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你知道吗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你知道吗

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你知道吗发布时间:2022-01-19T02:14:13.44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3期作者:张蕊[导读] 乳腺是人体皮肤的重要附属腺,即复管泡状腺,一般情况下,男性乳腺在一岁半左右会走向退变,腺体内存在导管,但不存在腺泡,也不会分叶,反而女性乳腺会在青春期的时候不断增生,月经开始后,乳腺发育已经趋于成熟。

张蕊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功能检查科辽宁阜新123000乳腺是人体皮肤的重要附属腺,即复管泡状腺,一般情况下,男性乳腺在一岁半左右会走向退变,腺体内存在导管,但不存在腺泡,也不会分叶,反而女性乳腺会在青春期的时候不断增生,月经开始后,乳腺发育已经趋于成熟。

乳腺在人体激素与神经的作用下,会出现明显的年龄与功能变化,20岁前后乳腺会发育至最高程度,直至年龄到了40岁,机体乳腺又会开始萎缩,女性绝经后,乳腺明显萎缩。

先不提乳腺的生理变化和功能调节作用,这几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快速,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性的提升,我们尤其是女性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不少女性体检中发现了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这些都是良性乳腺疾病,对于乳腺恶性疾病,最为常见的便是乳腺癌,这也让不少女性所畏惧。

乳腺癌是人体乳腺上皮细胞作用在多种致癌因子下所出现的增殖失控现象,一般在发病早期,女性患者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现象,病情发展到晚期阶段,乳腺癌细胞会向远端转移致多器官病变,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让人担忧,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男性相对少见,仍呈现上升趋势,临床称其为“粉红杀手”,其与宫颈癌也并称女性两大“隐形杀手”。

在临床上,把乳腺癌分成了三类,一是非浸润性癌,又名原位癌,是病变仅局限在原发部位的癌症,不转移,这种疾病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二是浸润癌,是癌细胞浸润并侵犯周边组织,癌灶转移,三是其他罕见癌,比如梭形细胞癌、印戎细胞癌。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作者:沈薇符月美虞素兰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12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2.72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8例乳腺肿块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情况。

结果: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90例,6例超声误诊为乳腺癌,1例超声误诊为良性肿块,1例超声漏诊。

超声诊断符合率(90/98)91.8%,漏误诊率(8/98)8.2%。

结论:高频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彩色多普勒Analysis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Shen Wei,Fu Yuemei,Yu Sulan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ntan City,Jiangsu 213200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wo-dimensional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Methods:98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pathology.The 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lor flow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90 cases were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6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breast cancer by ultrasound.1 case was misdiagnosed as benign tumor by ultrasound.1 case was missed diagnosis by ultrasound.The accordance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was 91.8%(90/98),and the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rate was 8.2%(8/98).Conclusion:High-frequency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olor doppler technology has a high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Key words Breast cancer;Ultrasound;Color doppler本文对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的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作用,分析漏误诊原因,从而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使乳腺癌患者得到尽早的诊断与治疗。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任晓萍
病因病理



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 肿瘤。 好发于40-60岁。 与应用激素、照射X线、接触放射源等有关。 国内一般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三类, 浸润性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硬 癌、髓样癌等。
2019/1/2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任晓萍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任晓萍 12
2019/1/26
浸润性导管癌 边界不规则,后方有声衰减现象
乳腺硬癌 肿瘤边界不清,前清晰,呈低回声区, 后方衰减明显,内有点状钙化
髓样癌

肿物直径较大,达4~6cm,圆球形,边缘 比较光滑,界限清楚,质地较软,多位于 乳房的深部。 回声强度介于低回声与无回声之间,比导 管内乳头状癌回声强,但低于其它类型乳 腺癌。 后方回声不衰减。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任晓萍 44
2019/1/26
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瘤的鉴别

血流信号的检出率
病灶内血流信号的程度和分布 乳腺肿瘤内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2019/1/2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任晓萍
46
血流信号的检出率

良恶性病灶内均可见血流信号。约有一 半纤维瘤内可探及血流,乳腺癌中约有
2019/1/2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任晓萍 41
声衰减现象




