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燃料统计指标审批稿
火电厂燃料统计表

火电厂燃料统计表一、介绍火电厂是我国能源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燃料统计是火电厂运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燃料统计表作为一种记录和统计燃料使用情况的工具,对于火电厂的成本控制、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燃料统计表的作用燃料统计表是记录和统计火电厂使用的各种燃料的工具。
通过燃料统计表,火电厂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燃料的使用情况,包括燃料种类、消耗量、使用效率等信息,进而为火电厂的运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燃料统计表的内容燃料统计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1. 燃料种类燃料种类是指火电厂使用的不同燃料的名称,如煤炭、天然气、柴油等。
燃料种类的统计可以帮助火电厂了解和掌握不同燃料的使用情况,进而进行更合理的燃料采购和使用计划。
2. 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量是指火电厂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燃料的总量,通常以吨或立方米为单位。
燃料消耗量的统计可以帮助火电厂了解自身的燃料消耗情况,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优化燃料利用效率。
3. 燃料使用效率燃料使用效率是指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能够从燃料中获取的能量占燃料总能量的比例。
燃料使用效率的统计可以帮助火电厂评估自身的能源利用水平,为提高能效提供依据。
4. 燃料来源燃料来源是指火电厂获取燃料的渠道或途径,如购买、进口、合作等。
燃料来源的统计可以帮助火电厂了解燃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燃料供应不足或中断对火电厂运营的影响。
四、燃料统计表的编制与填写燃料统计表的编制与填写应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燃料种类根据火电厂实际使用的燃料种类,确定一份适用于火电厂的燃料统计表模板。
燃料种类的确定应考虑到火电厂的燃料需求、供应情况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
2. 设定统计周期确定燃料统计的时间周期,通常可以按月、季度或年度进行统计。
统计周期的选择应根据火电厂的管理需求和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3. 收集数据根据统计周期,收集火电厂使用各类燃料的相关数据,包括燃料种类、消耗量、使用效率等。
火力发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范文

火力发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目录一、燃料统计与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1)二、燃料统计指标 (1)三、交货方式对统计核算的影响 (2)四、数量指标 (3)五、几个数量口径的应用 (4)六、入厂煤数量审核 (5)七、计算运损和盈亏吨 (6)八、运损对燃料成本的影响 (7)九、入厂煤水分的影响 (8)十、运费 (9)十一、煤价的不同口径与应用 (10)十二、入厂煤质量验收统计 (11)十三、索赔 (11)十四、拒付 (12)十五、耗用 (13)十六、热值差 (16)十七、库存盘点 (17)1.煤场盘点规定 (17)2.集团所发盘煤报告格式的填报说明 (18)十八、计提场损 (18)十九、盘点盈亏处理 (19)二十、厂内费管理 (21)1.厂内费的项目 (21)2.厂内费用的预算管理 (24)3.厂内费的计提均摊 (24)二十一、标煤单价因素分析 (24)二十二、燃料核算——一般规定 (24)1.燃料核算的主要工作 (25)2.燃料核算一般规定 (25)3.燃料核算科目设置 (25)二十三、燃料核算——购入成本核算 (27)1.燃料购入成本 (28)2.燃料入库验收 (28)3.燃料暂估 (29)4.严格控制预付款(预结算款) (30)5.财务部门应加强对电煤估收、结算资料的审核 (30)二十四、燃料核算——耗用成本核算 (31)1.燃料耗用范围 (31)2.燃料耗用的计量及计价 (32)3.燃料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合理分配 (32)二十五、燃料核算——盘点和库存成本核算 (33)二十六、燃料核算——账务处理 (33)二十七、燃料核算——实务操作 (35)1.燃料费核算的流程 (35)2.财务的核算工作 (35)3.标煤单价是如何算出来的 (36)二十八、关于规范燃料成本核算的要求 (38)二十九、库存煤热值是多少 (38)三十、入厂标煤单价与入炉标煤单价的比较 (39)三十一、入炉热值变动的影响 (39)三十二、调整出库结构的影响 (40)三十三、暂估对燃料成本的影响 (41)三十四、无法支付的燃料应付账款如何处理 (41)三十五、统计指标的基本方法 (42)1.指标对比法 (42)2.比率分析法 (42)3.连环替代法 (42)4.连环替代法在标煤单价分析中的应用 (44)三十六、燃料MIS (45)火力发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此提纲的指导思想:针对燃料统计核算的关键点,通过明确概念、口径、方法,指导务实操作,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方法,促进燃料统计核算规范化的目的。
