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现代建筑则代表了科技与创新的进步。
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创造了独特而令人惊叹的建筑风景。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以及这种完美结合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1. 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技术。
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周围景观的和谐一致。
而现代建筑则注重功能性和创新性,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材料。
然而,在一些新建筑项目中,设计师采用了传统建筑的元素,将其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例如,中国国家大剧院,俗称“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的整体外观独特而又现代,但建筑的内部却融入了传统的木质构造和雕刻工艺。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展示了现代技术的进步。
2. 传统材料与现代建筑尽管现代建筑材料非常丰富多样,但传统材料在建筑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设计师选择使用传统材料,以展现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尊重和继承。
例如,苏州博物馆是一座完美结合了传统及现代建筑元素的建筑。
在设计中,建筑师采用了传统苏州园林的样式,并使用了传统的砖瓦和木材,加上现代的钢铁结构和玻璃幕墙,使得整个建筑既有传统建筑的韵味,又充满现代的气息。
3. 建筑与城市发展传统建筑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文化魅力,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例如,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中的中国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设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中国馆的外观灵感来自中国的经典文化符号“中国古琴”。
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红色色调,与现代的玻璃幕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一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成为了世界眼中的奇迹,也推动了上海城市形象的提升。
4. 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与传承

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与传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城市里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与现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关系与传承。
首先,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借鉴与融合。
虽然二者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有很大不同,但现代建筑在形式、材料、工艺等方面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许多现代建筑在设计中融合了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白塔公寓、玉德园等。
这些建筑在外观上呈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如屋檐、飞檐、斗拱等,同时又在建筑的功能、结构、材料等方面实现了现代化的创新。
其次,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功能、用途等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现代建筑凭借其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填补了传统建筑在功能、科技含量、节能环保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同时,传统建筑又对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使其在保留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最后,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传承与创新。
虽然现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吸收了传统建筑的元素,但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比如,在建筑的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现代建筑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实现了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但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人文景观保护等方面,现代建筑也应该尽力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传承与创新。
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二者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交流和融合。
这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传统建筑风格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而现代建筑则体现着科技与创新的精神。
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实现功能性和美学的完美统一,还能够在城市风貌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传统建筑的魅力传统建筑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论是古代宫殿、庙宇,还是民居、园林,都展现出独特的气质和设计特点。
传统建筑往往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选址、布局、材料与装饰皆经过精心考量,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传统建筑的传统工艺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例如中国的斗拱、木雕、砖雕,印度的壁画、雕塑等,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的风格创新相较于传统建筑,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现代建筑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大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出富有未来感的建筑作品。
现代建筑的设计概念多样,有的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有的强调节能环保,有的追求线条简洁与现代感。
现代建筑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透过现代建筑,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进步和设计创新所带来的变革与震撼。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在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例如,利用传统建筑的斗拱元素赋予现代建筑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在现代建筑的外立面或内部设计中加入传统的图案、雕花或装饰,营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审美的尝试,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
这种设计概念既能传承历史,又能体现现代人对生活品质和环境的需求。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建筑风貌,也为人们创造了更美好、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建筑设计应当尊重传统,同时追求创新,传统与现代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
赋予建筑更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都市

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都市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都市: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都市景观也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那么,在这个老与新交融的时代里,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都市如何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呢?首先,中国的传统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保留和传承,为城市增添了历史的底蕴。
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人们追忆过去、感受历史的重要途径。
例如,中国城市的老城区往往保存着众多古建筑,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它们不仅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通过修缮和保护,这些传统建筑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城市文化的象征。
其次,现代化都市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传统建筑的元素,赋予了城市新的魅力。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比如,上海的外滩,现代高楼大厦与黄浦江边的西洋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示了城市的现代气息,又体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而深圳的华侨城则打造了一座集古老风貌和现代氛围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让人们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也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便利。
基于现代科技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和建筑修缮。
例如,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可以对古建筑进行加固和修复,确保其长久保存。