声衰现象:一是指肿瘤内部后壁回声的减弱,二 是指肿瘤轮廓后方的声影现象。一般认为恶性肿 瘤易出现这种现象。声衰现象诊断乳腺癌的特异 性达80%,但敏感性只有40%左右。 易产生衰减:多数浸润性导管癌、硬癌,个别单 纯癌。 无衰减:少数浸润性导管癌,较小的硬癌,多数 单纯癌,几乎所有导管内乳头状癌。 不衰减:髓样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45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乳腺癌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肿块二维声像、彩色多普勒内部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相关情况。

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为边缘不规则、低回声为主、回声不均匀、微小叶、沙粒样钙化、后方声衰减等。

根据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5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导管癌5例、髓样癌2例;按照血流等级分,其中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例数分别为4例、9例、26例、6例。

结论:在女性乳腺癌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肿块超声特点,联合多普勒血流特征,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高。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163-02乳腺癌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乳房腺上皮组织,多种致癌因子导致乳腺上皮组织发生增生、突变[1]。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与多种因素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其早期的临床特征不明显,临床并无特异的检测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无创、准确的特点。

为探讨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分析,特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

患者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年龄(52.1±6.5)岁。

1.2 检查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GE LOGIQ P5),应用高频探头,频率为10~12mHz。

乳腺癌的彩超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彩超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彩超诊断分析目的分析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3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记录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纵横比、回声、钙化、血流信号和频谱及腋下淋巴结情况。

结果乳腺癌的典型超声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纵横比>1,边缘不光滑呈蟹足样,内部多为不均匀低回声,可有沙粒样钙化,后方衰减大。

血流较丰富,多呈高阻动脉血流,可伴腋下淋巴结肿大。

结论乳腺癌的彩超诊断准确率较高,仔细分析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特征,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院行彩超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8岁。

其中发现乳腺肿块来就诊18例,乳头溢液3例,乳腺疼痛不适3例,乳腺体检筛查发现4例,以腋窝淋巴结肿大就诊2例。

1.2方法使用日本ALOKA IPC-15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MHz。

患者平卧,双臂上举,以固定、平展乳腺。

患者乳腺较大,或者检查乳腺外象限接近边缘时,采取不同角度的侧卧位,同侧上肢上举。

扫描方式:探头纵切自腋前线开始向内侧扫查至胸骨缘,横扫自第2肋间开始自上而下扫查至第6肋。

探头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扫查。

无论何种扫查方法,内侧均扫查至出现胸骨声影,外侧扫查至腋前线至乳腺结构完全消失,上界至乳腺结构完全消失,并且每次扫查范围有重叠,不留空隙。

观察并记录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纵横比、回声、钙化、血流信号和频谱及腋下淋巴结情况。

2结果本组经手术证实的30例乳腺癌中:左乳癌16例,右乳癌14例。

病灶位于外上象限15例,约占50%;内上象限5例约占17%;外下象限3例约占10%;内下象限2例约占6%;中央区5例约占17%。

彩超诊断乳腺癌28例,误漏诊2例。

其中1例乳腺髓样癌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例提示为小叶增生可能性大。

本组乳腺癌超声表现为:患侧乳腺组织内出现异常回声肿块27例:其中25例肿块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缘不光滑,可有毛刺,部分呈蟹足样、小分叶;4例出现厚薄不均的强回声晕;肿块内部多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11例内部出现簇点状钙化;肿块较大者后方衰减大。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观察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观察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观察目的分析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观察。

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以及病理检查。

结果与病理检查相比,33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可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程度为91.7%,3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不相符。

1例乳腺癌患者被误诊为乳腺炎性结节,1例患者被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例患者被误诊为乳腺囊肿。

结论利用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准确率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标签: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外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本次研究前,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8.9±4.1)岁,26例患者为左乳,20例患者为右乳。