热电车间能源评审报告审批稿

热电车间能源评审报告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热电车间能源评审报告热电车间QC/LJ26005热电车间能源评审报告1.能源评审的目的、范围能源初源管理改进的领域及机会,为建立切实可行的能源管理始评审的目的在于了解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热电车间当前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现状,总结现有的能源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评价车间能体系提供背景条件并奠定基础。
本次初始能源评审的范围包括热电车间锅炉系统、蒸汽系统、汽轮机系统2 车间概况基本情况热电车间是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蒸汽和电力生产单位,3台150t/h锅炉1台130t/h锅炉、1台12MW双抽凝汽发电机组和1台6MW背压发电机组,担负着对全厂供汽、供电任务。
2016年产汽量万吨,发电量11265万千瓦时。
工艺流程说明热电车间的生产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系统:(1)柴油系统:锅炉点火用油及助燃用油,由油泵房负责提供,每台炉从压力油管路引出管线绕炉一周,供应四支油枪,回到回油总管。
在进油总管装有调节阀,并设有手动旁路。
(2)锅炉给水系统:锅炉给水由给水泵提供,经给水操作台一路经表面减温器调节汽温,回水与另一路主给水混合后进入省煤器,再进入汽包(4#锅炉是混合式减温器);经水冷壁上升管循环受热,产生饱和蒸汽经过过热器后送往汽机。
(3)锅炉烟风系统:锅炉送风由一台送风机承担,分甲乙两侧进下空预器,经上级空气预热器后分三路。
一路去制粉系统作制粉介质。
一路去一次风送粉,并有少量从送风机出口风箱引出的压力冷风控制一次风温度防止热风温度高煤粉自燃。
第三路为锅炉的二次风直接进入炉膛,并有少量二次风引入三次风喷口,在制粉系统停用时冷却三次风喷口。
烟气经炉膛出口、过热器、省煤器、SCR反应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由引风机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后进入脱硫塔,最后进入烟囱。
(4)锅炉制粉系统:原煤由煤仓经给煤机控制后进入磨煤机,在磨煤机内被钢球磨制成煤粉,同时经热风干燥预热带出磨煤机,在木块分离器内分离出木块和其他杂物,经过粗粉分离器进行粗细粉分离后,粗粉由回粉管回磨煤机,细粉进入细粉分离器后进行风粉分离。
如何做好火电企业燃料指标分析与管控

PRACTICE·APPLICATION实践·运用文 张海廷如何做好火电企业燃料指标分析与管控一、首先要清楚火电厂基本燃料指标及相互关系燃料的三大指标:“量、质、价”(数量、质量、价格);燃料管理的过程“供、耗、存”,这六个字就概括了火电企业燃料的全部过程和指标。
1.数量指标:指燃料供应量、耗用量、库存量。
统计燃料供、耗、存总量指标,观察其变化,为调运和生产提供依据。
2.质量指标:燃料的主要质量指标有挥发分、发热量、灰分、硫分、水分等。
统计分析入厂与入炉煤质量指标、入炉煤与锅炉设计煤种指标变化,为生产部门配煤、提高工效以及节能降耗提供参考资料。
为燃料结算提供质价依据,对质价不符的向矿方提出索赔。
3.价格指标:包括煤炭价格、运输费用、其他费用等项目,涉及燃料的数量、质量等多重因素关系。
二、要明白燃料指标的相互换算和煤炭各种“基准”1.量的换算。
如原煤量折标准煤量计算公式:标准煤量=天然煤量*天然煤平均发热量。
2.单位之间换算。
热量单位换算、质量单位换算等,如 1大卡=4.184千焦。
3.煤炭质量指标的基准。
煤所处的状态或者按需要而规定的成分组合,称为基准或简称为基。
基准有多种表示方法,但对电力用煤而言,常用的基准有以下四种:收到基(ar),其含义是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空气干燥基(ad),其含义是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
干燥基(d),其含义是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干燥无灰基(daf),其含义是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三、通过对重点燃料指标的分析做好燃料的管控工作(一)入厂标煤单价分析要从煤炭的数量结构、质量品种、采购节奏等方面对入厂标煤单价进行综合分析,要做到分厂、分矿深入穿透分析,对标煤单价变动情况随时给予关注,对价格明显高于其他矿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及时调整采购结构,对标煤单价较高的煤种采取少进或者不进的措施,通过开展对标分析查找存在的差距,控制入厂标煤单价,降低采购费用。
