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超声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超声BI—RADS与ER、PR、CerbB-2的相关性分析

Wa n g Yi ,Fe i Xi a o c h u n ,Z h o U Qi n g h u a ,e t a 1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U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De p a r t me n t o f Pa t h o l o g y , Ru i j i n H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2 5 C h i n a ;2 .De p a r t me n t o f Br e a s t S u r g e r y, Lu wa n Br a n c h, Ru i j i n Ho s p i t a l ,
6 7 6 l e s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we r e c l a s s i f i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BI - RADS US l e x i c o n .A1 1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l a s s i f i e d a s i n v a s i v e a n d n o n — i n v a s i v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W HO b r e a s t t u mo r h i s t o l o g i c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Th e s a mp l e s
乳腺癌18 F-FDG PETCT显像SUV max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18F FDGPET/CT显像SUVmax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徐 鑫,李继会,周夜夜,邓胜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江苏苏州215006)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12.008收稿日期:2020 09 29;修回日期:2020 11 07基金项目:江苏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项目(编号:QNRC2016749);苏州市民生科技计划(编号:SYS2019038)通讯作者:邓胜明。
E mail:dshming@163.com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18F FDGPET/CT显像SUVmax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18F FDGPET/CT对预测乳腺癌病理特征的价值。
方法 40例初诊乳腺癌患者参与回顾性分析。
根据不同病理特征分组,包括病理类型、核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Ki 67增殖指数、HER2表达、ER表达、PR表达及Luminal分型。
独立样本t检验、ANOVA检验比较组间SUVmax差异;选择与SUVmax相关的病理特征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Ki 67高表达的SUVmax截取值。
结果 t检验示高T分期组(T3~T4期)SUVmax高于低T分期组(T1~T2期)(t=2.089,P=0.044);Ki 67高表达(≥20%)SUVmax高于低表达(<20%)(t=6.909,P<0.001);高核分级(III级)SUVmax高于低核分级(I、II级)(t=8.14,P<0.00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Ki 67、核分级与SUVmax值明显相关(P=0.017、0.001)。
当SUVmax截取值为5.15时,预测Ki 67高表达的诊断效能最大,灵敏度为87.5%,特异性为85.0%(曲线下面积:0.921,标准误=0.043,P<0.05)。
结论 乳腺癌Ki 67高表达、高核分级与高SUVmax相关,18F FDGPET/CT对于预测乳腺癌病理特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基础分析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6 /.s . 07 s 1x 21.
3 】5 2. 5
良性 组 中检 出 3 4个 肿 块 V x 均 ma 平 为 1.4-9 3 c / , I 均 为 0 5 0 8 4 .7 m 秒 R 平 - .74 - 00 ; 性 组 中检 出 6 .6 恶 1个肿 块 V a 平 均 mx 为 1.7±1. 3 m 秒 , I 均 为 0 7 99 12 c / R 平 .3 - 0 。乳 腺 良恶 性 肿 块 二 维 声 像 图 比 4 .4 0 较 , 表 1 见 。 乳 腺 良恶 性 肿 块 血 流 分 级 , 表 2 见 。
~
键 。其组织 病理学 础 是肿瘤 向周 围 组织呈浸润性生长 , 越靠近肿瘤实体 的毛 刺 肿 瘤 成 分 越 多 , 毛 刺 远 端 往 往 是 肿 瘤 而 与正常乳 腺 组织 混 杂 ; 肿瘤 周 围 高 回 声晕是癌细胞 穿破导 管 向问质浸 润引起 结缔组织反应 、 炎症 渗 出或 组 织 水 肿 及 血 管 新 生 而形 成 的 边 界 模 糊 不 清 的 浸 润 混 合带 。声像 图上所显 示的肿瘤 内微 钙 化
l 5. 1
3 顾 雅 佳 , 康 荣 , 彤 箴 , . 腺 癌 的 x线 周 陈 等 乳
表现及病 理基 础. 中华放 射学 杂 志,0 3, 20
3 4 9—4 3 7: 3 4 .