乳腺32例肿块直径小于10 mm,11例肿块直径在2.5~10 mm,3例肿块直径>2.5 mm。

2例患者为乳晕区,2例患者为内上象限,28例患者为外上象限,2例患者为内下象限,12例患者为外下象限。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利用病理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取患者仰卧位[2],应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病灶形态和肿块边界和回声情况,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研究临床特点。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乳腺癌的具体特征为内部回声不均匀,前后径与横径比值>1,患者肿块的边界较为模糊,边缘主要呈现蟹足状以及叶状,未见明显包膜,肿块内的血流情况不稳定,部分结节内有细小钙化或簇状沙砾钙化[3]。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分析目的通过观察医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临床治疗与诊断资料,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疾病患者的良恶性肿块进行临床诊断产生的效果。

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发6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诊断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2例患者(共75处病灶)经超声诊断为恶性肿块共43处,而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块共46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48%。

恶性和良性超声图像在形态、内回声和外回声的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恶性肿块的血流检测在阻力指数、峰值流速和血流检出率的各项数据均高于良性肿块(P<0.05)。

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区分鉴别良恶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分析乳腺癌主要发生的部位位于患者乳腺的导管上皮以及腺泡上皮部位,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严重威胁了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

而采用传统的红外线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往往容易出现漏检或误诊的情况,随着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也有了很大提高[2]。

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高青县人民医院收治6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诊断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显著性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0月高青县人民医院共收治乳腺肿块患者62例,病灶75处,患者年龄在18~56岁范围内,平均(45.1±7.9)岁。

1.2 研究方法1.2.1 诊断仪器使用的仪器主要是LOGIC7彩超、VOLUSON730彩超和G60S,探头频率为7.5~12.5 MHz,线阵探头。

1.2.2 超声诊断方法取患者仰卧体位或适当的侧位,将其双臂向上举起,暴露乳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62例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62例分析

No e b r 0 , 1 , .3 v m e 1 Vo. No3 2 1 9 【 A l D C r nP ,u i M, 1 o peut su dcl o 1 】 de D,as LR b J e a. pl lao n o fw r o n t D r r o rl i g gi te td f rat acr r i nr fdn [ .l- mai uyo escn e:e mi yi i J Ut n nh s b p l a n g ] r
文章编号 :17- 14(0 1 3 0 5- 2 6 1 8 9 21 )3 - 0 5 0
本 文对我 院6例诊 断为乳腺癌 患者的彩超 声像 图和彩 色多普勒血 2 流成 像 (D 1 C F)表现进 行分 析 ,来提高彩超对乳腺癌 的诊断价值 。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良 肿块状 的边缘多 较规则 ,随着 肿块逐渐 长大 ,常 可侵入C oe韧 性 o pr
带,乳房此时可出现橘皮样改变,严重者可使乳头内陷 乳腺癌内部多 为低回声或弱回声,可伴有液化坏死或微小钙化[ 2 ] ,细砂粒样钙化是乳 腺癌的特征之一 ( 本组2/ )。较粗大或弧形钙化多为良性钙化。肿 06 2
21 0 1 1年 1月第 9卷 第 3 3期

临床研 究 ・ 5 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6 ̄分析 21 J
李晓娜 ( 葫芦岛市 中心医院 ,辽宁 葫芦 岛 1 50 ) 20 1
【 关键 词 】 乳腺癌 ;彩 色多普勒 超 声
中图分类号 :R 3 . 7 79
文献标识码 :B
ao n d i , 9 , () 5 —5 . sud Me o 1 0 1 6: 35 9 B l9 6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性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炎性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分析1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炎性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结果:15例中均有乳腺疼痛,8例有肿块,均为轮廓不规则,界限不清的低回声或偏强回声,13例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误诊2例。

CDFI:共12例检出血流信号,检出率80%(12/15),血供多为Ⅱ、Ⅲ级,血流参数多为高速高阻。

结论:综合分析炎性乳腺癌二维及彩色血流特征,可提高炎性乳腺癌的诊断率,是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炎性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炎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急,预后差,对我院近2年经手术临床病理证实的15例炎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4年6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炎性乳腺癌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就诊的主要症状是疼痛。