而传统建筑的保护,也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然而,传统建筑与现代化都市的结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扩张和高楼大厦的兴建,可能会对传统建筑的周边环境和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并不充分,导致传统建筑逐渐消失或失去原有的特色。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统建筑与现代化进程中寻求平衡,既要保护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的动力。
浅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浅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摘要】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格融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现。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使得建筑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古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不断推动着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古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使得建筑设计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
现代建筑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建筑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和发掘。
【关键词】古建筑,现代建筑,融合,文化价值,发展背景,传统建筑元素,特点对比,风格创新,启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意义,价值。
1. 引言1.1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文化价值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古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是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
通过古建筑,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工艺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现代建筑在吸收古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建筑更具时代感和个性化。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既可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又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发展背景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建筑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展现出的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古建筑在中国长久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复古建筑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复古建筑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在建筑界流行起了一股复古建筑的潮流。
与此同时,现代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那么,如何将传统的复古建筑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实现完美的融合呢?本文将探讨这一话题。
一、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特点传统建筑主要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风格,建筑形式多样,屋顶通常采用斗拱或檐下飞檐的设计,墙体则以砖木结构为主。
传统建筑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注重内外空间的自然流动。
相比之下,现代建筑更加注重功能性与创新性,强调简洁与舒适。
游离于传统建筑的束缚,现代建筑采用多种新材料和新技术,通过大量使用玻璃幕墙,营造出明亮、开放的高楼大厦。
二、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方式1. 保留传统元素,应用现代技术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保留传统建筑外观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技术来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
例如,在传统建筑的外墙上使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效果;在传统建筑的窗户上安装双层玻璃,减少噪音和能源损耗。
2. 将传统元素注入现代设计另一种方式是将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创造出独特而具有历史感的建筑作品。
例如,在现代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如雕花、壁画等;在室内采用传统建筑的颜色、图案和家具等。
3. 整合传统与现代的空间布局传统建筑注重内外空间的流动和布局的合理性,而现代建筑强调功能性和效率。
在结合传统与现代建筑时,可以保持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同时融入现代建筑的功能性要求,创造出灵活而舒适的空间环境。
三、成功的案例1. 鸟巢体育馆(中国)鸟巢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
体育馆借鉴了传统陶瓷的斗拱结构,并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建造而成。
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创新的结构,鸟巢体育馆成为了国际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2.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将传统的壳状结构与现代的玻璃幕墙结合在一起。
歌剧院的独特外观和灵活的功能使其成为了世界级的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建筑历史,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风格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旨在寻求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价值。
一、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建筑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古代的宫殿、庙宇,还是民居和园林,都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经久耐用,富有历史感和时代特色。
传统建筑的色彩、雕刻与装饰独具匠心,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在形式、功能和材料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简约、开放和高效的设计。
现代建筑运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及创新的设计理念,展现了时代的特征和科技发展的成就。
然而,现代建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城市单一化等。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式在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中,有几种常见的方式:1. 保留传统建筑的外观和形式,内部采用现代化的功能和设施。
这种方式既能保护传统建筑的风貌,又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例如,一些古老的宫殿和庙宇被改造成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保留了建筑的外观和装饰,同时内部设置了现代的展示和交流空间。
2. 将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当中。
通过运用传统建筑的色彩、雕刻和装饰等元素,赋予现代建筑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
这样的设计方式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又展示了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
例如,一些现代商业建筑的外部设计中融入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形式,使得建筑在商业化的同时还具有了文化的内涵。
3. 在现代建筑中重建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形式。
这种方式既能满足现代人们对宽敞、舒适空间的需求,又能保持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例如,一些新建的宫殿和寺庙运用传统建筑的形式和材料,但在尺度和功能上进行了现代化的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建筑史上独具一格。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建筑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考验。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原始形式的建筑存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风格。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追求以最简洁的手法表达最深厚的艺术境界。
其建筑特色多为木质结构、屋顶独特的悬山顶和石雕等。
古代建筑还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布局和装饰,通过各种手法营造合适的氛围,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受。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建筑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为现代化的建筑让路。
这样的冲突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然而,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因此,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何在保持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法,成为了现代建筑师的挑战。