肿 瘤 后 方 声 衰 减 与肿 瘤 内部 组 织 成 分 有 密切 的相关性 , 癌组织 内问质含量高于 实 质 , 致 声 能 的 吸收 衰 减 。肿 瘤 纵 横 径 比 导
结 果
值 也是 鉴别 良恶性肿瘤 的指标之一 , 其病 理 基 础 是 恶 性 肿 瘤 的 生 长 常 常 脱 离 正 常 组 织平 面 而 导致 前 后 径 增 大 。 本组 资料 中 , 恶性组血流检出明显 高
乳腺癌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分析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b o d s p l f b e s a cn ma h c l b ep u o ee t g c re t t e a y me h d lo u p y o r a t c r i o ,w ih wi e h l f l fr s l ci o r c h r p t o . l n
i ratcrio a i 5 oiv xrsin cmprd t te bes crio a i 5 eai xrs o < .5. n bes ac m sw t p 3 p sie epes o ae o h rat ac m s wt p 3 ngt e epes n n h t o n h v i 00 ) C n ls n ula v n uni t e fa rs o o t s- n acd lao n ee rlt o te epes n o 5 i o c i :Q a tie a d q a tai et e fcnr t eh ne u rsu d w r ea d t h x rsi f p 3 n uo it tv u a t e o be s cn e i o x n.Q atav nls rm itni —i u e cn g e moe acrt if a o bu h r t a cr n sme et t u nit e a a i f nesy t a e ti ys o t me c r a i r cuae no t n ao tte v v r i m
乳腺癌二维高频超声显像与病理对比分析

赵 奕 池
( 景德 镇 市 3 5医院超 声科 , 西 景德 镇 3 3 0 ) 3 江 3 0 2
摘 要 :目的 : 探讨 二维 高频 超 声 对 乳 腺 癌 的诊 断 价 值 。方 法 : 2 对 8例 乳 腺 癌 患 者 术 前 行 乳 腺 高 频 超声 检 查 , 察 其 观 边缘形态 、 内部 回声 、 后方 声 象 改 变及 长 宽 比值 , 后 对 乳 腺 癌 标 本 进 行 病 理 学 检 查 。结 果 :8例 乳 腺 癌 术 前 超 声 术 2 与 术 后病 理 对 照 , 断 符 合 率 为 8 . (3 2 ) 误 诊 纤 维 腺 瘤 5例 ( 诊 2 1 2/ 8 , 乳腺 癌< 1 m) 在 各 病 理 分 型乳 腺 癌 中 , 声 c ; 其 像 改 变互 有交 叉 不 具 特 异性 。结 论 : 据 超 声 表 现 对 乳 腺 癌 进 行 初 步 诊 断 有 较 高 价 值 , 对 于 小 乳 腺 癌 ( 1c 根 而 < m) 诊断仍有局限性。 关 键 词 :乳 腺 癌 ;高频 超 声 显 像 ;病 理 诊 断
维普资讯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0 0 7年 第 8卷 第 l O期
P at a C ii l dc e 2 0 , o , o0 rci l l c c n a Meii , 0 7 V l N l n 8
・
1 5 0 ・
乳 腺癌 二 维 高频 超 声 显 像 与病 理 对 比分 析
乳腺癌超声BI-RADS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网络出版时间:2019-5-2010:33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190520.1032.004.html乳腺癌超声BI RADS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倪 暾1,2,王 玲3,詹小林4,陈永超3,杨苗苗4,孟 刚1,4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BI RADS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在诊断乳腺癌过程中的相关性及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70例有乳腺包块患者,先对其进行超声BI RADS分级评估,再进行术后病理检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运用价值。
结果 70例患者中被评估为5级23例,4a级17例,4b级10例,4c级13例,3级7例,BI RADS5级和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BI RADS3~4级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5)。
乳腺肿块直径<2cm,纵横比<1的乳腺癌患者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中,超声BI RADS分级评估仍然有一定的困难,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超声BI RADS分级对乳腺癌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逐步成为乳腺癌筛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BI RADS分级;病理对比中图分类号:R737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399(2019)05-0518-04doi:10.13315/j.cnki.cjcep.2019.05.004接受日期:2019-02-10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合肥 2300322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超声影像科,合肥 230031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合肥 2300224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 230045作者简介:倪 暾,女,硕士研究生。