大部分患者伴有硬块来诊。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乳腺彩超常规检查(包括乳腺及腋下淋巴结)。

15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3~54岁,平均38岁。

病程18天~10个月。

15例患者均出现患侧乳腺疼痛。

2例出现丹毒样红肿,局部皮温增高,1例为橘皮样增厚,3例乳头凹陷,临床扪及边界不清肿块并压痛,13例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2例患者发生在哺乳期,误诊为急性乳腺炎。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PHILIPS卓越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I),应用实时线阵试高频探头,频率7.5 MHz,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直接扫查法对双侧乳房进行纵、横及斜切扫查,注意皮肤、皮下组织及腺体回声。

如有肿块应仔细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液化或钙化,并测量肿块大小。

多切面、多角度观察肿块的血供情况,作出血流参数的测量,对侧腋窝进行仔细扫查,看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2 结果
CDFI:将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多进行分级判定,标准为四级[1]:Ⅰ级无血流;Ⅱ级为少量血流;Ⅲ级中等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同时可见2~3条小血管;Ⅳ级丰富血流,同时看到的血管≥4条。

二维超声像图特征:边界清楚2例,不清13例,形态规则4例,不规则11例,回声均匀1例,不均匀14例,15例均无液化及钙化,后方回声增强15例,腋下淋巴结13例,无肿大2例。

CDFI声像图特征:血流分级: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3例。

血流速度:20 cm/s 10例。

阻力指数(RI):<0.7 5例,≥0.7 10例。

3 讨论
炎性乳腺癌是属于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又称急性乳腺癌或癌性乳腺炎。

罕见,占所见乳腺癌1%~4%,病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可见任何年龄,有报道多发在妊娠和哺乳期,乳腺皮肤红、肿、热、痛,仅50%患者伴有肿块,乳房迅速增大,皮肤增厚、变硬。

病理:炎性乳腺癌病理分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病理特征为均有乳腺真皮淋巴导管癌栓,皮下毛细淋巴管或静脉亦可受侵[2]。

当临床上遇到青年妇女,乳腺表现类似急性乳腺炎,而超声表现不典型时,均应常规检查同侧腋下肿大淋巴结形态及回声,还应注意检查子宫附件等其他脏器,以免漏诊[3]。

炎性乳腺癌在鉴别诊断上还有一定难度,不能够代替病理诊断,临床发现可疑者,应在超声引导下取活检,病理可疑者应及早手术,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因特有的病理改变,决定声像图具备一定的特征性,本组15例炎性乳腺癌回顾分析影像学主要特点:炎性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多样化,与其他乳腺癌不同,本组病例以单侧多见,声像图表现多样化,整个乳腺皮肤、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偏低或增强,腺体结构紊乱,层次模糊,15例均有乳腺疼痛,8例有肿块,均为轮廓不规则,界限不清,低回声或偏强回声,13例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2例发生在哺乳期,误诊为急性乳腺炎,10例患者伴有皮下脂肪层回声增高,且由迂曲管状回声环绕而呈“地图样”改变,为炎性乳腺癌特有声像改变。

肿物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多为Ⅱ、Ⅲ级,肿物内动脉血流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变化范围较大,呈不定性。

其中5例PSV小于20 cm/s,RI=0.43,“地图样”回声可作为炎性乳腺癌声像图特征,本病易与乳腺炎相混淆,本组病例误诊2例,分析其原因是发生在哺乳期,声像图与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误诊。

本文通过对炎性乳腺癌声像图分析,体会出高频超声不仅能判断乳腺内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肿块后方有无声衰减,腋窝淋巴结形态及回声,初步区别良、恶性。

结合多普勒血运特点,进一步提供良、恶性依据。

其方法简便、快捷,无辐射、无创伤,更适合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炎性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首选彩超检查,可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符合率,同时也是乳腺癌
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曹铁生,方友.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1.
[2] 单军,马丽华.炎性乳腺癌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65.
[3] 武建,吴东川. 超声诊断炎性乳腺癌1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2: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