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全套程序文件ISO10012-2003
最新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第一版本册登记号:持有者:2011年1月20日发布2011年1月30日实施前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更好地为广大顾客服务,加快公司计量工作的步伐,依据GB/T 19022—2003(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本手册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测量过程及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手册中测量管理体系过程覆盖了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公司各部门必须贯彻执行。
本手册由*********综合办提出;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本手册由*********总经理批准;章节名称页码前言 (2)目录 (3)公司概况 (4)手册发布令 (5)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6)1.0范围 (7)2.0规范性引用文件 (7)3.0术语和定义 (8)4.0 法制要求 (11)5.0 技术能力要求 (12)5.1 检测能力 (12)5.2 检测水平 (12)6.0 质量管理要求 (13)6.1 总要求 (13)6.2 管理职责 (13)6.3 资源管理 (17)6.3.1 人力资源 (17)6.3.2 信息资源 (18)6.3.3 物质资源 (19)6.4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20)6.4.1 计量确认 (20)6.4.2 测量过程 (21)6.4.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23)6.5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24)6.5.1 总则 (24)6.5.2 审核和监视 (24)6.5.3 不合格控制 (25)6.5.4 改进 (26)附录1 行政组织机构图 (28)附录2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9)附录3 测量管理体系技术机构图 (30)附录4 生产工艺流程图 (31)附录5 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32)公司概况手册发布令为完善测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品质。
1、GBT 19022—2003标准条文解释

ISO9001的目次 ISO9001的目次 1.范围 1.范围 2.引用文件 2.引用文件 3.定义 3.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7.产品实现 8.测量、 8.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
5
测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
2011-12-19 20
引言的重点 一、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设备失准 测量过程失控 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
2011-12-19
21
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R
设 备 的 计 量 特 性
设备的计量要求
设备的最佳校准时间
使用时间 t
2011-12-19
22
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011-12-19 8
本标准与GB/T 19022. 1994和 19022. 2000的 本标准与GB/T 19022.1-1994和GB/T 19022.2-2000的 主要差异如下: 主要差异如下: —— 明 确 测 量 管 理 体 系 在 组 织 中 的 作 用 , 与 GB/T 19001标准协调一致; 19001标准协调一致; 标准协调一致 ——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体现GB/T 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体现GB/T 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体现
2011-12-19
9
ISO9001 OHS18001
ISO14001 ISO10012
2011-12-19
10
第四部分GB19022

指南 技术程序的依据可以是已发布的标准测量方法或顾客、设备制造者 的书面文件。
6.2.2 软件 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识别和受控,以 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和(或) 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测试应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有 效。
指南 软件可以有几种形式,如固化的(内置的),可编程的或成品供应的 软件包。 成品供应的软件可以不要求测试。 测试可能包括:病毒检查,用户算法程序检查,或必要时为达到要求 的测量结果而做的组合。 软件配置的控制可帮助保持使用软件的测量过程的完整和有效。通过 复制件进行存档,非现场保存, 或采取其它保护程序的手段, 保证其可获 得和必要的可追溯性。
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7.1.3 设备调整控制 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会被发现。 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 采取的措施。
5.3 质量目标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 测量过程的性能判定客观准则、程序及其控制。
指南 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 ——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 ——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 ——按照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 ——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 ——按制定计划的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 ——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
第一章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 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介绍
1. 引 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它 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 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 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 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 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 测 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 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 段落 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 加、 限制或修改。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GBT

测量管理体系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 .........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all)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
本标谁与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GB/T19001标准协调一致;——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体现GB/T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未使用术语“检定”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的审核。
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理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要求”以正体字出现。
“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
“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最新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汇总资料

测量管理体系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 (2)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all)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
本标谁与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GB/T19001标准协调一致;——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体现GB/T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未使用术语“检定”。
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7.2.2),计量确认与检定相同。
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的审核。
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理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要求”以正体字出现。
“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
“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GBT19022-2003计量管理手册

GB/T19022-2003计量管理手册本《计量管理手册》(简称《手册》下同)由公司理化计量中心组织编写,经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审定,符合GB/T19022-2003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和公司实际情况。
作为公司总经理,在本《手册》中规定了公司计量工作方针,并为实现此方针批准《手册》。
我郑重声明,本公司各项计量活动,必须严格按本《手册》的规定实施,公司全体员工必须忠实地遵循本《手册》各项规定。
授要副总经理XX先生为公司计量检测体系管理者代表,在计量检测体系运行中,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考核的权利。
公司理化计量中心对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负责,切实执行本《手册》中规定的各项计量活动,有权对各部门计量检测体系的运行实施督促、检查、确认和提出处理意见。
本《手册》自批准之日起发布,X年X月X日实施。
此令XXX公司总经理X年X月X日总则1 概述为证明公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各项测量值的溯源性,证明各测量过程和所用测量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证明顾客要求和各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已经达到,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制定本手册和完整的计量体系程序文件。
2 本计量检测体系覆盖范围2.1本计量检测体系覆盖本公司一切开展计量活动的单位、部门和个人。
2.2本计量检测体系覆盖本公司进行一切计量活动,包括质量保证、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原材料和能源管理等各方面的计量活动。
2.3本手册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作为本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3 本手册的作用3.1当需方要求时,公司可提供本手册以证实测量设备的适宜性和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3.2本手册及其程序文件,必要进可提供给第二方质量认证机构,计量体系评审机构,其它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标准认证机构或政府质量技术监督机构,以证实本公司计量体系有能力满足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测量管理方案计划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

测量管理体系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 (2)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all)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
本标谁与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GB/T19001标准协调一致;——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体现GB/T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未使用术语“检定”。
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7.2.2),计量确认与检定相同。
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的审核。
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理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要求”以正体字出现。
“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
“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2003) (2)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all)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代替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
本标谁与GB/T19022.1—1994和GB/T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GB/T19001标准协调一致;——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体现GB/T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未使用术语“检定”。
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7.2.2),计量确认与检定相同。
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的审核。
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理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要求”以正体字出现。
“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
“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页次Page 21 of 140
9目的
控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更改等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标准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
1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所有文件的控制。
11术语和定义
3.1文件(成文信息):指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媒介可以是纸张,磁性的、电子的、光学的计算机盘片,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3.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文件(以下简称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作用。
12职责和权限
4.1企业管理部负责B层次以上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4.2各有关部门负责各自使用的文件的管理。
13程序要求
5.1 文件的分类
5.1.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可以分为:
A层次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手册》(简称《综合管理体系手册》,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方针、目标);
B层次文件:程序文件,具体见《XXXX综合管理体系文件策划表》;
C层次文件:为确保对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包括记录。
例如:质量计划,其它程序文件和相关规程、规定、制度、作业指导书等,包括策划和运行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
5.2文件的编写与审批
5.2.1《管理体系手册》由企业管理部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5.2.2三个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由企业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有关部门会签,主管副总审核,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批准。
5.2.3其它程序文件和相关规程、规定、制度等由主管部门编写,部门领导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2.4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件按职能分工,由设备部(机械设备、工程、电器、仪表)、生产运行部(生产工艺、余热发电)、技术品质部(过程及产品检验)、安全环保部(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