电厂燃料指标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电厂燃料指标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燃料消耗,保护环境,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厂的燃料指标管理工作。
二、燃料指标管理目标1. 提高燃料利用效率,降低燃料消耗;2. 控制燃料消耗,避免浪费;3. 强化燃料节约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三、燃料指标管理责任1. 企业领导层对燃料指标管理工作负总责;2. 生产部门负责具体指标的达成;3. 综合部门监督燃料指标的执行情况;4. 财务部门负责燃料成本控制。
四、燃料指标管理内容1. 燃料消耗指标的设定: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燃料消耗指标;2. 燃料消耗计划的编制:每年制定燃料消耗计划,明确各项指标的完成目标;3. 燃料消耗计划的执行:各部门严格执行计划,确保燃料消耗指标的达成;4. 燃料消耗指标的监测:定期对燃料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5. 燃料消耗指标的评估:对燃料消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五、燃料指标管理手段1. 引导员工加强燃料节约意识培训;2. 制定技术经济政策,推动燃料利用优化;3. 完善燃料消耗数据统计分析,为指标监测提供支持;4. 建立燃料库存管理制度,避免短缺现象;5. 加强燃料采购与使用管理,确保燃料消耗指标的达成。
1. 每年对燃料消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2. 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
七、燃料指标管理监督1. 企业内部设立燃料指标管理监督机构,对燃料指标管理工作进行监督;2. 企业外部设立燃料指标管理监督评估机构,对燃料指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八、燃料指标管理改进1. 定期对燃料指标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2. 根据改进意见调整燃料指标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九、附则本制度经企业相关负责人签署后生效,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需要修改,需经企业领导层审批确认。
以上是电厂燃料指标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为各电厂提供参考,推动燃料消耗指标管理工作的落实,实现燃料节约与环保的目标。
审计底稿-燃料消耗数量发电煤耗

3、皮带秤校验煤量未全部计入耗用煤量
根据运行部煤量统计表统计数据看,未将每次皮带秤校验煤量正确计入耗用煤量,如:9/6、8/5、8/26等皮带秤校验煤量未计。
2、发电企业供电煤耗率正平衡计算,保证各项生产技术和燃料运行指标的准确、可靠。
被审
单位
意见
主管签章:
年月日
审计组长:审计副组长:
主审:审计员: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合计
审计
依据
1、?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试行〕?;
2、?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审计方法?;
3、某发电厂安生部技术经济指标表、运行部煤量统计表、会计报表、皮带秤校验记录。
审计
评价
意见
1、某电厂200X年1-9月耗煤量人为调低,发电煤耗指标虚低,少计燃料本钱元。
2、未按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试行〕?规定,正确计入当月燃料消耗量,煤炭消耗量未以入炉皮带秤计量数量为准〔月末可根据皮带秤校验结果进行调整〕。
审计工作底稿
被审计单位:某发电厂编号:
审计工程名称:某某公司资产负责损益专项审计附件:共页
审计事项
200x年1-9月燃料消耗数量、发电煤耗
审计Biblioteka 日期200X年10月29日
审计
事项
摘要
1、燃料消耗数量少计吨,少计燃料本钱817万元
200x年1-9月该厂入炉煤皮带秤计量入炉煤量吨,实际进本钱消耗量吨,少计消耗量吨,折合金额8174929.09元。各月详细情况见下表:
火力发电厂燃料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火力发电厂燃料经济技术指标分析摘要:对影响火力发电厂经济技术指标的项目进行介绍,并着重对燃料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经济技术指标中图分类号:tn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19-01火力发电厂在承担能源转换的同时,也消耗着大量的能源。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火电厂的燃料成本已占到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因此降低燃料成本是当务之急,燃料经济技术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在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同时对指导火电厂的电力生产以及管理经营方面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火力发电站的多种指标中,经济技术指标一般情况下分成大小两种指标,分解大指标,通过研究大指标的因素或者参数得到小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和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以及最大出力主要设备和最小出力主要设备。
