没有彻底改 造的结果。仅仅将秸秆焚烧问题作为 “农业问题”,单纯依靠法规来禁止, 或者依靠简单的工业化技术来转化,都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PPT课件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PPT课件
2、 桑、果木秸秆粉碎栽培耳类食用菌技 术
3、稻草、麦秆整料堆沤栽培蘑菇技术
1、稻草、麦秆、玉米秆(蕊) 粉碎栽培菇类食用菌技术
将收获后的以上秸秆充分晒干后,用普通饲 料粉碎机粉碎,按10%棉壳,80%秸秆粉, 10%米糠,3%石灰。主要用于栽培菇类(姬 菇、平菇、金针菇、菜花菇等)食用菌。拌料、 装袋、灭菌、接种、出菇管理,收获均按食 用菌生产的常规进行。待食用菌收获完后, 将废菌袋运至空田,地内或地边(角),除去 塑料袋,弄碎菌料,按每亩1000公斤左右均 匀撒于田、地内,经翻耕还田作为有机肥。
(4)青贮时间和饲喂:青贮饲以冬季为主。 三、秸秆作畜牧饲料 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出菇管理,收获均按食用菌生产的常规进行。 2、青贮作饲料 全县有相当部分秸秆如玉米、红苕等秸秆可直接作饲料。 3、田边、地角堆沤秸秆还田技术 腐熟液(剂)配制:亩用“瑞莱特”微生物催腐剂5克/包(每350公斤秸秆准备1包),用清水500克浸泡24小时,然后兑水50公斤喷 雾或泼浇于秸秆上,或用“腐秆灵”腐熟剂2公斤均匀撒于秸秆上(以下施用秸秆腐熟剂的方法与此相同)。 并按栽菇要求添加其它的辅助材料。 一、秸秆直接还田 (4)青贮时间和饲喂:青贮饲以冬季为主。 5左右,手抓一把料握紧后有2-3滴水为最好。 据测定每6公斤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就相当于1公斤精饲料粮。 1、稻草、麦秆、玉米秆(蕊)粉碎栽培菇类食用菌技术 深压后,施用腐熟剂,再用清粪水或水泼湿秸秆,然后回填沟土盖严,经一个雨季可腐烂成为果树利用的有机肥源,其它追肥按正常 施肥进行。 1、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沼气的发展是农村燃源的一次革命。 可连续产气1~3月,供一家人三餐煮饭用。 4、机械翻压还田技术 (3)装袋(缸窖地):选用无毒的厚型塑料袋(缸、窖、池应购买或自建),无漏气现象,每袋装450-500公斤为宜,保证约25cm空间 ,以利扎口封盖,装袋时每装20-30cm厚时就压时一次,由四周依次压到中心,尽量排除青贮料间的空气,然后严封袋口(或缸、池 、窖口)。 在蘑菇播种前的25天,选用新鲜、无霉变、腐烂的稻草、麦秆、玉米秆,最好是碾压一次或脱粒机打断(主要指玉米秆),使其破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利用方法有三种:秸秆直接还田、 间接还田(高温堆肥)和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 机肥。 1、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是近年来的推广项目,采用秸秆还田机 作业机械化程度高,秸秆处理时间短,腐烂时间长,是用 机械对秸秆简单处理的方法。 (1)机械直接还田 该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采用机械 一次作业将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使手工还 田多项工序一次完成,生产效率可提高40-120倍。
第二章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第一节


概述
一、秸秆的产生和分布
农作物秸秆是籽实收获后剩下的含纤维成分很高的作 物残留物,包括: ——禾谷类作物秸秆,如稻秸,麦秸,玉米秸,高粱 秆等 ——豆类作物秸秆,如大豆秆,绿豆秆,蚕豆秆,豌 豆秆等 ——薯类作物秸秆,如甘薯藤,马铃薯藤,红薯藤等 ——油料作物秸秆,如花生秆,油菜秆,芝麻秆,胡 麻秆等 ——麻类作物秸秆,如红麻秆,黄麻秆,大麻秆,亚 麻秆等 ——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秸秆