三、完美融合的实践在实践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
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鸟巢以传统的中国造型为灵感,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材料进行建设。
它既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一个国际知名的地标建筑。
另一个例子是现代化的水立方。
它原本是奥运游泳比赛的场馆,后来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大型的水上运动公园。
水立方采用了传统建筑的常见形式,并结合现代的造型和材料,打造出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现代感的建筑。
除了以上两个例子,还有许多以传统建筑为基础,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的建筑。
这些建筑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美感,也扩大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统一
摘要:文章从对现代建筑技术与美学的思考,通过比较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色彩与现代建筑色彩的差异与共性,阐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及其在与现在建筑设计手法上的冲突与融合,最后试图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规律入手,与现代建筑结合共生。
关键词:中国传统色彩观;共融性;解构;融合设计
一、当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中现状的思考
建筑是重要艺术表达手段,它在建筑艺术中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国当代建筑因现代建材使用与成本的考虑,尤其是通过现代工业化立面材质(如:外墙面砖、涂料、玻璃幕墙、钢结构等)所体现出来的简洁现代感,带有西方浓重的色彩构成的元素。
银白色的钢结构,透彻颜色多变的玻璃幕墙与立面上使用的不同颜色的外墙材质,构建出来了一栋栋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在一栋栋现代建筑耸立的同时,发现中国的很多城市也慢慢失去其固有的建筑传统及原有城市所带有的独特的风味与人文情怀。
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割断了城市文脉,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道,某工程施工现场,在巨大的推上机下,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到处欧风四起,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到处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统一关系按一般的解释,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
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
两者反映在建筑上,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
关键问题在于,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件事物被另一件事物给快速的替代,其中就是一方的优势超越了另一方面的优势,转化到利益中去,社会就会自动采用最有效最能达到的方式去体现它。
中国的传统建筑被如此之快的西方现代建筑给替代,其本质就是我们中国建筑的某些特性,不适应现代高效快速追求利益的社会的需要。
而我们又想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它的物质形式,传承给子孙,这无疑不是个矛盾。
中国传统建筑多是以木质构件为基础,瓦为屋木为墙。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杂优美的
各种建筑构件,在力与美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始终是主观的装饰,这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追求十分相似,这对于用现代建筑建筑色彩语言与中国传统建筑色彩语言的对话十分有意义。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交流
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是在走着两条路:对内改革摸索以求自新,和对外开放探索寻求机遇,最终达到全面现代化,在此进程中中国建筑所走的道路也不例外。
近三十年来国内的建筑师通过高强度的实践摸索,有力的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而国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工程项目则最直接的影响了中国建筑实践和理论的走向,尽管他们目前完成的作品为数还不算太多。
国内外的建筑师在此进程中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交流、交锋与碰撞,相对来说国内的建筑师更多的是在不断学习、借鉴、转化和吸收,然而文化背景与时空的差异、实践手段的不同以及当下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彼此理解的错位,从而引发大量的误读与误会,这让国内建筑师的实践道路更加困境重重。
在这次国内外建筑师设计的交流或者交锋中,以“虚”取胜――在城市环境中虚化主体、在建筑单体上虚化墙面屋顶、在庭院园林中虚化形式,而最终强化是“意境”!“正如马克思预言的,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所展示的,是后者的图景。
在这个预言的‘定律’面前,我们脑力衰竭,似乎只需要练就发达的四肢去实施那种‘图景’。
”可悲的是我们对发达国家“图景”认识还发生了严重的错位,更可悲的是我们对自身的“传统”进行了严重的扭曲,加之部分长官意志的主导,北京和为数不少的城市还出现了“身穿西装头戴瓜皮帽”的建筑奇观。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到政治、经济、宗教、地理、气候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独一无二的风貌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又往往会通过若干独特的建筑符号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与知觉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鲜明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是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
从城市整体层面来看,城市与自然山水的空间关系、城市的布局肌理和城市轮廓线、历史建筑等等都能作为城市的符号表达;从中国传统建筑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构件、材质、色彩等则构成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表达。
所以,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当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提炼与表达应渗透于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空间形态设计以及建筑单体设计等诸多方面。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剖析,结合“符号学”与“类型学”研究的成果,对比现代建筑创作手法及现代建筑材质的特性,总结出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进行现代建筑创作的基本模式,提出了利用后现代手法——解构,来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对大量优秀建筑设计实践的调研和分析,从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协调共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性的提出五大原则——现代功能原则、现代材质原则、现代技术原则、建筑等级原则、地域性原则,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创作及环境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探讨,总结符号学运用于现代建筑创作的途径和方法,深入研究如何在维持原有城市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借鉴传统建筑符号进行重构与再造以及中国传统空间营造方法,使建筑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乃至城市保持整体的联系。
同时,以深圳万科第五园、苏州博物馆、西安市行政中心办公区设计为例,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如何在建筑构件的细节中深层次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用积极地态度对待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运用。
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等,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意义象征,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之中。
三、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现代建筑色彩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这是应根据不同对象选择色彩表现方式的色彩观念,注重装饰性、象征性、表现性成为中华民族建筑的明显一大特征。
处于至高的宫廷建筑色彩最为强烈,庙宇、陵墓、庙宇的色彩次之,普通居民建筑的色彩则非常单一。
中国古建筑的色彩不论其复杂华丽程度,都会基于一个统一的色调之中,如宫廷建筑以红、黄的暖色调为主。
天坛以蓝、白色调为主,园林则以灰、绿、棕色作主色调;三是对比寓意和谐。
由于建筑装饰色彩基调的高度统一,中国古建筑不论色彩多么的大胆、明快、强烈,尽管许多的互补色、对比色会在同一座建筑中同时出现,而且对比十分强烈,但这种丰富的建筑色彩不仅没有使中国建筑显得杂乱无章,反而使其和谐的基调更加赏心悦目,耐人寻味。
反观当下很多城市在建设中强调民族特色,就将一条街或者整个城市都用上,黄瓦红墙,硬生生的营造出所谓的民族街,无视其建筑的属性与统一性。
是形成强烈的对比,但是整个其已经丧失了中国建筑色彩中追求的统一和谐内涵。
而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中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风味甚至有所寓意,不能只是简单的使用中国建筑传统建筑符号或者颜色,在于统一的思考,与现代技术想整合,用解构的方式,设计出与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中国新时代的建筑。
四、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融合思考
唐、宋、明的建筑百花齐放,让世界各国都领略其风骚。
在设计实践中,勿忘自己应该有的历史责任,而且不是简单的复制国外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让世界都看到我们新崛起中国的新兴建筑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