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河北环渤海经济科学发展的创新之作——评张大维教授等人所著《河北环渤海经济区科学发展探索》

合集下载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其他论文文档]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其他论文文档]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环渤海经济区目前仍面临一体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特定经济制度变迁模式和特殊经济结构造成的,因此本区域提高一体化水平的关键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要从硬制度和软制度两个方面入手,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其次要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制度;最后要完善硬制度使其有利于区域协调。

论文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区;制度创新;硬制度;软制度一、引言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部分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整个区域的GDP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4.6%。

其中,京津冀GDP超过2.7万亿元;山东省GDP达到2.6万亿元,辽宁省GDP超过了一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区域内三大板块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合作分工尚未形成,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如何加快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重要课题。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特定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缺点是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好问题必须更多的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寻找到能促进制度变迁的因素。

二、相关的制度经济学概念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部分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1 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变迁模式的特点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

制度变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产生过程。

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

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步入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这就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包括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行制度变迁两种类型。

诱导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著作获河北省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环渤海西岸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著作获河北省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进 而 , 采 用 发 展 速 度模型 和分 块预 测 方法 , 预 测 了环 渤海 西 岸城 市群 未来2 0 年 的经 济发 展 总量 和 资源 供给
总量 。
预测环 渤海西 岸8 城市2 0 2 0 年G D P 将达 到 7 74409.亿元,
工 业增加值将达 到 2 2
亿 9 7 6 4 .
标设 定 为经 济高效 、 生 态环 境优 美和 整体协调 三 类 , 运 用水 资源 人 口 承 载 力 、 水 资源 G D P 承载能 力 、 资源 工 业
承载能力 、 水 资源 农业 承载能 力四 个方面 展 示 了环 渤海西 岸水 资源承载能力 , 结果表 明环渤海西 岸城市群水 资
源 人 口 承 载 力是 逐 年增加 的。 此 外 , 研 究表 明环 渤海 西 岸城 市群矿 产 资源 对 经 济 的支撑能 力 明显 不 足 。
群 内部 发 展 不 均 衡 ,
--
;.j
.:l l:六




的滞








西

城 市群经 济社会 发 展 的瓶 颈 ; 而 在环 境 、 资源 方面 , 虽 然河 北 六 城
市 占有相 对 优势 , 但 落后 的现 状 与发 展 的不 协 调 造成 了 资源 的浪 费 , 抑 制 了其 优 势 的发 挥 , 阻 碍 了 区 域 经 济 的
整体 发 展 。
其次 , 运 用可 持续发展 理 论 、 资源 经济理 论 、 数学模型 和计算机技术等现 代研 究方法和手段 , 分析 、 评价 了城市群 资源 对 经 济发 展 的承 载 能 力 。 对 土 地 承 载 能 力 的研 究 表 明 : 环 渤 海西 岸 的土 地 承 载 能 力在 时 间上 存在

环渤海经济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法治化研究

环渤海经济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法治化研究
(三) 合作机制的不灵活性造成了地区立法的不协调性 环渤海经济区尽管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
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个“增长极”,但该经济区 和其他两个经济区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立法上, 那就是立法主体的多元性。省级层面既有普通的立 法权,也有区域自治的立法权;市级层面立法权限也 不尽相同,沈阳、大连等市都有较大的立法权,而且 都有着较为强势的话语权。比如京津冀对向水体超 标排污的缴费标准以及惩罚力度就不统一 ,河北省 规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对不履行 超标缴费规定的“可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天津市则规定“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加倍缴 纳排污费”,对“违反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排污费征收使用的有关规定予以 处罚”,而北京则规定“由市或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 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些立法方面存在的差异, 不仅削弱了区域执法的权威性,也造成了合作机制 的不灵活,使得立法理念、立法动机和价值取向上有 很大的不同,削弱了合作的诚意。在合作中,一方面 要防止突破法律的授权,以符合本地区利益的方式 去解释法律、适用法律,使法律地方利益化,同时以
:摘要]环渤海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 素。必须在考虑有关各方的利益下,通过法治的手段,建立相应的合作与救助机制,实现环渤海生态
环境协同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渤海;生态环境;法治化
doi: 10. 3969/j. issn. 1673-9477. 2021. 02. 012
:中图分类号]D922. 6
:文献标识码]A
பைடு நூலகம்:文章编号]1673-9477( 2021)02-062-04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其他论文文档]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其他论文文档]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1)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

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

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

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

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

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

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前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

它包括了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和大连,以及中国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和秦皇岛,还有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出口港口黄骅和濮阳等城市。

可见,这个经济圈在整个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过去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观念较为传统,很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依赖的是传统产业,对于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使得该经济圈与世界经济脱节,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必须进行观念创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找到符合国家和世界新形势的发展道路,融入到全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

