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 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3、关注:学生对小草认识的经验。

4、设计意图:对小草这一声命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5、关注:学生观察狗尾草的顺序和记录的方法。

6、设计意图: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狗尾草。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樟树和狗尾草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请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精神的理解。

(2)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员可补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美好品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小草和大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对象: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代表的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代表的意义。

2.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小草和大树》2. 相关参考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小草和大树》,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小草和大树所代表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文章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

2.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反思,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代表的意义。

学生也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拓展活动(10分钟)活动内容:1. 学生自由发挥,以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和学习。

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七、课堂小结(5分钟)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感悟日记。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报告和 口头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案例比较与总结
小草和大树虽然都是植物,但它们的特点和 生长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上,需 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 度、实验报告和口头测试等多方面的因素进 行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点和生长过程。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小草 和大树的世界,增强学习体验

小组合作
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 讨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
能力。
互动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与步骤
导入
知识讲解
实践操作
通过故事、谜语等形式, 引起学生对小草和大树
的兴趣。
详细介绍小草和大树的 特点、生长过程等知识,
实践操作能力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估, 检验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综合素质提升
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 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04 教学案例分析
小草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小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 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游戏等多种方式进 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内容
介绍小草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生长过程 和生态价值。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报告和口头测 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大树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介绍大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生 长过程和生态价值。

小学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一)《小草和大树》教学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形成板书:小草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大树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5、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3、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亲历观察比较狗尾草与樟树的过程,用简图画出小草形态,会使用维恩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1、重点: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征,体会小草也是有生命的。

2、难点:通过观察的过程来发现大树与小草的异同点。

三、教学准备:每小组一株狗尾草,一条香樟枝,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你知道吗?原来我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顽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

”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唉,其实我原来也是一颗小草,后来怕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2、听完这个故事,哪么同学们说说做大树和做小草那一个更好更重要啊?(学生反馈)3、其实啊,不论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们都为大地增添了绿色,正因为它们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此欣欣向荣、绿意盎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和小草”。

(板书:大树和小草)(二)认识常见的小草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草呢?(学生反馈)(PPT展示常见的小草:狗尾巴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你知道这叫什么草吗?能说说这种草的主要特征吗?2、小结:各种各样的草展示自己的身姿,构成千姿百态的小草世界。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小草和大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感悟课文,学会用情用心朗读。

2、理解部分词语的色彩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由课题质疑导入课文1、读课题2、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3、题目中的“小草”“大树”分别指谁?“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2、检查读生字新词,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

4、说说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5、哪些写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哪里写的是事业上的困难?按“概括——生活中的困难——事业上的困难——总结”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导语: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

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

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三、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生活的艰辛。

1、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第二大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生活中经历的困难?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3)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提高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哲理。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小草和大树》。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小草和大树》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5.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想象作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文章或故事,进行阅读分享。

(2)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草和大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营集镇中心小学张俊荣
教材分析
《小草和大树》讲述的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逆境中奋发努力、脱颖而出的艰辛历程,歌颂了逆境成才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主人公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她用自己和两个妹妹的成功证明了无论是“小草”还是“大树”,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样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样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只要努力奋斗,在逆境中也能创造奇迹。

这篇课文与本单元另两篇课文一起,共同表达了“奋斗与生存”的教育主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义。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小草和大树)图片上是什么?那么你对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了解?
小草:普通平凡渺小默默无闻大树:高大挺拔被人重视视为桥梁
是啊,小草如此渺小、平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吗?在自然界里确实不能。

但是在文学的世界里,就有这样的三姐妹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了“大树”。

2.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谈雨山一起去感受一下夏洛蒂创作《简。

爱》的艰辛历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的主人公师夏洛蒂.勃朗特。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主人公。

(课件)
4.作者在本文主要写的就是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走向成功的,那为什么要把课题定为“小草和大树”呢?要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把文章读好,我们先要翻过三座大山。

二、自学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完成朗读要求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检查出示:
第一座大山
堪称逆境撇下前辈
狭窄权衡铅笔钢铁
(1)指名读赛读齐读
(2)有些字不太好写,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3)这些词语对于同学们来说很简单,读得非常棒。

那英国人的名字可不好读了。

你有信心把它读好吗?出示
夏洛蒂.勃朗特罗伯特.骚塞艾格尼斯.格雷艾米莉.安恩
同学们读得很好,还有几个词语你也来试一试,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出示
嗷嗷待哺节衣缩食惴惴不安寥寥无几(夏洛蒂的逆境)
要强好胜孜孜不倦脱颖而出大名鼎鼎(夏洛蒂的成功)
(3)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4)这些词语你都理解了吗?
第二座大山
课件出示上面八个词语的意思。

第三座大山
(5)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
4、同学们翻过了三座大山,现在再来读读课文,相信同学们读的更好。

接下来请同学们给课文分分段,提示你,可以把夏洛蒂姐妹经历逆境作为一部分。

(省自由朗读完成任务,然后同桌交流)
一(1)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是一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其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打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

勃朗特姐妹经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5、看来同学们是很用心的分析课文了。

那么现在就让老师听听你读的如何,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评价读的如何)
6、同学们读得太棒了,那么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本课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

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地想得到大诗人指点师,却遭受了巨大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与两个妹妹更加发奋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的故事。

三、小结
在自然界中,小草是永远不会长成大树的,但是在文字界里,夏洛蒂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硬是把“小草”浇灌成了“大树”。

这其中经历了哪些艰辛,又克服了哪些困难?我们下一节课,再去进一步学习。

四、课堂检测课件出示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