秸秆粉碎根茬还田机还能集粉碎与旋耕灭茬于一体, 能够加速秸秆在土壤中腐解,从而被土壤吸收,改善土壤 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持续 增产增收。 采用秸秆还田粉碎机应当注意: ——耕地深度要达到28cm以上,大犁铧前要有小犁铧,以 便把秸秆埋深埋严; ——适当增施氮肥,以调节C/N比,满足土壤微生物分解 秸秆所需; ——灭除秸秆所带病虫。

1.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秸秆的综合利用:是指在农村生产系统中,以秸秆为起点,以 解决资源短缺为目标,实现有机物多重循环、多层利用,从而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的一种利用方式。 中国秸秆的利用方式很多,主要分为能源化利用、直接还田、 饲料化利用、作为工业原料以及食用菌基料等。各地经济发展 水平、产业结构不同,其利用方式也不相同。

(2)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机械粉碎翻压还田和覆盖还 田二种方式。2005 年全国秸秆机械化还田总面积为 1934万hm2,占当年播种面积的12.9%;免耕覆盖还 田面积271万hm2,占当年播种面积1.8%。 (3)秸秆作为饲料养畜
目前,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县已发展到30 个省区市 的485 个县,其中秸秆养牛示范县323 个,秸秆养羊 示范县162 个,青贮、氨化秸秆数量以及饲用秸秆量 逐年上升。2004 年全国青贮秸秆1.7 亿t(鲜质量), 氨化(含微贮)秸秆5100 万t,两项折算节约饲料量 3800 万t。


1.秸秆还田的优势 (1)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培肥 地力,缓解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 (2)调节土壤物理性能,改造中低产田。 (3)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 (4)增加作物产量,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2. 秸秆还田的常用方法
(1)秸秆粉碎、氨化、青贮、微贮后过 腹还田。 (2)牲畜垫圈还田。 (3)秸秆覆盖直接还田。 (4)秸秆综合利用还田。 (5)秸秆快速堆沤还田及速腐技术。




秸秆对作物的平均养分供应量占化肥施用量的2.87%,7 亿吨的秸秆中就含有相当于1340.1万吨化肥(相当于250多万 吨氮肥、500多万吨钾肥,500多万吨磷肥)的养分,相当于 全国化肥施用量的38.9%,如果这些秸秆全部归田,可以为 农民节省很大一笔肥料费用。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途径

二、作为农副产品,是一种有用的资源。秸秆中 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平均含碳44.22%、氮 0.62%、磷0.25%、钾1.44%,还含有镁、钙、硫 及其他重要的微量元素,这些都是农作物生长所 必需的营养元素。 秸秆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木质 素、醇类、醛、酮和有机酸等,大都可被微生物 分解利用,经过处理后可以加工成饲料供动物食 用。
3.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从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些新发展来看,这些技 术对于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 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都 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从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 角度来看,单纯采用一种利用方式,其能量转化率和 利用率均不高。因此,最佳的利用模式应是因地制宜, 把其中几种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多层次、 多途径综合利用的方式,这正是当前世界各国在研究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生物资源时,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无 废、无污染的建设性的生产方式。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农业生产副 产品。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报道,世界上种植 的各种农作物,每年可提供各类秸秆约20亿吨,其中 被利用的比例不足20%。 由于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既涉及广大农村的千 家万户,也涉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 土保持、环境安全以及再生资源有效利用等可持续发 展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越来 越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方面。