E mail:2548652108@qq.com孟 刚,男,教授,通讯作者。
Tel:(0551)62886710,E mail:menggangbl@163.com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病理学的相关性

6
]
7
]
8
]
9
] ]
¨
]
缺 氧 与血 管生 成密 切相 关 。此外 , F 1 HI 一 a还能 激 活 促 红 细胞 生成 素基 因 的表达 , 红细 胞生 成增 加 , 使 提
王 红 磊 , 超 声 光 散 射 断 层 成 像 ( OT 与 乳 腺 癌 血 管 生 成 病 理 学 的 相关 性 等. D )
27 6
肿瘤 的异 常增 殖 和过度 生 长会 使瘤 体 内 出现 缺 氧现 象 。HI 一 F 1是介 导细 胞对 缺 氧微环 境 进行 适 应
性 反 应 的转导 调控 因子 , 表达 活性 对 维 持 肿 瘤 细 其
发 生 、 展 与肿瘤 血 管 生 成 密 切 相 关 并 结合 了光 散 发
射 和超 声检 查 的优 点 而 设 计 的 一种 功 能成 像 技 术 。
本 研 究 通 过 对 乳 腺 癌 超 声 光 散 射 S 值 和 MVD DI 值 、 GF和 HI 一 VE F1 表 达 关 系 的研 究 , 阐述 了超 声
( 收稿 日期 : 0 1 ) 2 1 一【 5—0 ; 辑 : 2编 王蔚 )
光散 射诊 断 乳 腺 癌 的 病 理 、 子 生 物 学 依 据 , 过 分 通
S I 的 测定 可间 接反 映肿 瘤 的血 管 生成 活性 和肿 D 值
瘤组 织 氧含 量状 况 , 于 乳 腺 癌 的 诊 断 以及 术 前 预 对 测乳 腺癌 的病 情发 展趋 势 和治 疗方 案 的选择 有一 定
HR ) 导 VE E诱 GF对 缺氧 的反 应 促 进 血 管生 成 [ 1 。
51例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分型相关性研究

逐 年上 升趋 势 。伴 随乳腺 癌在 全世 界范 围发病率 的逐 步升高, 超声 在 该疾 病 的 诊 断 方 面也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作 用 。近 年来 , 随 着 超 声技 术 的发 展 和 临 床 治 疗 的需 要 , 人 们开 始关 注 于 乳 腺 癌 的超 声 影 像 与 病 理 分 型二 者之 间 的联 系 , 希 望 从 超 声 影像 可 以推 测 肿 瘤 病 理分 型 , 为f 临床 提 供一 种无 创 、 可 重 复性好 的 判断 预后
在一 定 关系 , 近 年来 有些 学 者 已经 发 现 二 者 有 一定 的
毛刺 征 为肿块 边缘 向周 围呈 放射 状伸 展 的细条 样影 像 改变 。微 小钙 化征 : <1 I T l m 的钙 化 称 为 微 小钙 化 , 多
成簇 状 分布 , 后方 无声 影 。
1 . 3 . 3 病 理 学 检 查 肿 瘤 切 片 均 经 过 常 规 取 材 、
1 . 3 方法
1 . 3 . 1 超 声 检查方 法 超 声 检 查 前要 求 患 者 脱 掉 上
衣 及 内衣 , 双 臂外 展 、 双手抱头 , 充 分 暴 露乳 房 及 双 侧 腋 窝 。使 用 线 阵 高 频 探 头 , 采 用轮辐状 、 纵切、 横 切 3种 扫查 方法 相结 合 , 经 皮 表 直 接 检 查 并 确 保 检 查 无 盲 区, 最后 扫查 双腋 窝 , 观察 有 无 异 常 肿 大淋 巴结 , 并
2 0 1 3年 第 2 9卷 第 5期
Vo 1 . 2 9 No . 5 2 0 1 3
包
头
医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超声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通过弹性超声成像分析,得到良性结节42个(87.50%)、恶性结节20个(76.92%)。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6例,浸润性基底细胞样癌9例,粘液癌6例,小管癌5例,导管内癌4例。
UE评分与病理类型呈现正相关(P<0.05)。
结论:乳腺癌超声技术可较准确地反应参数面积、组织硬度,能够较好地鉴别乳腺肿瘤。
标签:乳腺癌;超声参数;病理;相关性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近几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日益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且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治疗较晚期乳腺癌更高[1]。
临床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肿块的相对硬度,并对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给予评估[2]。
本文作者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乳腺癌超声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乳腺常规超声及UE检查,在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
无孕妇、哺乳产妇、精神病。
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1.34±14.23)岁;肿瘤直径6~65mm,平均肿瘤直径(43.23±11.78)mm;单发肿瘤55例,多发肿瘤5例。
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6~15MHz,常规超声确定中肿瘤的位置及其大小,实现双幅图像显示,将感兴趣的面积设置为病灶的2倍。
轻微压放探头,使得质量棒处于最佳状态。