发展观念的创新多元化产业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向多元化产业发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经济从重工业到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的转型。

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让经济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还能避免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提高整个经济圈的竞争力。

环渤海经济圈应该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发展,以支撑起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创新科技的使用随着各种新科技出现,环渤海经济圈也应该尝试运用这些新科技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未来环渤海经济圈应该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及高技术服务业。

智能制造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未来,在环渤海经济圈各行各业都需要采用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控制系统等,以提升整个经济圈的生产效率、协调性和资源利用率。

建立全球化视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需要跳出城市和地区的界限,从全球化经济格局中寻找发展机遇。

我们应该注重把经济圈内的城市、企业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进入环渤海经济圈,并加强与外部经济体的合作与交流,打造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全球化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

结语环渤海经济圈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而观念创新则是现在发展的新任务,它既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项具体的创新行动。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引言环渤海地区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家战略的布局,环渤海经济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要。

而要实现环渤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1. 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传统的环渤海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

通过大规模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吸引外资和企业落户。

这一模式确实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不可持续。

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种发展模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次,过于依赖外资和外来企业的模式存在风险。

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外资和外来投资可能会突然撤离,给当地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过度发展港口和基础设施也会给环境带来压力。

长期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观念创新的重要性观念创新是环渤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环渤海地区需要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

观念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环渤海地区。

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增长动力。

2.2 从外资主导转向内外一体环渤海地区需要改变过度依赖外资的现状,发展内外一体化的经济。

这需要加强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吸引外资并与其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3 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绿色发展环保问题一直是环渤海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减少污染排放,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4 区域合作与共赢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共赢。