小指标则主要包括燃料指标、汽轮机指标、锅炉指标和化学指标等。
1 综合性指标定义及计算1.1 发电量指电厂发电机组经过对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而产生的有功电能数量,即发电机实际发出有功功率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单位为kw·h或万kw·h。
发电量根据发电机端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即:发电量=计算期电能表的读数差×电能表的倍率1.2 厂用电率指发电厂为发电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
1.3 标准煤耗(1)标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折算成标准煤的燃料量。
各种不同煤种具有不同的发热量,必须折算到一定的基准下才能进行经济性比较。
标准煤是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07.6 kj/kg(即7000 kcal/kg)的煤。
燃油耗用量较小且油质变化不大,41868 kj/kg(即10000 kcal/kg)就是1 kg标准油的发热量。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燃料指标)

来油、储油与用油不对应
2
燃油分析化验人员未持证上岗
2
未按要求对来油的各类指标进行分析化验
2
无燃用油台帐
(5)节油管理制度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国电发[2001]477号)第十四条
查阅管理制度节油措施、投油记录以及节油奖励情况
2
没有节油管理制度、节油规划以及年度计划
2
未制定(启停、稳燃)节油措施
2
无点火用油统计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国电发[2001]477号)第十一条
2
有锅炉炉底加热系统的机组在启动时未投用
(4)油务管理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试行)》(电安生[1993]457号)7-14条
现场核查燃油台帐,查阅来油统计以及油质分析报告
2
生产燃用油用作非生产用
(4)入厂煤化验
检查相关记录,测试频率
3
未对每日每批来煤进行全水分、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全硫含量及发热量测定。每缺一次扣1分
3
未对入厂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按各矿别累积混合样的工业分析、发热量及全硫含量测定。每缺一次扣1分
3
对入厂新煤源未增加测定元素分析、灰熔融性、可磨性等指标。每缺一次扣1分
2
机组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未达标
2
未进行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试验或没有低负荷不投油稳燃报告
2
在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未达标情况下未制定达标方案
2
未记录低负荷投油稳燃情况
(3)机组启停过程中的点火用油;
《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1991]98号)第19条
查阅机组开停机记录以及点火用油统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燃料统计指标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燃料统计火力发电是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
加强对一次能源投入和消耗和管理,是电力工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经济合理的使用燃料,降低消耗,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火力发电厂生产电能和热能所耗用的燃料,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即原煤、燃料油和燃气等。
发电和供热生产耗用的原煤、燃料油和燃气仅指电力和热力生产过程的耗用,非电力和热力生产过程或非正常生产过程的消耗不包括在内。
如新机正式投产前和设备大修后试运行期间耗用的原煤、燃料油和燃气量,就不能包括在发电和供热生产耗用的数量内。
发电(供热)耗用原煤数量发电(供热)耗用原煤量的计算比较复杂,有正平衡计算和反平衡计算两种。
(1)正平衡计算法是利用原煤购、用、存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计算的,它是火力发电厂或热电厂计算耗用原煤数量的基本方法。