(1)秸秆能源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直接燃烧(包括通 过省柴灶、节能炕、节能炉燃烧及直燃发电)、固体 成型燃料技术、气化(包括生物质燃气、沼气)和液 化(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 到2007 年底,全国已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5 亿户,节能炉3470 万户,节能炕2000万铺,热效率提 高了10 个百分点,节约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有效缓 解了农村能源的紧张局面。秸秆优质能源化利用也取 得初步成果,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734 处,秸秆沼气5 万余户,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示范点54 处。截至2007 年11 月,由各级发改委核准秸秆发电项目81 处,建 成并投产达17 处,总装机容量达40 万kW。
(3)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燃料 的功能已被替代;而用于饲料和食用菌栽培料的数量 有限,不解决根本问题。目前全国用于工业原料的秸 秆仅有3000多万吨,不足总量的5%,再加上国家强制 关闭一些污染大、净化技术差的小造纸厂,秸秆在工 业方面的利用率更是大大降低。 (4)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5)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较高,粉碎和熟化技术达不 到抑制病虫害、有效利用的要求;




(1)扩大秸秆生产,增加秸秆来源 在保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应根 据各地不同情况,重视和强调发展多熟制,改 一熟、二熟为三熟,这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秸秆 的产量。 (2)充分利用秸秆,提高转化效率 首先,广为收集,把分散在田头、地角、 路边等的作物秸秆全部收集,再以适当的方式 开发利用,提高转化效率。 (3)扶持龙头企业,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 规模化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不完全统计, 在秸秆集中燃烧期,火灾增加5%以上。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据统计, 在秸秆集中燃烧期间,交通事故增加30%以上。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肥力下降。 秸秆露天焚烧能够烤焦3厘米~5厘米厚度土壤,使得土 壤中微生物死亡、有机质损失,导致土壤贫瘠,直接影响农 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

从作物秸秆的营养特点分析,其蛋白质、可溶性碳水 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 因而其适口性不好,家畜采食量小、消化率低。这主 要是由于秸秆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 密结合在一起,限制了消化酶对细胞壁内溶物的消化 作用。 从组成看,秸秆与纺织纤维相类似,但其粗纤维含量 较高,密度小于黏胶纤维,堆积密度和断裂强度较小; 而自身含有大量的孔隙,吸湿回潮率大于棉纤维,灰 分含量较大。



3.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 (1)秸秆还田机械化程度不高。 (2)秸秆还田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力度不够。 (3)秸秆还田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薄弱。 4.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1)走秸秆还田机械化道路。 (2)发展生物工程技术。 (3)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道路。
二、秸秆还田技术
三. 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对策

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问题,实质上是工 业初步改造传统农业,但还没有彻底改 造的结果。仅仅将秸秆焚烧问题作为 “农业问题”,单纯依靠法规来禁止, 或者依靠简单的工业化技术来转化,都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分析

(1)消除秸秆里寄生虫越冬造成的危害; (2)秸秆转变为饲料的难度大;
2. 秸秆综合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群众认识还不足
秸秆利用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农 村基层干部缺乏秸秆经济意识,没有从产业化的高度 出发,农民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长远利益、社会效 益以及利用新途径等方面的认识也不到位。 (2)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这几年国家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 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 仅依靠地方政府补贴扶持,资金量还远远不足,农民 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也很难充分调动起来。
(4)秸秆作为工业原料 秸秆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 好,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其中,最主要作为纸浆原料。 造纸用麦草占麦草总量的30%以上,主要集中在麦草 主产区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据中国造纸协会对 综合信息资料调查,2006 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6500 万t,全国纸浆消耗总量5992 万t。其中,禾草浆消耗 量约830万t,比2005年有所增加,但所占纸浆消耗总 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5)秸秆作为食用菌基料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及激素等营养 成分,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因此很适合做多种食 用菌的培养料。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全国25 个省市区 统计,2005 年食用菌总产量1334 万t。其中,产量超 过100万t 有四个省:河南201 万t、福建178 万t、山 东132万t、江苏100 万t。如果按照基料和食用菌1︰1 的比例进行推算,秸秆使用量将不超过1000 万t。
第二节 秸秆还田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