各地区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冶金工业出版社教材目录

冶金工业出版社教材目录

(一) 一般学术、技术书类B类 伦理学D类 政治法律F类 经济F0、F1 经济学1F2 经济管理2F4 工业经济34F7 贸易经济5F8 财政金融G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6H类 语言、文字7《初学英语想说就会说丛书》《英语口语对答如流丛书》I类 文学8(7IH5A2*OQOKSK(9787502464080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2013.1029.00曾繁健7IH5A2*OQNNOM9787502463342燕赵儿女走进人民大会堂2013.0749.00谢吉恒(7IH5A2*OQKSLP(9787502460815英诗中式误读——范式与成因分2012.1132.00曾繁健析7IH5A2*OONNKQ(9787502443306美国文学精要2008.0125.00胡 艳 J类 艺术(7IH5A2*OOOSLP(9787502444815艺术形态构成设计2013.05*38.00赵 芳97IH5A2*OOROOL(9787502447441艺之为道2008.1130.00徐俊东 K类 历史、地理7IH5A2*OQNRSQ(9787502463786探访中国最美古村落2013.10*36.00孙克勤(7IH5A2*OQNKML(9787502463021谈古论今 古为今用——一位大气物理教授的读史笔记(一)2013.0620.00温景嵩(7IH5A2*OPTKQM(9787502459062师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2012.0360.00本书编委会(7IH5A2*OPOPSQ(9787502454586冶金历史文化丛书——铸铁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明创造巡礼2011.0399.00(7IH5A2*OPOPKK(9787502454500冶金历史文化丛书——寻铁记2011.0239.00(7IH5A2*OORSNK(9787502447830真空世界 有色人生2009.0159.00本书编委会 N类 自然科学总论(7IH5A2*OQNLKQ(9787502463106科普资源配置及共享的理论与实践2013.0620.00何 丹 O类 数理科学和化学O1、O2 数学7IH5A2*OQOTMT(9787502464929线性代数——Excel版教学用书2014.0122.00颜宁生(7IH5A2*OPSRNR(9787502458737数学建模入门2014.03*20.00焦云芳(7IH5A2*OQKNPS(9787502460358张量和连续介质力学2013.07*69.00黄宝宗(7IH5A2*OPKMLM(9787502450212有限元简明教程2009.0928.00赵 奎(7IH5A2*OOTMLQ(9787502449216进化计算与粗糙集研究及应用2009.0520.00邱玉霞(7IH5A2*OOSKTR(9787502448097论数学真理2009.0225.00李浙生(7IH5A2*OORPSS(9787502447588函数论初步2009.0129.00周丽珍易 中 O3、O4 力学、物理学(7IH5A2*OPPPOP(9787502455545场论基础2013.0659.00易 中10O6、O7 化学、晶体学P类 天文学、地球科学P2、P3 测绘学和地球物理学11P5、P6 地质学12《旅游地质系列丛书》R类 医药卫生S类 农业科学《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丛书》13T类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B3 工程材料学14TB4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TB5、TB6 声学工程和制冷工程TB7、TB8 真空技术《真空工程技术丛书》15《中国冶金百科全书》TD 矿业工程TD0 矿业工程理论与方法论TD1、TD2、TD3 矿山地质与测量、矿山设计与建设、矿山压力与支护16TD4 矿山机械TD5 矿山运输与设备TD7 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17《宏大爆破技术丛书》TD8 矿山开采1920《现代采矿手册》《采矿工程师手册》《采矿手册》《岩巷工程施工》TD9 选矿2122《选矿手册》23《现代选矿技术手册》《煤炭分选加工技术丛书》《铁矿石检验技术丛书》TE类 石油天然气工业24TF类 冶金工业TF0 一般性问题、资源与能源利用TF1 冶金技术、有色冶炼26《现行冶金工程施工标准汇编》《湿法冶金技术丛书》27TF3 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冶金过程自动化技术丛书》《冶金反应工程学丛书》28TF4 钢铁冶金、黑色金属冶炼TF5 炼铁、高炉炼铁297IH5A2*OPPQMK(9787502455620铁矿石机械取样系统工艺及设备2011.0429.00贺存君(7IH5A2*OPPKNN(9787502455033冶金研究 (2010年)2010.1280.00朱鸿民7IH5A2*OPNQQO9787502453664高炉冶炼操作技术(第2版)2010.1038.00张殿友(7IH5A2*OOOTKR(9787502444907高炉炼铁操作2010.0865.00范广权(7IH5A2*OPMLRT(9787502452179炼铁计算辨析2010.0540.00那树人7IH5A2*OOTPOO(9787502449544武钢高炉长寿技术2010.0356.00张寿荣(7IH5A2*OPLMOK(9787502451240冶金研究(2009年)2009.1280.00朱鸿民(7IH5A2*OONOTS(9787502443498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2009.06136.00项钟庸(7IH5A2*ONPSLN(9787502435813高炉炼铁理论与操作2009.0435.00宋建成7IH5A2*OMKPQR(9787502420567高炉喷吹煤粉知识问答2009.0325.00汤清华(7IH5A2*OOSLTQ(9787502448196铁矿石国际标准制定及应对策略2009.0356.00应海松7IH5A2*OORNRN(9787502447373邵象华院士文集——庆祝邵象华院士九十六华诞2009.0295.00本书编委会(7IH5A2*OMPLKO(9787502425104冶金炉料手册(第2版)(精)2008.0169.00刘麟瑞7IH5A2*OOMRLM9787502442712除尘与分离技术2007.0736.00陈鸿飞7IH5A2*OOMTMR9787502442927铁矿石与钢材的质量检验2007.0668.00王松青(7IH5A2*ONKOLM(9787502430412实用高炉炼铁技术2013.07*29.00由文泉(7IH5A2*OMLPOK(9787502421540粉末烧结理论2007.0334.00果世驹(7IH5A2*OMQLKS(9787502426108中国铁矿石造块适用技术2000.0940.00潘宝巨 