分为日耗用量和月耗用量计算两种。
①日耗用原煤量:通过计量装置,测算出当天发电(供热)耗用的原煤数量。
有中间储仓的电厂,尚应包括存煤量期末期初的差额。
日发电耗用原煤量=计量装置测得的入炉(入仓)原煤量±日末日初储煤仓差额以日耗原煤量作依据计算的日发、供电标准煤耗率,能及时了解生产运行的消耗情况,不能反映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如供方造成的亏吨、亏卡损失,保管不善的超额损耗和计量误差等。
因此,不能用全月各日耗用原煤量之和作为全月耗用原煤的数量。
②月耗用原煤量:通过月终盘存和购、用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全月耗用的原煤量。
月发电耗用原煤量=月初库存+本月购入-月末库存-规定损失-非发电用(或拨出)正确计算月耗用原煤量的关键在于对煤场的存煤进行准确的月终盘存。
要求将存煤堆成规定形状,丈量、计算体积,测定比重,计算出存煤量。
煤斗及煤仓的存煤量差额也要计算,不能遗漏。
“本月购入”,是指已进入电厂煤场的煤炭数量。
“规定损失”是按照主管部门对原煤运输和储存规定的损失率计算的损失量。
用月耗用原煤量作依据计算的发、供电标准煤耗率,既反映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工人的操作水平,也反映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如供方造成的亏吨、亏卡和运输储存中的超额损失等。
热电厂耗用的原煤及其他燃料,要按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分开计算(标准煤量的计算式也相同):发电耗用原煤量=发电、供热总耗用原煤量-供热耗用原煤量供热耗用原煤量的计算与“发电(供热)耗用标准煤量”中“供热耗用标准煤量”的计算方法相同。
(2)反平衡法计算火力发电厂或热电厂如不具备用正平衡法计算日耗用原煤量及其它燃料数量的情况下,经主管部门批准,可暂用反平衡法计算日耗用的燃料数量。
它是根据锅炉供出的蒸汽总重量和锅炉的热效率,先推算出耗用的标准煤数量,再推算出原煤数量。
计算式为: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千克)=∑某台锅炉耗用燃料的总热量(千焦)29308(千焦/千克)=∑某台锅炉供出的总热量(千焦)该锅炉热效率×29308(千焦/千克)则,发电耗用原煤量(千克)=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千克)×29308(千焦/千克)原煤发热量(千焦/千克)式中:锅炉供出的热量=(锅炉过热蒸汽总重量-锅炉减温水总重量)×(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含热量-锅炉给水含热量)+锅炉减温水总重量×(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含热量-锅炉给水含热量)+锅炉排污水重量×(锅炉排污水含热量-锅炉给水含热量)+锅炉供的自用蒸汽重量×(锅炉供的自用蒸汽含热量-给水含热量)±其它(锅炉摄入或供出的其它未计算的热量)用反平衡法估算误差大,仅用于暂时计算日耗用的煤炭数量,全月的耗用量仍须用正平衡法计算。
燃料发热量燃料经过完全燃烧后发出的热量。
发热量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1)高位发热量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燃料中的水分在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和燃料中的氢燃烧生成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时放出的热量。
燃料在燃烧中,蒸汽的凝结热难以被利用,所以我国规定燃料的热值统一按低位发热量计算。
(2)低位发热量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
准确测定燃料的热值,是准确计算发电标准煤耗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检测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取样化验。
平均热值亦称“能源平均发热量”。
是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
不同种类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各类的能源(如煤炭)也因形成条件、埋藏深度、品种产地不同,其热值差别也很大。
为了反映某种能源质量的优劣和使用价值的大小,以及综合反映企业实际使用能源的一般水平,必须计算能源平均发热量。
计算式为:平均热值(千焦/千克)=∑某种燃料数量(吨)×该燃料的实测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燃料总量(吨)实际工作中计算耗用原煤的平均发热量的计算式为:报告期原煤平均发热量(千焦/千克)=∑日耗用原煤量(吨)×该种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报告期耗用的原煤总量(吨)日耗用原煤平均发热量,从入炉煤中抽取样本测定。
标准煤量 又称标准燃料或标准能源,是指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按一定系数折成标准燃料的一种方法。