病灶弹性成像的硬度采用改良后的5分法来评价,良性肿瘤为1~3分,恶性肿瘤为4~5分。
1分表示肿瘤整体的变形,2分为肿瘤大部分变形,3分为肿瘤边缘变形,4分表示肿瘤整体无变形,5分表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并没有发生变形。
病理学检查:由上述超声检测的同一医师分析术后病理切片,记录观察现象并进行诊断。
1.3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诊断率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UE评分均采用(±s)表示,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其临床结果,若两组差异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弹性成像与病理结果对比
在6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74个结节,经过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有48个,恶性结节有26个。
通过弹性超声成像分析,得到良性结节42个,占87.50%,恶性结节20个,占76.92%。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6例,浸润性基底细胞样癌9例,粘液癌6例,小管癌5例,导管内癌4例。
2.2UE评分与病理学的相关性分析
UE评分与病理类型呈现正相关(P<0.05)。
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乳腺癌早期患者在临床中不具有典型症状,往往在诊断时已是中晚期。
因此,做好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在检测诊断中,85%的乳腺癌患者有乳腺肿块,多为单发,其边缘不具有规则性,表面欠光滑,且多数的乳腺癌为无痛性的肿块,仅有少量伴随有刺痛或者隐痛。
乳腺癌患者在非妊娠期乳头有脓液、乳汁或者血液流出[3]。
并且乳腺癌患者的乳头及乳晕出现异常情况,如:乳头糜烂、脱屑、皮肤瘙痒等。
目前,临床中采用超声技术诊断乳腺癌,有着较高的诊断率。
UF是指采用探头及探头挤压装置,沿着声束的方向对组织进行压缩,从而通过组织位移的手段来分析其硬度[4]。
国外已有学者报道了UE对乳腺癌的临床研究,通过肿物及其周围正常组织间的弹性系数来确诊乳腺癌。
其病灶弹性成像的硬度分为5级改良法,当评分越高,表明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56]。
当前,UF主要应用在前列腺、甲状腺及其乳腺的诊断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与常规的二维超
声相比,在诊断良恶性方面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肿块的诊断率。
肿瘤良恶性与病理学组织有一定相关,而肿瘤的硬度在很大程度上与间质成分含量相关[7]。
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在本研究中,浸润性导管癌36例,其硬度增加,且UE评分较高。
UE所反应的是病灶弹性,可能存在假阴性。
UE评分中2~3分的恶性病灶有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基底细胞样癌及其粘液癌。
由于本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较少,UE评分与病理性相关性的研究较浅显。
在今后研究中,应扩大研究对象的数量,提高UE诊断经验,最终提
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乳腺癌的超声参数可有效评价参数与面积及其肿瘤硬度,可提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冷晓玲,黄国福,马富成.乳腺癌超声造影充盈缺损与造影特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02(05):417421.[2] 張策.超声造影参数与乳腺癌病灶内癌基因表达、细胞增殖活力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01(22):31283131.
[3] Au F W,Ghai S,Lu F,et al.Histological Grad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Biomarkers of Breast Cancer:Correlation to Ultrasound Features[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7,36(09):1883.
[4] 徐乐,何琳,陈涛,等.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与ER、PR、CerbB2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02):182186.
[5] 韩思维,丁炎,吴鹏西,等.乳腺癌超声及超声造影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相关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6,12(03):261265.
[6] 董吉,丁炎,吴鹏西,等.乳腺癌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J].江苏医药,2016,42(17):18721875.
[7] 童清平,毛萍,王佳佳,等.超声多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意义[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01(06):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