TF6 铁合金冶炼(7IH5A2*OPMOTK(9787502452490镍铁冶金技术及设备2011.0427.00栾心汉7IH5A2*OMLNQQ(9787502421366铁合金生产实用技术手册(精)2013.06*149.00赵乃成7IH5A2*OMMTLM(9787502422912英汉冶金工业词典2008.05138.0030TF7、TF9 炼钢和其他黑色金属冶炼、炼钢31TF8 有色金属冶炼323334(7IH5A2*OKRONS(9787502407438矿石及有色金属分析手册2007.0747.80北京矿冶院(7IH5A2*OMOTLQ(9787502424916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精)2007.07199.00(7IH5A2*ONRNSL(9787502437381常用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加工2007.0388.00董 英7IH5A2*ONTMQM9787502439262铟冶金2007.0356.00王树楷7IH5A2*OMSOKM9787502428402电炉炼锌2006.0175.00王振岭(7IH5A2*ONLQQR(9787502431667现行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汇编2003.03168.007IH5A2*OMTQQT(9787502429669铅锌质量技术监督手册2002.0480.00杨丽娟《粉末冶金手册》(7IH5A2*OPORNT(9787502454739粉末冶金手册(上册)2012.05248.00韩凤麟(7IH5A2*OPTMTL(9787502459291粉末冶金手册(下册)2012.06268.00韩凤麟《稀土》(7IH5A2*OLQRSM(9787502416782稀土(第二版)——上册2013.05*88.00徐光宪(7IH5A2*OLQSKP(9787502416805稀土(第二版)——中册2012.0865.00徐光宪(7IH5A2*OLPSOQ(9787502415846稀土(第二版)——下册2012.0876.00徐光宪《稀有金属手册》(7IH5A2*OKRQTS(9787502407698稀有金属手册(上)2008.01199.00(7IH5A2*OLKRTR(9787502410797稀有金属手册(下)2008.01199.00《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工程》(7IH5A2*ONLKLN(9787502431013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工程丛书—2010.0360.00熊炳昆—锆铪冶金7IH5A2*OOOROR9787502444747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工程丛书—2008.0539.00熊炳昆—二氧化锆制备工艺与应用7IH5A2*ONRRMP(9787502437725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工程丛书—2007.0979.00张启修—钨钼冶金357IH5A2*ONLQMO(9787502431624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工程丛书——锆铪及其化合物的应用2006.0745.00熊炳昆《现代有色金属冶金科学技术丛书》(7IH5A2*OPTOPL(9787502459451金银提取冶金2012.0666.00宋庆双(7IH5A2*OPPTMR(9787502455927锡冶金2011.0946.00宋兴诚7IH5A2*OPOORK(9787502454470钨冶金2011.0265.00万林生7IH5A2*OPNNQR(9787502453367钛冶金2010.0869.00邓国珠(7IH5A2*OPMKKL(9787502452001镓冶金2010.0545.00翟秀静7IH5A2*OORQRK(9787502447670锑冶金2009.0188.00雷 霆7IH5A2*OOSRPM(9787502448752萃取冶金2009.08185.00马荣骏7IH5A2*OOSMMQ9787502448226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2009.0438.00赵由才(7IH5A2*OOQNTK(9787502446390稀散金属提取冶金2008.1179.00周令治《有色金属系列丛书》7IH5A2*OQONMP9787502464325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铜业2014.0116.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OMNN9787502464233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铅业2013.1232.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NSLQ(9787502463816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镁业2013.1032.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MTTO(9787502462994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钼业2013.0832.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MQOM9787502462642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镍业2013.0621.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MOPL(9787502462451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锂、铷、铯2013.0520.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LNTN(9787502461393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再生有色金属2013.0432.