所谓标准燃料,是指每一千克含热量29308千焦的理想燃料。
为了反映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价值,便于计算企业的能源消耗并进行企业间的对比,需要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能源数量。
计算式为:标准煤量(千克)=∑某种燃料数量(吨)×该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29308(千焦/千克)式中:该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29308(千焦/千克)是某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与标准能源的热值之比,称“折标准燃料系数”。
发电(供热)耗用标准煤量 正常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数量。
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各该种燃料的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29308千焦后算得。
计算方法详见“标准煤量”。
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分开计算。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发电、供热耗用标准煤量-供热耗用标准煤量式中“供热耗用标准煤量”的计算,根据不同的供热方式,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1)由供热式汽轮机组供热:可将发电、供热耗用的标准煤总量,按照发电、供热消耗的热量比重划分计算。
计算式为:供热耗用标准煤量(吨)=发电、供热耗用标准煤总量(吨)×供热量(百万千焦)发电供热总耗热量(百万千焦)供热耗用原煤及其它燃料的数量,也可按上述方法划分。
(2)由锅炉直接供热:计算式为:供热耗用标准煤量(千克)=∑锅炉供热量(千焦)锅炉热效率×29308(千焦/千克)灰分(A)煤炭中所有可燃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完全燃烧以及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
灰分有内在灰分和外在灰分。
内在灰分(A NZ)是和煤共生的,难以用洗选方法去除;外在灰分(A WZ)是外界混入的,用洗选方法易于去除。
灰分又可分为分析煤样(即煤炭干燥到空气干燥状态,下同)的灰分(A f),及绝对干燥灰分(A g),一般使用的是绝对干燥灰分,其换算式如下:绝对干燥灰分(%)=分析煤样灰分×100100-煤的内在水分水分(W)煤炭在一定温度下,经烘烤而逸出的水。
水分分为全水分(W Q)和外在水分(W WZ)、内在水分(W NZ)。
全水分是指煤炭干燥到空气干燥状态所析出的外在水分和在化验室干燥到绝对干燥状态析出的内在水分的总和。
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称为内在水分,附着在煤颗粒表面上的水,称为外在水分。
挥发分(V)煤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密闭加热到一定时间以后,从煤中分解出来的液体(蒸汽状态)和气体产物,减去煤中所含的水分,即为煤的挥发分。
挥发分分为分析煤样的挥发分(V f)、绝对干燥的挥发分(V g)和可燃体的挥发分(V r)三种。
可燃体挥发分与胶质层厚度y价,是用以确定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之一。
三种挥发分的换算式如下:绝对干燥挥发分(%)=分析煤样的挥发分×100100-煤的内在水分可燃体挥发分=分析煤样的挥发分×100100-(内在水分-分析煤样灰分)全硫分(S g Q)绝对干燥的全硫分。
它是煤炭中所含各种硫分(如硫酸盐含硫、黄铁矿含硫、有机硫等)的总和。
不同的工业用煤,对硫分有不同的要求,洗煤可以降低煤的硫分。
全硫分低于1%的煤称为低硫煤。
含矸率(%)一定数量的煤炭中未能捡出去的大于50毫米的矸石量占煤的总重量的百分数。
它能直接反映出煤炭质量的好坏。
煤炭检斤率在购进煤炭中,经过驻矿验收的数量与进厂总量的比率。
反映煤炭验收管理工作的质量。
计算式为:检斤率(%)=进厂验收的总量进厂总煤量×100%煤炭到货率按照合同已运到电厂煤场的煤量与到期合同应运到电厂煤场的煤量的比率。
反映煤炭供货合同的执行情况及企业采购工作的质量。
计算式为:到货率(%)=按合同规定已到货的煤炭数量按合同规定应到货的煤炭数量×100%亏吨煤矿(油田)发运的煤炭(石油),扣除规定的运损后的数量与实际到货数量之差,反映煤炭(石油)供运过程中的损失。
亏吨原因可能是煤矿(油田)发货(装运)数量不足,也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失。
以煤为例,计算式为:煤炭亏吨数量(吨)=煤矿发运量(吨)×(1-规定运损率)-煤炭实际到货量(吨)亏卡煤矿(油田)实际发货的发热量低于合同规定发热量的差额。
过去,热能的计量单位为“卡”故称这种因供货质量下降造成的热能损失为“亏卡”。
计算式为:某种煤(油)亏卡值(千焦/千克)=该种煤(油)实供发热量(千焦/千克)-合同规定该种煤(油)发热量(千焦/千克)煤(油)亏卡总量(千焦)=∑实供某种煤(油)总量(千克)×该种煤(油)亏卡值(千焦/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