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MMLP(9787502462215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铝业2013.0329.00有色协会专家组(7IH5A2*OQKNOL(9787502460341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锡业2012.0818.00有色协会专家组36《铝冶炼生产技术手册》《现代铝加工生产技术丛书》37(7IH5A2*OOSRQT(9787502448769铝合金中厚板生产技术2009.0538.00钟 利7IH5A2*OOSQRR(9787502448677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技术2009.0439.00吴小源7IH5A2*OOQOMK9787502446420铝及铝合金粉材生产技术2008.0825.00钟 利《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7IH5A2*OOPNSQ(9787502445386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技术2009.1035.00居敏刚(7IH5A2*OOTLRT(9787502449179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铜及铜合金精密带材生产技术2009.0630.00兰利亚(7IH5A2*OOOSKS(9787502444808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铜加工产品性能检测技术2008.0336.00梅恒星(7IH5A2*OONPLL(9787502443511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铜及铜合金熔炼与铸造技术2007.0928.00肖恩奎7IH5A2*OOMSNP(9787502442835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铜及铜合金挤压生产技术2007.0735.00刘永亮(7IH5A2*OOLTLN(9787502441913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冷凝管生产技术2007.0229.00郭 莉李耀群7IH5A2*OOKQOK9787502440640现代铜加工生产技术丛书——铜水(气)管及管接见生产、使用技术2006.1028.00李耀群《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7IH5A2*OMMSPL(9787502422851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锡锑汞2009.0569.00赵天从7IH5A2*OMPMTQ9787502425296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铜镍2007.0765.00任鸿九(7IH5A2*OMLSNK(9787502421830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稀有高熔点金属(上)2005.0669.00(7IH5A2*OMLQTO(9787502421694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稀有高熔点金属(下)2002.0639.80《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7IH5A2*OLSQRK(9787502418670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铜镍卷)(精)2012.07190.00(7IH5A2*OLRRPS(9787502417758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铅锌铋卷)(精)2008.01135.00(7IH5A2*OLQQSN(9787502416683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锡锑汞贵金属卷)(精)2008.01159.00(7IH5A2*OLTKNP(9787502419035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冶炼烟气收尘通用工程和常用数据)(精)2008.01145.0038《贵金属生产技术实用手册》(7IH5A2*OPNNKP(9787502453305贵金属生产技术实用手册(上册)2011.01240.00本书编委会7IH5A2*OPNRNM(9787502453732贵金属生产技术实用手册(下册)2011.01260.00本书编委会《海绵钛生产技术丛书》(7IH5A2*OOSLKN(9787502448103海绵钛生产技术丛书——热力学2009.0346.00李大成计算在海绵钛冶金中的应用(7IH5A2*OORSRS(9787502447878海绵钛生产技术丛书——海绵钛2009.0249.00李大成冶金过程工艺及设备计算(7IH5A2*OORQLS(9787502447618海绵钛生产技术丛书——镁热法2009.0145.00李大成海绵钛生产《钛系列丛书》条形码书 名出版日期定 价作 者(7IH5A2*OPRTSN(9787502457983钛系列丛书——钛铁矿富集2012.0142.00杨绍利(7IH5A2*OPRTQT(9787502457969钛系列丛书——钛铸锭和锻造2012.0140.00马济民(7IH5A2*OPPSLL(9787502455811钛系列丛书——钛冶炼2011.0735.00莫 畏7IH5A2*OPOOOT(9787502454449钛系列丛书——钛化合物2011.0135.00罗远辉7IH5A2*OPONMQ9787502454326钛系列丛书——钛业综合技术2011.0136.00张 翥(7IH5A2*OPMLOS(9787502452148钛系列丛书——钛材塑性加工技2010.0539.00张 翥术(7IH5A2*OPKQRK(9787502450670钛系列丛书——钛近净成形工艺2009.1136.00谢成木(7IH5A2*OOTRLL(9787502449711钛系列丛书——钛的金属学和热2014.03*35.00莫 畏处理7IH5A2*OPKMMT(9787502450229钛系列丛书——钛选矿2014.03*32.00董天颂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TG1 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7IH5A2*OQONLS(9787502464318镍基合金管材挤压及组织控制2014.0279.00董建新39404142437IH5A2*ONQNOQ9787502436346粉末冶金摩擦材料2005.0139.00曲在纲7IH5A2*ONNKQM9787502433062超细晶钢——-钢的组织细化理2003.09188.00翁宇庆论与控制技术(精)7IH5A2*ONNKMO9787502433024铌,科学与技术2003.08149.00(7IH5A2*OMRNPL(9787502427351材料评价的分析电子显微方法2001.1038.00[日]进藤大辅(7IH5A2*OMKKNL(9787502420031X射线衍射技术及设备2001.0845.00丘 利7IH5A2*OMRRPR(9787502427757金刚石薄膜沉积制备工艺与应用2001.0620.00戴达煌TG2 铸造、连铸(7IH5A2*OQLSRO(9787502461874连铸设备的热行为及力学行为2013.0468.00秦 勤(7IH5A2*OOLORK(9787502441470新编连续铸钢工艺及设备(第22014.02*40.00王雅贞版)(7IH5A2*OPSKQP(9787502458065连续铸钢用电磁搅拌的理论与技2012.0169.00毛 斌术(7IH5A2*OPRQNL(9787502457631结晶器冶金学2011.1130.00雷 洪(7IH5A2*OPQRPR(9787502456757铬白口铸铁及其生产技术2011.0849.00郝石坚(7IH5A2*OPOOLS(9787502454418连铸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理论2011.0236.00王宝峰及实践(7IH5A2*OPOSLO(9787502454814连铸坯质量研究2011.0236.00卢盛意7IH5A2*ONKTMO(9787502430924连铸连轧理论与实践2010.0932.00任吉堂(7IH5A2*OPMSST(9787502452889当代铝熔体处理技术2010.0769.00柯东杰(7IH5A2*OORPTP(9787502447595低倍检验在连铸生产中的应用和2010.0570.00王志道图谱7IH5A2*OPMMKT(9787502452209连铸坯质量控制2010.0569.00蔡开科(7IH5A2*OPLPTM(9787502451592水平连铸与同水平铸造2010.0476.00向凌霄(7IH5A2*OPLNSR(9787502451387连铸及连轧工艺过程中的传热分2010.0136.00孙蓟泉析(7IH5A2*OOSNOT(9787502448349现代铸铁学(第2版)2009.0359.00郝石坚44(7IH5A2*OLOPRN(9787502414573连续铸钢原理与工艺2009.0230.00蔡开科7IH5A2*OOQNPM9787502446352连续铸钢技术丛书——连铸结晶器2008.1069.00蔡开科7IH5A2*OOOSOQ9787502444846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应用技术2008.0450.00李殿明7IH5A2*OOOTOP(9787502444945连铸坯在线大侧压调宽技术及其应用2008.0228.00冯宪章(7IH5A2*ONKKQL(9787502430061常规板坯连铸技术2007.1120.00杨拉道谢乐钢(7IH5A2*OONPNP(9787502443535现代铸钢件冶金质量控制技术2007.0830.00崔更生(7IH5A2*OMTKST(9787502429089轧制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2007.0225.00赵 刚7IH5A2*OMPRRR(9787502425777连铸结晶振动技术2000.0811.00李宪奎 TG3 金属压力加工、轧钢技术7IH5A2*OQOSSM9787502464882矫直技术与理论的新探索(第2版)2014.0230.00崔甫(7IH5A2*OQOLOL(9787502464141现行冶金轧辊标准汇编2014.01260.00冶金机电标7IH5A2*OQNQOT(9787502463649图解激光加工实用技术-加工操作要领与问题解决方案2013.0926.00[日]金岡 優7IH5A2*OQMMRR9787502462277多弧离子镀沉积过程的计算机模拟2014.01*26.00赵时璐7IH5A2*OQKQQM9787502460662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第2版)2012.1066.00谢建新刘静安(7IH5A2*OQKKKQ(9787502460006国内外热轧型钢产品规范手册2012.0860.00张宇春(7IH5A2*OPTNPM(9787502459352金属半固态加工技术2012.0669.00谢水生(7IH5A2*OPTRNO(9787502459734冷轧产品质量缺陷图谱及解析2012.0626.00张向英7IH5A2*OPSNQM(9787502458362现代铝合金板带——投资与设计、技术与装备、产品与市场2012.0479.00周鸿章(7IH5A2*OPSONK(9787502458430冷轧深冲钢板的性能检测和缺陷分析2012.0323.00钱健清(7IH5A2*OPSMOT(9787502458249大型铸锻件及结构件超声波探伤2012.0128.00赵荒培(7IH5A2*OPQLTL(9787502456191轻合金挤压工模具手册2012.01255.00刘静安454647TG4 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48TG6、TG7 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7IH5A2*OPKOST(9787502450489超硬材料工具设计与制造2010.0159.00吕 智(7IH5A2*OOSSKQ(9787502448806模具材料选择与制造技术2009.0439.00黄立宇7IH5A2*OONPMS(9787502443528激光加工技术及其应用2007.0823.00刘其斌7IH5A2*OOMNNK9787502442330Pro/E Wildfire 中文版模具设计教程2007.0439.00张武军 TG9 钳工工艺与装配工艺(7IH5A2*OOPOKT(9787502445409钣金展开图解与计算手册2013.07*138.00唐忠库7IH5A2*OPPNMN(9787502455323钣金工展开计算手册(第2版)2011.07199.00汤永贵7IH5A2*OMPSRQ(9787502425876简明钣金工展开系数计算手册2007.0335.00梁绍华(7IH5A2*ONTLLK(9787502439110钣金展开入门及提高(第2版)2006.0418.00王景良(7IH5A2*OLPOTP(9787502415495钣金工展开程序计算2002.0615.00王杨平《钢铁技术发展趋势丛书》(7IH5A2*OOLTTT(9787502441999钢铁技术发展趋势丛书——不锈钢——耐蚀钢的发展2010.0820.00[日]迟泽浩一郎(7IH5A2*ONNTQN(9787502433963钢铁技术发展趋势丛书——型钢轧制技术2004.0226.00[日]中岛浩卫7IH5A2*ONMTQQ9787502432966钢铁技术发展趋势丛书——铁素体系耐热材料2003.0830.00[日]太田定雄(7IH5A2*ONLNPS(9787502431358钢铁技术发展趋势丛书——轴承钢2003.0119.00[日]濑户浩藏(7IH5A2*ONKKOR(9787502430047钢铁技术发展趋势丛书——炉外精炼2002.0626.00[日]尾冈博幸《特殊钢丛书》(7IH5A2*OPSTPT(9787502458959特殊钢丛书——电工钢2012.09125.00何忠治(7IH5A2*OPRLNQ(9787502457136特殊钢丛书——铁素体不锈钢2012.0479.00康喜范(7IH5A2*OPQSKL(9787502456801特殊钢丛书——现代电炉炼钢工艺及设备2011.0956.00阎立懿49《先进钢铁材料技术丛书》TH 机械、仪表工程TH11、TH12 机械学和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CATIA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丛书》50。

技术创新对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对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对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刘宾【摘要】应用索洛余值法对河北省沿海区域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河北省沿海区域资本投入保持较高弹性,技术创新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其严重制约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今后河北省沿海区域需要从技术创新入手,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新型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沿海区域自主创新,带动河北整个沿海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3(033)010【总页数】5页(P46-49,55)【关键词】技术创新;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开放式自主创新【作者】刘宾【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F061.5科技创新与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是解决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慢问题,提升沿海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关键措施。

目前国内外科技创新迅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有效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和又好又快发展。

然而,河北虽为沿海省份,但沿海区域的经济增长却不尽如人意,最大的瓶颈是科学技术落后,创新力度不够。

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快速实施的关键。

河北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河北实现经济外向外循环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促使河北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培育区域发展的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河北整体竞争力,进而带动河北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目前关于科技创新研究,主要是分为区域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两个方面,而关于河北省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成果不多,但也有所见闻,由于篇幅所限,主要叙述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于 :一是对外开放 ,使 区域经济有效并可控地融 人世界经济 ,强化了区域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
源的能力和竞争力 ;二是通过改革建立有效的生产
作者对河北经济发展的3年进行 了客观 、深人 0 的分析和评估 ,用独特的视角解析了河北经济 的亮 点和不足。并对河北环渤海经济区未来科学发展的 战略定位 ,优劣势 ,机遇 和挑 战 ,经济发展 的方 向、目 以及投融资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方略,都做 标 了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科学发展是历史赋予当代 中国人 的神圣使命 。 科学发展 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区域 经济的协调发 展。河北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省份,理应发展 得更好 、更快。作者基于强烈的责任感 ,围绕着科
渤海经济区的科学发展进行了深人的探索 。对环渤 海经济区域的河北板块分析深入 ,数据翔实 ,方法 科学 ,理论正确 ,提出的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做 到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相结合、经济发展理 论和河北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 、国际经济和区域经 济相结合 、 理论探索和发展实务相结合 。 相信著作 的出版 ,将会对河北环渤海经济区各 级政府的发展决策 、 企业创建和发展的战略布局以
济科 学发展 的战略 目标 。
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 ;二是从世界经济的维度去观 察世界 ,去探求当代世界经济的价值链是如何搭建 的,在这一完整的产业链 中 ,各 国的地位又如何? 有哪些力量会成为改变这种架构的杠杆 ,有哪些新 的机遇?在此基础上去挖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
在 动力 和外 部机 遇 。 由此 而得 出 的基 本结论 就是 :中 国经 济成 功 的 基 础在 于 人力 资源优 势 ,中国经济 成功 的主要 经验
响世 界 经济 的 良性发 展 ,将 是 中 国人 在未 来几 十年 中所 面 临 的一个 全新 的战 略性课题 。

的重要 基础 。在 新形 势下 ,在经 历 了珠三 角 、长
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之后 ,经济中心有序接力、
梯次 向北 方位 移 的趋势 已成 为历史 必然 ,环 渤海特
势 ,实 现充 分就 业 ,又要 实现 自主创 新 ,凸显创 造
在 国际上 ,金融危机的深层次隐患并没有消除 :一 是新型 的国际货 币体系有待重建 ;二是世界经济变
局 更 为复 杂 ,一些 大 国作 为世 界经 济增 长火 车头 的
地位 已经过去 ,世界经济增长急需新 的经济引擎 、 新的发展模式来带动 ;三是 中国的快速崛起是不容 回避的现实 ,全世界都在观察和应对中国经济的崛 起与融人 ,贸易保护主义有蔓延的趋势 ;四是人类
应 发展 得更 快一 些 ,成 为新兴 的后起 之 秀 。因为搞
国情没有改变 ,我们 的总体经济还是处在发展 中国
家的水平 。发展仍然是中国未来的首要任务 ,必须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同时,1亿人 口的中国融人世 3 界也 是历 史 的必 然 ,但它 是 和平 的崛起 ,是 建设 性 的、有利于世界经济 良性发展的融人 ,是服务于人
2 1年 1 0 1 0月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m oo c ou
0c .2 1 t 01 Ge .9 .0 n4 5 No 1
总第 4 5期 9
第 1 O期
探索 北环 海 济科 发 刨 之 河 渤 经 学 展的 新 作
评张大维教授等人所著 《 河北环渤海经济 区科学发展探索 》
转移的规律和机遇 ,发挥 自身的比较优势 ,创造 良
好的投资环境和培育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吸引国
际产业 的 聚集 的主要 动 因和重要 抓手 。在 区域 经济
发展中,要特别警惕土地 、房屋等要素资源的过分 炒作而导致价格泡沫 ,从而抵消劳动成本低而形成
的 比较 优势 。
及国内外战略资本的投资引导都会有一定的借鉴作
学发展 的主线 ,紧扣 改革 开放 的核心 ,对 河北 省环
组织模式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全面系统地释放市场
主体的活力 ,充分发挥 中国劳动者 的劳动力和创造 力 。中国未来 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未来 的发展同样
离 不开 深化 改革 和扩 大开放 。
该书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作者对于如何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 ,对于对外开放如何更加 科学有效也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 ,并且提出了区域经 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实施路径 ,也即抓住国际产业转 移的机遇 ,加快实现区域 内的产业聚集。 对于如何实现产业聚集 ,作者 回顾和借鉴了世 界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二战后一些后发区域经济 腾飞的经验。这些经验给我们启示 :把握国际产业
的冲击 ,使国力和流动性使用恰到好处 ;二是如何
能够使经济增长从过度倚重于出 口和投资 向内需 、 出 口、投资并重 ,并向逐步提高人 民收入 、扩大内 需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转变 ;三是如何深化改革才
续增长、协调区域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张大维教授等人所著 《 河北环渤海经济区科
类进 步 的发 展 。
为此 ,我们必须解决好 以下重要 的战略问题 :

是宏观调控怎样才能科学 、适时、适度 ,既要保
证经济发展 目标的实现 ,又要管理好通胀预期 ,还 要保证进 出口的稳步增长 ,同时防止国际金融资本
好河北环渤海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对河北省本身的发 展 ,同时也对京津区域 、环渤海乃至全国经济的持
力大 国的后发优势 ;六是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均 衡 、协调发展,使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 ,后发 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 ;七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
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资源频频告急,生存环境不断恶
化。在 国内 , 过去一直沿用 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 为继 ,亟需转变 ,而改革 中不断出现的新社会经济
文/ 文玲 陈
【 作者简介 】 陈文玲 ,国务院研 究室综合 司司长。
在 过 去 的3年 里 ,中国经 济发 展 的巨大 成就 令 0 世 界 瞩 目。在 未来 ,中 国面 临 着一 系 列 新 的 挑 战 。
一 ;四是如何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和谐 文化的营销力 ,让世界了解并接受中国, 将对外开 放提升到更高层次 ;五是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 源大 国的比较优势 ,发挥传统的劳动力 的比较优
用, 会对河北环渤海经济区的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
该书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就是首次提出了河北经
济作为 ‘ 南北经济交汇节点”的战略发展定位 。关
于河北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讨
促进作用 ,也会对环渤海经济区其他区域的科学发
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论。作者依据现代金融期权 的思想结合河北实 际,
问题 亟 待解 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从而实现人与 自 然的和谐发展 ,等等。在以上这些 问题 中,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为区域经济的 梯次推进不仅是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的重要 动力之


也是宏观经济 的均衡发展 、 社会和谐和 国家统
如何应对挑战 ,继续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政治进步 、社会和谐和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进而影
发展 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 ,也必须要对当今世界 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最新动态有深入的了解。要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谋发展 ,要胸怀世界经济的大 局去摆棋子 ,这样才能走得更稳 ,发展得更快 、更 持久。该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作者在这两方面的总 结和洞察都较为深入 ,视野较为独特 。作者从两个
势 ,选择具备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 特别是在京津 冀之间,要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价值链的合理分
工 。定位准确 ,才可能凸显 区域价值 ,也才可能实
现科 学发展 。
方面去研究 了那些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
主要 矛 盾 。一是 从 中 国两 千 年 的发 展 历 史 中去 追 寻 ,挖掘 并总 结 出那 些 影响着 中国长期 经济 发展 和
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主要的理论基础是 根据期权思想 中关于 ‘ 朱来价值”的理念 ,主要 的

本书立意高远 ,结构合理 ,视野独特 ,分析精 辟 ,论述严谨 ,逻辑清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创新
之作 。 ( 责任编辑: 夏明芳 )
2 24.
别是京津冀经济区必将成为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程
中新 的 战略重 点 。
面对挑战 ,必须要清醒地认清我们 的基本 国情
和所 面 临 的 国际环境 :人 口众多 、资源 匮乏 的基本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心位置,海岸线 长达4 7 8公里 ,包括曹妃甸这样的天然大港 ,又环 绕京津 ,资源丰富。经济辐射到华北、东北 、西北 等广 阔的腹地 ,通过大陆桥可联通东北亚 、蒙古、 俄罗斯直至欧洲 ,战略地位突出。但相对于其他沿 海开放 区和北京 、天津这样的特大型城市 ,河北经 济的落差还比较大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同时也 意味着具有后发优势 ,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 未来中国的发展 中,河北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大省理
作者在分析 了中国历史上河北许多地 区曾多次 成为 中国重要的商业 中心和当代既有 的北方资源品 南运 以及南方消费品北伐的经济现状 ,指出了河北 客观上存在着的南北经济交流节点的潜在地位 。在 挖掘河北省 自身地缘及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 ,作 者首次提出了河北作为 ‘ 南北经济交汇节点”的经 济发展战略定位。作者认为 ,河北经济今后的建设 和发展就应该 围绕这一 中心 ,通过投融资活动来不 断强化这一地位 ,优先发展贸易 中心 、物流中心 、 制造业基地 ,凸显 自 的区域价值 ,强化价值链管 身 理, 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最终实现河北经
学发展探索 》 一书主要针对河北环渤海经济区的科
学发展进行 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在新形势下 ,谋
能实现经济效率 、分配公平与社会 和谐 的有机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